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和汽车用下臂技术

技术编号:1427672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4 19:16
冲压成型品(10)包含在两端各自具有第1端部(11a)和第2端部(11b)的主体部(11)和自主体部(11)的弯曲部向弯曲的外侧突出的突起部(12)。在主体部(11)的顶板部(13a)的表面上,在比突起部(12)的根部靠第1端部(11a)侧的区域设有槽部(15)。从主体部(11)的第1端部(11a)到突起部(12)的第1纵壁部(14a)具有连接主体部(11)和突起部(12)的拐角部(16)。比拐角部(16)靠主体部(11)侧的部分和比拐角部(16)靠突起部(12)侧的部分所成的角度是锐角。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包含不成型顶板部(13a)的表面形状中的槽部(15)的形状并且成型第1纵壁部(14a)的第1工序和成型顶板部(13a)的表面形状中的槽部(15)的形状的第2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冲压加工由原材料金属板制造冲压成型品(例:汽车用下臂)的方法。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利用该制造方法制造的汽车用下臂(以下也简称作“下臂”)。
技术介绍
在汽车中,车轮借助悬架装置(悬架)安装在车身上。构成该悬架装置的构件之一是下臂。下臂的一端部借助悬架装置的框架(具体地讲是悬架构件)安装在车身上。在下臂的另一端部安装有车轮(具体地讲是转向盘)。从轻量化的方面考虑,下臂期望采用冲压成型品。图1和图2是示意地表示作为下臂而形成的冲压成型品的形状例的立体图。这些图中的图1表示第1例的冲压成型品,图2表示第2例的冲压成型品。图1和图2所示的冲压成型品10包含主体部11和突起部12。主体部11在俯视时沿着长度方向以L字形或者弓形弯曲地延伸。主体部11的两端中的一个端部(以下也称作“第1端部”)11a是安装于汽车车身的端部。以下,将该第1端部11a也称作“车身安装用端部”。另一个端部(以下也称作“第2端部”)11b是安装于汽车车轮的端部。以下,将第2端部11b也称作“车轮安装用端部”。另外,在图1和图2中用附图标记“W”表示与车轮连结的一侧,用附图标记“B”表示与车身连结的一侧。突起部12自主体部11的弯曲部向弯曲的外侧突出。图1和图2表示在主体部11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间设有突起部12的方式。突起部12是与主体部11的第1端部11a一同安装在汽车车身上的部分。主体部11和突起部12的截面形状均为槽形。也就是说,主体部11和突起部12分别包括顶板部13a和13b、纵壁部14a、14b及14c。纵壁部14a~14c分别自顶板部13a和13b的两侧部延伸。在主体部11的顶板部13a的表面设有沿着主体部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槽部15。在图1所示的第1例的冲压成型品10的情况下,槽部15设在主体部11的顶板部13a的表面中的、比突起部12的根部靠第1端部(车身安装用端部)11a侧的区域。也就是说,槽部15设在从突起部12的根部附近到第1端部11a的附近的区域。该槽部15随着靠近第1端部11a去而变深。因此,槽部15的底面是倾斜面。另外,也存在不使槽部的底面倾斜而将槽部的深度设为恒定的情况。在图2所示的第2例的冲压成型品10的情况下,槽部15以通过突起部12的根部的方式设在主体部11的顶板部13a的表面中的、从第1端部(车身安装用端部)11a到第2端部(车轮安装用端部)11b的区域。纵壁部14a~14c中的、从主体部11的第1端部(车身安装用端部)11a到突起部12的纵壁部14a具有连接主体部11和突起部12的弯状的拐角部16。以下,将该纵壁部14a也称作“第1纵壁部”。利用该第1纵壁部14a、顶板部13a和13b形成棱线部17(参照图1和图2中的粗线部)。该棱线部17中的与拐角部16重合的部分为圆弧状。在棱线部17中,成为比拐角部16靠主体部11侧的部分和成为比拐角部16靠突起部12侧的部分所成的角度是锐角。另外,以下,将从主体部11的第1端部(车身安装用端部)11a到主体部11的第2端部(车轮安装用端部)11b的纵壁部14也称作“第2纵壁部”。将从主体部11的第2端部(车轮安装用端部)11b到突起部12的纵壁部14c也称作“第3纵壁部”。通过对原材料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而成型这样形状的冲压成型品10。根据需要对微小的倒角部(R部)这样的、利用冲压加工无法成型的部位实施再修整加工,由此进行形状精加工或者形状固定。此外,为了对最终形状进行精加工,根据需要实施修整加工、开孔加工、焊接加工等。在制造冲压成型品的下臂的情况下,对原材料金属板实施的成型形态的主体是延伸凸缘成型(日文:伸びフランジ成形)。与延伸凸缘成型相关的以往技术存在下述的方式。日本特开2011-230189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了加热钢板而温冲压加工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作为钢板使用析出强化型的高强度钢板,以200mm/s以上的平均成型速度冲压加工被加热到了预定的温度T的钢板。此时,钢板的加热温度T和钢板的软化温度TL满足TL-100≤T≤TL的关系。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由此,即使在将冲压加工困难的高强度钢板作为原材料的情况下,也能够不降低生产率地制造冲压成型品。日本特开2009-160655号公报(专利文献2)公开了用于制造带凸缘(纵壁部)的冲压成型品的技术。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作为原材料金属板,使用由与平坦状的基体相对应的基体用坯料部和在该基体用坯料部的凹状外周缘上弯曲成型的凹状凸缘用坯料部构成的坯料。凹状坯料部包括发生延伸凸缘变形的凸状凸缘用坯料部和与其相邻的相邻凸缘用坯料部。凸状凸缘用坯料部的外周缘在预定范围内成型。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由此,能够将在冲压成型品的凸状凸缘部产生的拉伸的应力集中分散到其两端部,能够抑制延伸凸缘裂纹。日本特开平6-87039号公报(专利文献3)公开了在孔的周缘成型筒状部的内缘翻边加工的技术。在专利文献3的技术中,在第1工序中,将拉深圆角半径设定得较大地进行拉深加工。接着,在第2工序中,对在第1工序中成型的拉深部实施再修整加工,然后在该加工末期对拉深部的底部整体冲孔。由此,利用底部的冲孔使剩余的拉深部的纵壁部原封不动地成为筒状的内缘翻边部,不需要延伸凸缘成型。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因此,即使将拉深圆角半径设定得较大而将拉深高度扩大到加工极限,也不会产生裂纹等成型上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3018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6065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6-8703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以往,按顺序经过下述的第1工序和第2工序制造冲压成型品的下臂。在第1工序中,利用冲压加工对原材料金属板实施拉深成型。在第2工序中,利用冲压加工对在第1工序中拉深成型而成的金属板实施弯曲成型。图3A~图3C和图4A~图4C是用于针对作为下臂而形成的冲压成型品说明以往方法的制造工序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这些图中的图3A~图3C表示制造图1所示的第1例的冲压成型品10的情况,图4A~图4C表示制造图2所示的第2例的冲压成型品10的情况。此外,图3A和图4A表示各个原材料金属板的形状。图3B和图4B表示各个第1工序后的金属板的形状。图3C和图4C表示经过各个第2工序得到的冲压成型品的形状。另外,为了得到图3C和图4C所示的形状的冲压成型品10,有时也在第2工序的前工序或者后工序中进行修整加工。图5和图7是示意地表示在以往方法的第1工序中使用的模具的形状例的立体图。图6和图8示意地表示在以往方法的第2工序中使用的模具的形状例的立体图。这些图中的图5和图6表示制造图1所示的第1例的冲压成型品的情况,图7和图8表示制造图2所示的第2例的冲压成型品的情况。在制造图1所示的第1例的冲压成型品10的情况下,在第1工序中,如图5所示,上模40a使用冲模41a。下模50a使用与上模40a成对的冲头51a和压料圈52a。如图7所示,制造图2所示的第2例的冲压成型品10的情况也同样。另外,为了容易理解结构,在图5和图7中,关于冲模41a,表示其顶端部(与金属板抵接的面)的形状,关于压料圈52a,表示其顶端部(与金属板抵接的面)的形状。在制造图1所示的第1例的冲压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3/201580018812.html" title="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和汽车用下臂原文来自X技术">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和汽车用下臂</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用于由原材料金属板制造冲压成型品,其中,所述冲压成型品包含在俯视时沿着长度方向弯曲且在两端各自具有第1端部和第2端部的主体部和自所述主体部的弯曲部向弯曲的外侧突出的突起部,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突起部各自包括顶板部和分别自所述顶板部的两侧部延伸的纵壁部,在所述主体部的所述顶板部的表面设有沿着所述主体部的长度方向的槽部,所述纵壁部中的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1端部到所述突起部的所述纵壁部具有连接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突起部的拐角部,在利用所述顶板部和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1端部到所述突起部的所述纵壁部形成的棱线部中,比所述拐角部靠所述主体部侧的部分和比所述拐角部靠所述突起部侧的部分所成的角度是锐角,所述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包含第1工序和第2工序,在所述第1工序中,通过对所述原材料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成型所述顶板部的表面形状中的比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弯曲部靠所述第2端部侧的表面形状,并且,成型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1端部侧到所述突起部的所述纵壁部,在所述第2工序中,通过对所述第1工序后的所述原材料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成型所述顶板部的表面形状中的比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弯曲部靠所述第1端部侧的表面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4.11 JP 2014-082351;2014.04.11 JP 2014-082351.一种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用于由原材料金属板制造冲压成型品,其中,所述冲压成型品包含在俯视时沿着长度方向弯曲且在两端各自具有第1端部和第2端部的主体部和自所述主体部的弯曲部向弯曲的外侧突出的突起部,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突起部各自包括顶板部和分别自所述顶板部的两侧部延伸的纵壁部,在所述主体部的所述顶板部的表面设有沿着所述主体部的长度方向的槽部,所述纵壁部中的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1端部到所述突起部的所述纵壁部具有连接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突起部的拐角部,在利用所述顶板部和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1端部到所述突起部的所述纵壁部形成的棱线部中,比所述拐角部靠所述主体部侧的部分和比所述拐角部靠所述突起部侧的部分所成的角度是锐角,所述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包含第1工序和第2工序,在所述第1工序中,通过对所述原材料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成型所述顶板部的表面形状中的比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弯曲部靠所述第2端部侧的表面形状,并且,成型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1端部侧到所述突起部的所述纵壁部,在所述第2工序中,通过对所述第1工序后的所述原材料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成型所述顶板部的表面形状中的比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弯曲部靠所述第1端部侧的表面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冲压成型品的所述槽部以通过所述突起部的根部的方式设在所述主体部的所述顶板部的表面中的、从所述第1端部到所述第2端部的区域,在所述第1工序中,成型所述槽部中的所述第2端部侧的部分,在所述第2工序中,成型所述槽部中的所述第1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泰弘
申请(专利权)人: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