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276199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4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头枕装置,其包括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固定于头枕撑杆并且具有驱动部分。第一连结支架连接至驱动部分和头枕面板,因此第一连结支架随着驱动部分的致动而向前移动,所述头枕面板连接至头枕靠垫。第二连结支架可旋转地分别连接至所述头枕面板和固定支架,并且第一连结支架连接至第二连结支架。当第一连结支架向前移动时,第二连结支架可旋转地与第一连结支架一起向前移动,从而将头枕靠垫倾斜并且同时使头枕靠垫倾向前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头枕装置,特别地,涉及这样一种头枕装置,其通过向前和向后调整头枕的位置而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技术介绍
车辆的头枕设置于座椅的上侧以便稳定地支撑使用者(例如驾驶员和乘客)的头部,从而通过对使用者的颈部进行稳定地支撑而为使用者提供舒适性、消除疲劳、保护头部不受任何冲击并且减少伤害。通常,一对头枕撑杆被插入座椅的上侧中,而用于固定头枕撑杆的位置或者用于在调整该位置时调节竖直高度的头枕锁定装置设置在座椅的上侧处。最近以来,头枕不仅支撑乘员的头部,还通过调节头枕的高度以及向前和向后的位置来提高使用者便利性。例如,在相关技术中具有圆形形状的环形杆设置于头枕撑杆的上侧。支撑板覆盖所述环形杆并且沿着环形杆的外圆周表面可滑动地设置。然而,在常规技术中,头枕的向前和向后的移动范围受到限制,并且由于结构本身不是刚性的,因而在冲击发生的时候容易发生故障。上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相关技术的说明仅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介绍
,而不应被理解为包括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已知的相关技术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被提出以便解决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头枕装置,通过将所述头枕装置构成使得头枕的位置可以向前和向后调整并且确保头枕的致动范围而使得所述头枕装置舒适地支撑乘员的头部。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一种头枕装置包括固定支架,
其固定于头枕撑杆处并且具有驱动部分。第一连结支架连接至所述驱动部分和头枕面板,因此第一连结支架随着驱动部分的致动而向前移动,所述头枕面板连接至头枕靠垫。第二连结支架可旋转地分别连接至所述头枕面板和所述固定支架,并且所述第一连结支架连接至第二连结支架。当第一连结支架向前移动时,所述第二连结支架可旋转地与第一连结支架一起向前移动,从而使头枕靠垫倾斜并且同时使头枕靠垫向前移动。所述固定支架可固定在位于头枕撑杆的两侧上的杆之间,并且所述驱动部分固定于所述杆之间。所述驱动部分包括驱动马达和丝杠,所述驱动马达固定至所述固定支架用以提供致动力,所述丝杠从驱动马达向前延伸并且螺纹连接至所述第一连结支架。止挡支架可设置在所述丝杠的一端用以防止所述第一连结支架过度的向前移动。引导杆可平行于所述丝杠延伸并且在固定支架处连接至所述止挡支架,第一连结支架被引导杆穿过并且连接至引导杆。第一连结支架可包括移动构件,其通过被螺纹连接至所述驱动部分的丝杠而随着驱动部分的致动沿着所述丝杠移动。连结构件的一端能够旋转地连接至头枕面板的下侧,而另一端附接至所述移动构件。所述连结构件可设置为多个,从而在所述移动构件的两端对称。所述第二连结支架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至固定支架,而其另一端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头枕面板的上侧。所述第一连结支架的连结构件连接至第二连结支架的中间部分。所述第二连结支架可具有向后弯曲的形状,使得其一端和另一端比中间部分更向前延伸。引导凹槽可在所述连结构件的一端处纵向延伸,并且铰链销可在第二连结支架的中间部分处插入所述引导凹槽中。引导凹槽可在头枕面板的上侧纵向延伸,并且第二连结支架的另一端插入并且连接至引导凹槽。附图说明现在将参考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并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特征,所述附图在下文中仅通过说明的方式给出,因此不会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限制。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实施方案的头枕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显示了图1中所示的头枕装置的操作的立体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实施方案的头枕装置的分解图。图4为图1中所示的头枕装置的侧视图。图5为显示了图1中所示的头枕装置的操作的侧视图。应理解附图不必按比例绘制,而是显示了本文中公开的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各种特征(包括例如特定尺寸、取向、位置和形状)的略微简化的画法,这些特征将部分地通过特定的目标应用和使用环境而确定。在这些图形中,贯穿附图的多幅图形,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相同或等效的部件。具体实施方式接下来将详细引用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各个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示例被显示在所附附图中并被描述如下。虽然本专利技术构思与示例性的实施方案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了解,本说明书不是要将本专利技术构思限制为那些示例性的实施方案。相反,本专利技术构思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替换、修改、等效方式和其它实施方案。应当理解,此处所使用的术语“车辆”或“车辆的”或其它类似术语一般包括机动车辆,例如包括运动型多用途车辆(SUV)、公共汽车、卡车、各种商用车辆的乘用汽车,包括各种舟艇、船舶的船只,航空器等等,并且包括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辆、可插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氢动力车辆以及其它替代性燃料车辆(例如源于非石油的能源的燃料)。正如此处所提到的,混合动力车辆是具有两种或更多动力源的车辆,例如具有汽油动力和电动力两者的车辆。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具体实施方案的目的并且不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正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所述”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清楚说明。还将理解当在本说
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不排除存在或加入一种或多种其他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群组。正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种或多种相关列举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在下文中,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实施方案的头枕装置将参照附图被描述。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实施方案的头枕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显示了图1中所示的头枕装置的操作的立体图,而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实施方案的头枕装置的分解图。另外,图4为图1中所示的头枕装置的侧视图,而图5为显示了图1中所示的头枕装置的操作的侧视图。本专利技术的头枕装置包括固定支架100,该固定支架100安装为固定于头枕撑杆10处并且设置有驱动部分120。第一连结支架200连接至驱动部分120和头枕面板20中的每一个以便随着驱动部分120的致动而被向前移动,头枕面板20连接至头枕靠垫22。第二连结支架300分别可旋转地连接至头枕面板20、固定支架100、第一连结支架200,使得当第一连结支架200向前移动时,第二连结支架300与第一连结支架200一起向前移动,从而将头枕靠垫22向前移动并且被倾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头枕,头枕的位置可以被向前和向后调整,其中用于调整向前和向后的位置的模块安装在头枕中。也就是说,驱动部分120设置于固定支架100处,该固定支架100固定于头枕撑杆10的上端部处。当第一连结支架200(第一连结支架200连接至驱动部分120)随着驱动部分120的致动而向前移动时,第二连结支架300与第一连结支架200一起可旋转地移动,由此头枕面板20(头枕面板20连接至第一连结支架200和第二连结支架300)向前移动。因此,安装于头枕面板20处的头枕靠垫22的位置移动以将头枕的位置调整至乘员想要的位置。更具体地,固定支架100固定在位于头枕撑杆10的两侧上的杆12之间,并且驱动部分120固定在杆12之间。通过这种方式,固定支架100通过连接头枕撑杆10的两个杆12而被稳固地固定。设置在头枕撑杆10的两个杆12之间的所述固定支架100具有板的形状,从而使得
驱动部分120可以装配在固定支架100上。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头枕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头枕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其固定于头枕撑杆处并且具有驱动部分;第一连结支架,其连接至所述驱动部分和头枕面板,因此第一连结支架随着驱动部分的致动而向前移动,所述头枕面板连接至头枕靠垫;以及第二连结支架,其能够旋转地分别连接至所述头枕面板、所述固定支架以及所述第一连结支架,使得当第一连结支架向前移动时,所述第二连结支架能够旋转地与第一连结支架一起向前移动,从而使头枕靠垫倾斜并且同时使头枕靠垫向前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4.11.12 KR 10-2014-01568181.一种头枕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其固定于头枕撑杆处并且具有驱动部分;第一连结支架,其连接至所述驱动部分和头枕面板,因此第一连结支架随着驱动部分的致动而向前移动,所述头枕面板连接至头枕靠垫;以及第二连结支架,其能够旋转地分别连接至所述头枕面板、所述固定支架以及所述第一连结支架,使得当第一连结支架向前移动时,所述第二连结支架能够旋转地与第一连结支架一起向前移动,从而使头枕靠垫倾斜并且同时使头枕靠垫向前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装置,其中,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位于头枕撑杆的两侧上的杆之间,并且所述驱动部分固定于所述杆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装置,其中,所述驱动部分包括驱动马达和丝杠,所述驱动马达固定至所述固定支架用以提供致动力,所述丝杠从驱动马达向前延伸并且螺纹连接至所述第一连结支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枕装置,其中,止挡支架装配于所述丝杠的一端用以防止所述第一连结支架过度的向前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枕装置,其中,引导杆装配于所述固定支架处,该引导杆平行于所述丝杠延伸并且连接至所述止挡支架,第一连结支架被引导杆穿过并且连接至引导杆。6.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泰勋郑东佑朴炫奎权美善李相学朴相度李勋馥徐镇浩安成哲金明燮金润浩金东焕金俊圭调气泰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现代岱摩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