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269017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3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板固定装置,包括: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具有沿着自身延伸的纵向轴线,在所述纵向轴线上分布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缝合线,所述缝合线延伸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第二钢板,所述第二钢板上具有沿着自身延伸的第一纵向边缘和第二纵向边缘,其中在所述第一纵向边缘处设有第一豁口,在所述第二纵向边缘处设有第二豁口,所述缝合线分别套入所述第一豁口和第二豁口。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案,克服了现有的固定装置容易松动、不易调节的缺点,提高了固定装置的易用性和安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肩锁关节、下胫腓骨、掌股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韧带是人体内进行骨骼连接的重要纤维组织,当由于人体由于运动不慎摔伤导致韧带断裂后,需要采用医疗器具替代韧带来固定两块骨,通过例如肩锁关节脱位、下胫腓骨分离、掌骨固定等手术来实现,传统的这类手术都是用锚钉系统来固定,采用锚钉系统固定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锚钉松动、断裂,且坚强的锚钉固定不利于韧带本身生理愈合特性的修复,并且带线锚钉通常需要进行打结操作以保证缝合线的缝合强度,由于所述结的额外表面积会增加对周围组织的创伤风险,因此需要限制与这样的装置结合使用的结的数目,进一步导致了所述结的松动的可能性。这些都会导致两块骨头之间存在缝隙,不利于韧带的快速重建。为此,需要研制一种固定装置,能稳定的固定两块骨头,安全可靠的提供对韧带移植物的固定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钢板固定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本装置可应用于肩锁关节、踝关节、掌骨等的固定,调节方便,安全可靠,能够帮助其韧带快速修复或肌腱重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钢板固定装置,包括: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具有沿着自身延伸的纵向轴线,在所述纵向轴线上分布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缝合线,所述缝合线延伸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第二钢板,所述第二钢板上具有沿着自身延伸的第一纵向边缘和第二纵向边缘,其中在所述第一纵向边缘处设有第一豁口,在所述第二纵向边缘处设有第二豁口,所述缝合线分别套入所述第一豁口和第二豁口。具体地,所述缝合线可调节长度。具体地,所述第一豁口和第二豁口均由第一弧形和第二弧形组成,其中所述第二弧形的曲率半径小于第一弧形的曲率半径。具体地,所述缝合线上设置具有由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构成的接收部,所述缝合线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开口端进入所述接收部,从所述第二开口端离开所述接收部。具体地,所述缝合线的一端在分别从所述第一钢板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进入和离开所述第一钢板后,从所述接收部的第一开口穿过缝合线中的第二开口离开缝合线,并且穿过所述缝合线中的第三开口接收在缝合线内。具体地,所述缝合线的一端先穿过所述第一钢板的第一通孔,然后回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再穿过所述第一钢板的第二通孔,然后与缝合线交叉后再回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具体地,所述第一钢板还设置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具体地,所述缝合线采用高强度聚酯编织缝线,所述缝合线通过不同颜色的编织缝合线对抽线拉线加以区分标记。具体地,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置于分离的两块骨头的外侧。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板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以及可以灵活调节的缝合线,进而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的固定装置容易松动、不易调节的缺点,提高了固定装置的易用性和安全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钢板固定装置的示意图;图2A为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缝合线的示意图;图2B为本技术又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缝合线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钢板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钢板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钢板固定装置的示意图。由图1可知,钢板固定装置包括:第一钢板11,缝合线12和第二钢板13。对于第一钢板,根据图3,所述第一钢板11具有沿着自身延伸的纵向轴线,在所述纵向轴线上分布有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所述第一钢板11可以具有细长的、稍微矩形的形状,具有圆形的或弯曲的末端端部。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可以彼此邻近,并定位成使得它们的中心位于第一钢板11的纵向轴线上。除了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之外,第一钢板11上还可以设置多个通孔,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钢板11上还包括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三通孔可以定位在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之间,并且它的中心可以从纵向轴线偏移一定距离。第一至四通孔可以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孔径,也可以设置为部分相同或全部不同的孔径。缝合线延伸穿过第一钢板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常见的缝合线通过线结的方式进行固定,缝合线长度不可调节,使用起来不够方便,同时由于线结的存在,线结和软组织摩擦会导致软组织的损伤。为此,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缝合线可调节长度,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缝合线12上设置具有由第一开口端121和第二开口端122构成的接收部,所述缝合线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开口端121进入所述接收部,从所述第二开口端122离开所述接收部。通过在缝合线上设置具有摩擦阻尼的接收部,能够避免使用线结,且缝合线组成的线环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调节,提高了使用的效率。例如,所述缝合线12的一端在分别从所述第一钢板11的所述第一通孔111和所述第二通孔112进入和离开所述第一钢板11后,从所述接收部的第一开口111穿过缝合线中的第二开口112离开缝合线,并且穿过所述缝合线中的第三开口接收在缝合线内。缝合线12可以是交织或编织缝合线,所述缝合线采用高强度聚酯编织缝线,并可通过不同颜色的编织缝合线对抽线拉线加以区分标记。通过牵拉缝合线12的单个自由端,可调缝合线组成的节环的长度,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之间距离的最小值至约40mm,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热封刀使缝合线在缝合线12的第一开口端121和第二开口端进行融化结合操作,进而防止缝合线松开。在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缝合线22的一端先穿过所述第一钢板21的第一通孔,然后回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再穿过所述第一钢板21的第二通孔,然后与缝合线22交叉后再回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缝合线22可以是交织或编织缝合线,所述缝合线采用高强度聚酯编织缝线,并可通过不同颜色的编织缝合线对抽线拉线加以区分标记。通过牵拉缝合线22的单个自由端,可调缝合线组成的线环的长度。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钢板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钢板31,根据图4所述的第二钢板的示意图,所述第二钢板13上具有沿着自身延伸的第一纵向边缘和第二纵向边缘,其中在所述第一纵向边缘处设有第一豁口131,在所述第二纵向边缘处设有第二豁口132,所述缝合线分别套入所述第一豁口131和第二豁口132。为了避免缝合线脱离第二钢板,可靠固定,所述第一豁口131和第二豁口132均由第一弧形和第二弧形组成,其中所述第二弧形的曲率半径小于第一弧形的曲率半径。具体使用时,所述第一钢板11和第二钢板13置于分离的两块骨头的外侧。先利用克氏针在需要安装钢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板固定装置,包括: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具有沿着自身延伸的纵向轴线,在所述纵向轴线上分布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缝合线,所述缝合线延伸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第二钢板,所述第二钢板上具有沿着自身延伸的第一纵向边缘和第二纵向边缘,其中在所述第一纵向边缘处设有第一豁口,在所述第二纵向边缘处设有第二豁口,所述缝合线分别套入所述第一豁口和第二豁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固定装置,包括: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具有沿着自身延伸的纵向轴线,在所述纵向轴线上分布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缝合线,所述缝合线延伸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第二钢板,所述第二钢板上具有沿着自身延伸的第一纵向边缘和第二纵向边缘,其中在所述第一纵向边缘处设有第一豁口,在所述第二纵向边缘处设有第二豁口,所述缝合线分别套入所述第一豁口和第二豁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可调节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豁口和第二豁口均由第一弧形和第二弧形组成,其中所述第二弧形的曲率半径小于第一弧形的曲率半径。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上设置具有由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构成的接收部,所述缝合线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开口端进入所述接收部,从所述第二开口端离开所述接收部。5.根据权利要求4中的所述的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德益达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