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接组装式电源插头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6622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3 1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接组装式电源插头壳,包括插头下壳体、透明上壳体、插脚和固定条,所述插头下壳体的开口端内侧设置有卡槽,闭口端外侧设置有止退凸缘,所述的插头下壳体的内部设置有3个插脚限位柱和第一螺钉固定柱,所述的透明上壳体的开口端内侧设置有卡榫,闭口端外缘两侧对称设置有防护翼,所述的透明上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接地插脚固定柱、火线插脚固定柱、零线插脚固定柱、第二螺钉固定柱和2个第三螺钉固定柱,所述的插脚包括接地插脚、火线插脚和零线插脚,所述的固定条安装在插头下壳体与透明上壳体形成的空间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外接组装式电源插头壳,结构合理,可视可拆,造型美观,实用性强,提高了连接强度和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源线插头的
,特别涉及一种外接组装式电源插头壳。
技术介绍
电源插头又叫电源线插头,使用在各种领域,各个国家。一般的电源插头只有连接上电源线就可以使用,根据电源插头的用途不一样,电源线插头可以使用在250V、125V、36V的电压上,根据电流的不同有可以使用在16A、13A、10A、5A、2.5A。目前,市场上一般流通的电源插头80%以上的都是注塑电源插头,降低了插头的灵活性,在使用过程中不可以装拆,当插头内出现接触不良、松动时,也需要重新更换整个电源插头,导致浪费,而装配电源插头具有可装拆的灵活性,为了提高装配电源插头的美观程度,同时提高装配电源插头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有必要提出一种嵌入组装式电源线插头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外接组装式电源插头壳,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装配电源插头美观性较低,牢固度较差,安全性不足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外接组装式电源插头壳,包括插头下壳体、透明上壳体、插脚和固定条,所述插头下壳体的开口端内侧设置有卡槽,闭口端外侧设置有止退凸缘,所述的插头下壳体的内部设置有3个插脚限位柱和第一螺钉固定柱,每个插脚限位柱上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的透明上壳体的开口端内侧设置有卡榫,闭口端外缘两侧对称设置有防护翼,所述的透明上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接地插脚固定柱、火线插脚固定柱、零线插脚固定柱、第二螺钉固定柱和2个第三螺钉固定柱,所述的插脚包括接地插脚、火线插脚和零线插脚,所述的接地插脚固定柱、火线插脚固定柱和零线插脚固定柱上分别开设有接地插脚穿孔、火线插脚穿孔和零线插脚穿孔,所述的接地插脚、火线插脚和零线插脚分别固定在接地插脚穿孔、火线插脚穿孔和零线插脚穿孔内,所述的固定条安装在插头下壳体与透明上壳体形成的空间中,所述的固定条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的透明上壳体通过卡榫内扣于卡槽中与插头下壳体配合连接,并通过螺钉与第二螺钉固定柱及第一螺钉固定柱螺纹连接实现与插头下壳体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3个插脚限位柱呈等腰三角形分布,所述的3个插脚限位柱和螺钉固定柱均通过第一加强筋与插头下壳体的侧壁连接,所述的接地插脚固定柱、火线插脚固定柱和零线插脚固定柱呈等腰三角形分布,所述的接地插脚固定柱、火线插脚固定柱和零线插脚固定柱均通过第二加强筋与第二螺钉固定柱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3个插脚限位柱的位置分别与接地插脚固定柱、火线插脚固定柱和零线插脚固定柱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螺钉固定柱位于3个插脚限位柱的中间,所述的第二螺钉固定柱位于接地插脚固定柱、火线插脚固定柱、零线插脚固定柱之间,所述的螺钉固定柱与第二螺钉固定柱的位置相对应。作为优选,所述的接地插脚固定柱、火线插脚固定柱和零线插脚固定柱上均开设有销限位孔和穿线通孔,销限位孔和穿线通孔的方向垂直,所述的接地插脚、火线插脚和零线插脚的下端部均设置有固定销和穿线孔,所述的固定销位于穿线孔的上方,并且穿线孔方向与固定销方向垂直。作为优选,所述的接地插脚、火线插脚和零线插脚上的固定销分别穿过接地插脚固定柱、火线插脚固定柱和零线插脚固定柱上的销限位孔进行限位,所述的接地插脚、火线插脚和零线插脚上的穿线孔分别与接地插脚固定柱、火线插脚固定柱和零线插脚固定柱上的穿线通孔相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接地插脚、火线插脚和零线插脚的头端均为半圆球状,底端面上均开设有螺栓孔,所述的螺栓孔与相应的穿线孔连通,所述的螺栓孔均与紧固螺栓螺纹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条两侧的螺纹孔与透明上壳体上的第三螺钉固定柱通过螺钉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插头下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半圆孔,所述的透明上壳体上开设有第二半圆孔,所述的第一半圆孔与第二半圆孔位置相对应,并形成电源总线穿孔。作为优选,所述的插头下壳体的外立面形状尺寸与透明上壳体的外立面形状尺寸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外接组装式电源插头壳,结构合理,上壳体为透明状,方便用户查看插头内部的使用情况,出现松动等情况时可以及时拆卸后进行紧固,提高连接强度,防止接触不良而降低使用性能,灵活性较高;组装后螺钉均内嵌而不外凸,结构美观;止退凸缘有助于增强拔取插头时与插头的摩擦力,防止滑脱;两侧的防护翼分别位于火线插脚和零线插脚的边上,防止在拔取的过程中手指碰触插脚而发生触电事故,安全性能大大提高。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外接组装式电源插头壳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外接组装式电源插头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插头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透明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接地插脚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插头下壳体、11-卡槽、12-止退凸缘、13-插脚限位柱、130-限位孔、14-第一螺钉固定柱、15-第一加强筋、16-第一半圆孔、2-透明上壳体、21-卡榫、22-防护翼、23-接地插脚固定柱、230-接地插脚穿孔、24-火线插脚固定柱、240-火线插脚穿孔、25-零线插脚固定柱、250-零线插脚穿孔、26-第二螺钉固定柱、27-第三螺钉固定柱、28-第二加强筋、29-第二半圆孔、3-插脚、31-接地插脚、32-火线插脚、33-零线插脚、34-固定销、35-穿线孔、36-螺栓孔、4-固定条、5-紧固螺栓、6-螺钉、7-销限位孔、8-穿线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外接组装式电源插头壳,包括插头下壳体1、透明上壳体2、插脚3和固定条4,所述插头下壳体1的开口端内侧设置有卡槽11,闭口端外侧设置有止退凸缘12,所述的插头下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3个插脚限位柱13和第一螺钉固定柱14,每个插脚限位柱13上均开设有限位孔130,所述的透明上壳体2的开口端内侧设置有卡榫21,闭口端外缘两侧对称设置有防护翼22,所述的透明上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接地插脚固定柱23、火线插脚固定柱24、零线插脚固定柱25、第二螺钉固定柱26和2个第三螺钉固定柱27,所述的插脚3包括接地插脚31、火线插脚32和零线插脚33,所述的接地插脚固定柱23、火线插脚固定柱24和零线插脚固定柱25上分别开设有接地插脚穿孔230、火线插脚穿孔240和零线插脚穿孔250,所述的接地插脚31、火线插脚32和零线插脚33分别固定在接地插脚穿孔230、火线插脚穿孔240和零线插脚穿孔250内,所述的固定条4安装在插头下壳体1与透明上壳体2形成的空间中,所述的固定条4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的透明上壳体2通过卡榫21内扣于卡槽11中与插头下壳体1配合连接,并通过螺钉6与第二螺钉固定柱26及第一螺钉固定柱14螺纹连接实现与插头下壳体1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的3个插脚限位柱13呈等腰三角形分布,所述的3个插脚限位柱13和螺钉固定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接组装式电源插头壳,包括插头下壳体(1)、透明上壳体(2)、插脚(3)和固定条(4),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下壳体(1)的开口端内侧设置有卡槽(11),闭口端外侧设置有止退凸缘(12),所述的插头下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3个插脚限位柱(13)和第一螺钉固定柱(14),每个插脚限位柱(13)上均开设有限位孔(130),所述的透明上壳体(2)的开口端内侧设置有卡榫(21),闭口端外缘两侧对称设置有防护翼(22),所述的透明上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接地插脚固定柱(23)、火线插脚固定柱(24)、零线插脚固定柱(25)、第二螺钉固定柱(26)和2个第三螺钉固定柱(27),所述的插脚(3)包括接地插脚(31)、火线插脚(32)和零线插脚(33),所述的接地插脚固定柱(23)、火线插脚固定柱(24)和零线插脚固定柱(25)上分别开设有接地插脚穿孔(230)、火线插脚穿孔(240)和零线插脚穿孔(250),所述的接地插脚(31)、火线插脚(32)和零线插脚(33)分别固定在接地插脚穿孔(230)、火线插脚穿孔(240)和零线插脚穿孔(250)内,所述的固定条(4)安装在插头下壳体(1)与透明上壳体(2)形成的空间中,所述的固定条(4)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的透明上壳体(2)通过卡榫(21)内扣于卡槽(11)中与插头下壳体(1)配合连接,并通过螺钉(6)与第二螺钉固定柱(26)及第一螺钉固定柱(14)螺纹连接实现与插头下壳体(1)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接组装式电源插头壳,包括插头下壳体(1)、透明上壳体(2)、插脚(3)和固定条(4),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下壳体(1)的开口端内侧设置有卡槽(11),闭口端外侧设置有止退凸缘(12),所述的插头下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3个插脚限位柱(13)和第一螺钉固定柱(14),每个插脚限位柱(13)上均开设有限位孔(130),所述的透明上壳体(2)的开口端内侧设置有卡榫(21),闭口端外缘两侧对称设置有防护翼(22),所述的透明上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接地插脚固定柱(23)、火线插脚固定柱(24)、零线插脚固定柱(25)、第二螺钉固定柱(26)和2个第三螺钉固定柱(27),所述的插脚(3)包括接地插脚(31)、火线插脚(32)和零线插脚(33),所述的接地插脚固定柱(23)、火线插脚固定柱(24)和零线插脚固定柱(25)上分别开设有接地插脚穿孔(230)、火线插脚穿孔(240)和零线插脚穿孔(250),所述的接地插脚(31)、火线插脚(32)和零线插脚(33)分别固定在接地插脚穿孔(230)、火线插脚穿孔(240)和零线插脚穿孔(250)内,所述的固定条(4)安装在插头下壳体(1)与透明上壳体(2)形成的空间中,所述的固定条(4)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的透明上壳体(2)通过卡榫(21)内扣于卡槽(11)中与插头下壳体(1)配合连接,并通过螺钉(6)与第二螺钉固定柱(26)及第一螺钉固定柱(14)螺纹连接实现与插头下壳体(1)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接组装式电源插头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3个插脚限位柱(13)呈等腰三角形分布,所述的3个插脚限位柱(13)和螺钉固定柱(14)均通过第一加强筋(15)与插头下壳体(1)的侧壁连接,所述的接地插脚固定柱(23)、火线插脚固定柱(24)和零线插脚固定柱(25)呈等腰三角形分布,所述的接地插脚固定柱(23)、火线插脚固定柱(24)和零线插脚固定柱(25)均通过第二加强筋(28)与第二螺钉固定柱(26)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接组装式电源插头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3个插脚限位柱(13)的位置分别与接地插脚固定柱(23)、火线插脚固定柱(24)和零线插脚固定柱(25)的位置相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建君
申请(专利权)人:海盐县盛安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