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发酵培养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6062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3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体发酵培养床,包括呈矩形设置且四周设置有边框的培养床本体,所述培养床本体开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培养床本体设置有立轴搅拌机构,所述立轴搅拌机构和培养床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立轴搅拌机构的动力输出机构。其具有自动翻堆的功能,解决了人工翻堆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菌肥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固体发酵培养床。
技术介绍
菌肥是利用废弃物中的有机物经生物化学转换,进行好氧或厌氧作用,在一定条件控制下,将废弃物中有机质分解、腐熟,使用有机物转换成似腐殖质土。与传统的化肥相比,菌肥不再局限于对植物的作用,而是扩展到提高土壤肥力和减少化肥产生的环境污染,因此它作为一种土壤肥力改良剂或有机肥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菌肥一般采用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固体发酵具有发酵成本低,原料价格低廉,可以直接利用工农业残次资源,无“三废”排放,工艺过程及产品后处理简单。但是,固体发酵工艺与设备因其易染杂菌,发酵条件难于控制,工业放大困难等原因,其对于液态发酵而言相对落后。近年来固体发酵的诸多优点成为固态发酵工艺和设备快速发展的强大吸引力与生命力。用于固体发酵生产的方法和设备,如发酵罐式、滚筒式、盘式、多层网带式等均有较大发展。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191863Y的专利文献(对比文件)公开了一种固体发酵用的培养床,其包括带有上下止口的边框,边框上设有多孔隔板,边框的四周开有气孔。菌肥的发酵过程需要控制在一定条件,但是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内部温度会持续升高,对比文件所述的固体发酵培养床需要定期翻堆,人工翻堆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体发酵培养床,其具有自动翻堆的功能,解决了人工翻堆费时费力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固体发酵培养床,包括呈矩形设置且四周设置有边框的培养床本体,所述培养床本体开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培养床本体设置有立轴搅拌机构,所述立轴搅拌机构和培养床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立轴搅拌机构的动力输出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轴搅拌机构和动力输出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本技术自动翻堆的功能,解决了人工翻堆费时费力的问题;动力输出机构为立轴搅拌机构提供搅拌动力,实现立轴搅拌机构对置于固体发酵培养床内的菌肥的搅拌,将菌肥内部的热量快速的散发出去,实现对菌肥内部的降温;而通气孔的设置用于辅助散热的功能,将菌肥的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通气孔散发出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轴搅拌机构包括设置于相对边框之间的支撑架以及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的立式搅拌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式搅拌桨的设置用于对置于固体发酵培养床内的菌肥的搅拌,而支撑架的设置用于实现立式搅拌桨的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力输出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立式搅拌桨转动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和支撑架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电机的设置用于为立式搅拌桨提供旋转动力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力输出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立式搅拌桨和转动电机之间的动力传输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传输组件的设置能够实现将转动电机的旋转动力传递给立式搅拌桨,实现立式搅拌桨的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力传输组件包括横式转动轴和立式转动轴,所述横式转动轴和转动电机连接,所述立式转动轴的一端和支撑杆转动连接、另一端和立式搅拌桨固定连接,所述横式转动轴和立式转动轴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电机将其旋转力传递给横式转动轴,实现横式转动轴的转动,由于横式转动轴和立式转动轴啮合,所以横式转动轴带动立式转动轴的转动,从而带动和立式转动轴固定连接的立式搅拌桨的转动,进而实现了对置于固体发酵培养床内的菌肥的搅拌。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式转动轴通过伞齿轮组件和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伞齿轮组件的设置能够实现将转动电机的旋转力传递给横式转动轴,实现横式转动轴的转动,进而横式转动轴带动立式转动轴的转动,从而带动和立式转动轴固定连接的立式搅拌桨的转动,进而实现了对置于固体发酵培养床内的菌肥的搅拌。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伞齿轮组件包括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第一伞齿轮以及与横式转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电机带动第一伞齿轮转动,由于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啮合,从而第一伞齿轮带动第二伞齿轮转动,第二伞齿轮带动横式转动轴转动,横式转动轴带动立式转动轴的转动,从而带动和立式转动轴固定连接的立式搅拌桨的转动,进而实现了对置于固体发酵培养床内的菌肥的搅拌。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和边框滑移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和边框之间的滑移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较易实现支撑架和边框之间的相对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边框设置有滑块,所述支撑架设置有与所述滑块相适配的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和滑块的相互配合实现了支撑架和边框滑移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力输出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立轴搅拌机构前进的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固设于所述支撑架,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边框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步进电机的设置能够驱动立轴搅拌机构前进,从而能够对置于固体发酵培养床内的菌肥进行全面搅拌。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动力输出机构为立轴搅拌机构提供搅拌动力,实现立轴搅拌机构对置于固体发酵培养床内的菌肥的搅拌,将菌肥内部的热量快速的散发出去,实现对菌肥内部的降温;而通气孔的设置用于辅助散热的功能,将菌肥的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通气孔散发出去;因此,实现了本技术自动翻堆的功能,解决了人工翻堆费时费力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图3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B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培养床本体;11、边框;12、通气孔;21、支撑架;22、立式搅拌桨;31、转动电机;32、第一伞齿轮;33、第二伞齿轮;34、横式转动轴;35、立式转动轴;36、步进电机;41、滑块;42、滑槽;43、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固体发酵培养床,参照图1和图2所示,包括呈矩形设置且四周设置有边框11的培养床本体1。菌肥的发酵过程需要控制在一定条件,但是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内部温度会持续升高,需要定期为固体发酵培养床翻堆。培养床本体1设置有立轴搅拌机构,立轴搅拌机构包括设置于相对边框11之间的支撑架21以及与支撑架21转动连接的立式搅拌桨22,其中,支撑架21设置有滑块41,边框11设置有与滑块41相适配的滑槽42,滑块41和滑槽42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支撑架21和边框11滑移连接。而立轴搅拌机构和培养床本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立轴搅拌机构的动力输出机构。具体地,动力输出机构包括用于驱动立式搅拌桨22转动的转动电机31,其中,转动电机31和支撑架21固定连接,转动电机31的输出端直接和立式搅拌桨22固定连接,实现立式搅拌桨22的转动,但是在此实施例方式中,每个立式搅拌桨22都必须连接一个转动电机31,转动电机31的使用数量需要根据立式搅拌桨22的数量而定。为了减少转动电机31的使用数量,进一步地,动力输出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立式搅拌桨22和转动电机31之间的动力传输组件,动力传输组件包括横式转动轴34和立式转动轴35,横式转动轴34和转动电机31连接,立式转动轴35的一端和支撑杆转动连接、另一端和立式搅拌桨22固定连接,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体发酵培养床,包括呈矩形设置且四周设置有边框(11)的培养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床本体(1)开设有若干通气孔(12),所述培养床本体(1)设置有立轴搅拌机构,所述立轴搅拌机构和培养床本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立轴搅拌机构的动力输出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发酵培养床,包括呈矩形设置且四周设置有边框(11)的培养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床本体(1)开设有若干通气孔(12),所述培养床本体(1)设置有立轴搅拌机构,所述立轴搅拌机构和培养床本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立轴搅拌机构的动力输出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发酵培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轴搅拌机构包括设置于相对边框(11)之间的支撑架(21)以及与所述支撑架(21)转动连接的立式搅拌桨(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发酵培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立式搅拌桨(22)转动的转动电机(31),所述转动电机(31)和支撑架(21)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体发酵培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立式搅拌桨(22)和转动电机(31)之间的动力传输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体发酵培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输组件包括横式转动轴(34)和立式转动轴(35),所述横式转动轴(34)和转动电机(31)连接,所述立式转动轴(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庆涛赵越屈凡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农富源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