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体预留洞加强处理结构的配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60423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2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梁体预留洞加强处理结构的配筋,包括预留洞和多层配筋层,配筋层包括相互穿插的若干根X轴配筋、若干根Y轴配筋以及若干根斜向配筋,同一配筋层内的若干根斜向配筋依次穿插搭接,并围绕预留洞形成闭合结构,每根斜向配筋的两端均设有弯折的锚固头,所述锚固头与所述X轴配筋的延伸方向一致,锚固头端部设有沿Z轴方向用于与相邻配筋层抵触的支撑段。该梁体预留洞加强处理结构的配筋,能使配筋层之间较好地固定,保证配筋层和配筋层之间的间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梁体加强结构,特别涉及梁体预留洞加强处理结构的配筋。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功能的越来越复杂,设备管道的数量越来越多,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受到净高的限制,会出现设备管道必须穿越梁体截面,若设备管道的外径在梁体高的1/8至1/4 之间,则必须对预留孔洞周围加强,否则会影响梁体的抗剪、抗弯性能。目前,公开号为CN 205063185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梁体预留洞加强处理结构的配筋,它包括设置在梁体上的预留洞, 所述加强处理结构的配筋包括若干层配筋层,每层所述配筋层包括:相互穿插的若干根X 轴配筋、若干根Y 轴配筋以及若干根斜向配筋,同一配筋层内的若干根斜向配筋依次穿插搭接,并围绕所述预留洞形成闭合结构,每根所述斜向配筋的两端均设有折弯的锚固头,所述锚固头与所述X轴配筋的延伸方向一致,同一配筋层内若干根X轴配筋与若干根Y轴配筋相互垂直搭接。这种梁体预留洞加强处理结构的配筋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梁体预留洞处的抗剪、抗弯性能,但是在施工过程中,配筋层与配筋层之间没有固定,容易导致配筋层之间位置发生偏移,使配筋层之间间距不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梁体预留洞加强处理结构的配筋,能使配筋层之间较好地固定,保证配筋层和配筋层之间的间距。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梁体预留洞加强处理结构的配筋,包括预留洞和多层配筋层,配筋层包括相互穿插的若干根X轴配筋、若干根Y轴配筋以及若干根斜向配筋,同一配筋层内的若干根斜向配筋依次穿插搭接,并围绕预留洞形成闭合结构,每根斜向配筋的两端均设有弯折的锚固头,所述锚固头与所述X轴配筋的延伸方向一致,锚固头端部设有沿Z轴方向用于与相邻配筋层抵触的支撑段。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将配筋层叠合的过程中,支撑段可以和下一层配筋层抵触,起到一个支撑和限位作用,保证各层配筋层之间的间距,避免各配筋层之间分布不均。使用时可以将支撑段与下一层配筋层的锚固头焊接在一起,以保证两者之间的固定。优选的,所述锚固头端部相对于支撑段的另一侧设置有限位筒。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时,可以将支撑端插设到限位筒内,这样在配筋层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可以保证支撑段处在限位筒内不会在安装及浇筑过程中配筋层之间发生移动,导致配筋层分布不均。优选的,所述限位筒与锚固头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方便地将限位筒固定在锚固头上,两者之间连接较为牢固,在安装和浇筑的过程中不会发生限位筒从锚固头上脱落的情况发生。优选的,所述限位筒下端设置有用于卡嵌锚固头的缺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限位筒时可以将缺口对准锚固头,使锚固头卡入限位筒上的缺口中,锚固头可以对缺口两侧起到一定的纤维作用,防止焊接时限位筒发生较大的移动。同时限位筒设有缺口的一端可以套设在支撑段外侧,增加限位筒和支撑段、锚固头的接触面积,使限位筒焊接在支撑段和锚固头上时连接的更加牢固。优选的,所述缺口呈Z字形,缺口包括第一竖直段和第二竖直段,第一竖直和第二竖直段之间连接有横向段。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将限位筒插入锚固头后可以沿着横向段转动限位筒,使锚固头经过横向段,最后进入第二竖直段。这样焊接时支撑段和限位筒内壁抵触,可以保持限位筒和支撑段的轴线保持平行状态,焊接时更加方便。同时,在焊接后,锚固头不容易从缺口内脱出,影响整体性。优选的,所述缺口的横向段上设置有防止锚固头脱出第二书竖直段的挡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块的设置可以进一步避免锚固头从第二竖直段中脱出,增加锚固头的承载能力,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叠加的配筋层数量较多,产生的负载较大,导致限位筒和锚固头之间产生脱离现象。优选的,所述挡块为与横向段外形相配合的弧形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增加支撑段和限位筒内部之间的抵触面积,使支撑段和限位筒两者轴线之间保持较好的同心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限位筒倾斜起不到较好的导向作用。挡块和限位筒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以使挡块和限位筒之间获得较好的连接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一个配筋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锚固头和限位筒焊接后的整体状态图;图3为实施例未安装挡块时的状态图;图4为实施例限位筒的外形图;图5为实施例两层配筋层连接处的状态图。附图标记:1、梁体;2、预留洞;3、X轴配筋;4、Y轴配筋;5、斜向配筋;6、锚固头;8、限位筒;81、第一竖直段;82、横向段;83、第二竖直段;9、挡块;10、支撑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梁体预留洞加强处理结构的配筋,包括设置在梁体1内的预留洞2,预留洞2周边的梁体1内设置有多层配筋层,配筋层之间等距重叠排布,用以形成增加梁体1强度的钢筋骨架。以梁体1长度方向作为X轴方向,以梁体1宽度方向作为Y轴方向,以梁体1长度方向作为Z轴方向,配筋层包括多跟沿X轴方向的X轴配筋3和多根沿Y轴方向的Y轴配筋4,同时还包括多根斜向配筋5。X轴配筋3和Y轴配筋4相互垂直搭接。斜向配筋5两端均设置有弯折的锚固头6,锚固头6与X轴的配筋的延伸方向一致。同时为了保证配筋层各层之间的间距在锚固头6端部设置有沿Z轴方向的支撑段10,支撑段与相邻的配筋层抵触,用以保证两层配筋层之间的间距。支撑段10、锚固头6和斜向配筋5使用同一根钢筋弯折而成,使其具有较好的一体性,提高强度。同时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保证相邻两层配筋层之间的连接牢固度,在锚固头6背向支撑端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筒8,限位筒8由空心钢管支撑,并在钢管靠近锚固头6的一端设置有Z字形的缺口。缺口由第一竖直段81横向段82和第二竖直段83依次首尾连接而成Z字形。当需要将限位筒8固定到锚固头6上时,先将锚固头6卡入第一竖直段81,然后顺着横向段82的延伸方向转动限位筒8,使锚固头6处在第二竖直段83下方然后将限位筒8向下移动,使锚固头6进入第二竖直段83内。此时限位筒8的下端会处在支撑段10外侧,支撑段10的轴线和限位筒8的轴线保持同轴。当锚固头6进入第二竖直段83内后再通过焊接的方式,将限位筒8和支撑段10焊接在一起。如图5所示,使用时先将各个配筋层扎好,然后将限位筒8安装到锚固头6上,并通过焊接的方式使限位筒8和锚固头6之间固定在一起。然后开始吊装,将配筋层逐层叠加在一起,并使上一层的支撑端插设在下一层的限位筒8内,使各层之间通过支撑段10进行间隔,保持各层之间的间距相等。同时如图2、图3所示,为了避免配筋层由于层数过多,重量较大,导致处于底部的配筋层中的支撑段10和锚固头6之间发生脱离,在锚固头6焊接在限位筒8上后,再在横向段82上设置与横向段82外形相配合的弧形块。弧形块的设置可以对锚固头6下表面进行支撑,避免焊缝裂开,锚固头6从第二竖直段83中脱出。挡块9和限位筒8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焊接的方式固定操作比较方便,同时成本较低。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梁体预留洞加强处理结构的配筋,包括预留洞(2)和多层配筋层,配筋层包括相互穿插的若干根X轴配筋(3)、若干根Y轴配筋(4)以及若干根斜向配筋(5),同一配筋层内的若干根斜向配筋(5)依次穿插搭接,并围绕预留洞(2)形成闭合结构,每根斜向配筋(5)的两端均设有弯折的锚固头(6),所述锚固头(6)与所述X轴配筋(3)的延伸方向一致,其特征是:锚固头(6)端部设有沿Z轴方向用于与相邻配筋层抵触的支撑段(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梁体预留洞加强处理结构的配筋,包括预留洞(2)和多层配筋层,配筋层包括相互穿插的若干根X轴配筋(3)、若干根Y轴配筋(4)以及若干根斜向配筋(5),同一配筋层内的若干根斜向配筋(5)依次穿插搭接,并围绕预留洞(2)形成闭合结构,每根斜向配筋(5)的两端均设有弯折的锚固头(6),所述锚固头(6)与所述X轴配筋(3)的延伸方向一致,其特征是:锚固头(6)端部设有沿Z轴方向用于与相邻配筋层抵触的支撑段(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梁体预留洞加强处理结构的配筋,其特征是:所述锚固头(6)端部相对于支撑段(10)的另一侧设置有限位筒(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梁体预留洞加强处理结构的配筋,其特征是:所述限位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卫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艺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