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接线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57447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2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接线座,包括设置于变压器壳体内部的座体和设置于所述变压器壳体外部的盖体,所述变压器接线座成型有能将所述座体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结构,和能将所述变压器接线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变压器壳体的第二固定结构;上述变压器接线座为分体式,座体和盖体通过第一固定结构连接,保证了所述变压器接线座整体的可靠性,安装接线组件时拆分座体和盖体,方便接线组件的装入,另外变压器接线座通过第二固定结构连接于变压器壳体,牢固可靠,保证变压器接线座在意外情况下也不会与变压器壳体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变压器接线座。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文献CN203277017U公开了一种行灯照明变压器,其上设有接线座,所述接线座的两侧设有与变压器壳体连接的卡扣;这种接线座存在的缺陷是,上述接线座主要用于线路电流通过量较小的变压器,但在线路电流通过量较大的变压器中,为适应线路中的电流,接线组件及接线组件的安装方式发生改变,导致接线组件无法安装到现有接线座中,给装配工作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接线座无法装配电流通过量较大变压器的接线组件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牢固可靠,适应于电流通过量较大变压器的接线组件安装的变压器接线座。一种变压器接线座,包括设置于变压器壳体内部的座体和设置于所述变压器壳体外部的盖体,所述变压器接线座成型有能将所述座体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结构,和能将所述变压器接线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变压器壳体的第二固定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座体与所述盖体连接面处的卡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盖体相对所述变压器壳体的外侧的至少一个第一螺钉孔,及设置于所述座体与所述盖体相连接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螺钉孔相对应的第二螺钉孔。优选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成型于所述盖体与所述座体连接面处的所述盖体左右两侧的卡勾,和成型于所述座体上与所述卡勾适配卡接的通孔。优选的,所述第一螺钉孔设为两个,对称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螺钉孔为两个,对称间隔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盖体相对所述变压器壳体的内侧、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变压器壳体与所述接线座的至少一个第三螺钉孔,和设置于所述座体的下方、靠近所述座体与所述盖体连接面处的至少一个凸起。优选的,所述第三螺钉孔设为两个,对称间隔设置;所述凸起设为两个,对称间隔设置。优选的,所述盖体的上方设置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的两端成型有与成型在所述盖体上方两侧壁上的凹槽相配合的挂勾,所述防护盖与所述盖体连接、未成型有所述挂勾一边的中间成型有卡扣,所述盖体上成型有与所述卡扣相对应、适于所述卡扣卡合的卡槽。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变压器接线座,变压器接线座成型有能将座体与盖体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结构,和能将变压器接线座固定连接于变压器壳体的第二固定结构;上述变压器接线座为分体式,座体和盖体通过第一固定结构连接,保证了所述变压器接线座整体的可靠性,安装接线组件时拆分座体和盖体,方便接线组件的装入,另外变压器接线座通过第二固定结构连接于变压器壳体,牢固可靠,保证变压器接线座在意外情况下也不会与变压器壳体分离。2.本技术提供的变压器接线座,第一固定结构包括设置于座体与盖体连接面处的卡接结构,设置于盖体相对变压器壳体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螺钉孔,及设置于座体与盖体相连接的一侧、且与第一螺钉孔相对应的第二螺钉孔;座体与盖体之间除了有卡接结构连接之外,还通过螺钉穿过第一螺钉孔和第二螺钉孔对接线座进一步加固,能有效保证座体与盖体在意外情况下也不会发生分离,使变压器正常运行。3.本技术提供的变压器接线座,第二固定结构包括设置于盖体相对变压器壳体的内侧、用于固定连接变压器壳体与接线座的至少一个第三螺钉孔,和设置于座体的下方、靠近座体与盖体连接面处的至少一个凸起;这种结构能通过位于盖体下方的凸起限制变压器接线座的下端与变压器壳体发生滑动,再用螺钉穿过变压器壳体和第三螺钉孔将变压器壳体和变压器接线座连接,保证接线座牢固稳定的固定在变压器壳体上。4.本技术提供的变压器接线座,盖体的上方设有防护盖,为了防止异物进入接线座影响接线组件的正常使用,同时也能防止人手在意外情况下触碰到盖体内的接线组件,导致人体触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变压器接线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座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防护盖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座体,11-第二螺钉孔,12-通孔,13-凸起,2-盖体,21-第一螺钉孔,22-卡勾,23-第三螺钉孔,24-卡槽,3-防护盖,31-挂钩,32-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接线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座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护盖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变压器接线座,包括设置于变压器壳体内部的座体1和设置于所述变压器壳体外部的盖体2,特别的,所述变压器接线座成型有能将所述座体1与所述盖体2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结构,和能将所述变压器接线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变压器壳体的第二固定结构。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座体1与所述盖体2连接面处的卡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盖体2相对所述变压器壳体的外侧的至少一个第一螺钉孔21,及设置于所述座体1与所述盖体2相连接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螺钉孔21相对应的第二螺钉孔11;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盖体2相对所述变压器壳体的内侧、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变压器壳体与所述接线座的至少一个第三螺钉孔23,和设置于所述座体1的下方、靠近所述座体1与所述盖体2连接处的至少一个凸起13。上述变压器接线座为分体式,所述座体1和盖体2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结构连接,即通过卡接结构和穿过所述盖体2与所述座体1连接的螺钉连接,安装接线组件时从所述第二螺钉孔11和第一螺钉孔21中拧出螺钉,解除所述座体1和盖体2之间的卡接结构,将所述座体1和盖体2拆分,接线组件就能准确的装入所述变压器接线座,同时也保证了所述变压器接线座整体的可靠性,不会在碰撞等意外情况下发生分离;另外,所述变压器接线座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结构连接于所述变压器壳体,即通过位于所述盖体2下方的凸起13限制所述变压器接线座的下方向所述变压器壳体外滑动,和穿过所述变压器壳体和第三螺钉孔23的螺钉将所述变压器壳体和变压器接线座牢牢的连接在一起,所述凸起13和盖体2将所述变压器壳体夹住,也便于操作人员对所述变压器壳体和变压器接线座进行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压器接线座,包括设置于变压器壳体内部的座体(1)和设置于所述变压器壳体外部的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接线座成型有能将所述座体(1)与所述盖体(2)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结构,和能将所述变压器接线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变压器壳体的第二固定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接线座,包括设置于变压器壳体内部的座体(1)和设置于所述变压器壳体外部的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接线座成型有能将所述座体(1)与所述盖体(2)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结构,和能将所述变压器接线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变压器壳体的第二固定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座体(1)与所述盖体(2)连接面处的卡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盖体(2)相对所述变压器壳体的外侧的至少一个第一螺钉孔(21),及设置于所述座体(1)与所述盖体(2)相连接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螺钉孔(21)相对应的第二螺钉孔(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成型于所述盖体(2)与所述座体(1)连接面处的所述盖体(2)左右两侧的卡勾(22),和成型于所述座体(1)上与所述卡勾(22)适配卡接的通孔(1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钉孔(21)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孟淼黄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力西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