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发酵用的培养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5330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2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体发酵用的培养床,包括呈矩形设置且四周设置有边框的培养床本体,所述培养床本体开设有若干通气孔,相对所述边框分别设置有凹槽式轨道,所述凹槽式轨道之间设置有行走式横向搅拌装置。其具有自动翻堆的功能,解决了人工翻堆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菌肥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固体发酵用的培养床。
技术介绍
菌肥是利用废弃物中的有机物经生物化学转换,进行好氧或厌氧作用,在一定条件控制下,将废弃物中有机质分解、腐熟,使用有机物转换成似腐殖质土。与传统的化肥相比,菌肥不再局限于对植物的作用,而是扩展到提高土壤肥力和减少化肥产生的环境污染,因此它作为一种土壤肥力改良剂或有机肥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菌肥一般采用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固体发酵具有发酵成本低,原料价格低廉,可以直接利用工农业残次资源,无“三废”排放,工艺过程及产品后处理简单。但是,固体发酵工艺与设备因其易染杂菌,发酵条件难于控制,工业放大困难等原因,其对于液态发酵而言相对落后。近年来固体发酵的诸多优点成为固态发酵工艺和设备快速发展的强大吸引力与生命力。用于固体发酵生产的方法和设备,如发酵罐式、滚筒式、盘式、多层网带式等均有较大发展。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191863Y的专利文献(对比文件)公开了一种固体发酵用的培养床,其包括带有上下止口的边框,边框上设有多孔隔板,边框的四周开有气孔。菌肥的发酵过程需要控制在一定条件,但是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内部温度会持续升高,对比文件所述的固体发酵培养床需要定期翻堆,人工翻堆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体发酵用的培养床,其具有自动翻堆的功能,解决了人工翻堆费时费力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固体发酵用的培养床,包括呈矩形设置且四周设置有边框的培养床本体,所述培养床本体开设有若干通气孔,相对所述边框分别设置有凹槽式轨道,所述凹槽式轨道之间设置有行走式横向搅拌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行走式横向搅拌装置,既可以将置于固体发酵培养床内的菌肥的搅拌,将菌肥内部的热量快速的散发出去,实现对菌肥内部的降温,又可以沿凹槽式轨道移动,实现行走式横向搅拌装置和培养床本体之间的相对移动,增加行走式横向搅拌装置的搅拌覆盖度;而通气孔的设置用于辅助散热的功能,将菌肥的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通气孔散发出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行走式横向搅拌装置包括横向搅拌机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和横向搅拌机构通过传动组件实现两者的联动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机构的设置用于驱动横向搅拌机构的搅拌和移动,而横向搅拌机构在边搅拌边移动的过程中实现对置于固体发酵培养床内的菌肥的搅拌,将菌肥内部的热量快速的散发出去,实现对菌肥内部的降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凹槽式轨道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轴的设置一方面实现搅拌机构和凹槽式轨道之间的安装,另一方面带动搅拌叶片的转动和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电机和第二转动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转动电机和第二转动电机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搅拌机构沿凹槽式轨道往返位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为相互联动的链轮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链轮组件实现了驱动机构和横向搅拌机构的联动配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链轮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转动电机同轴心转动的第一链齿轮、与所述第二转动电机同轴心转动的第二链齿轮、与所述搅拌轴同轴心转动的第三链齿轮以及链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带齿轮、第二带齿轮、第三带齿轮通过和皮带之间的相互配合,第一转动电机和第二转动电机带动搅拌轴的转动,进而实现了驱动机构和横向搅拌机构之间的联动配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为相互联动的带轮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轮组件实现了驱动机构和横向搅拌机构的联动配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带轮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转动电机同轴心转动的第一带齿轮、与所述第二转动电机同轴心转动的第二带齿轮、与所述搅拌轴同轴心转动的第三带齿轮以及皮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链齿轮、第二链齿轮、第三链齿轮通过和皮带之间的相互配合,第一转动电机和第二转动电机带动搅拌轴的转动,进而实现了驱动机构和横向搅拌机构之间的联动配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凸缘,所述凹槽式轨道内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缘相适配的限位凹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凸缘置于限位凹槽内能够增强搅拌轴和凹槽式轨道的连接强度,防止行走式横向搅拌装置在行进的过程中脱离出凹槽式轨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叶片设置为螺旋式搅拌叶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式搅拌叶片结构简单,且具有较好的搅拌均匀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行走式横向搅拌装置,既可以将置于固体发酵培养床内的菌肥的搅拌,将菌肥内部的热量快速的散发出去,实现对菌肥内部的降温,又可以沿凹槽式轨道移动,实现行走式横向搅拌装置和培养床本体之间的相对移动,增加行走式横向搅拌装置的搅拌覆盖度;而通气孔的设置用于辅助散热的功能,将菌肥的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通气孔散发出去。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线剖视图(图中未示出通气孔)。附图标记:1、培养床本体;11、边框;12、通气孔;2、凹槽式轨道;21、限位凹陷;31、第一转动电机;311、第一带齿轮;32、第二转动电机;321、第二带齿轮;33、皮带;34、搅拌轴;341、限位凸缘;342、第三带齿轮;35、搅拌叶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固体发酵用的培养床,参照图1所示,包括呈矩形设置且四周设置有边框11的培养床本体1,培养床本体1开设有若干通气孔12,相对边框11分别设置有凹槽式轨道2,凹槽式轨道2之间设置有行走式横向搅拌装置。参照图1和图2所示,行走式横向搅拌装置包括横向搅拌机构、驱动机构,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34,搅拌轴34设置有搅拌叶片35,搅拌叶片35设置为螺旋式搅拌叶片,搅拌轴3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凸缘341,凹槽式轨道2内设置有与限位凸缘341相适配的限位凹陷21,限位凸缘341置于限位凹槽内能够增强搅拌轴34和凹槽式轨道2的连接强度,防止行走式横向搅拌装置在行进的过程中脱离出凹槽式轨道2。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电机31和第二转动电机32,第一转动电机31和第二转动电机32分别固定连接于相对的两个边框11上。第一转动电机31的输出端套设有第一带齿轮311,第一带齿轮311并和第一转动电机31的输出端套固定连接;第二转动电机32的输出端套设有第二带齿轮321,第二带齿轮321并和第二转动电机32的输出端套固定连接;搅拌轴34套设有第三带齿轮342,第三带齿轮342和搅拌轴34固定连接;第一带齿轮311、第二带齿轮321和第三带齿轮342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且这条直线和凹槽式轨道2平行;第一带齿轮311、第二带齿轮321、第三带齿轮342通过和皮带33之间的相互配合,第一转动电机31和第二转动电机32带动搅拌轴34的转动,进而实现了驱动机构和横向搅拌机构之间的联动配合。实施例二:固体发酵用的培养床,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转动电机31的输出端套设有第一链齿轮,第一链齿轮并和第一转动电机31的输出端套固定连接;第二转动电机32的输出端套设有第二链齿轮,第二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体发酵用的培养床,包括呈矩形设置且四周设置有边框(11)的培养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床本体(1)开设有若干通气孔(12),相对所述边框(11)分别设置有凹槽式轨道(2),所述凹槽式轨道(2)之间设置有行走式横向搅拌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发酵用的培养床,包括呈矩形设置且四周设置有边框(11)的培养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床本体(1)开设有若干通气孔(12),相对所述边框(11)分别设置有凹槽式轨道(2),所述凹槽式轨道(2)之间设置有行走式横向搅拌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发酵用的培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式横向搅拌装置包括横向搅拌机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和横向搅拌机构通过传动组件实现两者的联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发酵用的培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34),所述搅拌轴(34)设置有搅拌叶片(35),所述搅拌轴(34)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凹槽式轨道(2)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体发酵用的培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电机(31)和第二转动电机(3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体发酵用的培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为相互联动的链轮组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体发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庆涛赵越屈凡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农富源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