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临甲专利>正文

钢管混凝土支撑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29865 阅读:5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0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管混凝土支撑柱,包括:内模板、多个主支撑单元和多个连接单元;内模板的横截面为环形,内模板用于与外模板围设成中空的第一容纳腔;多个主支撑单元间隔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且相连的两个主支撑单元之间采用连接单元连接;主支撑单元包括:钢管、外围板和多个纵向钢筋,钢管设置在外围板围设而成的第二容纳腔内,多个纵向钢筋均匀分布在第二容纳腔内,且与钢管平行设置;钢管的内侧壁上涂覆有环氧树脂层;连接单元包括:第一端板、型钢、梁纵筋和梁箍筋,第一端板设置在型钢的一端,第一端板与外围板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梁纵筋与型钢平行设置,梁箍筋绕设在型钢和梁纵筋的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桥梁、房屋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钢管混凝土支撑柱
技术介绍
钢管混凝土支撑柱是钢管和内填混凝土组合而成的构件,钢管内部的混凝土受到钢管的约束作用,提高了其承载能力,混凝土的存在也制约了钢管向内的屈曲破坏,因此,钢管混凝土支撑柱在桥梁和房屋施工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当钢管混凝土支撑柱需要承载的梁跨度较大时,为了使该钢管混凝土支撑柱能够抵抗较大的风荷载、地震荷载等水平荷载,在现有技术中,施工者通常会不断加大钢管混凝土支撑柱的横截面积;但是,如果一味地扩大截面尺寸来提高钢管混凝土支撑柱的刚度,其中大体积的混凝土的徐变、收缩以及在水泥水化阶段的水化热问题均较突出,这将会对钢管混凝土支撑柱产生较多不利的影响。而且,钢管混凝土支撑柱的结构耐久性的问题也是一项十分重要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在沿海和近海地区,以在海洋地区为例,钢管混凝土支撑柱由于受到海洋环境的侵蚀,致使其耐久性较差;应用于沿海和近海地区的钢管混凝土支撑柱,钢管腐蚀问题比较严峻,目前常见的防腐措施通常为镀锌或者涂漆,但防腐材料每年都会有一定的损失量,达到一定年限后需要重新镀锌或涂漆,经济消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钢管混凝土支撑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味地扩大钢管混凝土支撑柱的截面尺寸来提高其刚度,然而其中大体积的混凝土的徐变、收缩以及在水泥水化阶段的水化热问题均较突出,这将会对钢管混凝土支撑柱产生较多不利的影响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管混凝土支撑柱,包括:内模板、多个主支撑单元和多个连接单元;所述内模板的横截面为环形,所述内模板用于与外模板围设成中空的第一容纳腔;多个所述主支撑单元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且相连的两个所述主支撑单元之间采用所述连接单元连接;所述主支撑单元包括:钢管、外围板和多个纵向钢筋,所述钢管设置在所述外围板围设而成的第二容纳腔内,多个所述纵向钢筋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且与所述钢管平行设置;所述钢管的内侧壁上涂覆有环氧树脂层;所述连接单元包括:第一端板、型钢、梁纵筋和梁箍筋,所述第一端板设置在所述型钢的一端,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外围板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梁纵筋与所述型钢平行设置,所述梁箍筋绕设在所述型钢和所述梁纵筋的外部。进一步,所述钢管的外侧壁上包覆FRP材料层。进一步,还包括单边螺栓,所述单边螺栓穿过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外围板上设置的第一通孔,从而固定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外围板。进一步,所述第一端板的形状为平面状或者弧形。进一步,所述钢管的横截面为方形、矩形或者圆形。进一步,所述型钢的横截面为工字型或者十字形。进一步,还包括耗能单元,所述耗能单元设置在所述内模板围设形成的第三容纳腔内;所述耗能单元包括:外套管和贴合在一起的两块钢板,所述钢板套设在所述外套管的内部,且所述钢板的两端均设置有两个第二端板,两个所述第二端板平行对称设置在所述钢板的一端,且该两个所述第二端板和所述钢板的横截面为工字型;所述第二端板上远离所述钢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外套管的外部,且与所述内模板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二端板与所述钢板连接的一侧填充有多孔泡沫材料。进一步,所述钢板上对称设置有凸起,且所述凸起沿所述钢板的宽度方向分布。进一步,所述内模板上设置有角钢,所述第二端板与所述角钢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本技术提供的钢管混凝土支撑柱,包括:内模板、多个主支撑单元和多个连接单元;内模板的横截面为环形,内模板用于与外模板围设成中空的第一容纳腔;多个主支撑单元间隔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且相连的两个主支撑单元之间采用连接单元连接;主支撑单元包括:钢管、外围板和多个纵向钢筋,钢管设置在外围板围设而成的第二容纳腔内,多个纵向钢筋均匀分布在第二容纳腔内,且与钢管平行设置;钢管的内侧壁上涂覆有环氧树脂层;连接单元包括:第一端板、型钢、梁纵筋和梁箍筋,第一端板设置在型钢的一端,第一端板与外围板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梁纵筋与型钢平行设置,梁箍筋绕设在型钢和梁纵筋的外部。上述钢管混凝土支撑柱实际为中空结构,但是在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多个主支撑单元和多个连接单元,因此,在保证钢管混凝土支撑柱截面刚度的情况下,显著减少了混凝土的用量,能够有效地减轻整个钢管混凝土支撑柱的自重;而且,第一容纳腔内的各个构件不仅可以大幅提高钢管混凝土支撑柱的抗剪和抗震性能,而且还可以承担钢管混凝土支撑柱在初期施工时的荷载,从而即便于施工,还可以明显缩短工期;而且,使用多个连接单元将相邻的主支撑单元连接在一起,还可以进一步地提高主支撑单元的刚度,从而对钢管起到保护作用;而且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将连接单元和主支撑单元连接在一起,使加工安装更加方便,而且还可以降低现场焊接造成的焊接残余应力和焊缝质量对整体结构刚度的影响;同时,在钢管的内部涂覆环氧树脂层,从而使钢管的内侧壁与其内部的混凝土隔离开来,使二者之间无粘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管混凝土支撑柱的横截面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钢管混凝土支撑柱的耗能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耗能单元的E向视图;图4为图2所示的耗能单元的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的耗能单元的A-A方向的剖视图;图6为图2所示的耗能单元的B-B方向的剖视图;图7为图2所示的耗能单元的C-C方向的剖视图;图8为本实施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钢管混凝土支撑柱的横截面示意图;图9为本实施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钢管混凝土支撑柱的横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内模板; 2-外模板; 3-主支撑单元;4-连接单元; 5-耗能单元; 6-角钢;31-钢管; 32-外围板; 33-纵向钢筋;41-型钢; 42-梁纵筋; 43-梁箍筋;44-单边螺栓; 51-钢板; 52-外套管;53-第二端板; 54-多孔泡沫材料; 55-凸起;56-第二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钢管混凝土支撑柱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管混凝土支撑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模板、多个主支撑单元和多个连接单元;所述内模板的横截面为环形,所述内模板用于与外模板围设成中空的第一容纳腔;多个所述主支撑单元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且相连的两个所述主支撑单元之间采用所述连接单元连接;所述主支撑单元包括:钢管、外围板和多个纵向钢筋,所述钢管设置在所述外围板围设而成的第二容纳腔内,多个所述纵向钢筋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且与所述钢管平行设置;所述钢管的内侧壁上涂覆有环氧树脂层;所述连接单元包括:第一端板、型钢、梁纵筋和梁箍筋,所述第一端板设置在所述型钢的一端,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外围板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梁纵筋与所述型钢平行设置,所述梁箍筋绕设在所述型钢和所述梁纵筋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混凝土支撑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模板、多个主支撑单元和多个连接单元;所述内模板的横截面为环形,所述内模板用于与外模板围设成中空的第一容纳腔;多个所述主支撑单元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且相连的两个所述主支撑单元之间采用所述连接单元连接;所述主支撑单元包括:钢管、外围板和多个纵向钢筋,所述钢管设置在所述外围板围设而成的第二容纳腔内,多个所述纵向钢筋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且与所述钢管平行设置;所述钢管的内侧壁上涂覆有环氧树脂层;所述连接单元包括:第一端板、型钢、梁纵筋和梁箍筋,所述第一端板设置在所述型钢的一端,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外围板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梁纵筋与所述型钢平行设置,所述梁箍筋绕设在所述型钢和所述梁纵筋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的外侧壁上包覆FRP材料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支撑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边螺栓,所述单边螺栓穿过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外围板上设置的第一通孔,从而固定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外围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的形状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临甲
申请(专利权)人:田临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