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机油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18001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9 0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器,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冷却器外壳和冷却器芯,所述冷却器芯安装于所述冷却器外壳的内侧,所述冷却器外壳的内侧面安装于所述发动机的机体上,所述冷却器芯设置在所述机体的水道中,所述冷却器芯设置有机油冷却通道;所述冷却器外壳上分别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连通所述机体的主油道的出口,所述出油口连通所述机体的主油道的入口,且所述进油口连通所述机油冷却通道的进口,所述出油口连通所述机油冷却通道的出口。将机油冷却器集成到机体上,整个机油冷却器体积小,外观简洁,占用空间小;便于装配;增大机油冷却效果,减小机油阻力,机油压力不受影响;便于主机厂布置,空间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器
技术介绍
机油冷却器是一种加速润滑机油散热使其保持较低温度的装置。在高性能、大功率的强化发动机上,由于热负荷大,必须装设机油冷却器,机油冷却器布置在润滑油路中,其工作原理与散热器相同。目前,现有的机油冷却器通常布置在发动机机体的外部,这样虽然安装方便,但是,现有的机油冷却器不仅体积笨重,而且需要在外部接油管、水管,油管和水管布置繁冗,影响整机美观,占用额外空间,导致主机厂布置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器,以解决现有的机油冷却器不仅体积笨重,而且需要在外部接油管、水管,影响整机美观,占用额外空间,导致主机厂布置困难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发动机机油冷却器,包括冷却器外壳和冷却器芯,所述冷却器芯安装于所述冷却器外壳的内侧,所述冷却器外壳的内侧面安装于所述发动机的机体上,所述冷却器芯设置在所述机体的水道中,所述冷却器芯设置有机油冷却通道;所述冷却器外壳上分别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连通所述机体的主油道的出口,所述出油口连通所述机体的主油道的入口,且所述进油口连通所述机油冷却通道的进口,所述出油口连通所述机油冷却通道的出口。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冷却器外壳的外表面分布有若干冷却翅片。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冷却器外壳上位于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处与所述机体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元件。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密封元件为O型密封圈。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冷却器外壳上还设置有调压阀。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发动机机油冷却器包括冷却器外壳和冷却器芯,所述冷却器芯设置在所述机体的水道中,所述冷却器芯设置有机油冷却通道;所述冷却器外壳上分别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因而机油从机体主油道的出口经进油口进入机油冷却通道,与机体的水道中的冷却水进行热量交换,再从出油口进入机体主油道的入口,实现机油的冷却;由于将所述冷却器外壳的内侧面安装于所述发动机的机体上,所述冷却器芯设置在所述机体的水道中,使得机油冷却器集成到机体上,整个机油冷却器体积小,外观简洁,占用空间小。本技术提供的发动机机油冷却器,集成在机体上,整个机油冷却器体积小,外观简洁,占用空间小;省却了外部水管、油管的繁琐,使零部件减少,便于装配;增大机油冷却效果,减小机油阻力,机油压力不受影响;同时便于主机厂布置,空间灵活。由于所述冷却器外壳的外表面分布有若干冷却翅片,不仅可以起到散热作用,而且还可以增加冷却器外壳的强度。由于所述冷却器外壳上位于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处与所述机体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元件,使得密封效果好,不易漏油,可反复使用。由于所述冷却器外壳上还设置有调压阀,当机油温度过低时,此时机油压力较高,调压阀开启,此时不对机油进行冷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后视图;图中:1、冷却器外壳,11、密封圈安装槽,2、冷却器芯,21、机油冷却通道,3、进油口,4、出油口,5、冷却翅片,6、调压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3共同所示,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器,包括冷却器外壳1和冷却器芯2,冷却器芯2安装于冷却器外壳1的内侧,冷却器外壳1的内侧面安装于发动机的机体(图中未示出)上,冷却器芯2设置在机体的水道(图中未示出)中,冷却器芯2设置有机油冷却通道21,在本实施例中,冷却器芯2的芯片有五片,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芯片的数量,在此不再赘述。冷却器外壳1上分别设有进油口3和出油口4,在本实施例中,进油口3和出油口4的直径为16mm,进油口3和出口口4之间的距离为74mm,当然,进油口3和出油口4的直径及两者之间的距离,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其他尺寸,在此不再赘述;进油口3连通机体的主油道(图中未示出)的出口,出油口4连通机体的主油道的入口,且进油口3连通机油冷却通道21的进口,出油口4连通机油冷却通道21的出口。冷却器外壳1的外表面分布有若干冷却翅片5,冷却翅片5不仅可以起到散热作用,而且还可以增加冷却器外壳1的强度。为了保证密封效果,冷却器外壳1上位于进油口3和出油口4处与机体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元件,不易漏油,可反复使用,优选的,密封元件为O型密封圈(图中未示出),当然,密封元件还可以选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的其他密封件,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冷却器外壳1上位于进油口3和出口口4处均设有密封圈安装槽11。当然,为避免漏水,冷却器外壳1与发动机的机体的结合面之间也设有密封元件。冷却器外壳1上还设置有调压阀6,当机油温度过低时,此时机油压力较高,调压阀6开启,此时不对机油进行冷却。其工作原理如下:机油从机体主油道的出口经进油口3进入机油冷却通道21,与机体的水道中的冷却水进行热量交换,再从出油口4进入机体主油道的入口,实现机油的冷却;由于将冷却器外壳1的内侧面安装于发动机的机体上,冷却器芯2设置在机体的水道中,使得机油冷却器集成到机体上,整个机油冷却器体积小,外观简洁,占用空间小。本技术提供的发动机机油冷却器,集成在机体上,整个机油冷却器体积小,外观简洁,占用空间小;省却了外部水管、油管的繁琐,使零部件减少,便于装配;增大机油冷却效果,减小机油阻力,机油压力不受影响;同时便于主机厂布置,空间灵活。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发动机机油冷却器

【技术保护点】
发动机机油冷却器,包括冷却器外壳和冷却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芯安装于所述冷却器外壳的内侧,所述冷却器外壳的内侧面安装于所述发动机的机体上,所述冷却器芯设置在所述机体的水道中,所述冷却器芯设置有机油冷却通道;所述冷却器外壳上分别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连通所述机体的主油道的出口,所述出油口连通所述机体的主油道的入口,且所述进油口连通所述机油冷却通道的进口,所述出油口连通所述机油冷却通道的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发动机机油冷却器,包括冷却器外壳和冷却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芯安装于所述冷却器外壳的内侧,所述冷却器外壳的内侧面安装于所述发动机的机体上,所述冷却器芯设置在所述机体的水道中,所述冷却器芯设置有机油冷却通道;所述冷却器外壳上分别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连通所述机体的主油道的出口,所述出油口连通所述机体的主油道的入口,且所述进油口连通所述机油冷却通道的进口,所述出油口连通所述机油冷却通道的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旭旭王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华丰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