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颤振模型的风洞试验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15336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9 0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颤振模型的风洞试验支撑结构,涉及风洞试验技术领域。所述颤振模型的风洞试验支撑结构,用于安装颤振模型,所述颤振模型的风洞试验支撑结构包含底板及转盘支撑件,其中,所述底板安装在风洞壁上;所述转盘支撑件包含调节板及颤振模型安装部,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多个圆弧通孔,所述多个圆弧通孔同轴;所述颤振模型安装部设置在所述调节板的侧面;所述转盘支撑件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圆弧通孔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颤振模型与所述颤振模型安装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转盘支撑件上设置有多个圆弧通孔,颤振模型与所述转盘支撑件连接,通过旋转转盘支撑件相对底板的安装角度,可以调整颤振模型的迎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风洞试验
,具体涉及一种颤振模型的风洞试验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在部件颤振风洞试验时,风洞模型支座的安装是试验需要考虑的问题。通常的模型支座焊接或通过紧固件安装在风洞地板(侧壁)、大刚度支架上。模型安装在风洞底板(侧壁)时,需要在风洞内壁处打孔或焊接,易破坏洞壁完整性;模型安装在支架时,同样需要在洞壁上固定,且占用了较大的空间,更重要的是破坏了风洞流场的品质。同时,对于大展弦比飞机,带迎角的颤振模型理论计算尚不完善,需要通过风洞试验验证。以往颤振模型风洞试验时,较少考虑不同迎角风洞模型的支持和试验实施,因此通常的模型支持结构仅提供支持,不需要进行变迎角功能设计。为研究大展弦比颤振模型的带迎角颤振特性,需要进行变迎角的颤振风洞试验,因此需要设计具备模型支持和变迎角功能的支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颤振模型的风洞试验支撑结构,以解决或至少减轻现有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至少一处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颤振模型的风洞试验支撑结构,用于安装颤振模型,所述颤振模型的风洞试验支撑结构包含底板及转盘支撑件,其中,所述底板安装在风洞壁上;所述转盘支撑件包含调节板及颤振模型安装部,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多个圆弧通孔,所述多个圆弧通孔同轴;所述颤振模型安装部设置在所述调节板的侧面;所述转盘支撑件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圆弧通孔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颤振模型与所述颤振模型安装部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转盘支撑件还包含定位销,所述定位销设置在调节板上与所述颤振模型安装部相对的一侧,定位销的轴线与所述多个圆弧形通孔的轴线重合。优选地,所述调节板设置为圆盘,在所述圆盘的设置有颤振模型安装部的侧面上设置有角度值,所述角度值设置在所述圆盘的外圆周边缘。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调节板上的多个圆弧通孔配合的底板圆弧通孔。优选地,所述调节板上的多个圆弧通孔与所述底板上的底板圆弧通孔配合,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圆弧通孔的两端均设置有紧固件。优选地,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三段圆弧通孔,所述三段圆弧通孔在调节板的圆周方向均布。优选地,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六个圆弧通孔,其中三个圆弧通孔的直径相同,并在调节板的圆周方向均布;另外三个圆弧通孔的直径相同,且所述另外三个圆弧通孔在调节板的圆周方向均布。优选地,所述底板根据风洞观察窗设置,所述底板安装在风洞壁的风洞观察窗上。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转盘支撑件上设置有多个圆弧通孔,颤振模型与所述转盘支撑件连接,通过旋转转盘支撑件相对底板的安装角度,可以调整颤振模型的迎角。转盘支撑件上设置有定位销,定位销与底板配合,可以提高转盘支撑件的安装精度,且在调整转盘支撑件的角度时,装盘支撑件不会发生移动。转盘支撑件上设置有角度值,方便控制转盘支撑件的旋转角度,实现角度旋转的精确控制。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调节板上的多个圆弧通孔配合的底板圆弧通孔,方便调整装盘支撑件的安装角度。圆弧通孔的两端均设置有紧固件,有利于固定转盘支撑件,转盘支撑件不会出现转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颤振模型的风洞试验支撑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颤振模型的风洞试验支撑结构的底板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颤振模型的风洞试验支撑结构的转盘支撑件的示意图。其中:1-底板,2-转盘支撑件,21-调节板,22-颤振模型安装部,23-定位销,3-紧固件,4-颤振模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颤振模型的风洞试验支撑结构,用于安装颤振模型4,所述颤振模型的风洞试验支撑结构包含底板1及转盘支撑件2,其中,所述底板1安装在风洞壁上;所述转盘支撑件2包含调节板21及颤振模型安装部22,所述调节板21上设置有多个圆弧通孔,所述多个圆弧通孔同轴;所述颤振模型安装部22设置在所述调节板21的侧面;所述转盘支撑件2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圆弧通孔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颤振模型4与所述颤振模型安装部22固定连接。本技术的转盘支撑件上设置有多个圆弧通孔,颤振模型与所述转盘支撑件连接,通过旋转转盘支撑件相对底板的安装角度,可以调整颤振模型的迎角。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盘支撑件2还包含定位销23,所述定位销23设置在调节板21上与所述颤振模型安装部22相对的一侧,定位销23的轴线与所述多个圆弧形通孔的轴线重合。设置定位销23的优点在于:定位销23与底板1配合,底板1上设置有定位销安装孔,定位销23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的安装孔上,可以提高转盘支撑件2的安装精度,且在调整转盘支撑件2的角度时,装盘支撑件2不会发生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板21设置为圆盘,在所述圆盘的设置有颤振模型安装部22的侧面上设置有角度值,所述角度值设置在所述圆盘的外圆周边缘。其优点在于,方便控制转盘支撑件的旋转角度,实现角度旋转的精确控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与所述调节板21上的多个圆弧通孔配合的底板圆弧通孔。其优点在于,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调节板上的多个圆弧通孔配合的底板圆弧通孔,方便调整装盘支撑件的安装角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板21上的多个圆弧通孔与所述底板1上的底板圆弧通孔配合,并通过紧固件3固定连接,在所述圆弧通孔的两端均设置有紧固件3。其优点在于,圆弧通孔的两端均设置有紧固件,有利于固定转盘支撑件,转盘支撑件不会出现转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调节板21上可以设置三段圆弧通孔,所述三段圆弧通孔在调节板21的圆周方向均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板21上设置有六个圆弧通孔,其中三个圆弧通孔的直径相同,并在调节板21的圆周方向均布;另外三个圆弧通孔的直径相同,且所述另外三个圆弧通孔在调节板21的圆周方向均布。前三个圆弧通孔的圆弧直径较大,设置在外圆,后三个圆弧通孔的直径较小,设置在内圆,且后三个圆弧通孔的位置在调节板21的径向正好与前三个圆弧通孔间隔段对齐。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底板1根据风洞观察窗设置,所述底板1安装在风洞壁的风洞观察窗上。试验时,取下风洞观察窗,安装底板1。其优点在于,减少了风洞壁上的开孔。可以理解的是,底板1上的底板圆弧通孔与转盘支撑件2上的圆弧通孔的弧长可以不同通,只要满足对应安装圆弧段的直径相等即可。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颤振模型的风洞试验支撑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颤振模型的风洞试验支撑结构,用于安装颤振模型(4),其特征在于:所述颤振模型的风洞试验支撑结构包含底板(1)及转盘支撑件(2),其中,所述底板(1)安装在风洞壁上;所述转盘支撑件(2)包含调节板(21)及颤振模型安装部(22),所述调节板(21)上设置有多个圆弧通孔,所述多个圆弧通孔同轴;所述颤振模型安装部(22)设置在所述调节板(21)的侧面;所述转盘支撑件(2)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圆弧通孔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颤振模型(4)与所述颤振模型安装部(22)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颤振模型的风洞试验支撑结构,用于安装颤振模型(4),其特征在于:所述颤振模型的风洞试验支撑结构包含底板(1)及转盘支撑件(2),其中,所述底板(1)安装在风洞壁上;所述转盘支撑件(2)包含调节板(21)及颤振模型安装部(22),所述调节板(21)上设置有多个圆弧通孔,所述多个圆弧通孔同轴;所述颤振模型安装部(22)设置在所述调节板(21)的侧面;所述转盘支撑件(2)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圆弧通孔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颤振模型(4)与所述颤振模型安装部(22)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颤振模型的风洞试验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支撑件(2)还包含定位销(23),所述定位销(23)设置在调节板(21)上与所述颤振模型安装部(22)相对的一侧,定位销(23)的轴线与所述多个圆弧形通孔的轴线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颤振模型的风洞试验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21)设置为圆盘,在所述圆盘的设置有颤振模型安装部(22)的侧面上设置有角度值,所述角度值设置在所述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脱朝智赵铁铭张辉于佳鑫胡家亮胡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