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导光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15204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9 0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导光板,包括出光面和底面,所述出光面上涂履有表面为光学微结构的光扩散层;在所述玻璃导光板出光面的不同区域上,所述光扩散层中的光扩散粒子浓度不同,在进光区域中的光扩散粒子大于远离进光区域中的光扩散粒子浓度,所述玻璃导光板出光面上的光扩散层是分区域进行涂覆的,实现降低所述进光区域亮度、提高所述远离进光区域亮度,增加整个出光面均匀度,在所述玻璃导光板底面设置一层高反射率的镀银层,提高玻璃导光板的亮度,减少反射片、扩散板和扩散片的使用,最大程度减少产品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LED背光模组和照明模组
,特别是涉及玻璃导光板领域。
技术介绍
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是利用光学级的透明材料将光线引导出来,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距离,把点光源变为线光源或者面光源的一种装置。导光板通常由PMMA、PC、PS等聚合物塑料制成,常用在电视、显示器、手机、平板,以及广告灯箱里面。它是利用透明材料将LED发出的白光,从透明板端面导入并扩散到整个板面,通过巧妙运用光在透明板界面上全反射的原理,将端面射入的光偏转90°从正面射出,起到背光或照明的作用。这种背光或照明方式表面亮度高且系统体积小巧,对光的利用高能耗较低。传统塑料导光板吸湿性强,热膨胀系数大,容易弯曲变形,往往需要增加四周边框的框架结构来固定,其厚度一般为3~5mm无法进一步减薄。随着时间的延长导光板受到LED发出热量和光线以及水汽影响,逐渐老化变形、变色,严重影响产品亮度和观感。由于玻璃的导热系数高全反射角小更容易导光,并且玻璃硬度高耐热好吸湿性差,不易变形和老化。随着现代加工工艺技术的提升,玻璃成为制造导光板的更好选择,玻璃制造导光板厚度可以削减到1-2mm,并且不需要额外的框架结构来支撑,降低产品厚度的同时保证产品亮度和观感不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但受限于玻璃本身的特性,其穿透性比PMMA略低,装配在同样的模组中亮度稍差,出光均匀度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就是为解决玻璃导光板亮度偏低和出光均匀度问题。本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一种玻璃导光板,包括出光面,所述出光面上涂履有表面为光学微结构的光扩散层;在所述玻璃导光板出光面的不同区域上,所述光扩散层中的光扩散粒子浓度不同,在进光区域中的光扩散粒子浓度大于远离进光区域中的光扩散粒子浓度。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方面,所述出光面为粗化表面,所述粗化表面是涂覆前对所述玻璃出光面进行粗化处理而形成的,所述光扩散层涂覆在粗化表面上。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方面,所述玻璃导光板为平面形或曲面形,厚度大于等于1-2mm,形状为矩形、圆形、多边形或异形。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方面,所述玻璃导光板为单面进光、双面进光、多面进光中的一种。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方面,所述光扩散层厚度为50-150um,成分为组合共聚树脂加光扩散剂,所述组合共聚树脂由甲基丙烯酸类、苯乙烯类、甲基丙烯酸甲酯类、碳酸酯类中的一种或几种共聚得到,所述光扩散剂包含硅氧烷类聚合物粒子、丙烯酸类聚合物粒子、碳酸钙、硫酸钡、氧化硅、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方面,所述玻璃导光板底面设置一层反射率为95%以上、厚度为10um-30um的镀银层。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方面,所述光扩散层是分区域进行涂覆的,实现进光区域中的光扩散粒子浓度大于远离进光区域中的光扩散粒子浓度,从而使所述进光区域亮度降低、所述远离进光区域亮度提高,增加整个出光面均匀度。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方面,所述光扩散层分区域进行涂覆,是指在混合树脂中光扩散粒子浓度相同的情况下,进光区域的涂覆次数大于远离进光区域的涂覆次数。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方面,所述光扩散层分区域进行涂覆,是指在涂覆次数不变的情况下,进光区域中混合树脂中光扩散粒子浓度大于远离进光区域的混合树脂中光扩散粒子浓度。所述玻璃导光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玻璃导光板的一面进行粗化处理;S2:在经过粗化处理的表面上涂覆光扩散层,进光区域中的光扩散粒子浓度大于远离进光区域中的光扩散粒子浓度;S3:在玻璃导光板的另一面涂覆镀银层。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方面,在步骤S2中进光区域中的光扩散粒子浓度大于远离进光区域中的光扩散粒子浓度,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的:在混合树脂中光扩散粒子浓度相同的情况下,进光区域的涂覆次数大于远离进光区域的涂覆次数;或在涂覆次数不变的情况下,进光区域中混合树脂中光扩散粒子浓度大于远离进光区域的混合树脂中光扩散粒子浓度。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方面,所述玻璃导光板的所述出光面上涂履量子点光转换层,在所述量子点光转换层上再涂覆有光扩散层。本技术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玻璃导光板,在出光面进行分区域涂覆扩散光层,降低进光区域的光亮度,提高远离进光区域的光亮度,使远离进光区域的光亮度增加30%~50%,出光均匀度提高到95%以上;在底面设置高反射率的镀银层提高玻璃导光板的亮度,减少反射片、扩散板和扩散片的使用,能最大程度减少产品厚度,提供更好的亮度和均匀度,同时延长产品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导光装置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玻璃导光板的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玻璃导光板光扩散层表面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玻璃导光板分区域涂覆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导光装置包括玻璃导光板10、LED灯带40、PCB板50,灯带40位于PCB板50上,置于玻璃导光板10的侧边,LED灯带40发出的光从玻璃导光板10的侧边进入玻璃导光板10,从出光面出来。在玻璃导光板10的底面设置一层厚度10um-30um、反射率95%以上的镀银层,LED灯带40发出的光从侧面进入导光板,进入导光板内的光由于镜面反射作用99%光被反射到出光面。相比在导光板底部增加反射片,由于全反射和折射作用只有50%光被反射到出光面,未被反射回出光面的光透过底面和空气层,由于反射、折射产生部分损耗,到达反射片会有一部分损耗,光线反射回底面在空气和玻璃界面反射、折射又会有一部分损耗。本技术利用镜面反射将射向底面的99%光反射回出光面,避免光在多个界面反射折射造成损失,相比底面增加反射片,本技术光线利用率增加20%~40%。如图2所示的玻璃导光板,包括出光面和底面,在玻璃导光板出光面涂履有表面为光学微结构的光扩散层20,底面通过银镜反应(含有银离子的溶液,与醛类物质相互作用后,将银离子转化为银单质)镀一层银在玻璃的表面,然后涂覆一层保护漆,避免银层氧化失效,形成镀银层30;接下来对出光面进行粗化处理,通过化学腐蚀或喷砂或打磨,制造有一定粗糙度和模糊度的粗化表面,将已经调配好的含有扩散粒子的混合树脂涂覆在经过处理的粗化表面上,待树脂涂覆层干燥后裁切成所需尺寸,抛光侧边进光面并倒角,得到所需的玻璃导光板。如图3所示,光扩散层20厚度为50-150um,光扩散层20表面21为光学微结构,光扩散层20的作用是打散光线增加亮度均匀性,同时隔水隔氧保护量子点。光扩散层20通过涂覆固化在玻璃导光板出光面,其成分为组合共聚树脂加光扩散剂,组合共聚树脂由甲基丙烯酸类、苯乙烯类、甲基丙烯酸甲酯类、碳酸酯类中的一种或几种共聚得到,光扩散剂包含硅氧烷类聚合物粒子、丙烯酸类聚合物粒子、碳酸钙、硫酸钡、氧化硅、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在玻璃导光板10出光面的不同区域上,光扩散层20中的光扩散粒子浓度不同,在进光区域中的光扩散粒子浓度大于远离进光区域中的光扩散粒子浓度,通过分区域进行涂覆实现出光面的不同区域上的光扩散粒子浓度不同,如图4所示,进光区11亮度过高而远离进光区12亮度过低,因此在混合树脂中光扩散粒子浓度相同的情况下,进光区11的涂覆次数大于远离进光区12的涂覆次数,或涂覆次数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玻璃导光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导光板,包括出光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上涂履有表面为光学微结构的光扩散层;在所述玻璃导光板出光面的不同区域上,所述光扩散层中的光扩散粒子浓度不同,在进光区域中的光扩散粒子浓度大于远离进光区域中的光扩散粒子浓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导光板,包括出光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上涂履有表面为光学微结构的光扩散层;在所述玻璃导光板出光面的不同区域上,所述光扩散层中的光扩散粒子浓度不同,在进光区域中的光扩散粒子浓度大于远离进光区域中的光扩散粒子浓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为粗化表面,所述粗化表面是涂覆前对所述玻璃出光面进行粗化处理而形成的,所述光扩散层涂覆在粗化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导光板为平面形或曲面形,厚度大于等于1-2mm,形状为矩形、圆形、多边形或异形;所述玻璃导光板为单面进光、双面进光、多面进光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层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路杜小龙贺孝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轩朗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