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周往复拉压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211917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8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周往复拉压试验装置,包括左梁、右梁、上梁、下梁围成的固定框架,所述左梁和右梁之间设置有中梁,所述中梁同时与所述上梁以及所述下梁可滑动连接,两个第一动力装置分别抵接所述左梁和所述中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卧式结构对试验件进行拉伸,同时在左梁以及中梁之间设置有两对动力装置,可以扩展测试范围,满足对大尺寸试验件的力学性能的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低周往复拉压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拉压试验装置是一种可用来对零件、构件等试验件进行拉伸和压缩试验从而测量材料力学性能的设备,对载荷、位移的测量和控制有较高的精度和灵敏度,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测量准确的优点。现有的拉压试验机一般采用立式结构,因为受到纵向空间的限制,应用范围有限,测量的范围小,同时现有的拉压试验机大都用于高频往复疲劳试验。对于横梁等体积、质量较大的物件的测量则无法实现。而通常的卧式拉力机的传动装置的推动力量不足,仍然难以适用。被测试验件的夹持部位容易滑动,导致试验件滑动折断,无法满足测试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测量范围广的卧式低周往复拉压试验装置,包括左梁、右梁、上梁、下梁围成的固定框架,所述左梁和右梁之间设置有中梁,所述中梁同时与所述上梁以及所述下梁可滑动连接,两个第一动力装置分别连接所述左梁和所述中梁。优选地,所述中梁和所述右梁之间设置有两个连接台,两个第二动力装置分别连接所述中梁和所述连接台。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分别紧邻所述上梁和所述下梁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分别紧邻所述上梁和所述下梁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和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均为千斤顶。优选地,所述中梁与所述右梁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固定部。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多个螺孔,试验件通过多个螺栓与所述固定部连接。优选地,所述右梁与所述中梁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法兰盘,至少一个连接头与所述法兰盘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头两端设置有连接板,多个所述连接头通过连接板相互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螺孔,试验件与所述连接板通过多个螺栓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法兰盘通过多个螺栓连接,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板通过多个螺栓连接。本技术采用卧式结构对试验件进行拉伸和压缩,通过在左梁以及中梁之间设置有两对动力装置,并且可以通过设置单独运行其中一对动力装置或者将两对动力装置配合使用,可以扩展测试范围,满足对大尺寸试验件的力学性能的测试,同时对试验件的夹持稳固,不易滑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低周往复拉压试验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上梁、下梁和中梁一种连接方式的示意图;以及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上梁、下梁和中梁另一种连接方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晰,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低周往复拉压试验装置用于对试验件进行拉伸和压缩进而完成对试验件的疲劳测试,即,本技术用于对试验件进行低周疲劳测试,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所述低周往复拉压试验装置的机械结构部分,在实际的应用中,所述低周往复拉压试验装置还可以连接控制终端,用于实现全自动控制,通过计算机控制实现试验数据的采集、处理并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反馈试验结果。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低周往复拉压试验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所示的结构为所述低周往复拉压试验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低周往复拉压试验装置包括左梁11、右梁12、上梁13以及下梁14,所述左梁11、右梁12、上梁13以及下梁14围成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整体形状为立方体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左梁11、右梁12、上梁13以及下梁14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是通过拼接形成。更为具体地,所述左梁11、右梁12、上梁13以及下梁14通过机架(图1中未示出)安装、固定在地面。在所述机架下方设有通孔,通过预埋件固定在地面上。进一步地,所述左梁11和右梁12之间设置有中梁15,所述中梁15与所述左梁11以及右梁12相互平行,更进一步地,所述中梁15同时与所述上梁13以及所述下梁14可滑动连接。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上梁13内侧的侧壁上安装垂直于所述中梁15的导轨131,所述下梁14内侧的侧壁上安装垂直于所述中梁15的导轨141,所述中梁15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嵌入所述导轨131和导轨141的滑槽中,在所述中梁15与所述上梁13以及所述下梁14的连接处通过涂覆润滑油等方式减小滑动过程中的摩擦,避免所述中梁15的磨损。进一步地,图2示出的所述导轨131和所述导轨141凸出于所述上梁13以及下梁14侧壁表面,作为一种变化,所述导轨131和所述导轨141也可以是形成于所述上梁13以及下梁14的侧壁上凹槽,所述中梁15直接嵌入凹槽状的导轨中,从而使所述中梁15相对于所述上梁13以及所述下梁14滑动连接。在另一个变化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导轨131的滑槽中还设置有滚轮132,所述导轨141的滑槽中还设置有滚轮142,所述中梁15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滚轮132和滚轮142,实现所述中梁15相对于所述上梁13以及所述下梁14的滑动运动。进一步地,两个第一动力装置21分别抵接所述左梁11和所述中梁15。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当所述第一动力装置21为千斤顶时,所述第一动力装置21用于推动所述中梁15向右滑动;当所述第一动力装置21为传动轴结构时,所述第一动力装置21既可以推动所述中梁15向右滑动,也可以拉动所述中梁15向左滑动。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动力装置21平行设置并沿所述中梁15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动力装置21同时连接所述中梁15,所述第一动力装置21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左梁11以及所述中梁15。具体地,所述第一动力装置21与所述左梁11抵接的一端可以通过螺栓螺母进行固定连接,在另一个变化中,在所述左梁1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21的端部形状、大小相适应的盲孔,所述第一动力装置21对应的一端插入盲孔并固定。对应地,所述第一动力装置21与所述中梁15抵接的一端作为施力端对所述中梁15施加载荷作用力,在所述低周往复拉压试验装置运行时,通过控制所述第一动力装置21驱动所述中梁15相对于所述上梁13以及所述下梁14向右滑动或者左右往复滑动。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动力装置21为千斤顶时,在试验过程中,所述第一动力装置21驱动所述中梁15向右滑动一定位移后,待试验结束后,还需要通过专用的复位装置将所述中梁15复位(即再驱动所述中梁15向左滑动),复位装置可以是独立的复位装置,例如是独立的千斤顶或者独立的传动轴结构。当所述第一动力装置21为传动轴结构时,所述第一动力装置21可以单独驱动所述中梁15根据进行试验的试验件的长度向左或向右滑动,实现拉和推的作用效果,使得所述试验件得以安装在所述低周往复拉压试验装置上。更为具体地,将在后述的具体实施例中做更为详细的说明,在此不予赘述。在第一实施例中,在所述中梁15和所述右梁12之间设置有两个连接台3,所述低周往复拉压试验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二动力装置22,两个所述第二动力装置22分别抵接所述中梁15和所述连接台3。具体地,如图1所示,两个所述连接台3分别固定在所述上梁13和所述下梁14上,且所述连接台3未抵接所述第二动力装置22的一端延伸到所述右梁12的位置并与所述右梁12连接。作为一种变化,所述连接台3未抵接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低周往复拉压试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周往复拉压试验装置,包括左梁、右梁、上梁、下梁围成的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梁和右梁之间设置有中梁,所述中梁同时与所述上梁以及所述下梁可滑动连接,两个第一动力装置分别抵接所述左梁和所述中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周往复拉压试验装置,包括左梁、右梁、上梁、下梁围成的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梁和右梁之间设置有中梁,所述中梁同时与所述上梁以及所述下梁可滑动连接,两个第一动力装置分别抵接所述左梁和所述中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周往复拉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梁和所述右梁之间设置有两个连接台,两个第二动力装置分别抵接所述中梁和所述连接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周往复拉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分别紧邻所述上梁和所述下梁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分别紧邻所述上梁和所述下梁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周往复拉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和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均为千斤顶。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低周往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国彪王勤陈武龙甘波王烨华孙玉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同济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同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