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二次配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89979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5 0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透镜领域,公开了一种LED照明二次配光结构,减少余光,克服中心光强低的缺点,并提高透镜结构的光效。它包括第一透镜,第一透镜包括分光结构,在所述分光结构上设置有第二透镜,第二透镜的下端的外圆周设置有齿形结构;所述齿形结构包括入射面、反射面、出光面,其中,入射面朝向所述分光结构,反射面为全反射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LED照明装置。

Two light distribution structure for LED light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lens, which discloses a two light distribution structure of LED illumination, which reduces the residual light and overcomes the defects of low central light intensity. It includes the first lens, the first lens comprises an optical structure, the optical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second lens, the second lens is provided with tooth shaped structure; the tooth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incidence surface, the reflecting surface and the surface, the incident surface facing the light reflection structure. Surface reflection surface.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LED lighting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透镜,尤其是涉及LED照明二次配光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LED透镜主要有正入射面、侧入射面、反射面及出射面,其中出射面能够出射正入射面射入的光线和经侧入射面折射后被反射面反射的光线。现有技术中,控制LED透镜的角度主要是靠反射面来控制,想要更加均匀的配光和控制LED灯具的角度,则需要扩大反射面的高度和口径,这样就增加的透镜的材料成本和注塑时间,如果不增加反射面高度和口径,LED灯具的余光会较多,中心光强低,光能有效利用率低。综上所述现有LED透镜具有如下缺点:光源分配到透镜反射面的光效少,导致LED灯具余光多;光源分配到透镜反射面的光效少,导致中心光强低;光源分配到透镜反射面的光效少,导致光能有效利用率低;光源分配到透镜反射面的光效少,导致灯具眩光高;LED透镜的高度较高,结构上透镜实体体积较大,导致生产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ED照明二次配光结构,减少余光,克服中心光强低的缺点,并提高透镜结构的光效。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透镜,第一透镜包括分光结构,在所述分光结构上设置有第二透镜,第二透镜的下端的外圆周设置有齿形结构;所述齿形结构包括入射面、反射面、出光面,其中,入射面朝向所述分光结构,反射面为全反射面。进一步的,所述齿形结构的反射面由多个鳞片面组合而成,并且相邻的鳞片面之间的曲率不连续。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透镜的外圆周设置有多层齿形结构,且从内到外高度依次增加。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透镜的出光面的中心部分为复眼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同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设有同轴的圆孔。进一步的,所述分光结构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入光孔和设置在表面的出光曲面,所述出光曲面为非球面。具体的,所述分光结构与第二透镜连接方式为胶水粘贴或者超声波焊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还包括余光反射结构,所述分光结构设置在所述余光反射结构中间,且在分光结构和余光反射结构之间设有用于光线通过的光线槽。进一步的,所述余光反射结构包括余光入射面、侧壁、第二出光面,其中,所述侧壁为全反射面,所述余光入射面朝向所述分光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巧;通过在所述分光结构上设置有第二透镜,利用其第二透镜的齿形结构,将原有浪费在侧方的余光重新聚集在第二透镜的出光面上,提高了透镜结构的中心光强以及透镜结构的整体出光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光路示意图。其中,1为第一透镜,2为第二透镜,3为光线槽,4为圆孔,11为分光结构,12为余光反射结构,111为出光曲面,112为入光孔,121为余光入射面,122为侧壁,21为齿形结构,211为齿形结构的入射面,212为齿形结构的反射面,22为复眼面,S为光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实施例包括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第一透镜1与第二透镜2同轴。具体的来说:第一透镜1包括分光结构11和余光反射结构12,分光结构11设置在余光反射结构12中间,且在分光结构11和余光反射12结构之间设有用于光线通过的光线槽3,光线槽3用于通过从分光结构11到余光反射结构12、第二透镜2的齿形结构21的光线。分光结构11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入光孔112和设置在表面的出光曲面111,其中,出光曲面111为非球面,通过控制非球面的曲率,可以将大量光线分配到第二透镜2。余光反射结构12包括余光入射面121、侧壁122、第二出光面,其中,所述侧壁121为全反射面,余光入射面121朝向分光结构11,侧壁122由多个鳞片面组合而成,并且相邻的鳞片面之间的曲率不连续。余光反射结构12可以将未进入第二透镜2的光线通过侧壁121反射出去,进一步地提高透镜结构的出光效率。第二透镜2的下端的外圆周设置有三层齿形结构21,三层齿形结构21从内到外其高度依次增加。齿形结构能够将原有浪费在侧方的余光重新聚集在第二透镜的出光面上,提高透镜结构的中心光强、以及透镜结构的整体出光效率。并且,多层的齿形结构21可以反射更多光,同时将齿形结构21设置成从内到外高度依次增加,能够使内部的齿形结构21不会将从分光结构出来的全部光线挡住,保证外部的齿形结构21也能接收到光线并将其反射出去。具体地来说,齿形结构21包括入射面211和反射面212;齿形结构21的入射面211朝向所述分光结构11,能使光线更好的进入齿形结构21;齿形结构21的反射面212为全反射面,反射面212由多个鳞片面组合而成,并且相邻的鳞片面之间的曲率不连续。第二透镜2位于第一透镜1的分光结构11上,分光结构11与第二透镜2连接方式可以为胶水粘贴或者超声波焊接。此外,实施例还为第一透镜1与第二透镜2设有同轴的圆孔4,圆孔3能够方便透镜注塑成型,同时还有利于散热。同时,还将第二透镜2的出光面的中心部分设置为复眼面22,以解决中心部分眩光的问题。本实施例的光路图如图2所示,光源S发出的光线从第一透镜2的入光孔112进入分光结构11之后,经过出光曲面111分散出去,出光曲面111分散出去的光线有三部分:第一部分进入第二透镜2的中间部分,直接从第二透镜2的中间部分出去;第二部分进入第二透镜2的外圆周的齿形结构21,经过齿形结构21的折射和反射,光线从第二透镜的外圆周出去;第三部分进入余光反射结构12,经过余光反射结构12的折射和反射,光线从余光反射结构12出去。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LED照明二次配光结构

【技术保护点】
LED照明二次配光结构,包括第一透镜(1),第一透镜(1)包括分光结构(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光结构(11)上设置有第二透镜(2),第二透镜(2)的下端的外圆周设置有齿形结构(21);所述齿形结构(21)包括入射面(211)、反射面(212)、出光面,其中,入射面(211)朝向所述分光结构(11),反射面(212)为全反射面。

【技术特征摘要】
1.LED照明二次配光结构,包括第一透镜(1),第一透镜(1)包括分光结构(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光结构(11)上设置有第二透镜(2),第二透镜(2)的下端的外圆周设置有齿形结构(21);所述齿形结构(21)包括入射面(211)、反射面(212)、出光面,其中,入射面(211)朝向所述分光结构(11),反射面(212)为全反射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照明二次配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形结构(21)的反射面(212)由多个鳞片面组合而成,并且相邻的鳞片面之间的曲率不连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照明二次配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2)的外圆周设置有多层齿形结构(21),且从内到外高度依次增加。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照明二次配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2)的出光面的中心部分为复眼面(2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照明二次配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与第二透镜(2)同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良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欧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