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建筑的集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81004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3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建筑的集成结构,包括:主柱(1)、主梁(2)、角件(3),所述主柱(1)为竖直向的承力机构,主梁(2)为水平向的承力机构,相邻的主梁(2)与主柱(1)之间、主梁(2)与主梁(2)之间、以及主柱(1)与主柱(1)之间能够通过角件(3)紧固连接;其中,每四根主柱(1)与相应的八根主梁(2)组成一个模块化建筑单元的承力结构基体,每个承力结构基体的八个顶角位置都焊接有角件(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集成结构适用于多个模块化建筑单元的组合使用,组合后的多个模块化建筑单元的承力结构形成一个统一的受力体系,现场安装简便,生产工业化程度高,有效地缩短建筑工期,降低建筑成本。

Integrated structure of modular build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tegrated structure, a modular architecture includes a main column (1), (2), beam angle (3), the main column (1) for vertical bearing mechanism, main beam (2) for horizontal bearing mechanism, adjacent girder (2) and column (1), (2) between the main beam and the main beam (2) and between the main column (1) and (1) between the main column through corner pieces (3) tightly connected; wherein each of the four main column (1) and eight (2) of the corresponding main beams the bearing structure of the matrix of a modular building unit, the eight vertex position of each bearing structure are welded with angle matrix (3). The integrated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applicable to the combination of a plurality of modular building units, the bearing structure to form a unified force system of multiple modules after the combination of building units, installation is simple, the production of a high degree of industrializatio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lower constr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块化建筑,具体地,涉及一种模块化建筑的集成结构
技术介绍
集装箱是一种具有一定强度、刚度以及规格要求的专供周转运输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由于集装箱内部所具有的容纳空间,使得人们开始考虑将其应用在模块化建筑中。通过对集装箱的改造,或制成全新的模块,形成了适于人们居住,且易于组装运输的现代化模块化建筑,因其建造工期短,易于改造和移动,从而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线。目前的模块化建筑单元,往往采用海运标准,直接将集装箱进行改造,并通过现场的组装形成目标建筑物。但是传统的以集装箱为基体的建筑在层高设计上存在短板,随着楼层的增加,底层模块化建筑单元所承受的载荷也不断增大,一般6层模块化建筑单元的主要承重梁、柱以及连接机构所承受的压力就达到了1600N以上。显然传统的模块化建筑单元的承力结构已经很难满足多高层建筑的要求。本技术提出一种应用于模块化建筑的集成结构;通过对柱梁构件、连接机构以及墙面结构的改进,使得模块化建筑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建筑的集成结构。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模块化建筑的集成结构,包括:主柱、主梁、角件,所述主柱为竖直向的承力机构,主梁为水平向的承力机构,相邻的主梁与主柱之间、相邻的主梁与主梁之间、能够通过角件紧固连接。优选地,每四根主柱与相应的八根主梁组成一个模块化建筑单元的承力结构基体,每个承力结构基体的八个顶角位置都焊接有角件;不同的模块化建筑单元的承力结构基体之间能够通过角件紧固连接,即相邻模块化建筑单元的承力结构基体的主柱与主柱之间通过角件紧固连接;相邻模块化建筑单元的承力结构基体的主梁与主梁之间通过角件紧固连接。优选地,所述承力结构基体还包括:次梁,所述次梁位于承力结构基体的顶面或者底面内,次梁的两端通过焊接的连接机构与主梁上焊接的连接机构紧固连接。优选地,所述承力结构基体还包括:次柱,所述次柱位于承力结构基体的侧面内,次柱的两端通过次柱上焊接的连接机构与主梁上焊接的连接机构紧固连接。优选地,多个承力结构基体之间通过角件紧固连接,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的多层模块化建筑结构体系;其中位于低层承力结构基体的主柱直径大于位于高层承力结构基体的主柱直径。优选地,所述多层模块化建筑结构还包括:水平绗架,所述水平绗架设置在某个或多个承力结构基体构成的平面内。优选地,所述多层模块化建筑结构还包括:竖向绗架和/或剪力墙,所述竖向绗架和/或剪力墙设置在某个或多个承力结构基体构成的平面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模块化建筑的集成结构能够整合在传统的模块化建筑单元内部,现场安装简便,生产工业化程度高,有效地缩短建筑工期,降低建筑成本。2、本技术提供的模块化建筑的集成结构不仅具有良好的抗压性和稳定性,且具备便捷的连接机构,适用于多个模块化建筑单元的组合使用,组合后的多个模块化建筑单元的承力结构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体系。3、本技术提供的模块化建筑的集成结构,还能够通过设置水平绗架提升建筑整体的水平刚度,通过设置剪力墙或者竖向绗架提升建筑整体的抗弯抗剪强度。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模块化建筑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模块化建筑单元的俯视图;图3为同层多个模块化建筑单元的透视图及对应的俯视图;图4为多个模块化建筑的集成结构的立体视图;图5为大型复合模块化建筑的透视图;图中:1-主柱;2-主梁;201-次梁;3-角件;4-连接机构;5-水平绗架;6-竖向绗架;7-核心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模块化建筑的集成结构,包括:主柱1、主梁2、角件3,所述主柱1为竖直向的承力机构,主梁2为水平向的承力机构,相邻的主梁2与主柱1之间、主梁2与主梁2之间、以及主柱1与主柱1之间能够通过角件3紧固连接;其中,每四根主柱1与相应的八根主梁2组成一个模块化建筑单元的承力结构基体,每个承力结构基体的八个顶角位置都焊接有角件3。所述承力结构基体还包括:次梁201,所述次梁201位于承力结构基体的顶面或者底面内,次梁201的两端通过焊接连接机构4与主梁2上焊接的连接机构4紧固连接。所述承力结构基体还包括:次柱,所述次柱位于承力结构基体的侧面内,次柱的两端通过焊接连接机构4与主梁2上焊接的连接机构4紧固连接。多个承力结构基体之间通过角件紧固连接,共同构成一个复合的多层模块化建筑结构;其中位于低层承力结构基体的主柱直径大于位于高层承力结构基体的主柱直径。所述多层模块化建筑结构还包括:水平绗架5,所述水平绗架5整合在某个或多个模块化建筑基体的平面内。所述多层模块化建筑结构还包括:竖向绗架6,所述竖向绗架6整合在某个或多个模块化建筑基体的平面内。具体地,将模块化建筑的承重结构与建筑单元进行整合,比如将柱、梁、剪力墙或斜撑等承重结构与建筑单元整合预制能够极大地发挥模块化建筑的工业化生产优势。整合度越高则现场工作越少,现场安装速度越快。典型模块化建筑单元一般有四根竖向的柱作为结构垂直荷载承重体系柱网一部分;八根水平的梁作为模块化建筑单元的墙体框架、楼板的承重构件外,亦可以作为整个结构体系的水平受力构件参与工作(比如承受水平荷载下产生的弯矩。传递地震波产生的横向剪力至柱网等)。模块化建筑单元的柱梁构件的截面尺寸均能够根据整个结构体系的受力计算要求来设置,一般并不影响模块化建筑单元的内部空间,因此基本可以满足整体结构的受力要求。模块化建筑单元角部的柱梁构件和相邻的模块化建筑单元之间通过八个角件连接固定。此外,模块化建筑单元的六个面内也可以设置柱梁构件,必要时也可以增设角件用于这些额外柱梁构件之间的连接。更进一步地,在满足平面布局要求的前提下,甚至还能够将竖向绗架6整合在墙体之内(墙体内布置斜向受力构件),或者将剪力墙体系整合在墙体之内。为了增加房屋整体水平刚度还可以把水平方向的网架或绗架整合在地面或屋面板系统之中。在多高层工况下,一般采用框架剪力墙或有核心筒的框筒结构体系。但无论何种体系,上部结构均是由柱,剪力墙、梁、核心筒7,竖向抗剪/弯绗架,加强水平刚度/抗扭的水平绗架5等受力构件或组建构成。经整合后的结构体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柱:主要承受竖向垂直荷载,将房屋及其内的静,动荷载传递至基础;柱包括:主柱1和次柱,主柱1连接模块化建筑的顶面和底面的四个角,较为粗壮;次柱一般应藏于模块墙体内,用于支撑上部隔断或部分设备等重量。相邻上下层模块化建筑的柱与柱之间通过角件3连接。梁:主要承受水平方向的载荷,并将模块化建筑单元内的动,静荷载传递至柱网或剪力墙;梁包括:主梁2和次梁201,主梁2构成顶面和底面的框架,次梁201隐藏于地面或屋面内。同层模块化建筑单元的梁与梁之间通过角件3连接。角件3包括:柱柱连接机构,梁梁连接机构以及柱梁组合连接机构。角件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模块化建筑的集成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化建筑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柱(1)、主梁(2)、角件(3),所述主柱(1)为竖直向的承力机构,主梁(2)为水平向的承力机构,相邻的主梁(2)与主柱(1)之间、相邻的主梁(2)与主梁(2)之间、能够通过角件(3)紧固连接;每四根主柱(1)与相应的八根主梁(2)组成一个模块化建筑单元的承力结构基体,每个承力结构基体的八个顶角位置都焊接有角件(3);不同的模块化建筑单元的承力结构基体之间能够通过角件(3)紧固连接,即相邻模块化建筑单元的承力结构基体的主柱(1)与主柱(1)之间通过角件(3)紧固连接;相邻模块化建筑单元的承力结构基体的主梁(2)与主梁(2)之间通过角件(3)紧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建筑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柱(1)、主梁(2)、角件(3),所述主柱(1)为竖直向的承力机构,主梁(2)为水平向的承力机构,相邻的主梁(2)与主柱(1)之间、相邻的主梁(2)与主梁(2)之间、能够通过角件(3)紧固连接;每四根主柱(1)与相应的八根主梁(2)组成一个模块化建筑单元的承力结构基体,每个承力结构基体的八个顶角位置都焊接有角件(3);不同的模块化建筑单元的承力结构基体之间能够通过角件(3)紧固连接,即相邻模块化建筑单元的承力结构基体的主柱(1)与主柱(1)之间通过角件(3)紧固连接;相邻模块化建筑单元的承力结构基体的主梁(2)与主梁(2)之间通过角件(3)紧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建筑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结构基体还包括:次梁(201),所述次梁(201)位于承力结构基体的顶面或者底面内,次梁(201)的两端通过焊接的连接机构(4)与主梁(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澍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莫欧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