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建为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蓄水腔室的花盆及应用其的自动浇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161365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2 0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蓄水腔室的花盆,包括内壁、外壁以及进水口,其中:外壁套设在所述内壁外侧,且所述外壁与所述内壁之间形成密闭的蓄水腔室;进水口开设在所述外壁上部,与蓄水腔室连通;内壁内侧形成种植腔室;内壁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水孔,透水孔连通种植腔室及蓄水腔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花盆的自动浇水系统,包括供水装置、连接管路、控制阀门以及前述具有蓄水腔室的花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花盆能够实现花盆内各位置的浇水量均匀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浇水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体积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变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花草养植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蓄水腔室的花盆及应用其的自动浇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渐渐厌倦了城市钢筋水泥构建的生活场所,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室内养植花草。一来可以亲近自然、陶冶情操,二来可以改善居家环境。但是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是极为忙碌的,时常会忘记给心爱的花草浇水,或是浇水方式不科学,导致花草不能健康成长,甚至会导致其死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研制了多种新型花盆以及具有自动浇水功能的装置,但是上述花盆一般都是采用淋浇的方式,导致花盆内各部分土壤浇水量不均,上述装置普遍存在着机械结构及电控装置复杂、成本较高、体积较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克服现有技术中花盆浇水量不均,以及现有技术中自动浇水系统机械结构及电控装置复杂、成本较高、体积较大的缺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蓄水腔室的花盆,包括内壁、外壁以及进水口,其中:外壁套设在所述内壁外侧,且所述外壁与所述内壁之间形成密闭的蓄水腔室;进水口开设在所述外壁上部,与蓄水腔室连通;内壁内侧形成种植腔室;内壁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水孔,透水孔连通种植腔室及蓄水腔室。进一步的,透水孔的孔径在1-5mm之间。进一步的,透水孔孔径自内壁上部至内壁下部依次减小。进一步的,花盆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内壁和外壁的透气孔,透气孔与种植腔室连通。进一步的,内壁和外壁之间对称设置有至少一组连接筋。本技术的具有蓄水腔室的花盆,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内壁外壁组成腔室并在内壁上开设均匀分布的透水孔的设计,改变了现有技术中花盆浇水淋浇的方式,水先贮存在蓄水腔室内,之后通过透水孔均匀的渗进花盆内各个位置,实现了花盆内各位置的浇水量均匀的效果。2、透水孔的孔径设置在1-5mm,实现缓释浇水的效果。3、透水孔孔径自内壁上部至内壁下部依次减小的设计,克服重力对透水孔过水量的影响,进一步保证花盆内各位置浇水量的均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应用具有蓄水腔室的花盆的自动浇水系统,包括供水装置、连接管路、控制阀门以及前述具有蓄水腔室的花盆,其中:连接管路的一端与具有蓄水腔室的花盆的进水口连接,另一端与供水装置连接;控制阀门设置在连接管路上,用于控制连接管路的开关以及单位时间过水量。进一步的,还包括定时水龙头,定时水龙头设置在进水口与控制阀门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进一步的,供水装置为蓄水箱,蓄水箱的位置高于所述花盆的进水口位置。进一步的,供水装置为市政自来水系统,连接管路的一端与市政自来水系统出水口连接。本技术的应用具有蓄水腔室的花盆的自动浇水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使用具有蓄水腔室的花盆配以普通的控制阀门、连接管路以及供水装置,即实现了自动浇水功能,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体积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变动。2、增加现有技术中普遍使用的定时水龙头,可以实现整个浇花系统的分时浇花控制,比如控制每次浇水的起止时间点、设置每天浇水次数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有蓄水腔室的花盆的正视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具有蓄水腔室的花盆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具有蓄水腔室的花盆的连接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自动浇水系统第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自动浇水系统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自动浇水系统第三种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具有蓄水腔室的花盆,2-连接管路,3-控制阀门,4-供水装置,5-定时水龙头,11-外壁,12-内壁,13-蓄水腔室,14-种植腔室,15-透气孔,16-进水口,17-透水孔,18-连接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具有蓄水腔室的花盆包括:内壁12、外壁11以及进水口16,其中外壁11套设在内壁12外侧,且外壁11与内壁12之间形成密闭的蓄水腔室13;进水口16开设在外壁11上部,与蓄水腔室13连通;内壁12内侧形成种植腔室14;内壁12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水孔17,透水孔17连通种植腔室14及蓄水腔室13。具体的,本技术具有蓄水腔室的花盆的外形形状与现有技术中花盆的外形形状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技术花盆的盆壁是由内壁12和外壁11构成的双层结构,并且两者之间为密闭的蓄水腔室13;进水口16开设在外壁11靠上的位置,优选设置在最顶端位置,通过进水口16可以将水注入进蓄水腔室13内;为了能够使蓄水腔室13内的水均匀的注入种植腔室14内,在内壁12上开设若干均匀分布的透水孔17,透水孔17自然的连通了蓄水腔室13和种植腔室14。本实施例的具有蓄水腔室的花盆改变了现有技术中花盆浇水淋浇的方式,水先通过进水口注入进蓄水腔室内,之后通过透水孔均匀的渗进花盆内各个位置,实现了花盆内各位置的浇水量均匀的效果。进一步,透水孔17的形状为圆形,孔径范围优选1-5mm之间。通过实验发现:透水孔过小,蓄水腔室13内的水不能顺畅的注入种植腔室14内;透水孔过大,则蓄水腔室13内的水会很快的注入种植腔室14内,并且在蓄水腔室13内的水还没有满时,水就通过位置靠下的透水孔流走,导致靠上的位置不能有效浇水。通过该种孔径设置进一步实现了均匀浇水的目的,同时也实现了缓释浇水的效果。进一步,内壁12可以划分为两个区域,其一为筒壁区域,其二为筒底区域,透水孔17在筒壁区域自内壁12上部至内壁12下部逐层设置,且每一层的透水孔均沿内壁12的周向均匀分布;在筒底区域任意方式均匀分布即可。透水孔17的孔径自内壁上部至内壁下部依次减小,比如筒壁区域内自上而下设置有1-8八层透水孔,那么第1-2层透水孔的孔径设置为5mm,第3-4层透水孔的孔径设置为4mm,第5-6层透水孔的孔径设置为3mm,第7-8层透水孔的孔径设置为2mm,筒底区域内的透水孔的孔径设置为1mm。蓄水腔室越靠下位置水压越大,相应位置的透水孔在同孔径的情况下相比靠上位置的透水孔单位时间内输出水量会大,导致种植腔室内部各位置浇水量不均匀。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克服这一问题。进一步,花盆底部设置有一个贯穿内壁12和外壁11的透气孔15,透气孔15与种植腔室14连通,但是不与蓄水腔室13连通。通过该透气孔15可为植物根部的呼吸作用提供充足的氧气,并及时排出种植腔室14内多余的水分。进一步,如图3所示,内壁12和外壁11之间对称设置有三组连接筋18,每组连接筋沿花盆周向均分分布,每组连接筋的数量根据花盆大小选择,本技术不做限定。连接筋18作为内壁12和外壁11之间的支撑与连接件,保证了花盆的整体强度。此外,本技术对具有蓄水腔室的花盆的材料及制备工艺不做限定。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蓄水腔室的花盆及应用其的自动浇水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蓄水腔室的花盆,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壁、外壁以及进水口,其中:所述外壁套设在所述内壁外侧,且所述外壁与所述内壁之间形成密闭的蓄水腔室;所述进水口开设在所述外壁上部,与所述蓄水腔室连通;所述内壁内侧形成种植腔室;所述内壁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水孔,所述透水孔连通所述种植腔室及所述蓄水腔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蓄水腔室的花盆,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壁、外壁以及进水口,其中:所述外壁套设在所述内壁外侧,且所述外壁与所述内壁之间形成密闭的蓄水腔室;所述进水口开设在所述外壁上部,与所述蓄水腔室连通;所述内壁内侧形成种植腔室;所述内壁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水孔,所述透水孔连通所述种植腔室及所述蓄水腔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蓄水腔室的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的孔径在1-5mm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蓄水腔室的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孔径自所述内壁上部至所述内壁下部依次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蓄水腔室的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盆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与所述种植腔室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蓄水腔室的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为
申请(专利权)人:李建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