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支架底板改进的支架定向移动结构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154103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1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支架底板改进的支架定向移动结构,包括承重块(1)、防钻底挡板(2)和导向板(3),所述承重块(1)与超前液压支架(4)的底座的前端相连,在所述承重块(1)中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固定槽(5),在所述固定槽(5)内设置有所述导向板(3),所述防钻底挡板(2)为弧形板,其下端与所述承重块(1)的底部的前端相连,所述弧形板的中部向所述超前液压支架(4)的前进方向的下部凸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基于支架底板改进的支架定向移动结构安全、实用、简单可靠,提高了采煤效率和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巷道超前支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支架底板改进的支架定向移动结构和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煤矿安全规程》明确规定:釆煤工作面顺槽超前支护的范围不能小于20m。传统矿区综釆工作面顺槽一般釆用的是单体液压支柱作超前支护,随着综采工作面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这种支护方式很难与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的生产模式相匹配,并且这种支护方式存在支护强度低、工人劳动强度大、支护速度慢等缺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煤科总院太原分院、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设备制造厂研发了不同型号的超前支护液压支架。这些超前支护液压支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矿井安全、高产高效的要求。但这些超前支护支架很多需要设置拉架锚固点,而设置锚固点工序繁琐,效率低下,无法实现快速安全的超前液压支架推移;再如,现有超前支护支架多采用推动移架结构,推动移架可造成移动偏斜和移架困难。很大程度上影响采煤效率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实用、简单可靠的基于支架底板改进的支架定向移动结构。一种基于支架底板改进的支架定向移动结构包括承重块、防钻底挡板和导向板,所述承重块与超前液压支架的底座的前端相连,在所述承重块中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固定槽,在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所述导向板,所述防钻底挡板为弧形板,其下端与所述承重块的底部的前端相连,所述弧形板的中部向所述超前液压支架的前进方向的下部凸出;所述导向板包括第一固定板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底部的切割部,在所述固定槽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固定板,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插销孔,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孔,其中所述固定孔与所述插销孔通过插销将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切割部为刀具,刀背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相连,所述刀具的后端的底端与所述刀背的前端相连形成弧形的刀刃;巷道底板为坚硬底板,容许单轴抗压强度大于42.00MPa,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切割部的最底端之间的距离为H+100mm,H为超前支架底座厚度,单位为mm;所述防钻底挡板的前后水平方向上的长度为360mm,上下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为400mm。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支架底板改进的支架定向移动结构,其中,所述承重块的后端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连接有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超前液压支架的底座的前端采用固定带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之间,所述上固定板的长度为360mm,厚度为7mm。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支架底板改进的支架定向移动结构,其中,上部三分之二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下部三分之一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横截面的形状为梯形,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前端的长度小于后端的长度。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支架底板改进的支架定向移动结构,其中,所述承重块的前后长度为430mm,宽度和高度与所述超前液压支架的底座的宽度和高度一致,所述固定槽的前后长度为300mm,宽度为15mm,与所述承重块的前端之间的距离为40mm,所述承重块的后端之间的距离为90mm;所述承重块与所述上固定板铰接,与所述下固定板焊接固定;所述固定带为钢丝片或成型的长铁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支架底板改进的支架定向移动结构,其中,所述导向板的前后长度为290mm,宽度最宽处为13mm,最窄处为3~4mm,高度为600mm;所述固定孔的中心距离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前端的距离为150mm,后端的距离为140mm,所述固定孔的直径为25mm;所述插销孔的直径为12mm,所述插销的直径为10mm。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支架底板改进的支架定向移动结构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需要移架前,将导向板,承重块和防钻底挡板运输到超前液压支架旁边,在超前液压支架底座前端稍稍开挖一个深20mm的小沟,将承重块的下固定板沿超前液压支架的底座下方逐渐插入,插入至少500mm,当阻力较大推不进去时,停止人工作业,人员远离支架,通过超前液压支架移架,逐步使承重块到达超前液压支架底座的前端;停止移架,用铁锤前后左右敲打承重块,使其前后与底座左右对齐,使其前后与底座平行紧挨;(B)将上固定板旋转到承重块上方,通过固定带将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连接并旋紧固定;(C)放入导向板,导向板的底部的刀口方向在移动方向前方,用铁锤将导向板砸到固定孔对应的位置,插入插销,固定插销,在固定槽后侧和左右两侧与导向板接触的地方,塞入少量粗麻布或者黄麻,减小铁块之间的硬性接触,尽量减少2mm的空隙对导向板造成的导向误差;(D)当需要转向或者调整方向时,停止移架,人工用铁锤敲打承压块一侧,使承压块与超前液压支架的底座前端形成小的裂缝,塞入适当数量的小号标准铁块,采用一块小号标准铁块的旋转角度为2°,根据需要安放具体数量;当数量超过3块时,采用大号标准铁块,形成的角度为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支架底板改进的支架定向移动结构的使用方法,其中,所述小号标准铁块的长、宽和高分别为150mm、15mm和150mm,所述大号标准铁块为梯形,长度为300mm,上端的宽为31mm,下端的宽为47mm,高为150mm。本专利技术基于支架底板改进的支架定向移动结构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的超前支护支架很多需要设置拉架锚固点,而设置锚固点工序繁琐,效率低下,无法实现快速安全的超前液压支架推移;现有超前支护支架多采用推动移架结构,推动移架可造成移动偏斜和移架困难,很大程度上影响采煤效率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本专利技术基于支架底板改进的支架定向移动结构安全、实用、简单可靠,提高了采煤效率和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现场经验表面绝大部分的支架底座侧滑和倒架都是发生在移架过程中,因此需要在移架前卧底,设置锚固点,一点一点往前拉,在支架偏移之后需要重新布置基点使用千斤顶推回,这样支架又很难一步到位的回到原来的位置,同时支架发生倾倒时端头附近是及其危险的,本专利技术基于支架底板改进的支架定向移动结构,保证了支架按照预设路线移动,导向板联合承重块有防止底座滑移的功能,底座稳定,移架安全性大大提高,同时本结构简单可靠,实用,对于井下复杂的地质环境这种简单的结构可靠性强,实用性强,大大提高了采煤效率和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支架底板改进的支架定向移动结构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于支架底板改进的支架定向移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基于支架底板改进的支架定向移动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基于支架底板改进的支架定向移动结构在转弯状态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基于支架底板改进的支架定向移动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小号标准铁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基于支架底板改进的支架定向移动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大号标准铁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一种基于支架底板改进的支架定向移动结构,包括承重块1、防钻底挡板2和导向板3,承重块1与超前液压支架4的底座的前端相连,在承重块1中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固定槽5,在固定槽5内设置有导向板3,防钻底挡板2为弧形板,其下端与承重块1的底部的前端相连,弧形板的中部向超前液压支架4的前进方向的下部凸出。导向板3包括第一固定板301和连接在第一固定板301底部的切割部302,在固定槽5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01,在第二固定板101上设置有插销孔102,在第一固定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支架底板改进的支架定向移动结构和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支架底板改进的支架定向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块(1)、防钻底挡板(2)和导向板(3),所述承重块(1)与超前液压支架(4)的底座的前端相连,在所述承重块(1)中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固定槽(5),在所述固定槽(5)内设置有所述导向板(3),所述防钻底挡板(2)为弧形板,其下端与所述承重块(1)的底部的前端相连,所述弧形板的中部向所述超前液压支架(4)的前进方向的下部凸出;所述导向板(3)包括第一固定板(301)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301)底部的切割部(302),在所述固定槽(5)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01),在所述第二固定板(101)上设置有插销孔(102),在所述第一固定板(301)上设置有固定孔(303),其中所述固定孔(303)与所述插销孔(102)通过插销将所述第一固定板(301)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101)上;所述切割部(302)为刀具,刀背与所述第一固定板(301)的底部相连,所述刀具的后端的底端与所述刀背的前端相连形成弧形的刀刃;巷道底板为坚硬底板,容许单轴抗压强度大于42.00MPa,所述固定孔(303)与所述切割部(302)的最底端之间的距离为H+100mm,H为超前支架底座厚度,单位为mm;所述防钻底挡板(2)的前后水平方向上的长度为360mm,上下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为40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支架底板改进的支架定向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块(1)、防钻底挡板(2)和导向板(3),所述承重块(1)与超前液压支架(4)的底座的前端相连,在所述承重块(1)中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固定槽(5),在所述固定槽(5)内设置有所述导向板(3),所述防钻底挡板(2)为弧形板,其下端与所述承重块(1)的底部的前端相连,所述弧形板的中部向所述超前液压支架(4)的前进方向的下部凸出;所述导向板(3)包括第一固定板(301)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301)底部的切割部(302),在所述固定槽(5)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01),在所述第二固定板(101)上设置有插销孔(102),在所述第一固定板(301)上设置有固定孔(303),其中所述固定孔(303)与所述插销孔(102)通过插销将所述第一固定板(301)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101)上;所述切割部(302)为刀具,刀背与所述第一固定板(301)的底部相连,所述刀具的后端的底端与所述刀背的前端相连形成弧形的刀刃;巷道底板为坚硬底板,容许单轴抗压强度大于42.00MPa,所述固定孔(303)与所述切割部(302)的最底端之间的距离为H+100mm,H为超前支架底座厚度,单位为mm;所述防钻底挡板(2)的前后水平方向上的长度为360mm,上下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为40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支架底板改进的支架定向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块(1)的后端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连接有上固定板(6)和下固定板(7),所述超前液压支架(4)的底座的前端采用固定带(8)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板(6)和所述下固定板(7)之间,所述上固定板(6)的长度为360mm,厚度为7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支架底板改进的支架定向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上部三分之二的所述第一固定板(301)的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下部三分之一的所述第一固定板(301)的横截面的形状为梯形,所述第一固定板(301)的前端的长度小于后端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支架底板改进的支架定向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块(1)的前后长度为430mm,宽度和高度与所述超前液压支架(4)的底座的宽度和高度一致,所述固定槽(5)的前后长度为300mm,宽度为15mm,与所述承重块(1)的前端之间的距离为40mm,所述承重块(1)的后端之间的距离为9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