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空气控制阀的平衡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99692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4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空气控制阀的平衡阀,包括阀座、封板A和封板B、滑动体;所述封板A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封板B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本案提供的平衡阀为储油腔上部空气提供的泄压方式,不仅可实现对滑阀副进行润滑油供油,同时可通过平衡管、平衡阀使得储油腔内压力与滑阀室气压相等,即实现了:避免因储油腔内压力保持高压,而此时滑阀室处于低压或零压而导致的,特别是滑阀副平面有损伤的情况下润滑油经工作面大量排出,最终导致储油在短时间耗尽的问题,从而实现长时间持续润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阀体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空气控制阀的平衡阀
技术介绍
现有以120阀为代表的空气控制阀在运用中其关键控制机构滑阀副因润滑无法实现长时间的连续润滑而出现工作面损伤,影响性能稳定性。同时也是空气控制阀检修期短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空气控制阀中滑阀副的润滑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必要做进一步的研究,以改善滑阀副的润滑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空气控制阀的平衡阀,用于解决上述提出的空气控制阀中的关键控制机构滑阀副润滑不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空气控制阀的平衡阀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用于空气控制阀的平衡阀,包括呈筒状的阀座、分别设置于阀座不同端的封板A和封板B、设置于阀座中空区域内的滑动体,所述滑动体可沿着所述中空区域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封板A上设置有贯穿封板A两侧的第一通孔,所述封板B上设置有贯穿封板B两侧的第二通孔,在所述滑动体在运动至与封板A接触时,所述滑动体使第一通孔的介质流通能力下降,在所述滑动体运动至与封板B接触时,所述滑动体不影响第二通孔的介质流通能力。具体的,本平衡阀须通过平衡管与主活塞杆上的储油腔相连,即采用本平衡阀的主活塞杆包括主活塞杆本体,主活塞杆本体上设置有封闭的储油腔,储油腔的下部通过出油口与滑阀的油路相连,平衡管的一端连接于储油腔上端,平衡管的另一端第二通孔相通。这样,在将储油腔中的润滑油添加至平衡管管口以下,第一通孔与滑阀室相通,可实现以下功能:滑阀室气体压力增大时,滑动体随气流向封板B运动,空气经过第一通孔、阀座的中空区域、第二通孔、平衡管进入储油腔上部,最后使得储油腔上部气压随滑阀室气压增大而增大;在滑阀室压力减小时,储油腔上部空气将滑动体冲向封板A,此时,滑动体使封板A上通孔的介质流通能力下降,同时储油腔上部的空气推出润滑油,以上推出的润滑油可用于滑阀副的润滑,而此过程中储油腔上部空气气压减小可设置为通过封板A上第一通孔缓慢泄压。即本方案在工作时,当空气控制阀充气缓解时,滑阀室空气压力上升经平衡阀以较快的速度经平衡管直接进入储油腔中润滑油液面的上部;当空气控制阀减压制动时,滑阀室压力下降,此时润滑油液面上部的压力空气在将润滑油压送至工作面的同时经平衡阀缓慢延时排出,最终降至与滑阀室相同的压力,达到新的平衡。即实现了:避免因储油腔内压力保持高压,而此时滑阀室处于低压或零压而导致的,特别是滑阀副平面有损伤的情况下润滑油经工作面大量排出,最终导致储油在短时间耗尽的问题,从而实现长时间持续润滑。以上封板A的实现方式可为当滑动体滚向封板A并与封板A接触时,滑动体堵塞第一通孔的部分流通面积;封板B的实现方式为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当滑动体滚向封板B并与封板B接触时,滑动体不堵塞封板B上第二通孔的流通面积。如将阀座水平设置,滑动体为钢球时,滑动体的半径数值与第一通孔距阀体中空区域底面的距离数值相等的方式。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以上滑动体亦可以设置为柱体等形式。以上平衡管可采用单独的管道或设置于主活塞杆本体上的连通孔的形式。作为以上所述的一种用于空气控制阀的平衡阀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作为阀座与滑动体的具体实现形式,所述阀座的中空区域呈圆筒状,所述滑动体为钢球。为便于实现本平衡阀与主活塞杆一体化设计,同时为便于根据需要,对平衡阀进行维护、零部件更换等操作,所述阀座为设置有外螺纹的圆筒。即在主活塞杆上设置对应的内螺纹盲孔,并在主活塞杆本体上设置连通内螺纹盲孔的底端至储油腔的孔作为平衡管,可方便的完成本平衡阀与主活塞杆的连接。为便于本结构的装配和制造,所述封板A与阀座为一体式结构。即封板A和阀座可通过整体加工、3D打印、焊接、强度胀接等加工手段,两者形成一个整体。为便于通过螺丝刀等工具,完成平衡阀在主活塞杆上的安装,所述封板A的外端面上还设置有卡口。以上卡口即用于与螺丝刀等工具的刀口配合,以方便的向封板A上施加转矩。作为一种可通过阀座与内螺纹盲孔螺纹连接,依靠阀座深入内螺纹盲孔的一端对封板B的压应力,完成封板B定位或固定的技术方案,所述封板B呈圆盘状,所述阀座呈圆筒状,且封板B的外径大于阀座中空区域的内径。还包括设置于阀座中空区域内的弹簧,所述弹簧用于将滑动体推至与封板A接触。以上弹簧可采用压缩弹簧,即弹簧的一端与滑动体接触,封板B可作为弹簧另一端的支撑座,即弹簧设置于封板B与滑动体之间。在储油腔进气状态下,滑动体对弹簧的压力可迫使弹簧被进一步压缩,实现储油腔的快速进气;其他情况下弹簧的弹力迫使滑动体时刻与封板A接触,这样,在储油腔排气状态下,由于第一通孔部分被滑动体堵塞,可使得平衡阀仅能工作在缓慢排气状态。这样,可使得储油腔上部气压与滑阀室瞬间形成较高的压差。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平衡阀与主活塞杆为一体式设计时,以上封板B可为主活塞杆上内螺纹盲孔的底面。同时,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主活塞杆,包括主活塞杆本体,还包括储油腔及以上任意一项平衡阀;所述储油腔为封闭的腔,储油腔设置于主活塞杆本体上;还包括平衡管,所述平衡管的一端与第二通孔相连,平衡管的另一端与储油腔成连通关系,且平衡管与储油腔的连接点位于储油腔的上侧;所述储油腔的下端设置有用于与滑阀上油路相连的出油口。作为以上一种主活塞杆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活塞杆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圆形盲孔,所述圆形盲孔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阀座为设置有外螺纹的圆筒,所述封板B呈圆盘状,封板B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阀座与圆形盲孔螺纹连接,封板B由阀座深入圆形盲孔的一端压于圆形盲孔的底部,所述封板A呈圆盘状,第一通孔位于封板B的中心,封板A固定于阀座的外端。所述平衡管为设置在主活塞杆本体上的孔,且所述孔的一端位于储油腔的上侧,所述孔的另一端与圆形盲孔的底部相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案提供的平衡阀为储油腔上部空气提供的泄压方式,不仅可实现对滑阀副进行润滑油供油,同时可通过平衡管、平衡阀使得储油腔内压力与滑阀室气压相等,即实现了:避免因储油腔内压力保持高压,而此时滑阀室处于低压或零压而导致的,特别是滑阀副平面有损伤的情况下润滑油经工作面大量排出,最终导致储油在短时间耗尽的问题,从而实现长时间持续润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空气控制阀的平衡阀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空气控制阀的平衡阀一个具体实施例与主活塞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的编号依次为:1、卡口,2、第一通孔,3、第二通孔,4、封板A,5、封板B,6、滑动体,7、阀座,8、平衡管,9、主活塞杆本体,10、储油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空气控制阀的平衡阀,包括呈筒状的阀座7、分别设置于阀座7不同端的封板A4和封板B5、设置于阀座7中空区域内的滑动体,所述滑动体可沿着所述中空区域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封板A4上设置有贯穿封板A4两侧的第一通孔2,所述封板B5上设置有贯穿封板B5两侧的第二通孔3,在所述滑动体6在运动至与封板A4接触时,所述滑动体6使第一通孔2的介质流通能力下降,在所述滑动体6运动至与封板B5接触时,所述滑动体6不影响第二通孔3的介质流通能力。具体的,本平衡阀须通过平衡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空气控制阀的平衡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空气控制阀的平衡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筒状的阀座(7)、分别设置于阀座(7)不同端的封板A(4)和封板B(5)、设置于阀座(7)中空区域内的滑动体(6),所述滑动体(6)可沿着所述中空区域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封板A(4)上设置有贯穿封板A(4)两侧的第一通孔(2),所述封板B(5)上设置有贯穿封板B(5)两侧的第二通孔(3),在所述滑动体(6)在运动至与封板A(4)接触时,所述滑动体(6)使第一通孔(2)的介质流通能力下降,在所述滑动体(6)运动至与封板B(5)接触时,所述滑动体(6)不影响第二通孔(3)的介质流通能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空气控制阀的平衡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筒状的阀座(7)、分别设置于阀座(7)不同端的封板A(4)和封板B(5)、设置于阀座(7)中空区域内的滑动体(6),所述滑动体(6)可沿着所述中空区域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封板A(4)上设置有贯穿封板A(4)两侧的第一通孔(2),所述封板B(5)上设置有贯穿封板B(5)两侧的第二通孔(3),在所述滑动体(6)在运动至与封板A(4)接触时,所述滑动体(6)使第一通孔(2)的介质流通能力下降,在所述滑动体(6)运动至与封板B(5)接触时,所述滑动体(6)不影响第二通孔(3)的介质流通能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空气控制阀的平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7)的中空区域呈圆筒状,所述滑动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长秀王鸿飞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海瑞斯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