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98354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4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教学设备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安装架组件,包括安装框架和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包括基板,基板具有上定位部和下定位部,上定位部固设有上防松块,下定位部固设有下防松块;安装框架包括上横梁和下横梁,上横梁的底面开设有上凹槽,下横梁的顶面开设有下凹槽;上横梁的底面开设有供上防松块以倾斜方式向上滑入或向下滑出的安装槽,安装槽与上凹槽连通,安装槽宽度大于上凹槽宽度;上凹槽底面与下凹槽底面之间的间距大于基板高度;下防松块具与下横梁的顶面线性接触的配合斜面。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安装架组件,使用和维护十分方便,且安装框架与固定支架之间的稳定性更高,能保证使用过程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教学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教学设备的安装架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教学设备通过模块化设计,建立统一的软硬件平台,结合系统性课程资源,能够适应多种类、多层次的教学需求和提高教学效率。实验模块组件需要快速安装,并且安装后结构稳定。传统的教学设备所采用的支架结构是:实验模块组件安装在上下凹槽或卡槽之间,可拆卸和左右移动。实验模块组件插入凹槽部位的厚度显著小于凹槽宽度才能方便地安装和移位。安装后凹槽壁和组件插入部位间存在缝隙,当按压开关、插拔连接器等操作时前后晃动,很不稳定,干扰实验过程。如果组件插入部位厚度略微小于凹槽宽度,安装极为不便,稳定程度仅得到有限改善。附加锁紧部件后可消除不稳定状态,但是装卸或移位过程变得繁琐。如中国专利ZL201020610854.9公开的“可调式挂箱或模块的安装装置”,包括机壳和卡板,两者形成卡槽,卡槽内有弹力夹紧装置和助滑装置,弹力夹紧装置将待安装件压紧在弹力夹紧装置与助滑装置间,然而,待安装件左右平移需要上下卡槽内设置足够长度的弹片和一定分布密度的滚柱,这些部件长期使用难免损耗和疲劳,维修或维护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架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安装教学试验所需功能器件的支架结构复杂,稳定性差,且不便于维护的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装架组件,包括安装框架和以可拆卸方式与所述安装框架连接并由所述安装框架支撑的固定支架,其中,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具有位于其顶部的上定位部、位于底部的下定位部及连接在两者之间的安装部,所述上定位部的一侧固设有至少一个上防松块,所述下定位部于设置有所述上防松块的一侧固设有至少一个下防松块;所述安装框架包括上横梁和与所述上横梁平行且间隔设置在所述上横梁下方的下横梁,所述上横梁的底面开设有供所述上定位部滑动的上凹槽,所述上凹槽沿所述上横梁延伸的方向延伸,所述下横梁的顶面开设有供所述下定位部部分向下置入的下凹槽;所述上横梁的底面开设有供所述上防松块以倾斜方式向上滑入或向下滑出的至少一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上凹槽连通,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宽度大于所述上凹槽的槽口宽度;所述上凹槽的底面与所述下凹槽的底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基板的高度;所述下防松块具与所述下横梁的顶面线性接触并使所述固定支架支撑在所述上横梁与所述下横梁之间的配合斜面。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包括两个纵向壁,每个一纵向壁包括一个从所述上凹槽的侧壁向外并向与上横梁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一部分、一个从所述第一部分向与上横梁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和一个所述第二部分向内并向与上横梁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倾斜延伸且与所述上凹槽的侧壁连接的第三部分。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和/或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为120°-150°。进一步地,所述下防松块包括相互连接的上部和下部,所述配合斜面位于所述下部的外侧,所述配合斜面从所述上部向下并向所述基板的方向倾斜延伸至所述下部的底端面。再进一步地,在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方向上,所述下部的底端面尺寸是所述上部的顶端面尺寸的0.2-0.3倍;所述上部的高度为所述下防松块整体的高度的0.2-0.3倍。进一步地,所述上防松块的顶端面与所述上定位部的顶端面齐平,所述下防松块的底端面与所述下定位部的底端面齐平。进一步地,所述上防松块与所述基板之间和/或所述下防松块与所述基板之间设置有预定厚度的减震层。再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层的厚度为1-5mm。另外再进一步地,在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方向上,所述上凹槽的槽口宽度等于所述上防松块的厚度、所述减震层的厚度及所述基板的厚度之和;所述下凹槽的槽口宽度等于所述上部的厚度、所述减震层的厚度及所述基板的厚度之和的0.5-0.8倍;所述下凹槽的深度是所述下凹槽的槽口宽度的1.3-1.8倍。进一步地,所述上凹槽的底面与所述下凹槽的底面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基板的高度加上1.1-1.3倍的所述上防松块的高度之和。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位于所述基板上并且相对所述上防松块的另一侧的至少一个把手。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宽度是所述上凹槽的槽口宽度的1.5-1.8倍。进一步地,在所述上横梁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安装槽的长度是所述上防松块长度的1.6-2.0倍。进一步地,所述上防松块为长方体、梯形截面柱体或半圆柱体。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提供的安装架组件,采用上防松块与安装槽的配合,安装框架与固定支架可实现快速的安装和拆离,通过下防松块与下横梁的线性接触将重力均匀分散,这样,该安装架组件使用和维护十分方便,且安装框架与固定支架之间的稳定性更高,能保证使用过程的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固定支架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安装框架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安装架组件的立体示意图一;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安装架组件的立体示意图二;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固定支架与安装框架安装过程中步骤一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固定支架与安装框架安装过程中步骤二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固定支架与安装框架安装过程中步骤三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上横梁的仰视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固定支架与安装框架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安装架组件10:安装框架 10a:安装空间11:上横梁 12:下横梁13:竖梁 14:上凹槽15:下凹槽 16:安装槽161:纵向壁 162:第一部分163:第二部分 164:第三部分20:固定支架 21:基板211:上定位部 212:下定位部213:安装部 213a:安装孔22:上防松块 23:下防松块24:螺钉 231:上部232:下部 233:配合斜面25:把手T1:上部的厚度 T2:下部底端的厚度H1:下防松块的高度 H2:上部的高度W2:安装槽的槽口宽度 W1:上凹槽的槽口宽度S1:上凹槽底面与下凹槽底面之间的间距 H5:基板的高度D1:上凹槽的深度 H3:上防松块的高度α1: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之间的夹角 α2:第三部分与第二部分L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安装架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装架组件,包括安装框架和以可拆卸方式与所述安装框架连接并由所述安装框架支撑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具有位于其顶部的上定位部、位于底部的下定位部及连接在两者之间的安装部,所述上定位部的一侧固设有至少一个上防松块,所述下定位部于设置有所述上防松块的一侧固设有至少一个下防松块;所述安装框架包括上横梁和与所述上横梁平行且间隔设置在所述上横梁下方的下横梁,所述上横梁的底面开设有供所述上定位部滑动的上凹槽,所述上凹槽沿所述上横梁延伸的方向延伸,所述下横梁的顶面开设有供所述下定位部部分向下置入的下凹槽;所述上横梁的底面开设有供所述上防松块以倾斜方式向上滑入或向下滑出的至少一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上凹槽连通,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宽度大于所述上凹槽的槽口宽度;所述上凹槽的底面与所述下凹槽的底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基板的高度;所述下防松块具与所述下横梁的顶面线性接触并使所述固定支架支撑在所述上横梁与所述下横梁之间的配合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架组件,包括安装框架和以可拆卸方式与所述安装框架连接并由所述安装框架支撑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具有位于其顶部的上定位部、位于底部的下定位部及连接在两者之间的安装部,所述上定位部的一侧固设有至少一个上防松块,所述下定位部于设置有所述上防松块的一侧固设有至少一个下防松块;所述安装框架包括上横梁和与所述上横梁平行且间隔设置在所述上横梁下方的下横梁,所述上横梁的底面开设有供所述上定位部滑动的上凹槽,所述上凹槽沿所述上横梁延伸的方向延伸,所述下横梁的顶面开设有供所述下定位部部分向下置入的下凹槽;所述上横梁的底面开设有供所述上防松块以倾斜方式向上滑入或向下滑出的至少一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上凹槽连通,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宽度大于所述上凹槽的槽口宽度;所述上凹槽的底面与所述下凹槽的底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基板的高度;所述下防松块具与所述下横梁的顶面线性接触并使所述固定支架支撑在所述上横梁与所述下横梁之间的配合斜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包括两个纵向壁,每个一纵向壁包括一个从所述上凹槽的侧壁向外并向与上横梁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一部分、一个从所述第一部分向与上横梁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和一个所述第二部分向内并向与上横梁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倾斜延伸且与所述上凹槽的侧壁连接的第三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和/或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为120°-15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防松块包括相互连接的上部和下部,所述配合斜面位于所述下部的外侧,所述配合斜面从所述上部向下并向所述基板的方向倾斜延伸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国魏斌薛振海廖洪刚雷旭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国泰安教育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