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9718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3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钉入机。钉入机(10)包括:击打钉(20)的驱动器叶片(19),将驱动器叶片(19)可动作地加以支撑的壳体(11),使驱动器叶片(19)从下死点移动至上死点的电动马达(22),安装于壳体(11)的机头部,与壳体(11)相连地设置的把手(13),与壳体(11)相连地设置且收纳电动马达(22)的马达机壳(14),安装于机头部的匣盒(15),及对电动马达(22)供给电力的电池(33);使匣盒(15)相对于把手(13)倾斜地安装,且使匣盒(15)与电池(33)重叠,电动马达(22)及电池(33)向匣盒(15)相对于把手(13)配置的一侧的相反侧偏移地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抑制在把手宽度方向上大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击打机构的力将从匣盒(magazine)供给的止动件钉入到被钉入构件的钉入机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利用击打机构的力将从匣盒供给的止动件钉入到被钉入构件的钉入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钉入机包括:壳体(housing),设置于壳体内的击打机构,被击打机构击打的驱动器叶片(driver blade),使击打机构动作的电动马达,与壳体相连而形成的把手,设置于把手的电力供给部,固定于壳体的机头(nose)部,及安装于机头部的匣盒。从电力供给部向电动马达供给电力,电动马达的输出轴进行旋转。击打机构包括马达齿轮、飞轮(flywheel)、螺旋弹簧。在匣盒内收容着止动件,止动件向机头部供给。机头部设置着接触部。而且,把手上设置着触发器。当将接触部朝向被钉入构件被挤压,且对触发器施加操作力时,马达进行旋转。电动马达的动力经由击打机构传递至驱动器叶片,驱动器叶片抵抗螺旋弹簧的弹性力,而在离开机头部的方向上动作。如果马达的动力未传递至驱动器叶片,则驱动器叶片利用螺旋弹簧的弹性力击打止动件。然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钉入机,在与驱动器叶片的动作轴交叉的俯视时,在电力供给部的侧方配置着匣盒的一部分,从而存在钉入机在把手的宽度方向上大型化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11978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把手的宽度方向上大型化的钉入机。[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一实施方式的技术为如下钉入机,包括:驱动器叶片,击打止动件;壳体,将所述驱动器叶片可动作地加以支撑;马达,使所述驱动器叶片从下死点移动到上死点;机头部,安装于所述壳体;把手,与所述壳体相连而设置;马达机壳,与所述壳体相连而设置,且收纳所述马达;匣盒,安装于所述机头部;以及电池,对所述马达供给电力;并且,将所述匣盒相对于所述把手倾斜地安装,且将所述匣盒与所述电池重叠地配置,所述马达及所述电池向所述匣盒相对于所述把手配置的一侧的相反侧偏移地配置。实施方式的钉入机中,在所述马达机壳的所述把手侧的表面配置着显示部。实施方式的钉入机中,在所述把手与所述马达机壳之间进而设置着安装部,所述显示部配置于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壳体的结合部。实施方式的钉入机中,所述显示部配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马达机壳的结合部。实施方式的钉入机中,所述把手沿着第一中心线配置,所述马达沿着第二中心线配置,所述电池沿着第三中心线配置,所述匣盒沿着第四中心线配置,所述驱动器叶片沿着第五中心线动作,所述匣盒在包含所述第一中心线、所述第二中心线、所述第三中心线及所述第四中心线的俯视时,相对于所述把手倾斜地安装,所述匣盒在所述俯视时相对于所述把手偏移地配置,所述马达及所述电池在所述俯视时,向所述匣盒相对于所述把手配置的一侧的相反侧偏移地配置,所述匣盒及所述电池在包含所述第一中心线及所述第五中心线的侧视时,重叠地配置。实施方式的钉入机中,所述第一中心线、所述第二中心线及所述第三中心线在所述俯视时相互平行地配置。实施方式的钉入机中,所述第三中心线在所述俯视时配置于所述第一中心线与所述第二中心线之间。[技术的效果]一实施方式的技术将匣盒与电池重叠地配置,马达及电池向匣盒相对于把手配置的一侧的相反侧偏移地配置,因而能够抑制钉入机在把手的宽度方向上大型化。附图说明图1是作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钉入机的前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钉入机的左侧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钉入机的右侧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钉入机的俯视图。图5是图1所示的钉入机的仰视图。图6是表示设置于钉入机的操作面板的配置例的左侧视图。图7是图6所示的钉入机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设置于钉入机的操作面板的图。图9是表示设置于钉入机的操作面板的其他配置例的左侧视图。图10是图9所示的钉入机的立体图。附图标记:10: 钉入机11: 壳体12: 机头部13: 把手14: 马达机壳14a、32a: 表面部15: 匣盒16: 气缸17: 活塞18: 蓄压容器19: 驱动器叶片20: 钉21: 传送机构22: 电动马达23: 定子24: 转子25: 输出轴26: 减速机27: 动力转换机构28: 驱动轴29: 旋转构件30: 小齿轮31: 齿条32: 安装部32A: 第二端子33: 电池34: 收容机壳34A: 第一端子35: 电池组36: 控制基板37: 触发器38: 触发器开关39: 接触部40: 操作面板41: 电源开关42: 单发模式·连发模式切换开关43、44、45、46: 显示灯47: 罩体A1: 第一中心线A2: 第二中心线A3: 第三中心线A4: 第四中心线A5: 第五中心线A6: 中心A7: 中心线B1: 蓄压室L1: 总宽度L2: 总长度L3: 总高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各个图中,对共用的构件附上相同的符号。图1~图5所示的钉入机10包括:壳体11,配置于壳体11的下方的机头部12,与壳体11相连地设置的把手13,与壳体11相连地设置的马达机壳14,及安装于机头部12的匣盒15。壳体11内收容气缸16,气缸16内活塞17能够往复移动地设置着。活塞17能够在气缸16的第五中心线A5方向上移动。第五中心线A5为通过活塞17的中心的虚拟线。壳体11内设置着减震器(bumper)。设置着覆盖壳体11的开口部的罩体47,罩体47内设置着蓄压容器18。蓄压容器18固定于气缸16的第五中心线A5方向的端部。从气缸16内跨及蓄压容器18内形成着蓄压室B1。活塞17受到蓄压室B1的压力而朝向机头部12被挤压。活塞17连结着驱动器叶片19。在机头部12设置着射出口,驱动器叶片19在射出口内能够在第五中心线A5方向上动作。如图4所示,匣盒15内收容着钉20,钉20沿第四中心线A4排成一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钉入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钉入机,包括:驱动器叶片,击打止动件;壳体,将所述驱动器叶片可动作地加以支撑;马达,使所述驱动器叶片从下死点移动到上死点;机头部,安装于所述壳体;把手,与所述壳体相连而设置;马达机壳,与所述壳体相连而设置,且收纳所述马达;匣盒,安装于所述机头部;以及电池,对所述马达供给电力,所述钉入机的特征在于:将所述匣盒相对于所述把手倾斜地安装,且,将所述匣盒与所述电池重叠地配置,所述马达及所述电池向所述匣盒相对于所述把手配置的一侧的相反侧偏移地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5.27 JP 2015-1077401.一种钉入机,包括:驱动器叶片,击打止动件;壳体,将所述驱动器叶片可动作地加以支撑;马达,使所述驱动器叶片从下死点移动到上死点;机头部,安装于所述壳体;把手,与所述壳体相连而设置;马达机壳,与所述壳体相连而设置,且收纳所述马达;匣盒,安装于所述机头部;以及电池,对所述马达供给电力,所述钉入机的特征在于:将所述匣盒相对于所述把手倾斜地安装,且,将所述匣盒与所述电池重叠地配置,所述马达及所述电池向所述匣盒相对于所述把手配置的一侧的相反侧偏移地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钉入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马达机壳的所述把手侧的表面配置着显示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钉入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把手与所述马达机壳之间进而设置着安装部,所述显示部配置于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壳体的结合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钉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配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马达机壳的结合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田贵士伊藤穣远田润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