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和电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93331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2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外壳、均设置在外壳内的电池主体和铜排,铜排表面上包覆有绝缘层,绝缘层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远离绝缘层的面为第一连接面;电池主体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远离电池主体的面为能够与第一连接面粘接或粘扣连接的第二连接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的粘接或粘扣连接,实现将铜排固定于铜排周围的电池主体上,无需在电池主体上增加固定部,同时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连接时需要的装配空间较小,而且铜排连接比较紧凑,提高了电池的内部空间利用率,减小了电池的体积和占用空间,同时省去了螺栓和螺母,减轻了电池的重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电池的电动汽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池,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电池的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作为新能源汽车,为增加续驶里程,电动汽车上往往携带大量的电池。目前,电池内的铜排主要通过螺栓和螺母的配合固定于电池主体(即铜排周围的结构如模组、结构件等)上,这样一来,电池主体上需要设置螺栓安装部,且电池内需要留有较大的螺栓装配空间,降低了电池的内部空间利用率,导致电池的体积较大,增大了占用空间,还增加了电池的重量。此外,利用螺栓和螺母的配合实现铜排的拆装,操作比较繁琐,影响了装配效率。综上所述,如何提高电池的内部空间利用率,以减小电池的占用空间,同时减轻电池的重量,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以提高电池的内部空间利用率,从而减小电池的占用空间,同时减轻电池的重量。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电池的电动汽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包括外壳、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电池主体和铜排,所述铜排表面上包覆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绝缘层的面为第一连接面;所述电池主体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电池主体的面为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面粘接或粘扣连接的第二连接面。优选的,上述电池中,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均为粘接面。优选的,上述电池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粘贴或超声波焊接在所述绝缘层上,所述第二连接部粘贴或超声波焊接在所述电池主体上。优选的,上述电池中,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中的一个为毛面,另一个为能够与所述毛面粘扣配合的钩面。优选的,上述电池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片状。优选的,上述电池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外套于所述绝缘层的第一方形连接套,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外套于所述电池主体的第二方形连接套。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电池包括外壳、均设置在外壳内的电池主体和铜排,铜排表面上包覆有绝缘层,绝缘层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远离绝缘层的面为第一连接面;电池主体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远离电池主体的面为能够与第一连接面粘接或粘扣连接的第二连接面。本技术通过铜排上的第一连接面与电池主体上的第二连接面的粘接或粘扣连接,实现将铜排固定于铜排周围的电池主体上,无需在电池主体上增加固定部,同时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连接时需要的装配空间较小,而且铜排连接比较紧凑,提高了电池的内部空间利用率,减小了电池的体积和占用空间,同时省去了螺栓和螺母,减轻了电池的重量。此外,本技术利用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的粘接或粘扣连接和分离,实现了铜排可反复拆装,操作简单,提高了装配效率。此外,由于电池内部空间利用率提高,提高了电池的质量比能量密度、体积比能量密度,在同样的安装空间下能够装下更多数量的电池,进而增加了车辆续驶里程。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包括车体和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电池,所述电池为上述任一种电池,由于上述电池具有上述效果,具有上述电池的电动汽车具有同样的效果,故本文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铜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铜排固定于电池主体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提高了电池的内部空间利用率,从而减小了电池的占用空间,同时减轻了电池的重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附图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括外壳、均设置在外壳内的电池主体5和铜排1,铜排1表面上包覆有绝缘层2,绝缘层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3,第一连接部3远离绝缘层2的面为第一连接面;电池主体5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4,第二连接部4远离电池主体5的面为能够与第一连接面粘接或粘扣连接的第二连接面。本技术通过铜排1上的第一连接面与电池主体5上的第二连接面的粘接或粘扣连接,实现将铜排1固定于铜排1周围的电池主体5上,无需在电池主体5上增加固定部,同时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连接时需要的装配空间较小,而且铜排1连接比较紧凑,提高了电池的内部空间利用率,减小了电池的体积和占用空间,同时省去了螺栓和螺母,减轻了电池的重量。此外,本技术利用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的粘接或粘扣连接和分离,实现了铜排1可反复拆装,操作简单,提高了装配效率。此外,由于电池内部空间利用率提高,提高了电池的质量比能量密度、体积比能量密度,在同样的安装空间下能够装下更多数量的电池,进而增加了车辆续驶里程。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均为粘接面。该粘接面的表面设置有粘性胶状物,提供粘接力。本实施例利用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的粘接,实现铜排1的固定,满足铜排1的反复拆装要求。进一步的,第一连接部3粘贴或超声波焊接在绝缘层2上,第二连接部4粘贴或超声波焊接在电池主体5上。当采用粘贴的方式时,第一连接部3和第二连接部4均为双面胶,便于装配。当采用超声波焊接的方式时,第一连接部3与铜排1的固定强度较好,第二连接部4与电池主体5的连接强度较好,能够避免拆卸铜排1时,第一连接部3脱离铜排1或第二连接部4脱离电池主体5的情况,提高了工作可靠性。本技术另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中的一个为毛面,另一个为能够与毛面粘扣配合的钩面。本实施例利用毛面和钩面的粘扣连接实现铜排1的固定,满足铜排1的反复拆装要求。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超声波焊接在绝缘层2上,第二连接部4超声波焊接在电池主体5上,以保证毛面和钩面的固定性。为了简化结构,第一连接部3和第二连接部4均为片状。这样一来,直接将第一连接部3固定于铜排1的其中一个端面上,将第二连接部4固定于电池主体5与第一连接部3对应的位置即可,便于装配。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3为外套于绝缘层2的第一方形连接套,第二连接部4为外套于电池主体5的第二方形连接套。本实施例中,使第一方形连接套直接套装在铜排1的绝缘层2表面,使第二方形连接套直接套装在如模组或支架等电池主体5的表面上,提高了第一连接部3与绝缘层2的连接面积和第二连接部4与电池主体5的连接面积,进而提高了第一连接部3和第二连接部4的稳固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连接部3和第二连接部4还可以均为多个间隔布置的连接块,也可以为分布在相邻两个表面上的L型连接部等,本技术不再一一赘述。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上的电池,电池为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9/201620420974.html" title="一种电池和电动汽车原文来自X技术">电池和电动汽车</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包括外壳、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电池主体(5)和铜排(1),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1)表面上包覆有绝缘层(2),所述绝缘层(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3),所述第一连接部(3)远离所述绝缘层(2)的面为第一连接面;所述电池主体(5)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4),所述第二连接部(4)远离所述电池主体(5)的面为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面粘接或粘扣连接的第二连接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括外壳、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电池主体(5)和铜排(1),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1)表面上包覆有绝缘层(2),所述绝缘层(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3),所述第一连接部(3)远离所述绝缘层(2)的面为第一连接面;所述电池主体(5)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4),所述第二连接部(4)远离所述电池主体(5)的面为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面粘接或粘扣连接的第二连接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均为粘接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粘贴或超声波焊接在所述绝缘层(2)上,所述第二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平牛晓博魏桂林胡思杨周松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