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鼠笼转子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84468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1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鼠笼转子装配结构,包括端环(1)、导条(2)和转子冲片(3),在转子冲片(3)上形成冲片槽(4),导条(2)通过冲片槽(4)贯穿转子冲片(3),冲片槽(4)与导条(2)之间形成涨紧槽(5),涨紧槽(5)底部延伸至导条(2)上,导条(2)通过涨紧槽(5)与转子冲片(3)之间卡接固定,且导条(2)两端分别与端环(1)连接固定。在鼠笼转子装配时,先将导条涨紧固定在转子冲片上,然后将导条与端环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涨紧槽使得导条与转子冲片之间形成第三点约束,可以有效地防止导条在电机高速旋转运动过程中发生变形甚至裂损,极大地降低了导条的裂损故障率,延长了鼠笼转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鼠笼转子
,尤其是涉及应用于交流牵引电机上的一种鼠笼转子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于较大功率(3000马力以上)交流内燃机车上的交流牵引电机,其中的鼠笼转子是由多根导条、端环、转子冲片组成,所述的导条贯穿过转子冲片,并嵌入端环的钎焊槽内,通过焊接固定后,即形成鼠笼转子。在电机运行过程中,其中的鼠笼转子的转速较高,尤其是在300转/分钟到4000转/分钟的旋转动作情况下,鼠笼转子中的导条容易在转子冲片中发生相对位移,从而造成导条的变形甚至裂损。如果鼠笼转子发生导条变形,将降低鼠笼转子的使用寿命和电机的工作可靠性;而一旦鼠笼转子发生导条裂损故障,将直接导致电机运行故障,严重影响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鼠笼转子装配结构,有效地防止其中的导条在鼠笼转子运行过程中发生导条裂损故障,延长鼠笼转子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鼠笼转子装配结构,包括端环、导条和转子冲片,在转子冲片上形成冲片槽,所述导条通过冲片槽贯穿转子冲片,所述冲片槽与导条之间形成与冲片槽开口方向相同的涨紧槽,所述涨紧槽底部延伸至导条上,所述导条通过涨紧槽与转子冲片之间卡接固定,且导条两端分别与端环连接固定。优选地,所述的涨紧槽设置在导条的正中间位置。优选地,所述涨紧槽的截面形状为U形。优选地,所述的涨紧槽的槽长度为50mm-100mm。优选地,所述的涨紧槽中,位于导条上的涨紧槽深度为3mm-3.3mm。优选地,所述的涨紧槽是通过涨紧机加工而成。优选地,所述的导条与端环之间是通过感应钎焊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的冲片槽中,所述导条所在的冲片槽的截面形状呈倒锥形。优选地,所述的导条是CuCr合金导条。优选地,所述的转子冲片采用硅钢片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与冲片槽开口方向相同的涨紧槽来将导条卡接固定在转子冲片上,导条两端分别与端环连接固定,利用该涨紧槽使得导条与转子冲片之间形成第三点约束,既能限制或者减少导条在转子冲片径向上的相对位移,又能满足导条在转子冲片中的自由伸缩空间的需要,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鼠笼转子上的导条在电机高速旋转运动过程中因导条相对于转子冲片产生相对位移而造成导条的变形甚至裂损,极大地降低了导条发生裂损的故障率,延长了鼠笼转子的使用寿命;尤其是,通过先涨紧导条、后固定连接导条、再补涨导条的装配方法,还可以大大减少装配应力所导致的导条裂损故障,进一步降低导条发生裂损的故障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鼠笼转子装配结构的整体构造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或者图2中的涨紧槽部的剖面结构图。图中标记:1-端环,2-导条,3-转子冲片,4-冲片槽,5-涨紧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2、图3所示的鼠笼转子装配结构,包括端环1、导条2和转子冲片3,在转子冲片3上形成若干条冲片槽4,所述导条2通过冲片槽4贯穿转子冲片3,在冲片槽4与导条2之间形成与冲片槽4开口方向相同的涨紧槽5,所述涨紧槽5底部延伸至导条2上。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中所涉及的“涨紧”,是指导条2在插接入冲片槽4中之后,通过施加外力使导条2产生塑性变形膨胀,导条2在膨胀扩展后,即可实现与转子冲片3之间的充分接触。因此,在对导条2进行涨紧后,即在冲片槽4与导条2之间形成了与冲片槽4开口方向相同的涨紧槽5,通过涨紧槽5可以约束导条2在冲片槽4中的自由运动,也即,利用该涨紧槽5使得导条2与转子冲片3之间形成第三点约束。因此,所述的导条2通过涨紧槽5与转子冲片3之间卡接固定,而导条2两端则分别与端环1焊接固定。上述的鼠笼转子装配结构,可以采用如下的鼠笼转子装配方法完成,其具体的装配步骤如下:首先,将导条2插接入冲片槽4中,对导条2进行涨紧操作,并在冲片槽4与导条2之间形成与冲片槽4开口方向相同的涨紧槽5,所述涨紧槽5底部延伸至导条2上,从而将导条2通过涨紧方式固定在转子冲片3上。在冲片槽4中,所述导条2所在的冲片槽的截面形状设计成倒锥形,以保证导条2与转子冲片3之间的充分接触,且接触可靠性、稳定性更高,有利于增强导条2与转子冲片3之间的连接强度。考虑到导条2数量较多,且每一根导条2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涨紧操作,因此,可以采用涨紧机直接加工出涨紧槽5,以提高导条2的涨紧工作效率。为了保证每一根导条2与转子冲片3之间的装配接触面积,所述的涨紧槽5加工成截面形状是U形的涨紧槽,其中,涨紧槽5的槽长度L为50mm-100mm,涨紧槽5的槽深度H为5.5mm-5.8mm,其中,位于导条2上的那部分涨紧槽的深度为3mm-3.3mm,如图2、图3所示。然后,将每一根导条2的两端分别与端环1焊接固定。为了避免导条2在焊接固定后因焊接接头部位的焊接性能不一致而导致的导条裂损故障,所述的导条2与端环1之间可以通过感应钎焊固定连接。由于感应钎焊是整体焊接,从而可以很好地保证每一根导条2的焊接接头部位的焊接性能完全一样。在导条2与端环1焊接固定后,即形成鼠笼转子。由于每一根导条2的两端分别与端环1焊接固定,受焊接高温、焊接应力的影响,在同一根导条2中,位于涨紧槽5两端的两部分导条沿着冲片槽4的伸缩自由度可能产生差异,从而使导条2与转子冲片3之间的接触面积也随之产生较大差异,并且,位于涨紧槽5两端的两部分导条与端环1的焊接接头部位的焊接性能也产生较大差异,这不利于防止导条2在电机高速旋转运动过程中发生变形甚至裂损。为此,在对每一根导条2进行涨紧操作时,可以在转子中部先涨紧导条2,以使得涨紧槽5位于导条2的正中间位置。因此,当导条2与端环1之间进行焊接操作时,位于涨紧槽5两端的两部分导条的长度基本一致,其在焊接时所产生的装配应力的差异也很小;同时,在导条2与端环1焊接完成后,同一根导条2两端与端环1的焊接接头部位的焊接残余应力(装配应力)也基本一致,从而可以保证导条2与端环1之间的焊接可靠性,进一步降低了导条2发生裂损的故障率。在鼠笼转子焊接成型后,由于其中的导条2在焊接后受焊接高温、焊接应力的影响,使导条2与转子冲片3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可能发生变化。为了确保导条2在焊接后仍保持与转子冲片3之间的装配接触面积,在导条2两端分别与端环1焊接固定后,可以在涨紧槽5所在部位对导条2进行补充涨紧操作。此处的补充涨紧操作通过人工作业方式完成,具体地,是由工人手持榔头敲打其手中的冲具,利用冲具作用于导条2,以对导条2进行补充涨紧操作。所述的人工补充涨紧操作以导条2无松动现象为判断标准。这里之所以采用人工补充涨紧,而不采用涨紧机进行补充涨紧,是因为在鼠笼转子焊接成型后,如果采用涨紧机进行补充涨紧,不仅会增加导条2的装配应力,而且,涨紧机的操作不当还会加剧导条2的裂损风险。采用人工补充涨紧比采用涨紧机补充涨紧更加方便控制和操作,而且,也能确保导条2在焊接后与转子冲片3之间的装配接触面积。鼠笼转子采用上述的装配结构和装配方法后,由于涨紧槽5使得导条2与转子冲片3之间形成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鼠笼转子装配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鼠笼转子装配结构,包括端环(1)、导条(2)和转子冲片(3),在转子冲片(3)上形成冲片槽(4),所述导条(2)通过冲片槽(4)贯穿转子冲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冲片槽(4)与导条(2)之间形成与冲片槽(4)开口方向相同的涨紧槽(5),所述涨紧槽(5)底部延伸至导条(2)上,所述导条(2)通过涨紧槽(5)与转子冲片(3)之间卡接固定,且导条(2)两端分别与端环(1)连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鼠笼转子装配结构,包括端环(1)、导条(2)和转子冲片(3),在转子冲片(3)上形成冲片槽(4),所述导条(2)通过冲片槽(4)贯穿转子冲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冲片槽(4)与导条(2)之间形成与冲片槽(4)开口方向相同的涨紧槽(5),所述涨紧槽(5)底部延伸至导条(2)上,所述导条(2)通过涨紧槽(5)与转子冲片(3)之间卡接固定,且导条(2)两端分别与端环(1)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鼠笼转子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涨紧槽(5)设置在导条(2)的正中间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鼠笼转子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涨紧槽(5)的截面形状为U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鼠笼转子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涨紧槽(5)的槽长度为50mm-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锡勇高亮邱添张林阳卢文冠王剑高连斌邓惠斌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车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