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充放电检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82955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1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充放电检测电路,包括限流限压充电电路、开关控制电路、电池、电池放电电路、输出控制电路以及电池电压检测电路,所述限流限压充电电路、开关控制电路、电池、电池放电电路、输出控制电路顺序连接,所述电池与电池电压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电池电压检测电路还外接有MCU,MCU还与开关控制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线路简单,但保护功能完善,可以限流充电,充电到设计电压时自动结束,充电过程中散热效果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充电电池的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充放电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当今的电子设备很多需要配备备用电池,当外部供电系统出现断电故障时对设备进行供电。但备用电池基本上是用专门的电源控制芯片来对电池进行充放电及检测,成本相对都较高,但本技术方案线路简单,保护功能齐全,对电池的检测是在断开充电回路的情况下进行,相对更为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电池充放电检测电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电池充放电检测电路,包括限流限压充电电路、开关控制电路、电池、电池放电电路、输出控制电路以及电池电压检测电路,所述限流限压充电电路、开关控制电路、电池、电池放电电路、输出控制电路顺序连接,所述电池与电池电压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电池电压检测电路还外接有MCU,MCU还与开关控制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流限压充电电路包括保险丝F1、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二极管D11、二极管D12、二极管D13以及二极管D14,所述保险丝F1与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顺序
串联连接;所述电阻R13的一端与二极管D11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1、二极管D12、二极管D13、二极管D14顺序串联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5、场效应管三极管Q6、场效应管三极管Q7、电阻R50、电阻R51、电阻R52、电阻R53以及电阻R54;所述场效应管Q5的栅极连接电阻R50,所述场效应管Q5的漏极连接电阻R51,所述场效应管Q6的栅极通过电阻R52连接到场效应管Q5的漏极,所述场效应管Q7的栅极通过电阻R53连接到场效应管Q6的栅极。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池放电电路包括升压芯片P2和降压芯片P1,所述升压芯片用于产生24V电压,所述降压芯片用于产生5V电压,所述升压芯片P2和降压芯片P1均连接到二极管D15,通过二极管D15来提供设备电源。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压芯片P2采用XL6009,所述降压芯片P1采用LM259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输出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二极管D16、继电器HFD27、三极管Q1以及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16,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8连接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16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16的阴极通过电阻R17连接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继电器HFD27与二极管D16并联连接,所述三极管Q1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9以及电容C19,所述电阻R14与电阻R15连接后与电阻R19串联连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9一端连接电阻R19,另一端接地。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池充放电检测电路外接有外部直流电源和电源检测电路,所述外部直流电源与限流限压充电电路连接,所述电源检测电路
与MCU连接;所述外部直流电源还与电池放电电路以及输出控制电路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技术方案线路简单,但保护功能完善,可以限流充电,充电到设计电压时自动结束,充电过程中散热效果良好。2、本技术的电池端短路时充电电流几乎为零,保证了电池充放电检测电路的安全。3、在本技术的电池充放电检测电路中,当外部供电时,电池不放电,当外部供电中断时,电池放电对主电路进行供电,并断开其余电路,这样主电路工作时间可以大为延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池充放电检测电路的方框图;图2是本实用新电池充放电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电池充放电检测电路,包括限流限压充电电路、开关控制电路、电池、电池放电电路、输出控制电路以及电池电压检测电路,所述限流限压充电电路、开关控制电路、电池、电池放电电路、输出控制电路顺序连接,所述电池与电池电压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电池电压检测电路还
外接有MCU,MCU还与开关控制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限流限压充电电路包括保险丝F1、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二极管D11、二极管D12、二极管D13以及二极管D14,所述保险丝F1与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顺序串联连接;所述电阻R13的一端与二极管D11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1、二极管D12、二极管D13、二极管D14顺序串联连接。经可恢复保险丝F1、电阻R11、R12、R13和二极管D11、D12、D13和场效应管Q7对电池充电,其中可恢复保险丝F1在充电过程中对充电回路进行短路保护。电阻R11、R12、R13对充电电流进行限流,以避免电池的充电电流过大而损坏电池,用三个电阻充电时的散热效果更好。二极管D11、D12、D13在充电过程中自然限压,从而保证电池不超过正常的充电电压,同时也有一定的散热功能。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5、场效应管三极管Q6、场效应管三极管Q7、电阻R50、电阻R51、电阻R52、电阻R53以及电阻R54;所述场效应管Q5的栅极连接电阻R50,所述场效应管Q5的漏极连接电阻R51,所述场效应管Q6的栅极通过电阻R52连接到场效应管Q5的漏极,所述场效应管Q7的栅极通过电阻R53连接到场效应管Q6的栅极。场效应管Q7正常工作时导通,当需要检测电池电压时,主电路通过VBAK_AD端给电阻R50一个高电平,经Q5、Q6来使Q7停止导通,从而能更准确地检测电池的端电压。如图2所示,所述电池放电电路包括升压芯片P2和降压芯片P1,所述升压芯片用于产生24V电压,所述降压芯片用于产生5V电压,当设备供电产生故障时,电池经过二极管D15来提供设备电源V+,V+经P2(XL6009)产生24V电压,经P1(LM2596)产生5V电压。所述输出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二极管D16、继电
器HFD27、三极管Q1以及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16,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8连接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16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16的阴极通过电阻R17连接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继电器HFD27与二极管D16并联连接,所述三极管Q1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9以及电容C19,所述电阻R14与电阻R15连接后与电阻R19串联连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9一端连接电阻R19,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池充放电检测电路外接有外部直流电源和电源检测电路,所述外部直流电源与限流限压充电电路连接,所述电源检测电路与MCU连接;所述外部直流电源还与电池放电电路以及输出控制电路连接。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池充放电检测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充放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限流限压充电电路、开关控制电路、电池、电池放电电路、输出控制电路以及电池电压检测电路,所述限流限压充电电路、开关控制电路、电池、电池放电电路、输出控制电路顺序连接,所述电池与电池电压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电池电压检测电路还外接有MCU,MCU还与开关控制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充放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限流限压充电电路、开关控制电路、电池、电池放电电路、输出控制电路以及电池电压检测电路,所述限流限压充电电路、开关控制电路、电池、电池放电电路、输出控制电路顺序连接,所述电池与电池电压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电池电压检测电路还外接有MCU,MCU还与开关控制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放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限压充电电路包括保险丝F1、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二极管D11、二极管D12、二极管D13以及二极管D14,所述保险丝F1与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顺序串联连接;所述电阻R13的一端与二极管D11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1、二极管D12、二极管D13、二极管D14顺序串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放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5、场效应管三极管Q6、场效应管三极管Q7、电阻R50、电阻R51、电阻R52、电阻R53以及电阻R54;所述场效应管Q5的栅极连接电阻R50,所述场效应管Q5的漏极连接电阻R51,所述场效应管Q6的栅极通过电阻R52连接到场效应管Q5的漏极,所述场效应管Q7的栅极通过电阻R53连接到场效应管Q6的栅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放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放电电路包括升压芯片P2和降压芯片P1,所述升压芯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建王东波梁键聪何展权陈浩坚林锦沛罗学孙陈志斌邓铭恒廖春莲刘乐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蓝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