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元件及电源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79206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30 15:18
一种导电元件及电源插座;导电元件包括壳体、至少两个端子结构以及一共电层;壳体具有一固定部,其中固定部具有至少两个孔洞;至少两个端子结构设置于壳体中,且这些第一端子结构分别邻近于这些孔洞设置;共电层与所述的这些端子结构电性连接,且端子结构与第一共电层具有相同的极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导电元件及电源插座,可通过相互组装后建立电性连接;另外,多个端子结构皆具有相同的电位;当两个导电元件相互组装时,可避免端子结构相互串接造成电位升高,可进一步避免可携式电子装置毁损;另外,使用者可根据需要选用一个或多个导电元件任意组装,以形成具有不同尺寸以及不同功能接口的充电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相互组装的导电元件及可与导电元件相互组装的电源插座。
技术介绍
可携式电子装置通常使用可重复充电的电池来提供电力。当使用电量耗尽时,恢复电量的方式包含将可携式电子装置耦接于和市电插座连接的旅行用充电器,或者连接于移动电源充电。在中国台湾专利M 483116 U中,提到一种可导电的转接积木,其包含积木外壳、第一接电组件、电路板以及第二接电组件,其中积木外壳的顶部设有插楔柱以及底部设有插接槽,且插楔柱与插接槽具有不同尺寸;第一接电组件位于插楔柱内,其包括接触电极;该第一接电组件穿设于电路板的通孔,并与电路板上的连接线路形成电连接;第二接电组件位于插接槽内,与电路板的连接线路形成电连接。该可导电的转接积木可使不同规格尺寸且不同外型结构的电性连接积木相接合,并形成电性连接关系。然而,该专利并没有提到利用转接积木来对不同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供电。另外,该专利中转接积木内的线路会相互串联累积电压,电压升高将造成可携式电子装置毁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导电元件及电源插座,其可相互组装而形成具有不同尺寸与具有不同功能接口的充电器。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导电元件,包括壳体、至少两
个端子结构以及共电层。壳体具有一固定部,其中固定部具有至少两个孔洞。至少两个端子结构,设置于壳体中,且所述的这些端子结构分别邻近于所述的这些孔洞设置。共电层与所述的这些端子结构电性连接,且所述的这些端子结构与共电层具有相同的极性。本专利技术更提供一种电源插座,包括壳体、电源转换模块以及导电组件。壳体设置有一积木组装区与至少一电源输入接口。电源转换模块用来经由所述的电源输入接口接收一外部电源并将外部电源转换为一直流电。导电组件具有多个第一端子结构,所述的第一端子结构外露于积木插接区。另外,导电组件电性连接电源转换模块,并且经由所述第一端子结构输出直流电。本专利技术更提供另一种电源插座,包括壳体及导电组件。壳体设置有一积木组装区与至少一电源输入接口,其中,电源输入接口用来与一直流电源连接。导电组件具有多个第一端子结构,且这些第一端子结构外露于积木组装区,其中,导电组件电性连接于电源输入接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导电元件与电源插座,可通过相互组装后建立电性连接。另外,由于导电元件中的多个端子结构电性连接至共电层,而使多个端子结构皆具有相同的电位。当两个导电元件相互组装时,可避免端子结构相互串接造成电位升高,可进一步避免可携式电子装置毁损。另外,使用者可根据需要选用一个或多个导电元件任意组装,以形成具有不同尺寸以及不同功能接口的充电器。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导电元件的立体示意图;图1B为图1A实施例的导电元件在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导电元件的分解图;图2B为图2A实施例的导电元件在另一角度的分解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导电元件的立体示意图;图3B为图3A实施例的导电元件在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导电元件的立体示意图;图4B为图4A的壳体在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导电元件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导电元件的功能方块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导电元件的立体分解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导电元件的立体透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导电元件的功能方块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导电元件的立体透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源插座的立体示意图;图12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源插头的立体示意图;图12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源插头的功能方块图。【附图标记说明】导电元件 1、1’、1a、1b、1c、2、3电源插座 4电源插头 5壳体 10、20、30、40、50内侧表面 105中空管体 14、24、34第一插接部 44a第二插接部 44b第一插楔柱 440a第二插楔柱 440b插楔部 540底盖 15开孔 152第一固定部 100、200、300插楔柱 104、104’、204卡合部 151外侧壁面 151a积木组装区 400组装侧 500第二固定部 101、201楔孔 101a第一侧面 102、202第二侧面 103、203导电组件 11、21、31、41、51第一端子结构 111、211、311、411a、511第二端子结构 112、411b第一共电层 113弯折部 114第二共电层 115输出接口 12、22电源转换模块 16、43、53可充电电池 26无线充电模块 32电源电路 C1限流电路 17、27充放电路 28输入接口 13、23积木插接部 54插孔组 42a、42b侧面 401电源输入接口 45第一切换单元 46a第二切换单元 46b插脚组 52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A及图1B。图1A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的导电元件的立体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导电元件在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导电元件可用来对可携式电子装置提供电源,并可相互组装而形成不同尺寸的充电器。本实施例的导电元件1包括壳体10、导电组件11及电子接口,于此实施例中,此电子接口为输出接口12。于此实施例中,此电子接口具有输出的功能,如,USB,或是另一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器;于另一实施例中,其可为输入功能,如,直流电源供应器,或以移动电源输入电力;于另一实施例中,其可为一负载,如,灯、峰鸣器、无线信号发射器等。壳体10为规格化的壳体,其例如是积木式的壳体。壳体10具有第一固定部100及与第一固定部100相对的一第二固定部101。请参照图1A,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的第一固定部100设有多个中空的插楔柱104,从而使第一固定部100具有多个孔洞。另外,请参照图1B,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积木壳体10的第二固定部101向内凹陷而形成一楔孔101a。另外,在此实施例中,壳体10的楔孔101a内设有至少一个卡合部151(于此实施例的图中虽显示为两个卡合部;但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任何卡合部)。要说明的是,当两个导电元件1相互组装时,其中一个导电元件1的插楔柱104插入另一个导电元件1的楔孔101a内。此时,卡合部151被夹持于四个插楔柱104之间,而插楔柱104则被夹持在楔孔101a的侧壁与卡合部151的侧壁之间,从而使两个导电元件1相互组装固定。请一并参照图2A及图2B。图2A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的导电元件的分解图,而图2B为图2A实施例的导电元件在另一角度的分解图。请参照图2A,导电组件11设置于壳体10之中。具体而言,导电组件11具有多个第一端子结构111与多个第二端子结构112。第一端子结构111穿设插楔柱104,并露出于积木壳体10外。也就是说,第一端子结构111设置于壳体10中,并邻近于第一固定部100的孔洞设
置。在图2A所示的实施例中,积木壳体10可更包括多个设置在板体(图中未标号)上的中空管体14。这些中空管体14分别插入插楔柱104内,且所述多个第一端子结构111是分别穿设于这些中空管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导电元件及电源插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电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元件包括:一壳体,具有一固定部,其中该固定部具有至少两个孔洞;至少两个端子结构,设置于该壳体中,且所述的这些端子结构分别邻近于所述的这些孔洞设置;以及一共电层,与所述的这些端子结构电性连接,且该端子结构与该共电层具有相同的极性。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5.20 TW 1041160831.一种导电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元件包括:一壳体,具有一固定部,其中该固定部具有至少两个孔洞;至少两个端子结构,设置于该壳体中,且所述的这些端子结构分别邻近于所述的这些孔洞设置;以及一共电层,与所述的这些端子结构电性连接,且该端子结构与该共电层具有相同的极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供电积木更包含一第二端子结构包围至少一该端子结构,且该第二端子结构具另一极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供电积木更包括一电子接口,该电子接口电性连接于该端子结构,且该电子接口与该端子结构间具有一角度,该角度大于0度,小于180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电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电子接口为输出接口,该输出接口为USB接口,且该USB接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的这些端子结构的延伸方向不平行。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电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供电积木更包括一导电部,设置于该壳体上,其中该导电部与该共电层之间具有一电位差以形成一直流传输线路,该输出接口并联耦接于该直流输出线路。6.一种电源插座,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荣辉
申请(专利权)人:胜德国际研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