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7639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30 10:01
一种固定机构(1),具有支柱部(21)、弹性片(23)、以及多个止脱片(25)。当支柱部(21)被插入到孔(H1、H2)时,多个止脱片(25)的至少一个会卡于孔的出口周缘部分,或压抵孔的内表面部分。多个止脱片(25)构成沿着支柱部(21)的突出方向而延伸的多列(31、32)。各列所包含的一列的止脱片(25)在支柱部(21)的突出方向上空开间隔而设置。在多列所包含的第一列(31)和第二列(32)中,各列所包含的止脱片(25)的位置被形成为:在支柱部(21)的突出方向上错开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国际申请要求2013年2月28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第2013-39146号的优先权,所述日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而并入本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与主体部形成为一体、并连同主体部一起被固定在安装面时所使用的固定机构
技术介绍
作为用于将具有某种功能(例如,作为束带的功能)的主体部固定在通过板材等构成的壁面上的装置,使用与主体部形成为一体的固定机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束带(Cable tie 11)中,具有多个形成为褶状的止脱片(flutes 45)的固定机构与束带主体部形成为一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5921510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此外,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固定机构中,多个止脱片中位于最接近束带主体部侧的位置上的止脱片,在隔着板状体而与束带主体部相反的位置上卡于板状体。在这样的固定机构中,即使有多个止脱片,实际有效地发挥作用的止脱片也只有一个。其他多个止脱片并没有被利用。而且,在这样的固定机构中,作为构成安装面的板状体则局限于较薄的板状体。另一方面,在将每个止脱片各自构成为能够弹性变形的情形下,能够个别地使每个止脱片各自的外径尺寸变小。此时,如果欲将止脱片塞入直径小于止脱片外径的贯通孔,则能够将固定机构固定于较厚的板状体。例如,多个各自能够弹性变形的止脱片被插入到直径比止脱片小的贯通孔时,如果板状体厚,则几个止脱片有可能会在没有通过贯通孔的状态下而滞留于贯通孔内。不过,即使在这样的情形下,如果其他止脱片通过贯通孔,则在该时刻已弹性变形的形状便会复原。此时,其他止脱片中的任一个会卡于贯通孔的出口侧周缘部分。因此,如果是这样的固定机构,通过具有多个止脱片的单独的固定机构,便能够广范围地应对从相对薄的板状体到厚的板状体。但是,如上所述为了使每个止脱片能够弹性变形,止脱片自身则需要相应的厚度。并且,需要在止脱片之间设定相应的空隙,以确保使每个止脱片能够进行位移的可动区域。因此,为了确保这样的可动区域,难以使止脱片间的距离进行某种程度以上的缩窄。由此,多个止脱片被排列设置的间距的最小尺寸自然得以确定。在此,例如,若在如上所述的间距为1mm间隔的情形下,每次将多个止脱片向贯通孔塞入1mm,则不同的止脱片会按顺序卡于板状体。但是,在此情况下,即使将多个止脱片再向贯通孔塞进0.5mm,下一个止脱片也不会卡于板状体。即,在此情况下,只能以1mm的单位按顺序塞入多个止脱片。即,无法使止脱片的塞入量为不足1m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中,固定机构采用的构成为:在欲塞入形成于安装面的孔中的部分设置多个止脱片,使该多个止脱片根据塞入量按顺序地发挥作用,希望在该固定机构中,能够对该塞入量进行超过以往的精细调整。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以下对在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构成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的固定机构构成为,与主体部形成为一体,并能够连同主体部一起固定于安装面。固定机构具有:支柱部、弹性片、以及多个止脱片。支柱部从与主体部连设处向一个方向突出。支柱部构成为,能够从支柱部的突出方向先端侧插入在安装面形成的孔。弹性片被设置在:当支柱部被插入到孔时,会在孔的入口侧抵接安装面的位置上。弹性片被构成为,伴随着与安装面的抵接而弹性变形,而使欲从孔将支柱部拔出的方向的力,作用于支柱部。当支柱部被插入到孔时,多个止脱片的至少一个会卡于孔的出口侧周缘部分,或压抵孔的内表面部分。多个止脱片被构成为,使欲阻止从孔将支柱部拔出的方向的力,作用于支柱部。多个止脱片构成沿着支柱部的突出方向而延伸的多列。各列所包含的一列的止脱片在支柱部的突出方向上空开间隔而排列设置。在多列所包含的第一列和第二列中,各列所包含的止脱片的位置被形成为:在支柱部的突出方向上错开的位置。在这样构成的固定机构中,多个止脱片构成沿着支柱部的突出方向而延伸的多列。这些列的每一列中,若干个止脱片在支柱部的突出方向上空开间隔而排列设置。并且在多列所包含的第一列和第二列中,各列所包含的止脱片的位置被形成为:在支柱部的突出方向上错开的位置。因此,在如下情形下,即,分别在第一列以及第二列中,止脱片被排列设置的间距为规定尺寸(例如1mm)时,在将支柱部塞入于孔时,在第一列止脱片也会卡于规定处。之后,即使不将多个止脱片再向孔中塞入规定尺寸(例如1mm),在之前的阶段(例如将多个止脱片再向贯通孔塞入0.5mm的阶段),在第二列中不同的止脱片也会卡于规定处。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的固定机构,能够以比止脱片被排列设置的间距更小的单位,对支柱部以及止脱片的塞入量进行调节。由此,能够更细微地对止脱片的塞入量进行变更。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的固定机构中,所述多个止脱片的各止脱片可以从所述支柱部的外表面,向相对于该支柱部的插入方向成钝角的方向而延伸出。根据这样构成的固定机构,与向形成锐角的方向延伸出的情形相比,上述形成钝角处能够提升止脱片的止脱效果。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的固定机构中,所述多个止脱片的各止脱片的形状可以为:相当于从一端向另一端呈圆锥台形扩展的筒状体的一部分的形状,并且所述多个止脱片可以被配置在:使该筒状体的中心与所述支柱部的中心一致的位置上。根据这样构成的固定机构,各止脱片为形成曲面的形状。因此,与平板形的止脱片相比,能够使各止脱片的构造成为弯曲强度高的构造。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的固定机构中,所述多个止脱片可以通过在隔着所述支柱部而彼此相反的位置上分别各形成一列,而构成有沿着所述支柱部的突出方向而延伸的两列。根据这样构成的固定机构,与使多个止脱片分三列以上而排列的情形相比,能够使每个止脱片的尺寸变大。因此,能够易于确保各止脱片的强度。而且,还不会使形成止脱片时的模具形状无谓地复杂化。因此,能够使具备该固定机构的部件的成形性提高,使生产性提升。附图说明图1A是束带的立体图;图1B是从其他方向对束带进行观察的立体图;图1C是进一步从其他方向对束带进行观察的立体图。图2A是束带的俯视图;图2B是束带的左视图;图2C是束带的主视图;图2D是束带的右视图;图2E是束带的背视图;图2F是束带的仰视图。图3A是表示安装于在具有支柱部会穿过的厚度的板材上形成的贯通孔的状态的说明图;图3B是表示安装于在具有支柱部不会穿过的厚度的板材上形成的螺孔的状态的说明图。图4A是束带的俯视图;图4B是束带的左视图;图4C是束带的主视图;图4D是束带的右视图;图4E是束带的背视图;图4F是束带的仰视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51…束带;1A、51A…主体部;1B、51B…固定机构;11…带部;11A…先端部;12…带扣部;13…卡合突起;14…贯通孔;15…卡合爪;21…支柱部;22A~22D…肋;23…弹性片;25、55…止脱片;31、61…第一列;32、62…第二列;63…第三列;64…第四列;H1…贯通孔;H2…螺孔;P1、P2…板材;P1A…一个面(安装面);P1B…另一个面具体实施方式接下来,对本专利技术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1〕第一实施方式以下所要说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是将本专利技术例示的固定机构设置在束带上的例子。其中,在以下的说明中,根据需要将利用并记于图中的上下左右前后各方向来进行说明。不过,该各方向只是为了简洁地说明构成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固定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构成为,与主体部形成为一体,并能够连同所述主体部一起固定于安装面,具有:支柱部、弹性片、以及多个止脱片,所述支柱部从与所述主体部连设处向一个方向突出,并被构成为能够从其突出方向先端侧插入在所述安装面形成的孔,所述弹性片被设置在:当所述支柱部被插入到所述孔时,会在所述孔的入口侧抵接所述安装面的位置上,并被构成为,伴随着与所述安装面的抵接而弹性变形,而使欲从所述孔将所述支柱部拔出的方向的力,作用于所述支柱部,当所述支柱部被插入到所述孔时,所述多个止脱片的至少一个会卡于所述孔的出口侧周缘部分,或压抵所述孔的内表面部分,并且所述多个止脱片被构成为,使欲阻止从所述孔将所述支柱部拔出的方向的力,作用于所述支柱部,所述多个止脱片构成沿着所述支柱部的突出方向而延伸的多列,各列所包含的一列的所述止脱片在所述支柱部的突出方向上空开间隔而排列设置,在所述多列所包含的第一列和第二列中,各列所包含的所述止脱片的位置被形成为:在所述支柱部的突出方向上错开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2.28 JP 2013-0391461.一种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构成为,与主体部形成为一体,并能够连同所述主体部一起固定于安装面,具有:支柱部、弹性片、以及多个止脱片,所述支柱部从与所述主体部连设处向一个方向突出,并被构成为能够从其突出方向先端侧插入在所述安装面形成的孔,所述弹性片被设置在:当所述支柱部被插入到所述孔时,会在所述孔的入口侧抵接所述安装面的位置上,并被构成为,伴随着与所述安装面的抵接而弹性变形,而使欲从所述孔将所述支柱部拔出的方向的力,作用于所述支柱部,当所述支柱部被插入到所述孔时,所述多个止脱片的至少一个会卡于所述孔的出口侧周缘部分,或压抵所述孔的内表面部分,并且所述多个止脱片被构成为,使欲阻止从所述孔将所述支柱部拔出的方向的力,作用于所述支柱部,所述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山宽
申请(专利权)人:北川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