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压供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075406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9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恒压供水系统。所述恒压供水系统于将供水网管的水压维持在恒定值,包括调节阀,所述调节阀包括具流体入口、流体出口、流道的流道管、蝶阀及止回阀,所述蝶阀包括把手、中轴及蝶板,所述中轴一端径向穿套所述流道管外周并固接所述蝶板,另一端固接所述把手;所述止回阀包括阀门及密封垫,所述阀门一端枢设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内壁面,另一端固设所述密封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将蝶阀和止回阀结合为一体结构,结合蝶阀和止回阀兼具控制流体流动及防止流体逆流的双重功能,其无须增加一衔接管路,装配上更简易与更节省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供水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恒压供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的增多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城市供水的数量、质量、稳定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我国是个水资源和电能短缺的国家,长期以来在市政供水、小区供水,尤其县城、乡镇供水等方面技术一直比较落后,自动化程度低。而其中的老水厂自动控制系统配置相对落后,机组的控制主要依赖值班人员的手工操作。控制过程繁琐,而且手动控制无法对供水网管的压力和水位变化及时做出恰当的反应。在用水高峰期,水的供给量常常低于需求量,出现水压降低供不应求的现象。现有的小区供水方式有:恒速泵加压供水、水塔高位水箱供水、气压罐供水、液力藕合器和电池滑差离合器调速的供水方式、单片机变频调速供水系统等方式,其主要缺点如下:1、恒速泵加压供水方式无法对供水网管的压力做出及时的反应,水泵的增减都依赖人工进行手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而且为保证供水,机组常处于满负荷运行,不但效率低、耗电量大,而且在用水量较少时,网管长期处于超压运行状态,爆损现象严重,电机硬起动易产生水锤效应,破坏性大,目前较少采用。2、水塔高位水箱供水具有控制方式简单、运行经济合理、短时间维修或停电可不停水等优点,但存在基建投资大,占地面积大,维护不方便,水泵电机为硬起动,启动电流大等缺点,频繁起动易损坏联轴器,目前仅限用于高层建筑。3、气压罐供水具有体积小、技术简单、不受高度限制等特点,但此方式调节量小、水泵电机为硬起动且起动频繁,对电器设备要求
较高、系统维护工作量大,而且为减少水泵起动次数,停泵压力往往比较高,致使水泵在低效段工作,而出水压力无谓的增高,也使浪费加大,从而限制了其发展。4、液力涡合器和电池滑差离合器调速的供水方式易漏油,发热需冷却,效率低,改造麻烦,只能是一对一驱动,需经常检修。5、单片机变频调速供水系统也能做到变频调速,自动化程度要优于上面四种供水方式,但是系统开发周期比较长,对操作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可靠性比较低,维修不方便,且不适用于恶劣的工业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一种构设计科学合理,设备投资小,维护容易,节能效果好的恒压供水系统。所述恒压供水系用于将供水网管的水压维持在恒定值,包括变频器、水泵及调节阀,所述水泵包括异步电机,所述异步电机与所述变频器连接,所述调节阀连通所述水泵和所述供水网管,所述调节阀包括具流体入口、流体出口、流道的流道管、蝶阀及止回阀,所述流道包括靠近所述流体入口且收容所述蝶阀的第一收容空间和靠近所述流体出口且收容所述止回阀的第二收容空间,所述蝶阀和所述止回阀分别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和所述第二收容空间;所述蝶阀包括把手、中轴及蝶板,所述中轴一端径向穿套所述流道管外壁面并固接所述蝶板,另一端固接所述把手;所述止回阀包括阀门及密封垫,所述阀门一端枢设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内壁面,另一端固设所述密封垫。优选的,所述止回阀还包括螺栓,所述螺栓螺入所述阀门,将所述密封垫和所述阀门螺固成一体。优选的,还包括第一止漏垫圈和第二止漏垫圈,所述流体入口套设所述第一止漏垫圈并与所述水泵连通;所述流体出口套设所述第二止漏垫圈并与所述供水网管连通。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及分别与所述
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数据信号连接的控制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流体出口,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供水网管的出口端。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变频器数据信号连接。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恒压供水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本技术的将蝶阀和止回阀结合为一体结构,结合蝶阀和止回阀兼具控制流体流动及防止流体逆流的双重功能,其无须增加一衔接管路,装配上更简易与更节省时间。二、蝶阀及止回阀结合成一体,总体体积大幅缩小、重量减轻并有效节省材料成本;无须增加阀件与管路衔接位置,有效降低流体泄漏的风险。三、采用恒压供水系统进行供水可以提高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便于实现供水系统的集中管理与监控;同时系统具有良好节能性,使用效果好,满足实际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恒压供水系统的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恒压供水系统调节阀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技术恒压供水系统的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恒压供水系统调节阀的剖面图。所述恒压供水系统1用于将供水网管2的水压维持在恒定值,其包括变频器13、水泵12、调节阀11、第一止漏垫圈14、第二止漏垫圈15、第一压力传感器16、第二压力传感器17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6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7数据信号连接的控制器18,所述水泵12包括异步电机121,所述控制器18与所述变频器13数据信号连接,且所述控制器18控制所述变频器13的输出频率以调节异步电机121
转速,所述调节阀11连通所述水泵12和所述供水网管2。所述调节阀11包括具流体入口1111、流体出口1113、流道1115的流道管111、蝶阀113及止回阀115,所述流道1115包括靠近所述流体入口1111且收容所述蝶阀113的第一收容空间11151和靠近所述流体出口1113且收容所述止回阀115的第二收容空间11153,所述蝶阀113和所述止回阀115分别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1151和所述第二收容空间11153。所述蝶阀113包括把手1131、中轴1133及蝶板1135,所述中轴1133一端径向穿套所述流道管111外壁面并固接所述蝶板1135,另一端固接所述把手1131。所述止回阀115包括螺栓1151、阀门1153及密封垫1155,所述阀门1153一端枢设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11153内壁面,另一端固设所述密封垫1155;所述螺栓1151螺入所述阀门1153,将所述密封垫1155和所述阀门1153螺固成一体。当推动所述把手1131带动所述中轴1133及所述蝶板1135同步旋转,使所述流体入口1111和所述流道1115相互连通时,所述流体依序流经所述流体入口1111、所述蝶阀113、并推开所述止回阀115往所述流体出口1113输出,当流体由所述流体出口1113逆向流动时,流体将会推动所述止回阀115使所述密封垫1155密合于所述流道1115的内壁,阻绝流体往所述流体入口1111流动,达到控制流体流动及阻绝流体逆流的双重功效。所述流体入口1111套设所述第一止漏垫圈14并与所述水泵12连通;所述流体出口1113套设所述第二止漏垫圈15并与所述供水网管2连通;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6设于所述流体出口1113,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7设于所述供水网管2的出口端。所述控制器18用来比较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6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7反馈参数与给定值之间的大小,将其差值经过计算转换成所述变频器13当前应该输出的频率并发送至所述变频器13,所述变频器13通过所述输出频率调节异步电机121的转速;所述水泵12由
异步电机121驱动旋转来供水,所述异步电机121的转速由变频器13输出频率进行调节。本技术提供的恒压供水系统可应用于水塔高位水箱供水、气压罐供水等方式,具体的,将气压罐或水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恒压供水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恒压供水系统,用于将供水网管的水压维持在恒定值,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频器、水泵及调节阀,所述水泵包括异步电机,所述异步电机与所述变频器连接,所述调节阀连通所述水泵和所述供水网管,所述调节阀包括具流体入口、流体出口、流道的流道管、蝶阀及止回阀,所述流道包括靠近所述流体入口且收容所述蝶阀的第一收容空间和靠近所述流体出口且收容所述止回阀的第二收容空间,所述蝶阀和所述止回阀分别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和所述第二收容空间;所述蝶阀包括把手、中轴及蝶板,所述中轴一端径向穿套所述流道管外壁面并固接所述蝶板,另一端固接所述把手;所述止回阀包括阀门及密封垫,所述阀门一端枢设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内壁面,另一端固设所述密封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压供水系统,用于将供水网管的水压维持在恒定值,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频器、水泵及调节阀,所述水泵包括异步电机,所述异步电机与所述变频器连接,所述调节阀连通所述水泵和所述供水网管,所述调节阀包括具流体入口、流体出口、流道的流道管、蝶阀及止回阀,所述流道包括靠近所述流体入口且收容所述蝶阀的第一收容空间和靠近所述流体出口且收容所述止回阀的第二收容空间,所述蝶阀和所述止回阀分别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和所述第二收容空间;所述蝶阀包括把手、中轴及蝶板,所述中轴一端径向穿套所述流道管外壁面并固接所述蝶板,另一端固接所述把手;所述止回阀包括阀门及密封垫,所述阀门一端枢设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内壁面,另一端固设所述密封垫。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巍巍杨智鑫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智康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