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的电源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73002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9 11:11
一种变频器的电源组件,电源组件与直流电源风扇连接,为直流电源风扇提供工作电源,所述电源组件包括多块可进行组合连接的独立的直流风机电源板,多块直流风机电源板与多个直流电源风扇连接为直流电源风扇提供工作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变频器的电源组件,通过设计多块直流风机电源板分别与多个直流电源风扇连接为直流电源风扇提供不同的工作电源,根据需要采用不同数量的直流风机电源板进行组合连接即可,而不用重新设计高频变压器就可以满足直流电源风扇更大电流的需求,减少变频器的体积,同时在维修时只需要更换损坏的直流风机电源板,安装拆卸维修方便,降低生产次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频器,具体涉及一种变频器的电源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动机调速控制中,变频器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变频器在运行过程中,其内部功率器件会持续发热,为保证变频器的散热需要,不同功率段的变频器均会配置散热风扇。目前变频器配置的散热风扇分为交流电源风扇和直流电源风扇两种。其中,直流电源风扇的电源均由变频器内部电源板直接供给。由于不同功率变频器在运行中,直流风机对电流和功率的要求不用,不同的机型需要重新设计不同的高频变压器,极其不便。在功率段22KW到630kw的变频器中,直流风机需要的电流比较大,所要求的功率也比较高。传统的供电方案是在不同的变频器上,根据风机功率的大小,在变频器电源板上重新设计风机的供电电路。风机功率越大,所需的电流也越大,为了满足功率和变压器温升要求,高频开关变压器体积也随之增大,但无限增大单个变压器体积是不现实的。再者,风扇寿命一般为2年,工作环境恶劣的场合可能每年都得更换新,由于风扇和整个变频器电路系统共用一个变压器,当风扇堵转时会烧坏供电电源,最终整个供电系统都出现故障,从而引起变频器故障导致设备整机停止,产生次废品及其他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性能安全稳定,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变频器的电源组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频器的电源组件,电源组件与直流电源风扇连接,为直流电源风扇提供工作电源,所述电源组件包括多块可进行组合连接的独立的直流风机电源板1,多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与多个直流电源风扇连接为直流电源风扇提供工作电源。进一步,每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与至少一个直流电源风扇连接。进一步,还包括安装底板2,所述多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依次相互间隔地并排安装在安装底板2上,相邻两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并联连接,每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与两个直流电源风扇连接。进一步,所述直流风机电源板1为+24V电源板。进一步,所述多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依次两两连接;其中一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的第一控制端子15与变频器的控制板连接用于输入CPU控制信号,与该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连接的另一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的第一输入端子11与该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的第二输入端子12连接,后续的直流风机电源板1的第一输入端子11依次与前一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的第二输入端子12连接,后续的直流风机电源板1的第二控制端子16依次与前一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的第三控制端子17连接。进一步,每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还包括第一输出端子13和第二输出端子14;所述第二控制端子16和第三控制端子17并联连接,第一输入端子11和第二输入端子12并联连接,第一输出端子13和第二输出端子14并联连接,第一输出端子13和第二输出端子14可分别连接一个直流电源风扇。进一步,第一控制端子15与所述第二控制端子16和第三控制端子17依次设于直流风机电源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输入端子11和第二输入端子12相互垂直设于直流风机电源板的另一侧的角部,第一输出端子13和第二输出端子14设于直流风机电源板1的一端。进一步,还包括对MOS管进行散热的散热组件101,变压器102和与接触器连接的接线端子103,所述散热组件101设于直流风机电源板的一侧,位于第一控制端子15的上方,所述变压器102设于直流风机电源板的另一侧,位于第二输入端子12的下方,所述接线端子103设于直流风机电源板的一端,
位于第二输出端子14的一侧。进一步,还包括罩壳3,所述罩壳3安装于安装底板2上,罩壳3将多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罩于罩壳3内,罩壳3的侧壁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孔301。本技术变频器的电源组件,通过设计多块直流风机电源板分别与多个直流电源风扇连接为直流电源风扇提供不同的工作电源,根据需要采用不同数量的直流风机电源板进行组合连接即可,而不用重新设计高频变压器就可以满足直流电源风扇更大电流的需求,减少变频器的体积,同时在维修时只需要更换损坏的直流风机电源板,安装拆卸维修方便,降低生产次品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变频器电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直流风机电源板与安装底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直流风机电源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两块直流风机电源板的连接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变频器电源组件的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至4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变频器的电源组件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变频器的电源组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如图1、2所示,本技术变频器的电源组件包括安装底板2,安装在安装底板2上的直流风机电源板1和罩于安装底板2上的罩壳3,罩壳3将多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罩于罩壳3内,罩壳3的侧壁还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孔301。电源组件与直流电源风扇连接,为直流电源风扇提供工作电源。如图2、3所示,所述电源组件包括多块可进行组合连接的直流风机电源板1,多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与多个直流电源风扇连接为直流电源风扇提供工作电源。本技术变频器的电源组件,通过设计多块直流风机电源板分别与多个
直流电源风扇连接为直流电源风扇提供不同的工作电源,根据需要采用不同数量的直流风机电源板进行组合连接即可,而不用重新设计高频变压器就可以满足直流电源风扇更大电流的需求,减少变频器的体积,同时在维修时只需要更换损坏的直流风机电源板,安装拆卸维修方便,降低生产次品率。如图2所示,所述多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依次相互间隔地并排安装在安装底板2上,相邻两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并联连接。每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至少与一个直流电源风扇连接,图中实施例给出的五块结构完全相同的直流风机电源板1,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直流风机电源板1的数量作出调整;图中给出五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并排排列在安装底板2上,直流风机电源板1也可根据变频器其他元件的安装位置采用其他的排列方式。特别地,所述直流风机电源板1为+24V电源板,每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的功率可达到100W,可以满足绝大部分风机对电流的需求。如图4所示,所述多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依次两两连接;其中一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的第一控制端子15与变频器的控制板连接用于输入CPU控制信号,与该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连接的另一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的第一输入端子11与该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的第二输入端子12连接,后续的直流风机电源板1的第一输入端子11依次与前一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的第二输入端子12连接,后续的直流风机电源板1的第二控制端子16依次与前一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的第三控制端子17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每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还包括第一输出端子13和第二输出端子14;第一控制端子15与所述第二控制端子16和第三控制端子17依次设于直流风机电源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输入端子11和第二输入端子12相互垂直设于直流风机电源板的另一侧的角部,第一输出端子13和第二输出端子14设于直流风机电源板1的一端,第一输出端子13和第二输出端子14可分别连接一个直流电源风扇。每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调整,图中实施例给出输出端子的数量为两个,可以分别连接一个直流电源风扇,也可以为每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只连接一个直流电源风扇或者更多个直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变频器的电源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频器的电源组件,电源组件与直流电源风扇连接,为直流电源风扇提供工作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包括多块可进行组合连接的独立的直流风机电源板(1),多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与多个直流电源风扇连接为直流电源风扇提供工作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器的电源组件,电源组件与直流电源风扇连接,为直流电源风扇提供工作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包括多块可进行组合连接的独立的直流风机电源板(1),多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与多个直流电源风扇连接为直流电源风扇提供工作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每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与至少一个直流电源风扇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器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底板(2),所述多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依次相互间隔地并排安装在安装底板(2)上,相邻两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并联连接,每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与两个直流电源风扇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风机电源板(1)为+24V电源板。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频器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依次两两连接;其中一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的第一控制端子(15)与变频器的控制板连接用于输入CPU控制信号,与该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连接的另一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的第一输入端子(11)与该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的第二输入端子(12)连接,后续的直流风机电源板(1)的第一输入端子(11)依次与前一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的第二输入端子(12)连接,后续的直流风机电源板(1)的第二控制端子(16)依次与前一块直流风机电源板(1)的第三控制端子(17)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频器的电源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燕林阮冬华刘明兰王海峰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