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筒式仪表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70317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9 0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炮筒式仪表和车辆,包括安装于仪表板本体(1)的组合仪表(2)以及罩设于该组合仪表的组合仪表面罩(3),所述组合仪表安装有表盘,其中,所述组合仪表形成有围绕所述表盘并凸出于所述表盘向外延伸的第一炮筒体(21),所述组合仪表面罩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炮筒体相对接的第二炮筒体(31)。即,第一炮筒体和第二炮筒体能够组合对接从而使得仪表上形成完整的炮筒结构,可以使得炮筒式仪表能够在安装空间较小的情况下进行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仪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炮筒式仪表以及使用该炮筒式仪表的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于车辆内饰造型风格等外观设计的重视,仪表一般采用炮筒式结构配合绚丽的颜色以及丰富的液晶显示来体现整车内饰运动版造型风格。在现有技术中,炮筒通常会与组合仪表集成在一起,而由于炮筒为倾斜结构,则要求仪表装配空间较大,不利于组合仪表的布置,同时也影响组合仪表面罩的装配;而将炮筒集成在组合仪表面罩上,这样对组合仪表面罩的加工制造工艺增加难度,装配难度也比较大。因此提供一种方便装配的炮筒式仪表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炮筒式仪表,该炮筒式仪表易于装配。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使用本技术提供的炮筒式仪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炮筒式仪表,包括安装于仪表板本体的组合仪表以及罩设于该组合仪表的组合仪表面罩,所述组合仪表安装有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仪表形成有围绕所述表盘并凸出于所述表盘向外延伸的第一炮筒体,所述组合仪表面罩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炮筒体相对接的第二炮筒体。可选地,所述第二炮筒体一端凸出于所述组合仪表面罩向外延伸,另一 端与所述第一炮筒体对接。优选地,所述第一炮筒体的向外凸出长度与所述第二炮筒体的向外凸出长度之比为1.5:1~2.5:1。优选地,所述炮筒式仪表包括在对接时定位所述仪表板本体和所述组合仪表的定位机构。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形成在所述仪表板本体上的定位柱,以及形成在所述组合仪表上的圆孔,所述定位柱插入到所述圆孔内以将所述组合仪表定位到所述仪表板本体上。优选地,所述组合仪表通过螺钉连接于所述仪表板本体。优选地,所述组合仪表面罩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仪表板本体上。优选地,所述组合仪表面罩设置有多个卡扣,所述仪表板本体形成有对应的多个定位孔,所述卡扣卡接到所述定位孔内。优选地,所述第一炮筒体形成有围绕所述表盘的多个第一窗口,所述第二炮筒体形成有与该所第一窗口一一对齐的第二窗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炮筒结构一分为二,一部分集成在组合仪表上,另一部分集成在组合仪表面罩上,最后将两部分进行对接以形成完整的炮筒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使得炮筒式仪表能够在安装空间较小的情况下进行装配,并且组合而成的炮筒也不会影响组合仪表的安装布置。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组合仪表与仪表板本体的安装配合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炮筒式仪表与仪表板本体的安装配合图。图3是图2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组合仪表的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组合仪表面罩的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 1仪表板本体 11定位柱2组合仪表 21第一炮筒体 22圆孔3组合仪表面罩 31第二炮筒体 32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指仪表的相应轮廓的内和外而言。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炮筒式仪表以及使用该炮筒式仪表的车辆。该炮筒式仪表包括安装于仪表板本体1的组合仪表2以及罩设于该组合仪表2的组合仪表面罩3,组合仪表2安装有表盘,其中,组合仪表2形成有围绕表盘并凸出于表盘向外延伸的第一炮筒体21,组合仪表面罩3形成有与第一炮筒体21相对接的第二炮筒体31。即,第一炮筒体21和第二炮筒体31通过组合对接能够使得仪表上形成完整的炮筒结构,很好地解决了炮筒结构完全集成在组合仪表2或者组合仪表面罩3上不利于各自的布置与装配的问题,并且可以满足在装配空间较小的情况下,仍能够易于安装布置本技术提供的炮筒式仪表。如图2所示,第二炮筒体31一端凸出于组合仪表面罩3向外延伸,另一端与第一炮筒体21对接。其中,第二炮筒体31一端凸出向外延伸使得组合仪表面罩3罩在表盘的长度加长,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仪表反光的问题,方便驾驶员看清表盘内的数据;而另一端则需要与第一炮筒体21组合对接,以使得构成完整的炮筒结构,从而在增强动感的视觉效果的同时提高实用性。考虑到组合仪表面罩3的工艺性,形成在组合仪表面罩3上的第二炮筒体31向外凸出的长度不宜超过组合仪表面罩3的拔模高度,同时在组合仪表2上形成的第一炮筒体21的向外凸出长度也不宜超出组合仪表2的横向长度,以此保证组合仪表2能够正常布置与安装在仪表板本体1上。因此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炮筒体21的向外凸出长度与第二炮筒体31的向外凸出长度之比优选地为1.5:1~2.5:1,在此范围比内既能够达到组合仪表面罩3的工艺性要求,又能够方便组合仪表2的安装。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组合仪表2准确安装到仪表板本体1上,本技术提供的炮筒式仪表还包括对接时定位仪表板本体1和组合仪表2的定位机构,以此来保证对接的准确性。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定位机构包括形成在仪表板本体1上的定位柱11,以及形成在组合仪表2上的圆孔22,定位柱11插入到圆孔22内以将组合仪表2定位到仪表板本体1上。组合仪表2的定位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与组合仪表面罩3的安装配合,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证第一炮筒体21以及第二炮筒体31对接时的准确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圆孔22和定位柱11可以互换位置,或者有其他定位机构实现。如图4所示,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组合仪表2通过螺钉连接于仪表板本体1上,螺钉连接易于拆卸和更换,在固定组合仪表2时也简单方便,易于安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选择其他固定连接方式,对此本技术不作限制。如图2和图5所示,组合仪表面罩3可拆卸地安装于仪表板本体1上,优选地,在组合仪表面罩3上设置有多个卡扣32,仪表板本体1形成有对应的多个定位孔,卡扣32卡接到定位孔内,以实现组合仪表面罩3与仪表板本体1的定位配合,组合仪表面罩3与组合仪表2分别通过与仪表板本体1的定位安装以实现组合仪表面罩3与组合仪表2的安装配合,保证两者安装配合的稳定性与实用性。如图2所示,第一炮筒体21形成有围绕表盘的多个第一窗口以供驾驶员读取表盘数据,第二炮筒体31形成有与该第一窗口一一对应的第二窗口,第二窗口能够遮挡阳光,避免仪表的反光,并且能够增强视觉效果。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窗口可以有两个,以分别围绕转速表和车速表。综上,本技术提供一种炮筒式仪表和车辆,通过分别在组合仪表2和组合仪表面罩3上集成有第一炮筒体21和第二炮筒体31,并将两个炮筒体相对接以构成为完整的炮筒结构,使得炮筒式仪表在较小空间下仍能够易于安装与布置,加之对于车辆的配备适用范围广,故此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炮筒式仪表和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炮筒式仪表,包括安装于仪表板本体(1)的组合仪表(2)以及罩设于该组合仪表(2)的组合仪表面罩(3),所述组合仪表(2)安装有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仪表(2)形成有围绕所述表盘并凸出于所述表盘向外延伸的第一炮筒体(21),所述组合仪表面罩(3)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炮筒体(21)相对接的第二炮筒体(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炮筒式仪表,包括安装于仪表板本体(1)的组合仪表(2)以及罩设于该组合仪表(2)的组合仪表面罩(3),所述组合仪表(2)安装有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仪表(2)形成有围绕所述表盘并凸出于所述表盘向外延伸的第一炮筒体(21),所述组合仪表面罩(3)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炮筒体(21)相对接的第二炮筒体(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筒式仪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炮筒体(31)一端凸出于所述组合仪表面罩(3)向外延伸,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炮筒体(21)对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炮筒式仪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炮筒体(21)的向外凸出长度与所述第二炮筒体(31)的向外凸出长度之比为1.5:1~2.5: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筒式仪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炮筒式仪表包括在对接时定位所述仪表板本体(1)和所述组合仪表(2)的定位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炮筒式仪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形成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迪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