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吉桃专利>正文

一种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69577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8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冲器,包括缸套、外套和活塞,所述的缸套下端口设置缓冲堵头,缸套上端口设置有连接套,所述的缸套容置外套内,所述的连接套和缓冲堵头外壁均设置与外套内壁配合的密封圈,在外套内壁与缸套外壁之间形成导油通道,所述的活塞容置于缸套内,活塞的顶部连接有一活塞杆,活塞杆向上延伸穿过连接套和外套的上端口,在所述的活塞杆中部设置油囊,活塞杆的上部套接有压力套,压力套与外套上端口之间设置压力弹簧,压力套在压力弹簧的作用下挤压油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油囊采用开放式结构,不存在漏油的问题,具体设计巧妙,经久耐用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具体是一种缓冲器
技术介绍
缓冲器在机械领域应用非常广泛,比如车辆减振等都需要使用缓冲器,目前筒状的缓冲器一般采用油压缓冲,但是目前油压缓冲器存在漏油等问题,严重影响缓冲器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器,在活塞杆上设置油囊,油囊一端捆绑在活塞杆上,另一端与连接套固连,油囊体积随着油压变化而变化,本技术的油囊采用开放式结构,不存在漏油的问题,具体设计巧妙,经久耐用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缸套、外套和活塞,所述的缸套下端口设置缓冲堵头,缸套上端口设置有连接套,所述的缸套容置外套内,所述的连接套和缓冲堵头外壁均设置与外套内壁配合的密封圈,在外套内壁与缸套外壁之间形成导油通道,所述的活塞容置于缸套内,活塞的顶部连接有一活塞杆,活塞杆向上延伸穿过连接套和外套的上端口,在所述的活塞杆中部设置油囊,活塞杆的上部套接有压力套,压力套与外套上端口之间设置压力弹簧,压力套在压力弹簧的作用下挤压油囊;所述的活塞内部设有贯穿活塞的导油孔,导油孔内设有单向阀,导油孔上端口与油囊连通,缸套下部侧壁上开有通孔,所述的缓冲堵头侧壁设有与通孔连通的缓冲油孔,缓冲油孔和通孔连通缸套内部和导油通道,导油通道通过连接套与缸油之间回油通道与油囊连通。所述的油囊包括一个囊体,囊体上端口被捆绑活塞杆中部,囊体的下端口与连接套固连,所述的连接套底部还设置定位块,在所述的缸套上端口设置与定位块配合的缺口。所述的缓冲堵头包括连接座、密封座和旋扭,密封座上部的外壁设有两组与缸套内避配合的密封圈,所述的缓冲油孔设置两组密封圈之间,所述的连接座旋接在外套的底部,密封座的下部穿过连接座与旋扭连接;所述的连接座外壁与外套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座外壁的两组密封圈之间还设有缓冲调节槽,缓冲调节槽位置与缓冲油孔对应,缓冲节槽的宽度和深度自缓冲油孔起逐渐减小。本技术将油囊设置在活塞杆上,油囊囊体一端捆绑在活塞杆上,另一端与连接套固连,这种结构很好解决了现有缓冲器存在的油囊漏油问题,底部的缓冲堵头可通过旋扭来调节位置,缓冲调节槽的宽度和深度自缓冲油孔起逐渐减小,通过旋转密封座可以调节缓冲油孔和通孔的油道流通量,从而达到调节缓冲速度;本技术油囊采用开放式结构,不存在漏油的问题,具体设计巧妙,经久耐用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缸套1、外套2和活塞3,所述的缸套1下端口设置缓冲堵头5,缸套1上端口设置有连接套6,所述的缸套1容置外套2内,所述的连接套6和缓冲堵头5外壁均设置与外套2内壁配合的密封圈,在外套2内壁与缸套1外壁之间形成导油通道21,所述的活塞3容置于缸套1内,活塞3的顶部连接有一活塞杆7,活塞杆7向上延伸穿过连接套6和外套2的上端口,在所述的活塞杆中部设置油囊8,活塞杆7的上部套接有压力套9,压力套9与外套上端口之间设置压力弹簧10,压力套9在压力弹簧10的作用下挤压油囊8;所述的活塞3内部设有贯穿活塞的导油孔31,导油孔31内设有单向阀32,导油孔31上端口与油囊8连通,缸套1下部侧壁上开有通孔11,所述的缓冲堵头5侧壁设有与通孔11连通的缓冲油孔55,缓冲油孔55和通孔11连通缸套1内部和导油通道21,导油通道21通过连接套6与缸套1之间回油通道12与油囊8连通。所述的油囊8包括一个囊体,囊体上端口被捆绑活塞杆7中部,囊体8的下端口与连接套6固连,所述的连接套6底部还设置定位块61,在所述的缸套1上端口设置与定位块61配合的缺口。所述的缓冲堵头5包括连接座51、密封座52和旋扭53,密封座52上部的外壁设有两组与缸套内避配合的密封圈,所述的缓冲油孔55设置两组密封圈之间,所述的连接座52旋接在外套2的底部,密封座51的下部穿过连接座52与旋扭53连接;所述的连接座52外壁与外套2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座51外壁的两组密封圈之间还设有缓冲调节槽56,缓冲调节槽位置56与缓冲油孔55对应,缓冲节槽56的宽度和深度自缓冲油孔55起逐渐减小。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活塞杆7受压,使得活塞3下移,使得缸套内的液压油压力升高,液压油通过缓冲油孔55经过缓冲节槽56和通孔11进入到导油通道21,然后再经过回油通道12回流到油囊内,油囊膨胀推动连接套6上移压缩压力弹簧10;待外部的压力撤消时,油囊8在压力弹簧10的作用下,油囊8内油压高于缸套1内的油压,此时液压油通过导油孔31推开单向阀32进入到缸套内,使得活塞和活塞杆复位。本技术将油囊设置在活塞杆上,油囊囊体一端捆绑在活塞杆上,另一端与连接套固连,这种结构很好解决了现有缓冲器存在的油囊漏油问题,底部的缓冲堵头可通过旋扭来调节位置,缓冲调节槽的宽度和深度自缓冲油孔起逐渐减小,通过旋转密封座可以调节缓冲油孔和通孔的油道流通量,从而达到调节缓冲速度;本技术油囊采用开放式结构,不存在漏油的问题,具体设计巧妙,经久耐用的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缓冲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缸套(1)、外套(2)和活塞(3),所述的缸套(1)下端口设置缓冲堵头(5),缸套(1)上端口设置有连接套(6),所述的缸套(1)容置外套(2)内,所述的连接套(6)和缓冲堵头(5)外壁均设置与外套(2)内壁配合的密封圈,在外套(2)内壁与缸套(1)外壁之间形成导油通道(21),所述的活塞(3)容置于缸套(1)内,活塞(3)的顶部连接有一活塞杆(7),活塞杆(7)向上延伸穿过连接套(6)和外套(2)的上端口,在所述的活塞杆中部设置油囊(8),活塞杆(7)的上部套接有压力套(9),压力套(9)与外套上端口之间设置压力弹簧(10),压力套(9)在压力弹簧(10)的作用下挤压油囊(8);所述的活塞(3)内部设有贯穿活塞的导油孔(31),导油孔(31)内设有单向阀(32),导油孔(31)上端口与油囊(8)连通,缸套(1)下部侧壁上开有通孔(11),所述的缓冲堵头(5)侧壁设有与通孔(11)连通的缓冲油孔(55),缓冲油孔(55)和通孔(11)连通缸套(1)内部和导油通道(21),导油通道(21)通过连接套(6)与缸套(1)之间回油通道(12)与油囊(8)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缸套(1)、外套(2)和活塞(3),所述的缸套(1)下端口设置缓冲堵头(5),缸套(1)上端口设置有连接套(6),所述的缸套(1)容置外套(2)内,所述的连接套(6)和缓冲堵头(5)外壁均设置与外套(2)内壁配合的密封圈,在外套(2)内壁与缸套(1)外壁之间形成导油通道(21),所述的活塞(3)容置于缸套(1)内,活塞(3)的顶部连接有一活塞杆(7),活塞杆(7)向上延伸穿过连接套(6)和外套(2)的上端口,在所述的活塞杆中部设置油囊(8),活塞杆(7)的上部套接有压力套(9),压力套(9)与外套上端口之间设置压力弹簧(10),压力套(9)在压力弹簧(10)的作用下挤压油囊(8);所述的活塞(3)内部设有贯穿活塞的导油孔(31),导油孔(31)内设有单向阀(32),导油孔(31)上端口与油囊(8)连通,缸套(1)下部侧壁上开有通孔(11),所述的缓冲堵头(5)侧壁设有与通孔(11)连通的缓冲油孔(55),缓冲油孔(55)和通孔(11)连通缸套(1)内部和导油通道(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吉桃
申请(专利权)人:陈吉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