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06551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8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系统(100),其具有至少两个电梯井(101a、101b)并且具有至少一个电梯轿厢(200),其中,在每个电梯井(101a、101b)中均设置有竖直延伸的轨道(110a、110b),电梯轿厢(200)能够沿着轨道(110a、110b)被驱动。每个轨道(110a、110b)均包括可转动部分(120a、120b),所述可转动部分相对于彼此对准,使得电梯轿厢能够沿着可转动部分在电梯井之间被驱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系统以及一种用于操作具有至少两个竖直电梯井并且具有至少一个电梯轿厢的电梯系统的方法,其中,在每个电梯井中均设置有可以使电梯轿厢沿其行进的至少一个竖直延伸的轨道。
技术介绍
在电梯系统中,电梯轿厢通常受限于特定的电梯井,并且可能通常仅在这个特定的电梯井内行进。电梯轿厢能够在不同的电梯井之间传送的电梯系统是已知的,但这种传送通常涉及相当大的工作量。用于使电梯轿厢行进的各种元件——比如驱动器、支承缆索或导轨——通常设置在一个电梯井中。如果试图将电梯轿厢从第一电梯井传送到第二电梯井内,则首先将电梯轿厢与第一电梯井中的所有这些元件分离、将电梯轿厢从第一电梯井输送到第二电梯井内并且将电梯轿厢连接至第二电梯井中的相应的元件。电梯轿厢在电梯井之间的输送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仅通过复杂机构才有可能。因此,电梯轿厢的这种传送涉及大量工作量并且是耗时的。事实是整个电梯系统在传送过程期间必然是不运转的。因此,期望允许电梯轿厢在电梯井之间涉及较少工作量的灵活传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梯系统以及一种用于操作具有独立专利权利要求的特征的电梯系统的方法。从属权利要求以及以下说明书涉及有利的改进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竖直电梯井和至少一个电梯轿厢。在每个电梯井中分别设置有电梯轿厢能够沿着其行进的至少一个轨道。这些轨道中的每个轨道均具有设计成可转动的至少一个部分。所述可转动部分相对于彼此能够对准,使得电梯轿厢能够在电梯井之间沿着所述可转动部分行进。由此,能够使电梯轿厢沿着电梯井中的两个轨道的可转动部分在相邻的电梯井之间行进。出于该目的,所述可转动部分围绕水平轴线转动,使得所述可转动部分彼此对准并且共同形成水平延伸轨道。特别地,使电梯轿厢在两个相邻的电梯井之间行进。特别地,使电梯轿厢在其之间行进的两个相邻的电梯井中的两个轨道的相应部分转动。所述两个可转动部分在转动状态中形成(基本)没有间隙的(基本)封闭轨道,电梯轿厢沿着封闭轨道在所述两个电梯井之间行进。特别地,可转动部分转动经过90°。通过可转动部分的转动,由此形成电梯轿厢沿着其水平行进的水平轨道。此外,还特别可能的是可转动部分转动经过适宜的角度。由此,形成倾斜轨道,即相对于电梯井倾斜适宜角度的轨道。使电梯轿厢沿着所述倾斜轨道相对于电梯井倾斜地行进。例如,可以使电梯轿厢不仅行进到不同的电梯井内而且同时还行进至不同的楼层。电梯轿厢沿着可转动部分在两个电梯井之间的行进在以下描述中将被称为电梯轿厢的“水平行进”。这不应被理解为必须使电梯轿厢准确地沿水平方向行进,而是意味着电梯轿厢的运动至少具有沿水平方向的分量。本专利技术的优势根据本专利技术,对于在两个电梯井之间传送电梯轿厢无需另外的元件。特别地,对于将电梯轿厢从一个电梯井输送到另一个电梯井内无需另外的机构。在电梯系统的正常操作期间用于使电梯轿厢在电梯井中竖直行进的全部元件或至少基本全部元件也被用于电梯轿厢的水平行进。在被传送到另一个电梯井内之前不必使电梯轿厢与任何元件分离。此外,在被传送到另一个电梯井内之后不需要使电梯轿厢连接至任何元件。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消耗大量时间的情况下执行电梯轿厢的传送。此外,对于水平行进无需另外的制动器。用于电梯轿厢竖直行进的制动器承受更高负载,并且必须经受比用于电梯轿厢水平行进的制动器更大的力。因此,用于电梯轿厢正常操作的制动器也能够用于电梯轿厢的水平行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传送可以在电梯系统的正常操作期间执行。没必要使电梯系统停止操作以进行传送过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轿厢的传送特别地是以自动或全自动的方式实现的。这种传送甚至在乘客位于电梯轿厢中也能够执行。特别地,可以在乘客处于被输送的过程中的同时执行电梯轿厢的传送。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改进方案中,电梯轿厢初始地位于具有第一轨道的第一电梯井中。在电梯系统的正常操作期间,可以使电梯轿厢在所述第一电梯井中沿着第一轨道竖直地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电梯轿厢从第一电梯井传送到第二电梯井内。最初使电梯轿厢在第一电梯井中行进至第一轨道的第一可转动部分。第一轨道的所述第一可转动部分转动出其初始竖直方向。此外,第二电梯井中的第二轨道的第二节可转动部分转动出其初始竖直方向。第一可转动部分和第二可转动部分形成使电梯轿厢沿着其水平地行进的轨道。由此使电梯轿厢从第一电梯井沿着第一和第二可转动部分行进到第二电梯井内。随后,使第一和第二可转动部分转动回其初始竖直方向。电梯轿厢现在位于第二电梯井中并且随后可以在电梯系统的正常操作中在第二电梯井中沿着第二轨道竖直地行进。第一可转动部分和第二可转动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各自设置在相同楼层中。在此,特别地,第一和第二可转动部分各自转动经过90°,并且电梯轿厢在相应的楼层中在第一电梯井与第二电梯井之间传送。然而也可想到在不同的楼层之间传送电梯轿厢。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可转动部分设置在第一楼层,第二可转动部分设置在第二楼层。可转动部分转动特定角度,并且电梯轿厢从第一楼层传送至第二楼层。在本专利技术的有利的改进方案中,可以借助线性驱动器或借助多个线性驱动器使电梯轿厢在电梯井中沿着轨道行进。电梯系统由此被构造为没有机器房的电梯系统。在这种情况下,使电梯轿厢特别地在没有缆索、特别是没有支承缆索的情况下行进。由此,在电梯井中,没有会妨碍电梯轿厢在电梯井之间传送的支承缆索。通过利用线性驱动器,特别地有可能使电梯轿厢在没有配重的情况下行进。电梯轿厢的无缆索行进可以带来另外的优点。通过支承缆索引起行进或悬挂在支承缆索上的电梯轿厢在支承缆索具有大约500m长度的情况下达到设计极限:在这种长度下,支承缆索可能处于振动或跳动状态,由此使其撞击电梯井或建筑物,这可能引起与建筑物的静力学有关的问题。这些缺点可以通过使用线性驱动器来克服。由此,电梯轿厢也能够不存在问题地行进大于500m的建筑物高度。优选地,线性驱动器的第一元件由电梯井的轨道形成。线性驱动器的第二元件设置在电梯轿厢上。线性驱动器的所述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彼此相互作用,由此可以使电梯轿厢行进。线性驱动器特别地为长定子线性马达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元件是定子或主要部件的形式。特别地,在此,电流通过的线圈作为定子设置在轨道上。设置在电梯轿厢上的第二元件在这种情况下是反作用部件或辅助部件的形式。特别地,在此,至少一个永磁体和/或至少一个电磁体作为反作用部件设置在电梯轿厢上。线性驱动器另一方面也可以是短定子线性马达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电梯轿厢上的第二元件为定子的形式,而第一元件是反作用部件的形式。此外,还可想到的是将线性驱动器配置为异步线性驱动器。在这种情况下,异步线性驱动器未形成有永磁体或电磁体。此外优选地的是,线性驱动器的第二元件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电梯轿厢上。特别地,第二元件可以随着轨道的可转动部分转动。由此,线性驱动器的第二元件可以与线性驱动器的第一元件类似地转动,并且被用于引起电梯轿厢的水平行进。由此,被用于在电梯系统的正常操作期间引起电梯轿厢竖直行进的线性驱动器的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也被用于在两个电梯井之间传送电梯轿厢。因此,对于传送电梯轿厢无需另外的驱动器。电梯轿厢优选地还包括吊舱和支架单元。线性驱动器的第二元件设置在电梯轿厢的所述支架单元上。支架单元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电梯轿厢的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梯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系统(100),所述电梯系统(100)具有至少两个电梯井(101a、101b)并且具有至少一个电梯轿厢(200),其中,在每个电梯井(101a、101b)中均设置有竖直延伸的轨道(110a、110b),所述电梯轿厢(200)能够沿着所述轨道(110a、110b)行进,其中,每个轨道(110a、110b)均形成有可转动部分(120a、120b),其中,所述可转动部分相对于彼此能够对准,使得所述电梯轿厢能够沿着所述可转动部分在所述电梯井之间行进,其中,借助线性驱动器(300)能够使所述电梯轿厢(200)在所述电梯井(101a、101b)中沿着所述轨道(110a、110b)行进,其中‑所述线性驱动器(300)的第一元件(310)是由所述电梯井(101a、101b)的所述轨道(110a、110b)形成的,并且‑所述线性驱动器(300)的第二元件(320)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20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驱动器(300)的所述第二元件(320)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电梯轿厢(200)上,并且/或者所述线性驱动器(300)的所述第二元件(320)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200)的支架单元(220)上,其中,所述支架单元(220)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电梯轿厢(200)的吊舱(210)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3.28 DE 102014104458.41.一种电梯系统(100),所述电梯系统(100)具有至少两个电梯井(101a、101b)并且具有至少一个电梯轿厢(200),其中,在每个电梯井(101a、101b)中均设置有竖直延伸的轨道(110a、110b),所述电梯轿厢(200)能够沿着所述轨道(110a、110b)行进,其中,每个轨道(110a、110b)均形成有可转动部分(120a、120b),其中,所述可转动部分相对于彼此能够对准,使得所述电梯轿厢能够沿着所述可转动部分在所述电梯井之间行进,其中,借助线性驱动器(300)能够使所述电梯轿厢(200)在所述电梯井(101a、101b)中沿着所述轨道(110a、110b)行进,其中-所述线性驱动器(300)的第一元件(310)是由所述电梯井(101a、101b)的所述轨道(110a、110b)形成的,并且-所述线性驱动器(300)的第二元件(320)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20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驱动器(300)的所述第二元件(320)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电梯轿厢(200)上,并且/或者所述线性驱动器(300)的所述第二元件(320)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200)的支架单元(220)上,其中,所述支架单元(220)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电梯轿厢(200)的吊舱(210)上。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100),其中,所述电梯轿厢(200)的电梯轿厢悬挂装置是背包式悬挂装置的形式。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100),其中,所述轨道(110a、110b)是导轨的形式。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100),其中,所述电梯轿厢(200)包括锁定装置(230),所述锁定装置(230)设计成相对于所述电梯井(101a、101b)锁定所述电梯轿厢(200)的所述吊舱(210)或将所述电梯轿厢(200)的所述吊舱(210)锁定在所述支架单元(200)上。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100),其中,在两个电梯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爱德华·施泰因豪尔
申请(专利权)人:蒂森克虏伯电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