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粘着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60596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7 1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面粘着片(1),其用于第一硬质体(4)与第二硬质体(5)之间的粘接,其中,双面粘着片(1)具备:第一粘着面(11S),其粘接于第一硬质体(4);及第二粘着面(12S),其粘接于第二硬质体(5),当将第一粘着面(11S)相对于第一硬质体(4)的基于环形快粘试验的剥离力设为L1,并将第二粘着面(12S)相对于第二硬质体(5)的基于环形快粘试验的剥离力设为L2时,L1相对于L2之比即L1/L2为0.0005~0.05,至少在第一粘着面(11S)上的相对于二碘甲烷的接触角为85°以上。这种双面粘着片(1)的再加工性优异,当剥离使用该双面粘着片(1)贴合的第一硬质体(4)和第二硬质体(5)时,能够至少使第一硬质体(4)可再利用地进行剥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多个硬质体之间的粘接的双面粘着片
技术介绍
近年来,移动电话、平板计算机终端等各种移动电子设备具备使用了显示体模块的显示器,所述显示体模块具有液晶元件、发光二极管(LED元件)、有机电致发光(有机EL)元件等。在如上所述的显示器中,使用双面粘着片将偏光膜等贴合于显示体模块,但进行该贴合时,有时贴合位置发生偏离。在此,由于显示体模块价格高,因此通常进行再利用。因而,对上述的粘着片要求能够从显示体模块剥离的再加工性(リワーク性),以便能够再利用显示体模块。因此,专利文献1及2提出了具有再加工性的双面粘着片。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4-23172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13-3248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近年来,上述显示器成为触摸面板方式的情况也在逐渐增加,此时,在显示体模块的表面侧设置有包含玻璃板、塑料板的触摸面板。当贴合这些显示体模块和触摸面板时,使用双面粘着片的情况也在逐渐增加,但如上所述通过双面粘着片贴合硬质材料(硬质体)彼此的情况要比贴合薄膜彼此或薄膜与硬质体的情况更加困难,贴合时的成品率容易下降。因而,在上述情况下,将两个硬质体剥离以便能够再利用显示体模块的必要性更高,但剥离通过双面粘着片贴合的两个硬质体是非常困难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粘着片仅考虑到剥离薄膜彼此或薄膜与硬质体的情况下的再加工性,难以剥离两个硬质体。另外,虽然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粘着片是考虑到剥离两个硬质体的情况的粘着片,但其再加工性并不充分。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加工性优异的双面粘着片,其用于供再利用的第一硬质体与第二硬质体之间的粘接,当剥离使用该粘着剂层贴合的第一硬质体和第二硬质体时,能够使第一硬质体可再利用地进行剥离。(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首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面粘着片,其用于第一硬质体与第二硬质体之间的粘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粘着片具备:第一粘着面,其粘接于所述第一硬质体或位于比所述双面粘着片更靠所述第一硬质体侧的部件;以及第二粘着面,其粘接于所述第二硬质体或位于比所述双面粘着片更靠所述第二硬质体侧的部件,将所述第一粘着面相对于所述第一硬质体或位于比所述双面粘着片更靠所述第一硬质体侧的部件的、基于JIS Z0237:2009中规定的环形快粘((loop tack)试验的剥离力设为L1,并将所述第二粘着面相对于所述第二硬质体或位于比所述双面粘着片更靠所述第二硬质体侧的部件的、基于JIS Z0237:2009中规定的环形快粘试验的剥离力设为L2时,所述L1相对于所述L2之比(L1/L2)为0.0005~0.05,至少在所述第一粘着面上的相对于二碘甲烷的接触角为85°以上(专利技术1)。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的双面粘着片,通过如上述规定基于环形快粘试验的剥离力比及相对于二碘甲烷的接触角,至少对第一硬质体的再加工性优异。因而,当剥离使用该双面粘着片贴合的第一硬质体和第二硬质体时,能够至少使第一硬质体可再利用地进行剥离。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中,在所述第一硬质体与所述双面粘着片中的所述第一粘着面的界面剥离用所述双面粘着片将所述第一硬质体和所述第二硬质体粘接而成的积层体时的剥离力,按照JIS Z0237:2009,在剥离速度300mm/min、剥离角度90°的条件下测定的所述剥离力优选为1~40N/25mm(专利技术2)。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2)中,优选地,所述双面粘着片具备:第一粘着剂层,其具有所述第一粘着面;及第二粘着剂层,其具有所述第二粘着面(专利技术3)。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3)中,优选在所述第一粘着剂层与所述第二粘着剂层之间设有芯材(专利技术4)。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3、4)中,所述第二粘着剂层优选由含有(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的丙烯酸类粘着剂构成(专利技术5)。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5)中,优选地,所述(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20万~100万,所述第二粘着剂层的厚度为10~400μm(专利技术6)。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6)中,所述第二粘着剂层的段差追随率优选为20%以上(专利技术7)。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3~7)中,所述第一粘着剂层优选由含有有机聚硅氧烷的有机硅粘着剂构成(专利技术8)。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8)中,优选地,所述有机硅粘着剂中含有加成型有机聚硅氧烷及包含三官能度或四官能度的硅氧烷单元的有机聚硅氧烷(专利技术9)。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4~9)中,所述芯材优选由聚酯薄膜构成(专利技术10)。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10)中,所述第一硬质体优选为显示体模块(专利技术11)。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11)中,所述第二硬质体优选为覆盖材料(专利技术12)。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12)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硬质体及所述第二硬质体为构成触摸面板的部件(专利技术13)。(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双面粘着片的再加工性优异,当剥离使用该双面粘着片贴合的第一硬质体和第二硬质体时,能够至少使第一硬质体可再利用地进行剥离。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双面粘着片的剖面图。图2是使用双面粘着片将第一硬质体与第二硬质体贴合而成的积层体的剖面图。图3是在实施例/比较例中通过双面粘着片将第一硬质体与第二硬质体贴合而制作成的积层体的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双面粘着片1以与两片剥离片2a、2b的剥离面接触的方式被该两片剥离片2a、2b夹持。以下,将由剥离片2a、双面粘着片1及剥离片2b构成的积层体称作带剥离片双面粘着片3。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剥离片2a、2b并非必要的构成要素,其在使用双面粘着片1时被剥离、去除。此外,本说明书中的剥离片的剥离面是指在剥离片中具有剥离性的表面,是包含实施了剥离处理的表面及即使未实施剥离处理也显示剥离性的表面中的任意一个。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双面粘着片1在将供再利用的第一硬质体4和第二硬质体5积层而成的积层体10中,用于第一硬质体4与第二硬质体5之间的粘接。该双面粘着片1可以直接粘接于第一硬质体4和/或第二硬质体5,也可以粘接于积层在第一硬质体4侧的部件和/或积层在第二硬质体5侧的部件。即,在图2中,双面粘着片1直接粘接于第一硬质体4及第二硬质体5并将两者直接贴合,但并非限定于此。此外,本说明书中的“硬质体”,是指按照JIS K7127:1999测定的杨氏模量为10GPa以上的物质。硬质体可以由单层或单一的部件构成,也可以由多层或多个部件构成。在为后者的情况下,作为由多层或多个部件构成的一个物体,只要满足上述杨氏模量,则即使该物体的一部份层或一部分部件不满足上述杨氏模量,该物体也可以称为硬质体。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双面粘着片1具备:第一粘着面11S,其粘接于第一硬质体4或在所得到的积层体10中位于比该双面粘着片1更靠第一硬质体4侧的部件(以下有时称为“第一硬质体侧部件”);以及第二粘着面12S,其粘接于第二硬质体5或在所得到的积层体10中位于比该双面粘着片1更靠第二硬质体5侧的部件(以下有时称为“第二硬质体侧部件”)。本实施方式的双面粘着片1中,当将第一粘着面11S相对于第一硬质体4或第一硬质体侧部件(例如玻璃板)的基于环形快粘试验的剥离力设为L1,并将第二粘着面12S相对于第二硬质体5或第二硬质体侧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面粘着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面粘着片,其用于第一硬质体与第二硬质体之间的粘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粘着片具备:第一粘着面,其粘接于所述第一硬质体或位于比所述双面粘着片更靠所述第一硬质体侧的部件;以及第二粘着面,其粘接于所述第二硬质体或位于比所述双面粘着片更靠所述第二硬质体侧的部件,将所述第一粘着面相对于所述第一硬质体或位于比所述双面粘着片更靠所述第一硬质体侧的部件的、基于JIS Z0237:2009中规定的环形快粘试验的剥离力设为L1,将所述第二粘着面相对于所述第二硬质体或位于比所述双面粘着片更靠所述第二硬质体侧的部件的、基于JIS Z0237:2009中规定的环形快粘试验的剥离力设为L2时,所述L1相对于所述L2之比即L1/L2为0.0005~0.05,至少在所述第一粘着面上的相对于二碘甲烷的接触角为85°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双面粘着片,其用于第一硬质体与第二硬质体之间的粘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粘着片具备:第一粘着面,其粘接于所述第一硬质体或位于比所述双面粘着片更靠所述第一硬质体侧的部件;以及第二粘着面,其粘接于所述第二硬质体或位于比所述双面粘着片更靠所述第二硬质体侧的部件,将所述第一粘着面相对于所述第一硬质体或位于比所述双面粘着片更靠所述第一硬质体侧的部件的、基于JIS Z0237:2009中规定的环形快粘试验的剥离力设为L1,将所述第二粘着面相对于所述第二硬质体或位于比所述双面粘着片更靠所述第二硬质体侧的部件的、基于JIS Z0237:2009中规定的环形快粘试验的剥离力设为L2时,所述L1相对于所述L2之比即L1/L2为0.0005~0.05,至少在所述第一粘着面上的相对于二碘甲烷的接触角为85°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硬质体与所述双面粘着片中的所述第一粘着面的界面剥离用所述双面粘着片将所述第一硬质体和所述第二硬质体粘接而成的积层体时的剥离力,按照JIS Z0237:2009,在剥离速度300mm/min、剥离角度90°的条件下进行测定,测得的所述剥离力为1~40N/25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粘着片具备:第一粘着剂层,其具有所述第一粘着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荒井隆行高桥洋一所司悟
申请(专利权)人:琳得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