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059565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7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装置,其包括:轿厢缓冲器(142);对重缓冲器(144);限速器绳的张紧装置(134);检测开关(402);能够引发该检测开关动作的引线(210);以及分别设置在轿厢缓冲器、对重缓冲器和张紧装置,能够拉动引线而引发检测开关动作的拉臂(220)。引线利用复数个支架(212,214)拉设在底坑(106)内,使其通过每个拉臂的下方,并与拉臂留有预定的距离。当轿厢缓冲器动作,或者当对重缓冲器动作,或者当张紧装置下移,设于这些装置的拉臂将向下移动,拉动引线而引发检测开关动作。据此,只用一个检测开关就可以检测到轿厢缓冲器的动作、对重缓冲器的动作、以及限速器绳的伸长或断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装置,其包括轿厢、对重、限速器、轿厢缓冲器、对重缓冲器、限速器绳的张紧装置、以及检测缓冲器动作的检测开关。
技术介绍
如国际专利公报WO2004/076325A1号的图5所示,曳引式电梯装置一般在轿厢的下方设有轿厢缓冲器,在对重的下方设有对重缓冲器,而且在各个缓冲器上分别设有检测该缓冲器动作的检测开关。另外,为了检测限速器绳的伸长或断绳,在限速器绳的张紧装置附近设置检测开关也很常见。这些检测开关可以检测到缓冲器动作、限速器绳断绳等电梯的异常现象,从而带动安全回路切断电梯的电源,使电梯停止运行,避免发生严重的事故。但是,检测开关数量的增加不仅提高了电梯装置的成本,而且增加了安装电梯的工作量,因为对每个检测开关都需要铺设连接到控制柜的电源线、信号线等。另外,当发生轿厢蹾底事故时,检修人员为了检修电梯,需要移动轿厢。但是,由于轿厢压在底坑的轿厢缓冲器上,检测开关的信号导致安全回路的启动,轿厢人员不能用通常的方法移动轿厢,只有利用控制柜才能移动轿厢。如果控制柜设在井道顶部的机房里,则检修人员为了移动轿厢需要多次往返于建筑物的最底层和最高层之间,操作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装置,这种电梯装置能够减少检测开关的数量,而且便于检修人员的操作。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装置包括:井道;曳引机;轿厢;对重;限速器;设置于底坑的轿厢缓冲器;对重缓冲器;以及限速器绳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检测开关;能够引发所述检测开关动作的引线;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轿厢缓冲器、所述对重缓冲器以及所述张紧装置,能够拉动所述引线而引发所述检测开关动作的拉臂。所述引线利用复数个支架拉设在所
述底坑内,使其通过每个所述拉臂的下方,并与所述拉臂留有预定的距离。当所述轿厢缓冲器动作,设于该轿厢缓冲器的所述拉臂伴随该轿厢缓冲器的动作向下移动,能够拉动所述引线而引发所述检测开关动作;或者,当所述对重缓冲器动作,设于该对重缓冲器的所述拉臂伴随该对重缓冲器的动作向下移动,能够拉动所述引线而引发所述检测开关动作;或者,当所述张紧装置下移,设于该张紧装置的所述拉臂伴随该张紧装置向下移动,能够拉动所述引线而引发所述检测开关动作。由于本专利技术使用了能够引发检测开关动作的引线,所以只用一个检测开关就可以检测到轿厢缓冲器的动作、对重缓冲器的动作、以及限速器绳的伸长或断绳,从而减少了检测开关的数量。这不仅降低了电梯装置的成本,而且减少了为检测开关铺设电源线、信号线的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是简略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电梯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简略地表示图1所示电梯装置的底坑内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简略地表示图2所示底坑内结构的俯视图。图4是说明引发检测开关动作的原理的示意图,相当于图3所示A-A面的剖视图,本图表示动作前的状态。图5是图4所示B-B面的剖视图。图6是说明引发检测开关动作的原理的示意图,本图表示动作时的状态。图7简略地表示抽拔阻止线轴转动的固定销的过程。图8简略地表示检测开关被解除动作之后的状态。<附图中的标记>100电梯装置;102井道;104机房;106底坑;108轿厢;112对重;114曳引绳;116曳引机;118控制柜;120底层端站;122层门;124层门地坎;130限速器;132限速器绳;134张紧装置;142轿厢缓冲器;144对重缓冲器;202轿厢导轨;204对重导轨;210引线;212线头支架;214引线支架;220拉臂;302通孔;402检测开关;404开关撞块;406弹簧;408线轴;412固定销;414提拉线;416导板;416a导孔;702提拉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图1是简略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电梯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电梯装置100包括井道102、轿厢108以及对重112。井道102的上方设有机房104。机房104内设有曳引机116、控制柜118以及限速器130。轿厢108和对重112通过曳引绳114相连接,在曳引机116的驱动下升降于井道102。在电梯装置100的底层端站120设有层门122,层门122的下方设有层门地坎124。井道102的、位于底层端站120的地面以下的部分,即图1中双点划线以下的部分,是底坑106。底坑106内设有轿厢缓冲器142、对重缓冲器144以及限速器绳132的张紧装置134。图2是简略地表示图1所示电梯装置的底坑内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简略地表示图2所示底坑内结构的俯视图。图4相当于图3所示A-A面的剖视图。如图所示,底坑106内还设有一对轿厢导轨202、一对对重导轨204、一个检测开关402、一条引线210、复数个支架、以及三个拉臂220。层门地坎124上设有一个通孔302。为了避免附图变得繁杂,图2和图3省略了检测开关402及其附近的结构。检测开关402及其附近的结构表示在图4以后的附图中。引线210能够引发检测开关402动作。拉臂220能够拉动引线210而引发检测开关402动作。三个拉臂220分别设置在轿厢缓冲器142、对重缓冲器144以及张紧装置134。引线210利用所述的复数个支架拉设在底坑106内。所述复数个支架包括线头支架212和复数个引线支架214。这些支架分别设置在轿厢导轨202、对重导轨204以及底坑壁。引线210从固定在线头支架212上的第1端部开始,以依次穿过复数个引线支架214上的通孔的方式拉设在底坑106内,并在层门地坎124的下方形成一个向上的延伸部210a。线头支架212和引线支架214的位置能够使引线210通过每个拉臂220的下方,并与拉臂220留有预定的距离。留有距离是为了避免引发检测开关402的误动作。在引线210与拉臂220之间留出的距离可以根据装置的性能等因素而定。例如,设置在轿厢缓冲器142的拉臂220与引线210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轿厢缓冲器142的柱塞的行程而定。再如,设置在张紧装置134的拉臂220与引线210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限速器绳132的伸缩性能而定。三个拉臂220与引线210之间的距离可以不同。当轿厢108蹾底,撞击到轿厢缓冲器142,轿厢缓冲器142动作,设于轿厢缓冲器142的拉臂220伴随轿厢缓冲器142的动作向下移动,即伴随轿厢缓冲器142的柱塞的移动向下移动。这时,拉臂220能够拉动引线210而引发检测开关402动作。当对重112蹾底,撞击到对重缓冲器144,对重缓冲器144动作,
设于对重缓冲器144的拉臂220伴随对重缓冲器144的动作向下移动,即伴随对重缓冲器144的柱塞的移动向下移动。这时,该拉臂220也能够拉动引线210而引发检测开关402动作。当限速器绳132因长期使用而被拉长或者断绳,张紧装置134的位置会下移,设于张紧装置134的拉臂220伴随张紧装置134向下移动。这时,该拉臂220也能够拉动引线210而引发检测开关402动作。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引线210如何引发检测开关402动作。图4是说明引发检测开关动作的原理的示意图,本图表示动作前的状态。图5是图4所示B-B面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检测开关402设置在层门地坎124的下方。在层门地坎124与检测开关402之间设有开关撞块4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梯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装置,其包括:井道;曳引机;轿厢;对重;限速器;设置于底坑的轿厢缓冲器;对重缓冲器;以及限速器绳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检测开关;能够引发所述检测开关动作的引线;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轿厢缓冲器、所述对重缓冲器以及所述张紧装置,能够拉动所述引线而引发所述检测开关动作的拉臂,所述引线利用复数个支架拉设在所述底坑内,使其通过每个所述拉臂的下方,并与所述拉臂留有预定的距离,当所述轿厢缓冲器动作,设于该轿厢缓冲器的所述拉臂伴随该轿厢缓冲器的动作向下移动,能够拉动所述引线而引发所述检测开关动作;或者,当所述对重缓冲器动作,设于该对重缓冲器的所述拉臂伴随该对重缓冲器的动作向下移动,能够拉动所述引线而引发所述检测开关动作;或者,当所述张紧装置下移,设于该张紧装置的所述拉臂伴随该张紧装置向下移动,能够拉动所述引线而引发所述检测开关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装置,其包括:井道;曳引机;轿厢;对重;限速器;设置于底坑的轿厢缓冲器;对重缓冲器;以及限速器绳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检测开关;能够引发所述检测开关动作的引线;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轿厢缓冲器、所述对重缓冲器以及所述张紧装置,能够拉动所述引线而引发所述检测开关动作的拉臂,所述引线利用复数个支架拉设在所述底坑内,使其通过每个所述拉臂的下方,并与所述拉臂留有预定的距离,当所述轿厢缓冲器动作,设于该轿厢缓冲器的所述拉臂伴随该轿厢缓冲器的动作向下移动,能够拉动所述引线而引发所述检测开关动作;或者,当所述对重缓冲器动作,设于该对重缓冲器的所述拉臂伴随该对重缓冲器的动作向下移动,能够拉动所述引线而引发所述检测开关动作;或者,当所述张紧装置下移,设于该张紧装置的所述拉臂伴随该张紧装置向下移动,能够拉动所述引线而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田翔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