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感细旦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54422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6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棉感细旦织物。形成该织物的经、纬纱中至少一方为总纤度20~30dtex的聚酰胺复合纱;且该织物为三原组织或三原变化组织,其表面粗糙度平均偏差变异系数为2.0以上。所得织物的表观呈现自然的棉感,质地轻薄同时撕裂强力优异,提高了穿着舒适性,可以作为运动服、休闲服、羽绒服等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旦织物,具体涉及一种棉感细旦织物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穿着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中对于秋冬运动面料,不仅要求其表观呈现自然的类似于短纤织物的触感,而且希望其具有轻薄、低空气透过率等特点。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相关产品很难同时具有上述特点。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310073052.0中公开了一种薄织物,通过使用细旦纤维,将织物中的经线与纬线的交点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并进行硅系树脂加工,由此得到的薄织物具有轻薄、高撕裂强力、高磨损强度等特点,但织物表观不具有棉感。又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420471165.2 中公开了一种棉感复合纱线及由其制得的纺织品,所得纺织品不但轻薄,而且具有一定的棉感,但由于加工方法的局限,所得纺织品表面毛羽仍然不太明显,而且空气透过率较差,作为秋冬面料的用途局限性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纱线选择,合适的织物设计及合理的后加工工艺从而提供一种表观棉感好的细旦织物,可广泛应用于服装领域。形成本专利技术织物的经、纬纱中至少一方为总纤度20~30dtex、芯鞘结构的空气变形聚酰胺复合纱;且该织物为三原组织或三原变化组织,其表面粗糙度平均偏差变异系数为2.0以上。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细旦聚酰胺复合纱线获得的织物质地轻薄,具有自然的棉感表观、柔软的手感、优异的撕裂强度及成衣的穿着舒适性,适用于秋冬季轻量羽绒服、户外运动面料。具体实施方式形成本专利技术织物的经、纬纱中至少一方为总纤度20~30dtex的芯鞘结构的空气变形聚酰胺复合纱;且该织物为三原组织或三原变化组织,根据FZ/T 01115-2012测得本专利技术的织物表面粗糙系数为2.0以上。其中三原组织为平纹、斜纹或缎纹;三原变化组织为重平纹、破斜纹、格子等。为了获得接近天然短纤织物的触感,本专利技术选用细旦聚酰胺复合纱,此种复合纱表面线圈丰富,而且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艳丽的发色性、手感柔软等特点。聚酰胺复合纱在轧光整理后丝体表面线圈在织物表面形成凹凸结构,产生类似于短纤织物的触感,有别于未经轧光整理的织物的蓬松感,表面粗糙性能系数达到2.0以上。本专利技术所用聚酰胺复合纱为由纤度10~15dtex的聚酰胺长丝作为芯、鞘纱,芯、鞘纱的单丝纤度均为0.5dtex~2.0dtex,优选0.8dtex~1.2dtex。分别以一定的超喂率送入空气变形喷嘴内,长丝在空气变形喷嘴中受到空气紊流作用变形形成细密的丝圈并复合,复合后的纱线再通过热处理、上油、最终卷绕成型得到本专利技术所用的芯鞘结构的聚酰胺空气变形复合纱,其中优选鞘纱与芯纱间的丝长差为5%~10%,复合纱线中高度小于0.35mm的丝圈数为2000个以上/20m,这样可以确保纱线的强度,纱线的线圈大小以及生产性,避免在织造工程中纱线出现粘连、断纱的现象,影响织布效率。本专利技术中所用聚酰胺复合纱用量优选占整个织物总重量的45%~100%,为了体现聚酰胺复合纱丰富的毛羽感(丝圈),交织纱线优选纤度30dtex以下的聚酰胺长丝,这样可以充分获得类似天然短纤织物的触感。为了提高轻薄织物的撕裂强力,本专利技术考虑采用格子组织,粗细旦纱线作为经纬纱并按照合适的比例进行排列。优选经纬纱均采用粗细旦聚酰胺复合纱、在经纬向按照1:1~50的根数比间隔排列,其中粗旦聚酰胺复合纱由2根以上、优选2根或3根上述聚酰胺复合纱所形成,细旦聚酰胺复合纱由1根上述聚酰胺复合纱所形成。粗细旦聚酰胺复合纱间隔排列比超过1:50 对于织物的撕裂强力没有改善效果,排列比优选1:20~30。本专利技术的织物的经向和纬向的覆盖系数之和优选为1600以上,织物紧度高,空气透过率低。如果经纬向覆盖系数之和小于1600的话 ,织物紧度偏低,即使通过轧光处理空气透过率难以达到1.0cm3/cm2•s 以下。本专利技术的织物,克重50g/m2以下、质地轻薄,同时撕破强力为8N以上、空气透过率为1.0cm3/cm2•s 以下、表面粗糙度平均偏差变异系数为2.3以上。本专利技术选用聚酰胺复合纱作为经纱和/或纬纱,三原组织或三原变化组织进行织造制得坯布,然后再通过染色后整理加工,得产品。染色后加工主要工程为:精练→中间定型→染色→树脂整理→整理定型→轧光整理。在精练、中间定型工程时保持一定张力,防止布面产生皱痕,精练工程温度70~95℃、速度40~80米/分;染色工程温度70~110℃;在树脂整理工程中可进行防水树脂加工,树脂与纤维间发生交联反应,可填补纤维与纤维间的空隙,有利于降低空气透过率及提高防水性。当然防水树脂加工过程中可同时加入柔软树脂进行加工。为了防止树脂斑的发生,要使用相容性良好的防水树脂和柔软树脂,提高织物的撕裂强力,树脂工程100~150℃,速度30~80米/分;定型工程140~200℃,速度30~80米/分;轧光加工,加热辊负载20~70吨、加热辊的表面温度为160~185℃。经过轧光整理后聚酰胺复合纱上的线圈在织物表面形成自然的凹凸结构产生类似于短纤维织物的触感,而温度过高造成聚酰胺复合纱脆化,降低织物的强力,织物过度紧实表面凹凸感消失,棉感减弱;而温度过低纱线蓬松、织物紧度较小空气透过率较大。本专利技术的加工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所得织物质地轻薄,棉感优异,可以作为运动服、秋冬羽绒服面料等用途。实施例下面结合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各参数的测试计算方法如下。(1)覆盖系数之和经向覆盖系数= *经密根/inch纬向覆盖系数=*纬密根/inch覆盖系数之和=*经密根/inch+*纬密根/inch。(2)撕裂强力:参考JIS L 1096 D法。(3)空气透过率:参考JIS L 1096法(压力125MPa)测定。(4)用表面粗糙度平均偏差变异系数表示织物表面凹凸不平的程度:参考FZ/T 01115-2012标准计算表面粗糙度平均偏差变异系数SMD SMD:表面粗糙度平均偏差变异系数Z:垂直位移,单位毫米(mm) :平均垂直位移,单位毫米(mm) Lmax:最大移动距离,单位毫米(mm)。实施例1经纬纱均选用22dtex的芯鞘结构的聚酰胺空气变形复合纱,平纹组织、经纬密度为184根/英寸×168根/英寸进行织造,制得经纬向覆盖系数之和为1651的坯布。其中复合纱中芯鞘纱的丝长差为4%,高度小于0.35mm的丝圈数为2200个/20m。坯布通过精练→中间定型→染色→树脂整理→整理定型→轧光整理,最终制得成品,其中精练温度95℃,速度50米/分;染色温度95℃;树脂130℃,速度50米/分;定型工程180℃,速度50米/分;轧光加工条件:温度160℃,运转速度30m/min,加热辊负载20吨。所得细旦棉感织物的相关参数见表1。实施例2经纬纱均选用30dtex的芯鞘结构的聚酰胺空气变形复合纱,平纹组织、经纬密度为180根/英寸×164根/英寸进行织造,制得经纬向覆盖系数之和为1884的坯布。其中复合纱中芯鞘纱的丝长差为10%,高度小于0.35mm的丝圈数为4200个/20m。坯布通过精练→中间定型→染色→树脂整理→整理定型→轧光整理,最终制得成品,其中精练、染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棉感细旦织物,其特征是:形成该织物的经、纬纱中至少一方为总纤度20~30dtex、芯鞘结构的空气变形聚酰胺复合纱;且该织物为三原组织或三原变化组织,其表面粗糙度平均偏差变异系数为2.0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感细旦织物,其特征是:形成该织物的经、纬纱中至少一方为总纤度20~30dtex、芯鞘结构的空气变形聚酰胺复合纱;且该织物为三原组织或三原变化组织,其表面粗糙度平均偏差变异系数为2.0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棉感细旦织物,其特征是:所述聚酰胺复合纱的芯纱、鞘纱分别为纤度10~15dtex的聚酰胺长丝,其中鞘纱与芯纱间的丝长差为5%~1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棉感细旦织物,其特征是:该织物为格子组织,由粗细旦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楚正兵蔡东照徐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