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敷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40114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1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创伤敷料结构,其包含:接触层,具有若干个第一孔洞,且所述若干个第一孔洞为非连续式封闭孔洞;吸收层,设置在接触层的一面上,且具有若干个第二孔洞。其中,接触层与吸收层为一体成形,且由聚氨酯类所制成,并且若干个第一孔洞的孔径小于若干个第二孔洞的孔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创伤敷料结构可使伤口保持在湿润环境但不会造成伤口浸润,并且具有不使伤口沾黏、预防疤痕产生的特性,因而不需要经常更换敷料,以避免干扰伤口的愈合过程并减少伤口受到细菌感染的风险,进而加速伤口的愈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创伤敷料结构,特别是一种具有一体成形的接触层及吸收层的创伤敷料结构 。
技术介绍
通常,敷料在设计上是以具有下列特性为理想的敷料:保持适当的湿润环境、避免干扰生长、预防疤痕组织产生、不沾黏伤口以及防止伤口浸润。尤其是在伤口愈合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在湿润环境中,使纤维母细胞能快速移动以加速微血管生成,并且从皮肤的伤口处不断渗出的组织液中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及生长因子,能促进细胞的生长而加速伤口的愈合。因此当敷料具有上述特性时,则不需要经常更换敷料,而使伤口能在保持密闭、湿润却具透气性的环境下,不会受到外来细菌的感染,也能达到自体清创的效果而使伤口的愈合性更好。然而,最普遍的创伤治疗方式为自然愈合、使用纱布或棉垫等,这些方式都容易因伤口接触空气而造成伤口表面干燥,使纤维母细胞无法移动且渗出液的量减少,因而不仅延缓伤口愈合,并且容易产生疤痕。另外,当利用纱布或棉垫时,经常因更换而将已愈合好的组织一并撕开,而非常不利于伤口的复原。因此,为了使伤口保持在湿润环境,进而发展出人工皮及泡棉等伤口敷料。虽然人工皮具有较好的保湿性,但是因吸水性不佳而使伤口持续浸泡在组织液中而造成浸润,又即使泡棉具有较好的吸水性且能保持在湿润环境,却有因为孔径较大而容易沾黏伤口的问题。近年来发展出泡棉组合硅胶等创伤敷料,由于硅胶吸水之后会造成伤口无法透气,而无法成为理想的创伤敷料。因此,上述敷料都无法具备所有理想敷料的特性而必须经常更换,进而增加伤口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的风险性,并且容易延迟伤口的愈合。综上所述,因此,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思索并设计一种创伤敷料结构,以针对现有敷料结构的缺失加以改善,进而增进产业上的实施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创伤敷料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敷料结构无法兼具吸水性、保湿性、透气性以及不沾黏伤口的特性,进而必须经常更换敷料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目的,提出一种创伤敷料结构,其包含:接触层,具有若干个第一孔洞,且所述若干个第一孔洞系为非连续式封闭孔洞;吸收层,设置在接触层的一面上,且具有若干个第二孔洞。其中,接触层与吸收层为一体成形,且由聚氨酯类所制成,并且若干个第一孔洞的孔径小于若干个第二孔洞的孔径。优选地,接触层的厚度可为90~130μm。优选地,吸收层的厚度可为5~10mm。优选地,若干个第一孔洞的直径可为40~140μm。优选地,若干个第二孔洞的直径可为100~1000μm。优选地,创伤敷料结构可进一步包含由具有防水性或抗菌性的聚氨酯类所制成的透气层,设置以覆盖吸收层且在面向吸收层的一面具有黏性。优选地,透气层的厚度可为0.02~0.1mm。优选地,透气层可具有大于接触层及吸收层的面积。优选地,创伤敷料结构可进一步包含离型纸,设置在接触层的另一面上,且离型纸具有大于或与透气层相等的面积。优选地,离型纸可进一步包含第一离型纸与第二离型纸,且第一离型纸与第二离型纸设置成覆盖透气层且具有横跨透气层的重叠位置。优选地,创伤敷料结构可进一步包含塑料膜,塑料膜可与面积大于透气层的离型纸的面积对应,且以夹持创伤敷料结构的方式将塑料膜与离型纸密封。如上所述,根据本技术的创伤敷料结构,其可具有一或多个下述优点:(1)本技术的创伤敷料结构通过接触层中的若干个第一孔洞为非连续式封闭孔洞且构成的材料具有抗蛋白及细胞贴附的特性,因而细胞增生时不会进入接触层,因此可预防伤口的沾黏。(2)本技术的创伤敷料结构通过吸收层中的若干个第二孔洞的孔径较大,因而具有良好的吸水性,通过其吸收伤口渗出的组织液,而避免细胞浸润且使伤口保持在适当的湿润环境。(3) 本技术的创伤敷料结构是通过由亲水性聚氨酯构成的吸收层且配合若干个第二孔洞吸收组织液,使吸收层膨胀形变而贴合伤口,以抑制纤维母细胞愈合时向伤口中心收缩,而具有预防疤痕产生的特性。(4)本技术的创伤敷料结构是通过其整体结构及配合形成的材料能延长更换敷料的时间,不仅减少伤口受到细菌感染的风险,并能避免干扰伤口愈合的过程,以促进伤口愈合的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创伤敷料结构的截面图。图2A至图2D为本技术的创伤敷料结构的电子显微镜影像。图3为本技术的创伤敷料结构的实施例1的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创伤敷料结构的实施例2的截面图。图5为本技术的创伤敷料结构的实施例3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审查员了解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达成的功效,在这里将本技术配合附图,并以实施例的表达形式详细说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的图示,其主旨仅用作示意及辅助说明,不一定是本技术实施后的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因此不应由所附的图示的比例与配置关系解读、限制本技术在实际实施上的权利范围,事先在此说明。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按照本技术的创伤敷料结构的实施例,为便于理解,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同组件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请一并参照图1以及图2A至图2D,图1为本技术的创伤敷料结构的截面图,图2A为本技术的创伤敷料结构的接触层100的电子显微镜影像,图2B为本技术的创伤敷料结构的吸收层200的电子显微镜影像,图2C为本技术的创伤敷料结构的接触层100与吸收层200一体成形的电子显微镜影像,以及图2D为本技术的创伤敷料结构的透气层300的电子显微镜影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创伤敷料结构10,其包含:接触层100、吸收层200、透气层300。其中,接触层100、吸收层200可由聚氨酯类所形成,聚氨酯类可为亲水性聚氨酯或亲水性聚氨酯发泡体,并且优选地亲水性聚氨酯是由聚(丙二醇)三醇与多异氰酸酯反应延伸成星状预聚物后,再与聚乙二醇(PEG)及透明质酸进行交联反应而得的星状嵌段聚氨酯。如图1及图2A所示,在接触层100中具有若干个第一孔洞101,且接触层的厚度可为90~130μm,优选为90~100 μm。第一孔洞101的尺寸以形成为非连续式封闭孔洞且小于细胞的尺寸为较好,其直径可为40~140μm,优选为40~60 μm,由于孔洞形成为封闭式因而与伤口W接触的接触层100的表面上不具孔洞,新生组织无法长入接触层100。并且,接触层100可由与聚乙二醇进行交联反应而得到的亲水性聚氨酯或亲水性聚氨酯发泡体所形成,因此通过聚乙二醇具有抗蛋白质及细胞贴附的特性,能更达到预防伤口W的新生组织长入接触层100,而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感且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接着,如图1及图2B所示,吸收层200可设置在接触层100的一面上,且吸收层200的厚度可为5~10mm,优选为5~6 mm。在吸收层200中具有孔径大于若干个第一孔洞101的若干个第二孔洞201,其直径可为100~1000μm,优选为400~800 μm,以吸收大量的组织液之外,同时使伤口W维持在适当的湿润环境但不会造成伤口浸润的孔洞尺寸及厚度为好,通过保持在适当的湿润环境可预防伤口W中的组织脱水和细胞死亡,并且能加速纤维母细胞移动以促进血管生成并增加分解死亡组织和纤维蛋白的速度。并且,由与聚乙二醇(PEG)共聚的亲水性聚氨酯或亲水性聚氨酯发泡体所形成的吸收层200配合第二孔洞201可在吸收组织液之后产生膨胀形变而紧贴伤口W及皮肤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创伤敷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接触层,所述接触层中具有若干个第一孔洞,所述若干个第一孔洞为非连续式封闭孔洞;吸收层,设置在所述接触层的一面上,且所述吸收层中具有若干个第二孔洞,其中,所述接触层与所述吸收层为一体成形,且由聚氨酯类所制成,并且所述若干个第一孔洞的孔径小于所述若干个第二孔洞的孔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创伤敷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接触层,所述接触层中具有若干个第一孔洞,所述若干个第一孔洞为非连续式封闭孔洞;吸收层,设置在所述接触层的一面上,且所述吸收层中具有若干个第二孔洞,其中,所述接触层与所述吸收层为一体成形,且由聚氨酯类所制成,并且所述若干个第一孔洞的孔径小于所述若干个第二孔洞的孔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伤敷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层的厚度为90~130μ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伤敷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层的厚度为5~1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伤敷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第一孔洞的直径为40~140μm,且所述若干个第二孔洞的直径为100~1000μ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伤敷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由具有防水性或抗菌性的聚氨酯类所制成的透气层,且设置以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栋蔡坤成
申请(专利权)人:泰升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