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志强专利>正文

炉灶余热收集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38112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1 0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炉灶余热收集罩,包括收集罩、隔离层和热交换水管,所述收集罩顶部、底部分别设有开口,所述收集罩顶部的开口通过加热体封闭;所述收集罩底部的开口且置放于炉灶上;所述隔离层置于收集罩内将收集罩内空间分隔成加热区和余热收集区,使炉灶的喷火口置于加热区内;所述加热区、余热收集区的顶部相互联通,用于加热区的余热由加热区顶部进入余热收集区;所述热交换水管置于余热收集区内,该热交换水管围绕隔离层设置且一端伸出收集罩与水源连通、另一端收集罩设有通过阀门控制的排放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余热利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炉灶余热收集罩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炉灶,其加热区与受热面交界处一般都是敞开的,受热体或受热面吸收的热量只有燃料产生热量的20%左右,其余80%的热量通过敞开口散发于厨房空气中,导致厨房内温度高,热量利用率低,浪费资源,使用不方便。其次,虽然目前有具有收集余热的炉灶,但是由于收集余热的装置是与炉灶合为一体,导致炉灶体积大,受到普通家庭厨房面积小的限制,无法普及,不方便;再次,由于收集余热装置是与炉灶合为一体,无法分离,导致正在使用的无收集余热装置的炉灶无法收集炉灶余热再利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厨房内温度低、炉灶产生的热量能充分利用的炉灶余热收集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炉灶余热收集罩,包括收集罩、隔离层和热交换水管,所述收集罩顶部、底部分别设有开口,所述收集罩顶部的开口通过加热体封闭;所述收集罩底部的开口且置放于炉灶上;所述隔离层置于收集罩内将收集罩内空间分隔成加热区和余热收集区,使炉灶的喷火口置于加热区内;所述加热区、余热收集区的顶部相互联通,用于加热区的余热由加热区顶部进入余热收集区;所述热交换水管置于余热收集区内,该热交换水管围绕隔离层设置且一端伸出收集罩与水源连通、另一端收集罩设有通过阀门控制的排放口。所述热交换水管设有集热片。所述集热片与水平面有夹角。所述集热片与水平面有20-75°的夹角。所述集热片与水平面有30-60°的夹角。所述集热片与水平面有45°的夹角。所述热交换水管是圆形管或方形管或梯形管或凹型管。所述热交换水管设有集热槽。所述余热收集区壁底部设有流通孔。采用本技术的结构,由于包括收集罩、隔离层和交换器,在使用时,将收集罩置放于炉灶上,炉灶喷火口喷出的火焰在收集罩内的加热区,火焰直接加热于加热体,如炒菜锅、高压锅、加热桶等,余热则从加热区顶部进入余热收集区内,余热收集区内的热交换水管吸热传递热交换水管内的水,厨房内温度低,炉灶产生的热量利用率高,节约了资源,使用方便。由于采用隔离层将收集罩内空间分隔成加热区和余热收集区,防止了热交换水管与受热体抢热,既充分利用余热又不影响受热体加热,节约了资源,使用更方便。又由于热交换水管设有集热片,集热片增加了热交换水管与余热的接触面积,余热利用更充分,热效率更高。又由于集热片与水平面有夹角,余热在集热片之间停留的时间较长,余热利用更充分,热效率高。又由于热交换水管设有集热槽,余热在集热槽停留的时间较长,余热利用更充分,热效率高。又由于余热收集区壁底部设有流通孔,更方便地排出废气,余热更顺畅地进入余热收集区,余热利用更充分,热效率高,节约了资源,使用更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沿B-B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炉灶余热收集罩,包括收集罩2、隔离层4和热交换水管6。收集罩2顶部设有用于置放加热体的置放口1、底部设有用于炉灶喷火口进入的开口。收集罩2顶部的置放口1通过加热体封闭。收集罩2底部的开口且置放于炉灶上。隔离层4置于收集罩2内将收集罩2内空间分隔成加热区3和余热收集区7,使炉灶的喷火口置于加热区3内。加热区3、余热收集区7的顶部相互联通,用于加热区3的余热由加热区3顶部进入余热收集区7。热交换水管6是圆形管,也可以是或方形管或梯形管或凹型管,还可以是目前常见的形状的管。热交换水管6置于余热收集区7内,该热交换水管6围绕隔离层4设置且一端伸出收集罩2与水源连通、另一端收集罩2设有通过阀门控制的排放口。为了使余热利用更充分,热效率更高,热交换水管6设有集热片5,集热片5可以采用目前常见的散热片,也可以采用由具有散热或吸热功能的材料制成的片或块。为了使余热利用更充分,热效率高,集热片5与水平面有夹角。余热在集热片之间停留的时间较长,增加了热交换水管6的吸热面积,余热利用更充分,热效率高。集热片5与水平面的夹角的优选范围值是20-75°,更好的数值范围是30-60°最好是45°。实施例二:如图3、图4所示,热交换水管6是凹型管。热交换水管6设有集热槽9。集热槽9的槽底与余热收集区7底部联通,余热在集热槽停留的时间较长,增加了热交换水管6的吸热面积,余热利用更充分,热效率更高。余热收集区7壁底部设有流通孔8,用于废气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炉灶余热收集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罩(2)、隔离层(4)和热交换水管(6),所述收集罩(2)顶部设有用于置放加热体的置放口(1)、底部设有用于炉灶喷火口进入的开口,所述收集罩(2)顶部的置放口(1)通过加热体封闭;所述收集罩(2)底部的开口且置放于炉灶上;所述隔离层(4)置于收集罩(2)内将收集罩(2)内空间分隔成加热区(3)和余热收集区(7),使炉灶的喷火口置于加热区(3)内;所述加热区(3)、余热收集区(7)的顶部相互联通,用于加热区(3)的余热由加热区(3)顶部进入余热收集区(7);所述热交换水管(6)置于余热收集区(7)内,该热交换水管(6)围绕隔离层(4)设置且一端伸出收集罩(2)与水源连通、另一端收集罩(2)设有通过阀门控制的排放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灶余热收集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罩(2)、隔离层(4)和热交换水管(6),所述收集罩(2)顶部设有用于置放加热体的置放口(1)、底部设有用于炉灶喷火口进入的开口,所述收集罩(2)顶部的置放口(1)通过加热体封闭;所述收集罩(2)底部的开口且置放于炉灶上;所述隔离层(4)置于收集罩(2)内将收集罩(2)内空间分隔成加热区(3)和余热收集区(7),使炉灶的喷火口置于加热区(3)内;所述加热区(3)、余热收集区(7)的顶部相互联通,用于加热区(3)的余热由加热区(3)顶部进入余热收集区(7);所述热交换水管(6)置于余热收集区(7)内,该热交换水管(6)围绕隔离层(4)设置且一端伸出收集罩(2)与水源连通、另一端收集罩(2)设有通过阀门控制的排放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灶余热收集罩,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马志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