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灌注用卸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36278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0 2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卸料斗,具体涉及一种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灌注用卸料斗,包括料斗,所述料斗上方连接有料斗上口,所述料斗底部固定有方形圆孔钢板,所述方形圆孔钢板圆孔处固定有卸料管,所述料斗内壁均设有振动板,所述方形圆孔钢板圆孔处设有滤网,所述料斗侧壁底部设有插缝,所述插缝与插板式阀门配合,所述插板式阀门前端设有定位钢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使混凝土进入料斗后一直处于一个全封闭的状态,有效杜绝外界空气的吸入;同时,利用振动板持续不断地对料斗内的混凝土进行振动,能够有效排出混凝土内部的气泡;滤网还可以对混凝土内部仍然存在的气泡起到分割作用,缩小气泡的表面积,保证了填充层混凝土板面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卸料斗,具体涉及一种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灌注用卸料斗
技术介绍
客运专线、城际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这种新的结构形式对充填层自密实混凝土提出了的新要求,充填层自密实混凝土除了应具备高流动性、间隙通过性和抗离析性等,同时应在一个相对密闭的层状空间内流平自密实,并具备优越的耐久性和长期的稳定性。自密实混凝土充填层在无砟轨道的结构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弹性作用,施工过程在保证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前提下,如何使板底与自密实混凝土牢固的结合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填充层自密实混凝土成型后,填充层自密实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一般从轨道板预留孔洞的中间灌注,其他两孔设置防溢管观察,轨道板最远端的四角设置观察排气孔。灌注过程中,混凝土与板面接触极易汇集气泡并且不易排出,影响了底板与自密实混凝土的牢固结合。浇筑过程中要满足诸多灌注质量的要求,其中表面无面积大于50cm2以上的工艺性气泡,面积6cm2及以上气泡的面积之和不宜超过板面积的2%,这是一项很重要技术指标。所以在灌注过程中对工装和工艺方面的要求特别高,控制好空气的吸入并且合理地排出是解决板面气泡,增加底板与填充层结合牢固程度的关键。现有施工中,灌注混凝土的流入会导致空气的吸入,因而经常出现四角大量堆积工艺性气泡,板面中间部分有大量气泡汇集的情况,这种情况会导致板面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现有施工中经常使用的是旋转式阀门,打开阀门后,开口侧的空隙会导致外界空气的吸入,顺着灌注的混凝土进入板腔,从而导致填充层自密实混凝土板面气泡的增多,影响填充层混凝土的质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卸料斗,旨在解决外界空气从灌注口顺着混凝土进入无砟轨道板腔这一问题,尽可能地解决填充层混凝土板面有害气泡偏多的问题,减少有害气泡的数量。在公告号CN202967600U,公告日期为2016年6月5日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卸料斗,包括料斗体,所述料斗体两端贯通形成圆形缺口,料斗体上部内壁上设置有十字形的限位架,限位架中心设置有大小适当的中心圆孔,所述中心圆孔与料斗体同心,料斗体内部还设置有活动堵杆,所述活动堵杆包括吊环、拉杆和锥型堵块,所述活动堵杆的拉杆从限位架中心圆孔中穿过,吊环固定设置在拉杆上端,锥型堵块固定于拉杆下端,所述锥型堵块的大小与料斗体底部圆形缺口大小匹配。这种卸料斗不用倾倒出料,松开吊钩粉料就能从料斗体底部卸出,但使用这种卸料斗进行灌注混凝土工作时,外界空气依然会从灌注口顺着混凝土进入无砟轨道板腔,导致板面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灌注用卸料斗,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填充层混凝土板面有害气泡偏多以及板面质量较差等缺陷。(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灌注用卸料斗,包括料斗,所述料斗上方连接有料斗上口,所述料斗底部固定有方形圆孔钢板,所述方形圆孔钢板圆孔处固定有卸料管,所述料斗内壁均设有振动板,所述方形圆孔钢板圆孔处设有滤网,所述料斗侧壁底部设有插缝,所述插缝与插板式阀门配合,所述插板式阀门前端设有定位钢条。优选地,所述料斗上口四角均设有吊机挂钩。优选地,所述料斗相对两侧壁外侧中部设有手提把手。优选地,所述振动板设有四个。优选地,所述插板式阀门后端设有钢管拉手。(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灌注用卸料斗能够使混凝土进入料斗后一直处于一个全封闭的状态,有效杜绝外界空气的吸入;同时,利用振动板持续不断地对料斗内的混凝土进行振动,将混凝土内部的气泡逐渐振出表面,有效排出气泡;滤网还可以对混凝土内部仍然存在的气泡起到分割作用,缩小气泡的表面积,保证了填充层混凝土板面的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料斗上口;2、料斗;3、方形圆孔钢板;4、卸料管;5、振动板;6、滤网;7、插缝;8、插板式阀门;9、钢管拉手;10、定位钢条;11、吊机挂钩;12、手提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灌注用卸料斗,如图1所示,包括料斗2,料斗2相对两侧壁外侧中部设有手提把手12,料斗2上方连接有料斗上口1,料斗上口1四角均设有吊机挂钩11,料斗2底部固定有方形圆孔钢板3,方形圆孔钢板3圆孔处固定有卸料管4,料斗2内壁均设有振动板5,振动板5设有四个,方形圆孔钢板3圆孔处设有滤网6,料斗2侧壁底部设有插缝7,插缝7与插板式阀门8配合,插板式阀门8前端设有定位钢条10,插板式阀门8后端设有钢管拉手9。使用时,借助吊机挂钩11和手提把手12将卸料斗移动到指定位置,之后借助钢管拉手9将插板式阀门8通过插缝7推到底,将混凝土从料斗上口1灌入,由于方形圆孔钢板3的圆孔已经被插板式阀门8封死,所以混凝土将会囤积在料斗2内,启动振动板5对料斗2内的混凝土进行持续不断的振动,将混凝土内部的气泡排出,气泡排出后即可借助钢管拉手9将插板式阀门8拉出,混凝土经过滤网6后便可从卸料管4流出,定位钢条10能够防止插板式阀门8完全拉出插缝7。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灌注用卸料斗能够使混凝土进入料斗后一直处于一个全封闭的状态,有效杜绝外界空气的吸入;同时,利用振动板持续不断地对料斗内的混凝土进行振动,将混凝土内部的气泡逐渐振出表面,有效排出气泡;滤网还可以对混凝土内部仍然存在的气泡起到分割作用,缩小气泡的表面积,保证了填充层混凝土板面的质量。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灌注用卸料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2),所述料斗(2)上方连接有料斗上口(1),所述料斗(2)底部固定有方形圆孔钢板(3),所述方形圆孔钢板(3)圆孔处固定有卸料管(4),所述料斗(2)内壁均设有振动板(5),所述方形圆孔钢板(3)圆孔处设有滤网(6),所述料斗(2)侧壁底部设有插缝(7),所述插缝(7)与插板式阀门(8)配合,所述插板式阀门(8)前端设有定位钢条(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灌注用卸料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2),所述料斗(2)上方连接有料斗上口(1),所述料斗(2)底部固定有方形圆孔钢板(3),所述方形圆孔钢板(3)圆孔处固定有卸料管(4),所述料斗(2)内壁均设有振动板(5),所述方形圆孔钢板(3)圆孔处设有滤网(6),所述料斗(2)侧壁底部设有插缝(7),所述插缝(7)与插板式阀门(8)配合,所述插板式阀门(8)前端设有定位钢条(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比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