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27804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9 1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源插座,包括两极插座端子、三极插座端子、面壳、中间支撑座、两极插座保护门、三极插座保护门和弹性元件。两极插座保护门设有第一插孔,三极插座保护门设有第二插孔,三极插座保护门部分地叠置于两极插座保护门;第二插孔位于第一插孔前方,两极插座保护门在三极插座保护门移至打开位置时被锁定在遮蔽位置。两极插座保护门和三极插座保护门分别设有第三和第四限位部,第三和第四限位部可在两极插座保护门移至打开位置时相互抵接,以限制三极插座保护门向打开位置方向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防止两极插头和三极插头的同时使用,还可避免因将导电物体插入电源插座的任一单个插孔内所导致的触电情况,安全性好,且结构简单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插座,尤其涉及能够兼容使用两极插头和三极插头的电源插座。
技术介绍
电源插座的应用几乎涵盖了各个领域,例如民用开关、车载电源等行业。目前,电源插座的应用已经越趋向于通用化,在保证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在一个插座上能够兼容使用两极插头(具有L极插销和N极插销)和三极插头(具有L极插销、N极插销和E极插销)的需求也越来越普遍。对于这种通用化设计的电源插座,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也就是说插座在使用过程中要能够有效防止儿童的误触碰、防止异物的非正式插入、有效防止多个插头同时使用而产生的过载等情况。现有的一些解决方案难以同时兼顾安全保护和产品的使用便利性,另外,产品尺寸外形偏大,结构不够紧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兼容使用两极插头和三极插头的电源插座,其能防止两极插头和三极插头的同时使用,还可避免因将导电物体插入电源插座的单个插孔内所导致的触电情况,安全性好,且结构简单紧凑。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电源插座,包括两极插座端子、三极插座端子、面壳、中间支撑座、两极插座保护门和三极插座保护门;面壳设有分别与两极插座端子和三极插座端子相对应的面壳两极插孔和面壳三极插孔;中间支撑座位于面壳与两极插座端子及三极插座端子之间,并设有分别与两极插座端子和三极插座端子相对应的中间两极插孔和中间三极插孔;两极插座保护门和三极插座保护门设置于面壳与中间支撑座之间,并均可在遮挡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两极插座保护门和三极插座保护门在遮挡位置时分别遮挡中间两极插孔和中间三极插孔;其特点在于,两极插座保护门设有第一插孔和第一打开导向结构,第一插孔对齐三极插座端子中的接地端子,第一打开导向结构用于与插入面壳两极插孔内的一对插销相互配合,以使两极插座保护门由遮挡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三极插座保护门部分地叠置于两极插座保护门;三极插座保护门设有第二插孔和第二打开导向结构,第二插孔位于第一插孔前方,第二导向结构用于与插入第二插孔的插销相互配合,以使三极插座保护门由遮挡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电源插座还包括弹性元件、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弹性元件设置在两极插座保护门与三极插座保护门之间,并可向两极插座保护门和三极插座保护门施加由打开位置复位到遮挡位置的弹力;两极插座保护门和三极插座保护门分别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由遮挡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第一限位部在两极插座保护门处于遮蔽位置时限制两极插座保护门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限位部在三极插座保护门处于遮蔽位置时限制三极插座保护门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三限位部和所述第四限位部分别设置在两极插座保护门和三极插座保护门,并可在两极插座保护门移动至打开位置时相互抵接,以限制三极插座保护门向打开位置方向移动;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在三极插座保护门移动至打开位置时相互抵接,和/或第一插孔的长度与穿过第二插孔并插入第一插孔中的插销的宽度相等,以限制两极插座保护门向打开位置方向移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和特点:1. 本专利技术的插座能够兼容两极插头和三极插头使用,应用范围广;而且,本专利技术的插座针对两极插头和三极插头分别设有独立的保护门,保护门能够通过互锁机制保证在任一时刻只能够插入一种插头,从而避免了两极插头和三极插头的同时使用,有效保证了用户在使用过程的安全,防止插座在使用过程中的过载;2、 本专利技术插座中的每一个保护门都具备单孔保护的功能,符合防止人为误插入金属异物而引发人身危险的相关标准要求,这一点对儿童的保护尤为重要;对于面壳两极插孔来说,在使用过程中任意一个单孔被金属异物插入都不能够打开两极插座保护门,也就不能够启动插座,必须是要两孔同时被插销插入才能够打开保护门并进一步启动插座;对于面壳三极插孔来说,在使用过程中任意一个非接地孔被金属异物插入都不能够打开三极插座保护门,也就不能够启动插座,两个非接地孔同时被金属异物插入也不行,必须是先插入接地的插销,然后是进一步同时插入两个非接地的插销才能够打开保护门并启动插座;如果是单独插入接地插销,可以打开保护门,但是无法启动插座;3、本专利技术的插座设有微动开关,可以分别控制和保护两极插头及三极插头在使用过程中的导电及电路通断;对于每一个微动开关来说,仅靠任意一个弹片都无法完全接通微动开关,必须是同一个微动开关上的两个弹片同时有效触发后才能够将微动开关接通,从而实现了电气上的保护;4. 本专利技术的插座由于具有多级保护机制,因而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5. 本专利技术的插座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便于制造装配。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源插座的整体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源插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两极插座保护门和三极插座保护门均处于遮蔽位置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两极插座保护门的正面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两极插座保护门的背面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三极插座保护门的正面示意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三极插座保护门的背面示意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中间支撑座的正面示意图。图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中间支撑座的正面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中间支撑座的背面示意图。图1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三极插座保护门处于打开位置时的示意图。图1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两极插座端子、三极插座端子、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处于装配状态下的示意图。图1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一微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1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二微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1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一微动开关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以车载电源插座的内部结构举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15。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源插座,包括两极插座端子12、三极插座端子13、面壳2、中间支撑座3、底座4、一对侧盖5、两极插座保护门62、三极插座保护门63、弹性元件7、第一微动开关81和第二微动开关82。面壳2分别与一对侧盖5卡扣连接。面壳2设有分别与两极插座端子12和三极插座端子13相对应的面壳两极插孔22和面壳三极插孔23。中间支撑座3位于面壳2与两极插座端子12及三极插座端子13之间,并设有分别与两极插座端子12和三极插座端子13相对应的中间两极插孔32和中间三极插孔33。在本实施例中,两极插座端子12及三极插座端子13安装在中间支撑座3的背面。如图10所示,中间支撑座3的背面设有用于安装两极插座端子12的两极插座端子安装部35和用于安装三极插座端子13的三极插座端子安装部36,在两极插座端子安装部35上设有用于安装两极插座端子12的卡口37,在三极插座端子安装部36上设有用于安装三极插座端子13中火线端子和零线端子的卡口38。两极插座端子12和三极插座端子13分别设有与卡口37和卡口38卡接配合的卡扣。采用卡接安装结构不仅便于安装,在紧凑的尺寸下保证防呆安装、易装难拆,而且还能够抵挡插头在插入过程中对插座端子所产生的偏转力,保证插座端子在工作过程中位置固定及自身结构的稳定性。底座4分别与中间支撑座3以及一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源插座

【技术保护点】
电源插座,包括两极插座端子、三极插座端子、面壳、中间支撑座、两极插座保护门和三极插座保护门;所述面壳设有分别与所述的两极插座端子和三极插座端子相对应的面壳两极插孔和面壳三极插孔;所述中间支撑座位于面壳与两极插座端子及三极插座端子之间,并设有分别与所述的两极插座端子和三极插座端子相对应的中间两极插孔和中间三极插孔;所述的两极插座保护门和三极插座保护门设置于面壳与中间支撑座之间,并均可在遮挡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两极插座保护门和三极插座保护门在遮挡位置时分别遮挡中间两极插孔和中间三极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极插座保护门设有第一插孔和第一打开导向结构,所述第一插孔对齐所述三极插座端子中的接地端子,所述第一打开导向结构用于与插入面壳两极插孔内的一对插销相互配合,以使两极插座保护门由遮挡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所述三极插座保护门部分地叠置于所述两极插座保护门;三极插座保护门设有第二插孔和第二打开导向结构,所述第二插孔位于所述第一插孔前方,所述第二导向结构用于与插入第二插孔的插销相互配合,以使所述三极插座保护门由遮挡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所述电源插座还包括弹性元件、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所述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两极插座保护门与所述三极插座保护门之间,并可向两极插座保护门和三极插座保护门施加由打开位置复位到遮挡位置的弹力;两极插座保护门和三极插座保护门分别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由遮挡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第一限位部在两极插座保护门处于遮蔽位置时限制两极插座保护门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限位部在三极插座保护门处于遮蔽位置时限制三极插座保护门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三限位部和所述第四限位部分别设置在两极插座保护门和三极插座保护门,并可在两极插座保护门移动至打开位置时相互抵接,以限制三极插座保护门向打开位置方向移动;所述的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在三极插座保护门移动至打开位置时相互抵接,和/或第一插孔的长度与穿过第二插孔并插入第一插孔中的插销的宽度相等,以限制两极插座保护门向打开位置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源插座,包括两极插座端子、三极插座端子、面壳、中间支撑座、两极插座保护门和三极插座保护门;所述面壳设有分别与所述的两极插座端子和三极插座端子相对应的面壳两极插孔和面壳三极插孔;所述中间支撑座位于面壳与两极插座端子及三极插座端子之间,并设有分别与所述的两极插座端子和三极插座端子相对应的中间两极插孔和中间三极插孔;所述的两极插座保护门和三极插座保护门设置于面壳与中间支撑座之间,并均可在遮挡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两极插座保护门和三极插座保护门在遮挡位置时分别遮挡中间两极插孔和中间三极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极插座保护门设有第一插孔和第一打开导向结构,所述第一插孔对齐所述三极插座端子中的接地端子,所述第一打开导向结构用于与插入面壳两极插孔内的一对插销相互配合,以使两极插座保护门由遮挡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所述三极插座保护门部分地叠置于所述两极插座保护门;三极插座保护门设有第二插孔和第二打开导向结构,所述第二插孔位于所述第一插孔前方,所述第二导向结构用于与插入第二插孔的插销相互配合,以使所述三极插座保护门由遮挡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所述电源插座还包括弹性元件、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所述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两极插座保护门与所述三极插座保护门之间,并可向两极插座保护门和三极插座保护门施加由打开位置复位到遮挡位置的弹力;两极插座保护门和三极插座保护门分别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由遮挡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第一限位部在两极插座保护门处于遮蔽位置时限制两极插座保护门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限位部在三极插座保护门处于遮蔽位置时限制三极插座保护门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三限位部和所述第四限位部分别设置在两极插座保护门和三极插座保护门,并可在两极插座保护门移动至打开位置时相互抵接,以限制三极插座保护门向打开位置方向移动;所述的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在三极插座保护门移动至打开位置时相互抵接,和/或第一插孔的长度与穿过第二插孔并插入第一插孔中的插销的宽度相等,以限制两极插座保护门向打开位置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极插座保护门的背面中部支承于所述的中间支撑座上,并使两极插座保护门的左右两端可围绕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摆动轴线做此升彼降的翘板式摆动;所述两极插座保护门设有第五限位部,所述面壳和/或所述中间支撑座设有第六限位部,所述第六限位部可在两极插座保护门做翘板式摆动时与所述第五限位部凹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极插座保护门的背面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圆弧凹槽,所述中间支撑座的表面设有伸入所述圆弧凹槽内的圆弧凸条,以使两极插座保护门的左右两端可围绕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摆动轴线做此升彼降的翘板式摆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在所述中间支撑座的正面;第一限位部在两极插座保护门处于遮蔽位置时抵靠两极插座保护门,并限制两极插座保护门沿第二方向移动以及左右摆动;第二限位部在三极插座保护门处于遮蔽位置时抵靠三极插座保护门,并限制三极插座保护门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及左右摆动;所述第四限位部设置在三极插座保护门的背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极插座保护门与所述三极插座保护门均呈T形;所述两极插座保护门包括第一横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安君
申请(专利权)人:科博达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