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池箱防爆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52500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02 0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电池箱防爆阀,包括阀体、中空状固定部、顶盖和活塞体,所述阀体为包括底端开口和顶端开口的柱形空腔结构,所述活塞体活动设置在所述空腔结构内,所述阀体的底端开口连接所述固定部,所述阀体的顶端开口连接所述顶盖;所述活塞体包括与所述阀体内壁贴合的活动部和设置在活动部上与所述固定部相对的腔体,所述腔体包括侧壁和盖设在侧壁上与所述固定部相对的封口部,所述腔体的外径小于所述阀体的内径,所述腔体的侧壁与所述阀体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爆阀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爆阀泄压不迅速的问题,而且其功能更加丰富,实用性更高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箱防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池箱防爆阀
技术介绍
现有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大都使用呼吸阀来保持密封电池箱的气压均衡,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在用于处理危险情况时,呼吸阀并不能快速的排气,这就有可能造成爆炸等更危险的情况出现。即便是试图采用增加呼吸阀的数量,也不能解决快速排气的问题,而且还增加了成本。且现有的呼吸阀的功能单一,其仅仅是排气,而没有防水防潮的功能,如果电池箱即需要调节气压差,又需要防水防潮,就需要在电池箱上同时安装上述呼吸阀和防水防潮装置,这无疑又会增加成本,且效果也不见得能够达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呼吸阀排气不迅速,且功能单一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电池箱防爆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电池箱防爆阀,包括阀体、中空状固定部、顶盖和活塞体,所述阀体为包括底端开口和顶端开口的柱形空腔结构,所述活塞体活动设置在所述空腔结构内,所述阀体的底端开口连接所述固定部,所述阀体的顶端开口连接所述顶盖;所述活塞体包括与所述阀体内壁贴合的活动部和设置在活动部上与所述
固定部相对的腔体,所述腔体包括侧壁和盖设在侧壁上与所述固定部相对的封口部,所述腔体的外径小于所述阀体的内径,所述腔体的侧壁与所述阀体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腔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开口,所述阀体侧壁上对应所述若干第一开口的位置设置第二开口。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池箱防爆阀的一种改进,所述封口部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膜。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池箱防爆阀的一种改进,所述活塞体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部上与所述顶盖相对设置的抵接部和套设在所述抵接部上的弹簧,所述弹簧抵接在所述顶盖上。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池箱防爆阀的一种改进,所述阀体的底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固定部上对应位置设置内螺纹,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连接在所述阀体的底端开口上。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池箱防爆阀的一种改进,所述阀体的顶端设置外螺纹,所述顶盖上对应位置设置内螺纹,所述顶盖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连接在所述阀体的顶端开口上。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池箱防爆阀的一种改进,所述阀体的底端与所述固定部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密封硅胶。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池箱防爆阀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部上设置外螺纹,电池箱上设置内螺纹,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将所述固定部固定在电池箱上。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池箱防爆阀的一种改进,所述阀体的空腔结构
为圆柱形空腔,所述活塞体的活动部为与所述圆柱形空腔匹配的圆柱体。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池箱防爆阀的一种改进,所述阀体的外壁设置为正六边形,所述第一开口对应所述正六边形的每个边设置。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防爆阀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爆阀泄压不迅速的问题,而且其功能更加丰富,实用性也更高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池箱防爆阀结构设意图;图2是图1电池箱防爆阀中沿AA’的剖视图;图3是图2电池箱防爆阀在一状态下的示意图;图4是图2电池箱防爆阀在另一状态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技术。参考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电池箱防爆阀,包括阀体10、中空状固定部20、顶盖30和活塞体40,所述阀体10为两端开口的柱形空腔结构,所述两端开口具体包括底端开口11和顶端开口12,所述活塞体40活动设置在所述空腔结构内,所述阀体10的底端开口11连接所述固定部20,并通过所述固定部20与电池箱连通,所述阀体10的顶端开口12连接所述顶盖30;所述活塞体40包括与所述阀体10内壁贴合的活动部41和设置在活动部41上与所述固定部20相对的腔体42,所述腔体42包括侧壁421和盖设在侧
壁421上与所述固定部20相对的具有呼吸功能的封口部422,所述腔体42的外径小于所述阀体10的内径,即所述腔体42的侧壁421与所述阀体10内壁之间形成间隙50。所述腔体42的侧壁421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开口4211,所述阀体10侧壁上对应所述若干个第一开口4211的位置设置对应数量的第二开口13。当将本技术防爆阀用在电池箱中调节电池箱内气压时,只需要将所述固定部20固定在所述电池箱上。当电池箱内压力没有超过预设泄压阀值时,所述电池箱内的气压通过所述采用封口部422进入所述腔体42,并通过所述第一开口4211和所述第二开口13卸出,来调节电池箱内的气压,具体结构与气压流向参见图2和图3所示。当电池箱内的气压超过所述预设泄压阀值时,所述电池箱内气压推动所述活塞体40向所述顶盖30方向运动,所述第一开口4211与所述第二开口13错开,所述气压进入所述活塞体40与所述阀体10内壁之间的间隙50中,并从所述第二开口13快速卸出,因为所述间隙50是直接连接所述电池箱与所述第二开口13的,所以,可以通过所述间隙50迅速进行泄压,以避免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电池箱内气压过大,通过封口部422已经不能迅速的、有效的达到泄压目的时而造成的爆炸等危险事故发生。具体结构与气压流向参见图2和图4所示。上述所述预设泄压阀值是指,正常工作情况下,电池箱内所能承受的最大气压值。本技术防爆阀,其不仅可以在电池箱内压力没有超过预设泄压阀值时,对电池箱内气压进行适当调节,还可以在电池箱遇到特殊情况致使电池箱内气压突然增大而面临的爆炸问题时,快速的卸掉电池箱内的气压,解决
了防爆阀不能快速泄压的问题。优选的,所述封口部422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膜,其不仅可以在电池箱内压力没有超过预设泄压阀值时,正常的调节电池箱内的气压,还具有防水防潮的功能。提高了本技术中的防爆阀实用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爆阀功能单一的问题。具体的,所述活塞体40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部41上与所述顶盖30相对的抵接部43和套设在所述抵接部43上的弹簧44,所述弹簧44抵接在所述顶盖30上。当电池箱内的气压超过所述预设泄压阀值时,所述气压推动所述活塞体40向所述顶盖30方向运动时,所述弹簧44被压缩,当所述气压被卸出后,在所述弹簧44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推动所述活塞体40回复到初始位置,如图1。具体的,所述阀体10的底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固定部20上对应位置设置内螺纹,所述固定部20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连接在所述阀体10的底端开口11上;所述阀体10的顶端设置外螺纹,所述顶盖30上对应位置设置内螺纹,所述顶盖30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连接在所述阀体10的顶端开口12上。优选的,还可在所述固定部20上设置外螺纹,在电池箱上设置内螺纹,通过螺纹方式将所述防爆阀固定在电池箱上。本技术中,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不仅可以将所述固定部20和所述顶盖30方便的固定在所述阀体10上,也可容易的将所述固定部20和所述顶盖30从所述阀体10上拆卸下来,便于检修。优选的,所述阀体10的底端与所述固定部20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密封硅
胶60,用于保证防爆阀的密封性。优选的,所述阀体10的空腔结构为圆柱形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电池箱防爆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中空状固定部、顶盖和活塞体,所述阀体为包括底端开口和顶端开口的柱形空腔结构,所述活塞体活动设置在所述空腔结构内,所述阀体的底端开口连接所述固定部,所述阀体的顶端开口连接所述顶盖;所述活塞体包括与所述阀体内壁贴合的活动部和设置在活动部上与所述固定部相对的腔体,所述腔体包括侧壁和盖设在侧壁上与所述固定部相对的封口部,所述腔体的外径小于所述阀体的内径,所述腔体的侧壁与所述阀体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腔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开口,所述阀体侧壁上对应所述若干第一开口的位置设置第二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池箱防爆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中空状固定部、顶盖和活塞体,所述阀体为包括底端开口和顶端开口的柱形空腔结构,所述活塞体活动设置在所述空腔结构内,所述阀体的底端开口连接所述固定部,所述阀体的顶端开口连接所述顶盖;所述活塞体包括与所述阀体内壁贴合的活动部和设置在活动部上与所述固定部相对的腔体,所述腔体包括侧壁和盖设在侧壁上与所述固定部相对的封口部,所述腔体的外径小于所述阀体的内径,所述腔体的侧壁与所述阀体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腔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开口,所述阀体侧壁上对应所述若干第一开口的位置设置第二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池箱防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部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池箱防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体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部上与所述顶盖相对设置的抵接部和套设在所述抵接部上的弹簧,所述弹簧抵接在所述顶盖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池箱防爆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杰文明李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