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中顶板搭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51234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01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客车中顶板搭接结构,包括前中顶板、粘接在前中顶板上方的夹紧支架以及插接在夹紧支架与前中顶板之间的后中顶板;所述前中顶板与夹紧支架之间形成安装后中顶板的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不仅能够缩减客车中顶板装配程序,提高装配效率,还能够保证整车内饰的协调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客车
,具体涉及一种客车中顶板搭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客车中顶板安装时,客车厂家通常采用螺钉将两块顶板的对接处固定,并增加一根装饰条来将两块顶板对接处的缝隙遮挡住,这不仅使客车中顶板的装配程序繁琐,降低了客车中顶板的装配效率,还影响整车的内饰的协调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中顶板搭接结构,该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不仅能够缩减客车中顶板装配程序,提高装配效率,还能够保证整车内饰的协调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客车中顶板搭接结构,包括前中顶板、粘接在前中顶板上方的夹紧支架以及插接在夹紧支架与前中顶板之间的后中顶板;所述前中顶板与夹紧支架之间形成安装后中顶板的空间。所述夹紧支架包括依次相连的水平安装部和波浪状的夹紧部。所述后中顶板包括后中顶板主体以及设置在后中顶板主体一端上方的安装沉台。所述水平安装部上设有若干个粘接安装孔。所述波浪状的夹紧部包括依次相连的凸起部和凹陷部。所述凹陷部最低端与前中顶板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安装沉台的厚度。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在安装客车中顶板时,只需要将后中顶板的安装沉台插入至前中顶板与夹紧支架构成的安装后中顶板的空间中,并根据前中顶板与后中顶板之间的距离需求,调整前中顶板与后中顶板之间的间距即可。本技术无需螺钉和装饰条就能实现客车中顶板的安装,不仅能够缩减客车中顶板装配程序,提高装配效率,还能够保证整车内饰的协调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前中顶板,2、水平安装部,3、凸起部,4、凹陷部,5、后中顶板,6、粘接安装孔,7、粘接胶水,8、安装沉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客车中顶板搭接结构,包括前中顶板1、粘接在前中顶板1上方的夹紧支架以及插接在夹紧支架与前中顶板1之间的后中顶板5;所述前中顶板与夹紧支架之间形成安装后中顶板的空间。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支架包括依次相连的水平安装部2和波浪状的夹紧部。所述水平安装部通过粘接胶水粘接在前中顶板的顶部。所述水平安装部上设有若干个粘接安装孔,通过设置粘接安装孔,能够增大粘接胶水与夹紧支架的接触面积,使夹紧支架与前中顶板连接的更加牢固。所述夹紧支架采用钢板。进一步的,所述后中顶板5包括后中顶板主体以及设置在后中顶板主体一端上方的安装沉台8。当将后中顶板插接到前中顶板与夹紧支架之间后,后中顶板主体的底部和前中顶板的底部平齐。所述安装沉台,用于和安装后中顶板的空间相互配合,将前中顶板与后中顶板连接在一起。更进一步的,所述波浪状的夹紧部包括依次相连的凸起部3和凹陷部4。所述凹陷部4最低端与前中顶板1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安装沉台8的厚度。通过将夹紧部设计为波浪状,如图1所示,安装沉台的顶部与夹紧支架凹陷部的最低端紧密接触,与夹紧支架的其他部位不接触,这样既能够使安装沉台十分便利地插入到夹紧部与前中顶板之间,又能够使凹陷部与安装沉台紧密接触,保证安装沉台在夹紧部与前中顶板之间安装的稳定性。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客车中顶板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中顶板、粘接在前中顶板上方的夹紧支架以及插接在夹紧支架与前中顶板之间的后中顶板;所述前中顶板与夹紧支架之间形成安装后中顶板的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中顶板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中顶板、粘接在前中顶板上方的夹紧支架以及插接在夹紧支架与前中顶板之间的后中顶板;所述前中顶板与夹紧支架之间形成安装后中顶板的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中顶板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支架包括依次相连的水平安装部和波浪状的夹紧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浩童永邱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