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钳式电子驻车减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38568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9 0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机械减速结构,尤其是一种卡钳式的电子驻车减速结构。包括动力输入的电机和驱动输出的调整驱动座,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一个小锥齿轮,调整驱动座的传动轴上安装有蜗轮,蜗杆轴分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大锥齿轮,大锥齿轮与小锥齿轮啮合连接,输出端设置有涡齿,涡齿与蜗轮啮合连接,小锥齿轮和大锥齿轮构成锥齿轮第一级减速组,涡齿与蜗轮构成蜗轮蜗杆第二级减速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靠性较高,制动反应灵敏,减速机构数量较少,空间占据较小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机械减速结构,尤其是一种卡钳式的电子驻车减速结构。
技术介绍
当前,随着汽车制造业的不断发展,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不同车型上,其实用性也已经被用户所认可。车辆电子驻车系统以执行机构为区别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拉线式电子驻车,涉及一种电控的拉线收紧装置,作用于传动的制动器,从而产生驻车制动力。另一种为卡钳式电子驻车,其通过驱动电机及减速机构作用于制动活塞上,从而产生驻车制动力。在卡钳式电子驻车的结构中,其减速机构需通过减速增距将电机扭矩放大并输出,同时需保证其传动噪音低、可靠性高、结构空间小。而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皮带、皮带轮、行星齿轮等机构,存在如下不足:机构数量众多,从而使得成本增加、可靠性难以保障。皮带轮机构响应特性不足,容易造成制动滞后。而且,机构众多造成结构尺寸大,占用整车布局空间。一个名为一种车辆制动系统电子驻车执行器、公开号为103738336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设有外层壳体、内盖和内壳体;内盖和内壳体设置在外层壳体的内腔的上部空间中;电机的下部设置在外层壳体下部的空腔中;电机传动机构和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分别设置在内壳体和内盖形成的空腔中。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采用“双层墙”结构,即双层壳体的结构,其隔音效果大大优于单层壳体的实心结构,从而突破质量定律的限制,有效地降低了车辆制动系统电子驻车执行器在工作过程中的噪音,提高了车辆乘坐的舒适度。采用行星齿轮作为减速机构,机构数量众多,从而使得成本增加、可靠性难以保障。皮带轮机构响应特性不足,容易造成制动滞后。而且,机构众多造成结构尺寸大,占用整车布局空间。一个名为一种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公开号为101823481A的专利技术专利,包括控制单元及受控制单元控制的制动电机,关键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与节气门开度传感器、离合器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制动电机的电流传感器、手刹开关、坡道起步开关相连,所述制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涡轮蜗杆转动,所述涡轮蜗杆套有丝杆,丝杆的端部固定有摩擦片。本专利技术的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成本低、结构简单、其控制方法可靠、除了具有传统手刹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辅助坡道起步功能,极大减少了驾驶员的操作难度,提高了驾驶与操纵的舒适性与方便性。制动电机直接带动涡轮蜗杆转动,电机扭矩无法放大并输出,制动效果达不到要求,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可靠性较低,制动滞后,减速机构数量众多,空间占据较大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靠性较高,制动反应灵敏,减速机构数量较少,空间占据较小的卡钳式电子驻车减速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卡钳式电子驻车减速结构,包括动力输入的电机和驱动输出的调整驱动座,电机上设置有输出轴,调整驱动座上设置有传动轴,电机的输出轴和调整驱动座的传动轴互相平行设置,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一个小锥齿轮,调整驱动座的传动轴上安装有蜗轮,在电机的输出轴垂直方向上设置有一个蜗杆轴,蜗杆轴分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大锥齿轮,大锥齿轮与小锥齿轮啮合连接,输出端设置有涡齿,涡齿与蜗轮啮合连接,小锥齿轮和大锥齿轮构成锥齿轮第一级减速组,涡齿与蜗轮构成蜗轮蜗杆第二级减速组。电机输出轴端设计有花键,并与小锥齿轮内孔过盈配合。涡轮轴中段设计有花键,并与大锥齿轮内孔过盈配合,蜗杆轴同时设计有蜗杆。由此电机与小锥齿轮、涡轮轴与大锥齿轮分别为刚性传动部件。蜗轮内孔设计为六角梅花孔,用于大扭矩传递输出。通过滚动轴承及深沟球轴承安装定位,使小锥齿轮与大锥齿轮、蜗杆轴处蜗杆与蜗轮互相啮合。调整驱动座传动轴端设计为外梅花轴,快插于蜗轮梅花孔,其调整座端设计有三道螺旋槽,用于布置钢球传递推力输出。通过上述机构,将电机扭矩转变成推力,并且推力方向与电机轴线平行;锥齿轮第一级减速组,适用于电机输出减速;蜗轮蜗杆第二级减速组,适用于传动减速。驱动电机转动,由于刚性连接,小锥齿轮得以转动。由于小锥齿轮与大锥齿轮互相啮合,大锥齿轮得以转动,同时蜗杆轴转动,并驱动蜗杆转动,进而扭矩通过梅花孔轴传递,驱动调整驱动座转动。这种结构的机构数量显著减少,由此使得成本降低,产品可靠性提高。采用锥齿轮组、蜗轮蜗杆组合式减速机构,使机构稳定性增加,噪音降低,同时该结构使得推力方向与电机轴线保持一致,从而利于整体机构布置,避免与车轮干涉。作为优选,蜗杆轴的输入端安装有滚动轴承。作为优选,蜗杆轴的输出端安装有深沟球轴承。作为优选,调整驱动座的传动轴上还安装有调整固定座。作为优选,调整固定座内设置有螺旋槽,螺旋槽内安装有钢球。调整固定座设计为固定件,因此,调整驱动座受钢球在螺旋槽内滚动并轴向抬升,进而产生水平推力。作为优选,滚动轴承设有通孔,滚动轴承的双侧设有限位卡条。该滚动轴承的材料具有自润滑特性,保证传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通孔用于轴的配合,并能使其自由转动;双侧设计的限位卡条用于快插与壳体,使其限位并安装紧固。因此,本技术具有可靠性较高,制动反应灵敏,减速机构数量较少,空间占据较小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滚动轴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滚动轴承,2-小锥齿轮,3-电机,4-蜗杆轴,5-大锥齿轮,6-深沟球轴承,7-蜗轮,8-调整固定座,9-钢球,10-调整驱动座,11-通孔,12-限位卡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技术权利要求的限制。本技术提供了卡钳式电子驻车减速结构,如附图1和2所示,包括动力输入的电机3和驱动输出的调整驱动座10,电机3上设置有输出轴,调整驱动座10上设置有传动轴,电机3的输出轴和调整驱动座10的传动轴互相平行设置,电机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一个小锥齿轮2,调整驱动座10的传动轴上安装有蜗轮7,在电机3的输出轴垂直方向上设置有一个蜗杆轴4,蜗杆轴4分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大锥齿轮5,大锥齿轮5与小锥齿轮2啮合连接,输出端设置有涡齿,涡齿与蜗轮7啮合连接,小锥齿轮2和大锥齿轮5构成锥齿轮第一级减速组,涡齿与蜗轮7构成蜗轮蜗杆第二级减速组。蜗杆轴4的输入端安装有滚动轴承1。滚动轴承1设有通孔11,滚动轴承1的双侧设有限位卡条12。蜗杆轴4的输出端安装有深沟球轴承6。调整驱动座10的传动轴上还安装有调整固定座8。调整固定座8内设置有螺旋槽,螺旋槽内安装有钢球9。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钳式电子驻车减速结构,包括动力输入的电机(3)和驱动输出的调整驱动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上设置有输出轴,调整驱动座(10)上设置有传动轴,电机(3)的输出轴和调整驱动座(10)的传动轴互相平行设置,电机(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一个小锥齿轮(2),调整驱动座(10)的传动轴上安装有蜗轮(7),在电机(3)的输出轴垂直方向上设置有一个蜗杆轴(4),蜗杆轴(4)分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大锥齿轮(5),大锥齿轮(5)与小锥齿轮(2)啮合连接,输出端设置有涡齿,涡齿与蜗轮(7)啮合连接,小锥齿轮(2)和大锥齿轮(5)构成锥齿轮第一级减速组,涡齿与蜗轮(7)构成蜗轮蜗杆第二级减速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钳式电子驻车减速结构,包括动力输入的电机(3)和驱动输出的调整驱动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上设置有输出轴,调整驱动座(10)上设置有传动轴,电机(3)的输出轴和调整驱动座(10)的传动轴互相平行设置,电机(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一个小锥齿轮(2),调整驱动座(10)的传动轴上安装有蜗轮(7),在电机(3)的输出轴垂直方向上设置有一个蜗杆轴(4),蜗杆轴(4)分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大锥齿轮(5),大锥齿轮(5)与小锥齿轮(2)啮合连接,输出端设置有涡齿,涡齿与蜗轮(7)啮合连接,小锥齿轮(2)和大锥齿轮(5)构成锥齿轮第一级减速组,涡齿与蜗轮(7)构成蜗轮蜗杆第二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庆泽马志敏钟焕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