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状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09006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6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促进薄型化并且能够可靠地进行光源与电路基板的电连接的面状照明装置。面状照明装置(10)具备:LED(20)、FPC(40)、以及具有供LED(20)对置配置的入光面(12)以及使从入光面(12)入射的光以面状出射的出射面(13)的导光板(11)。其特征在于,FPC(40)包括基膜(41)以及布线层(42),并且在安装有LED(20)的一侧具备包括LED(20)的正下部而延伸的带状的第一区域(45)、和与第一区域(45)的前方侧邻接而延伸的带状的第二区域(46),在第一区域(45)的至少上述点状光源的正下部以及第二区域(46)不具有覆膜(4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侧光方式的面状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液晶显示面板等的照明单元,公知有沿着导光板的侧端面配置光源而成的侧光方式的面状照明装置(背光灯)。特别是,将小型且环境适合性优越的发光二极管装置(LED)作为光源来使用的面状照明装置以移动电话等的小型便携信息设备的领域为中心而被广泛地采用。近年来,在用于这种面状照明装置的LED中,提出了以不具有将其电极端子配置在LED主体的安装面上的部分的方式构成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07307号公报具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那样的电极端子构造的LED在实现LED的薄型化、进而使使用该LED的面状照明装置的薄型化方面是有效的。然而,在将这样的LED安装在以往的电路基板(典型地,如图6所示,使覆膜(Cover lay film)的一部分配置于LED的一对电极端子间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上的情况下,在LED的电极端子产生从电路基板上的连接盘部的浮起,由此存在产生电和/或机械连接不良的担忧。因此,在以往的面状照明装置中,将这样的LED作为光源利用,从而存在难以实现薄型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促进薄型化并且可靠地进行光源与电路基板的电连接的面状照明装置。以下的专利技术的方式例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为了容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多样的结构,分项进行说明。各项未限定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的范围,参照用于实施专利技术的最优的方式,将各项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置换、删除或者进
一步附加其他的构成要素,也可包括于本申请专利技术的技术的范围。(1)一种面状照明装置,其具备:点状光源、安装有上述点状光源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以及具有上述点状光源对置配置的端面以及使从该端面入射的光以面状出射的出射面的导光板,上述面状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柔性印刷电路基板包括基膜以及被形成在该基膜上的布线层,并且在安装有上述点状光源的一侧具备:包括上述点状光源的正下部而延伸的带状的第一区域、和与该第一区域的前方侧邻接地延伸的带状的第二区域,在上述第一区域的至少上述点状光源的正下部以及上述第二区域不具有覆膜(技术方案1)。在本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中,柔性印刷电路基板构成为,在带状的第一区域的至少上述点状光源的正下部(与点状光源的安装面对置的区域)不具有覆膜。因此,在将点状光源安装在柔性印刷电路基板上时,不经由覆膜而将点状光源的安装面的全体配置在布线层上。由此,点状光源的电极端子在不具有被配置在点状光源的安装面上的部分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电极端子相对于连接盘部可靠地电连接以及机械连接。另外,本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中,根据上述结构,使将点状光源安装于柔性印刷电路基板时的、包括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的厚度的安装高度薄型化。由此,促进面状照明装置的薄型化。另外,本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中,柔性印刷电路基板构成为,不仅在第一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针对与第一区域的前方侧邻接而延伸的带状的第二区域,在该区域也不具有覆膜。由此,特别是在采用使该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与导光板重叠地配置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的方式的情况下,能够更有效地促进面状照明装置的薄型化。根据这样的薄型化的观点,本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优选具备以下的(2)项的结构,进一步优选具备(3)项所述的结构。(2)在(1)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的基础上,本项面状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导光板具有与上述端面大致正交的出射面、和与该出射面大致平行地对置的背面,上述柔性印刷电路基板通过将上述第二区域固定于上述导光板的出射面侧或者背面侧,相对于上述导光板配置
(技术方案2)。(3)在(2)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的基础上,本项面状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导光板在具有上述出射面的出射部与上述端面之间具有:包括倾斜面并随着从上述端面侧朝向上述出射部侧厚度渐减的入光楔部,上述第二区域被固定在用于将上述入光楔部或者被设置于上述入光楔部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固定的台座上。根据本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能够更有效地实现相当于导光板的出射部的部分的薄型化。(4)在(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的基础上,本项面状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柔性印刷电路基板在安装有上述点状光源的一侧具备与上述第一区域的后方侧邻接而延伸的带状的第三区域,该在第三区域具有覆膜(技术方案3)。本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中,柔性印刷电路基板在与第一区域的后方侧邻接而延伸的带状的第三区域具有覆膜。由此,不会阻碍点状光源的电极端子朝连接盘部的连接的可靠性、以及面状照明装置的薄型化,能够提高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的机械强度。本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进一步优选具备以下的(5)项所述的结构。(5)在(4)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的基础上,本项面状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柔性印刷电路基板在上述第二区域不具有上述布线层。在本项的记载的面状照明装置中,在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的安装有点状光源的一侧,由布线层形成的导通图案具有:被形成于第一区域的连接盘部、被形成于第三区域的导通图案、以及在需要的情况下将第三区域的导通图案与连接盘部连接的连接用的导通图案。此时,连接用的导通图案构成为,不通过第二区域而将第一区域的连接盘部直接连接于第三区域的导通图案。由此,不会阻碍点状光源的电极端子的朝连接盘部的连接的可靠性、以及面状照明装置的薄型化,能够通过覆膜将不被保护的导通图案以最小限度留下。另外,为了提高第一区域的连接盘部的
剥离强度,也可以在连接盘部设置盲孔。(6)在(1)~(5)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的基础上,本项面状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的基膜由白色膜构成(技术方案4)。一般,从导光板出射的照明光包括:从点状光源出射后,沿着包括第一和/或第二区域中的基于基膜的反射的路径而直至出射的光。但是,本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中,基膜由白色膜构成,因此可抑制由基膜的颜色映入照明光而引起的颜色不均的产生。另外,基膜由白色膜构成,由此与基膜为有色的情况下比较,反射率提高,因此照明光的亮度提高。另外,本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涉及形成该白色膜的材料,优选以下的(7)项的结构。(7)在(6)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的基础上,本项面状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白色膜由白色的液晶聚合物构成(技术方案5)。(8)在(1)~(7)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的基础上,本项面状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连接盘部包括以开口侧相互对置的方式配置的一对“コ”字型的部分(技术方案6)。在本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中,在点状光源所具备的电极端子包括俯视中以开口侧相互对置的方式配置的一对“コ”字型的部分的情况下,以使连接盘部与电极端子构造对应的方式形成,由此点状光源的安装时自对准有效地发挥功能。由此,能够将点状光源正确并且可靠地安装在柔性印刷电路基板上。此外,本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的连接盘部的形状能够相对于具备任意的结构的电路基板(优选柔性印刷电路基板)应用。因此,具备下述的(10)项所述的结构的面状照明装置与本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相关而起到上述的作用效果与同等的作用效果。(9)在(1)~(8)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的基础上,本项面状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柔性印刷电路基板在上述第二区域具有
蓝光反射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状照明装置,其具备:点状光源、安装有所述点状光源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以及具有供所述点状光源对置配置的端面以及使从该端面入射的光以面状出射的出射面的导光板,所述面状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基板包括基膜以及被形成在该基膜上的布线层,并且在安装有所述点状光源的一侧具备:包括所述点状光源的正下部而延伸的带状的第一区域、以及与该第一区域的前方侧邻接而延伸的带状的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一区域的至少所述点状光源的正下部以及所述第二区域不具有覆膜。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4.15 JP 2015-0833601.一种面状照明装置,其具备:点状光源、安装有所述点状光源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以及具有供所述点状光源对置配置的端面以及使从该端面入射的光以面状出射的出射面的导光板,所述面状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基板包括基膜以及被形成在该基膜上的布线层,并且在安装有所述点状光源的一侧具备:包括所述点状光源的正下部而延伸的带状的第一区域、以及与该第一区域的前方侧邻接而延伸的带状的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一区域的至少所述点状光源的正下部以及所述第二区域不具有覆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具有与所述端面大致正交的出射面、以及与该出射面大致平行地对置的背面,所述柔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隆人
申请(专利权)人:美蓓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