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热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89218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4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导热油领域,涉及一种导热油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基础油,抗氧化剂,防锈剂,分散剂,阻焦剂,表面活性剂,清净剂,金属钝化剂;并将上述制剂和基础油进行按份数在65℃的环境下,搅拌3个小时即可得到导热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抗氧化剂、清净剂、分散剂、防锈剂、阻焦剂、金属钝化剂、表面活性剂和基础油复配,使得所述的具有热氧化稳定性的导热油具有使用寿命延长、不易结焦的优点,并能减少低沸物产生与排放,安全环保,用途广泛,原料配伍合理,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导热油领域,涉及一种导热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能源日趋紧张,节能和环保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导热油作为一种优良的热传导介质,具有高温低压的传热性能,且热效率高、传热均匀、温度控制准确、输送方便、运行成本低等优点。现已发成为使用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热载体。导热油一般选用烷烃,环烷烃和芳烃类的适当馏分,各种烃类的离解能一般在330-420kj/g分子。在1000℃以上高温才能裂解。但事实上由于烃分子能力分布不均匀,其中能量较高的分子中有比较弱的键,在光照、加热或有杂质的情况影响下,可能分裂出烃的自由基,自由基与氧会生成过氧化自由基R00﹡,过氧化自由基R00﹡和其它烃分子,作用所需活化能只有40-90kj/g,相当于280℃左右。这种过程会聚合成碳链很长的粘稠物质、粘度很大,在高温下进一步碳化形成结焦,这就是导热油劣化的主要因素,因此理想导热油要经过加氢工艺,还原油品中的不饱和烃类,如烯烃炔烃类内烷烃,环烷烃类,去除油品中金属离子,硫、氮、磷等杂质,并减少油品中氧的存在,加入抗氧化剂等添加剂,以及成分比较单一的合成油,也是最主要的高品质导热油。导热油技术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以其可靠的安全性和可操控性,被广泛用于各行业中,技术比较成熟,正因为这样,为了降低成本,添加植物油。很多导热油使用后,开温就变黑,局部变稠,导热系数明显下降,停产再启动困难,能源消耗过大,可勉强使用,这种导热油应为第一代,可称为“黑导”。随着竞争加剧,一些企业开始生产、外观清亮达到一定技术标准的导热油,可称为第二代“白导”,现被广泛应用。导热油在经过专利技术人不断更新后,生产出升温快(同样条件比普通导热油 升温快10℃),导热效率提高,损耗低,寿命可延长3至5年,节能环保的“高导”系列导热油,应为第三代。以及粘度小,导热效率更高,使用温度比“高导”导热油高,高温不变色,使用寿命比“高导”长的“超导”系列导热油为第四代。导热油多在连续高温条件下应用,其使用温度一般在200-400℃之间,导热油长期在高温环境运行,会发生热裂解、缩聚和氧化反应,热裂解反应的结果,产生低沸点物,导致闪点下降、安全性降低。低沸点物还会发生聚合和缩合,形成高分子物质、胶质等,导致粘度和残炭增加,引起结焦,结焦附着在加热炉管壁上,降低了传热效率的同时耗能增大。氧化反应产生有机酸,使导热油酸值增加,深度氧化还会产生不溶性的酸泥,使导热油的粘度增加,最终导致缩短导热油使用寿命,甚至损坏设备,因此提高导热油的升温速度和使用寿命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导热油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导热油,按质量份数包括:作为优选,所述基础油为合成油或加氢精制油。作为优选,所述抗氧化剂为二壬基二苯胺、烷基化二苯胺、辛基丁基二苯胺、2,6-二叔丁基混合酚、酚型抗氧剂、硫磷丁辛基锌盐、硫磷双辛基锌盐 或硫磷丁辛基锌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作为优选,所述防锈剂为苯并三氮唑或十七烯基咪唑啉烯基丁二酸盐。作为优选,所述分散剂为硼化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高分子量丁二酰亚胺、双烯基丁二酰亚胺、聚异丁烯双丁二酰亚胺或聚异丁烯多丁二酰亚胺无灰分散剂。作为优选,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醇单棕榈酸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醇酯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作为优选,所述清净剂为高碱值烷基水杨酸钙、高碱值环烷酸钙、高碱值硫化烷基酚钙或硫化烷基酚盐中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所述金属钝化剂为杂环苯并三唑衍生物、噻二唑衍生物或三唑衍生物中的一种或两种。制备上述所述的导热油的方法,其采用各成分按配比在60~70℃下混和搅拌3~4小时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抗氧化剂、清净剂、分散剂、防锈剂、阻焦剂、金属钝化剂、表面活性剂和基础油复配,使得所述的具有热氧化稳定性的导热油具有使用寿命延长、不易结焦的优点,并能减少低沸物产生与排放,安全环保,用途广泛,原料配伍合理,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本专利技术在下面的实施例中提及的基础油选用加氢精制油,抗氧化剂选用烷 基化二苯胺,防锈剂选用苯并三氮唑,分散剂选用聚异丁烯双丁二酰亚胺,表面活性剂选用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清净剂选用高碱值烷基水杨酸钙,金属钝化剂选用噻二唑衍生物;下面的实施例故不作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导热油,按照质量份数包括:基础油85份,抗氧化剂2份,防锈剂2份,分散剂2份,阻焦剂0.5份,表面活性剂2份,清净剂0.5份,金属钝化剂0.1份;并将上述制剂和基础油进行按份数在65℃的环境下,搅拌3个小时即可得到导热油A。实施例2一种导热油,按照质量份数包括:基础油86份,抗氧化剂2.5份,防锈剂2.5份,分散剂2.5份,阻焦剂1份,表面活性剂2.5份,清净剂0.8份,金属钝化剂0.2份;并将上述制剂和基础油进行按份数在65℃的环境下,搅拌3个小时即可得到导热油B。实施例3一种导热油,按照质量份数包括:基础油87份,抗氧化剂3份,防锈剂3份,分散剂3份,阻焦剂1.5份,表面活性剂3份,清净剂1份,金属钝化剂0.3份;并将上述制剂和基础油进行按份数在65℃的环境下,搅拌3个小时即可得到导热油C。实施例4一种导热油,按照质量份数包括:基础油88份,抗氧化剂2.8份,防锈剂2.5份,分散剂2.3份,阻焦剂2份,表面活性剂2.4份,清净剂0.8份,金属钝化剂0.2份;并将上述制剂和基础油进行按份数在65℃的环境下,搅拌3个小时即可得到导热油D。实施例5一种导热油,按照质量份数包括:基础油89份,抗氧化剂2.4份,防锈剂2.6份,分散剂2.4份,阻焦剂0.5份,表面活性剂2.3份,清净剂0.5份,金属钝化剂0.1份;并将上述制剂和基础油进行按份数在65℃的环境下,搅拌3个小时即可得到导热油E。实施例6一种导热油,按照质量份数包括:基础油90份,抗氧化剂2.8份,防锈剂2.9份,分散剂2.7份,阻焦剂1.8份,表面活性剂2.6份,清净剂1份,金属钝化剂0.3份;并将上述制剂和基础油进行按份数在65℃的环境下,搅拌3个小时即可得到导热油F。将实施例1-6进行各项性能评定,结果包括但不限于下表:通过上表不难看出,可以满足国家标准;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可有效防止沉积物产生。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热油,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热油,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热油,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油为合成油或加氢精制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热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二壬基二苯胺、烷基化二苯胺、辛基丁基二苯胺、2,6-二叔丁基混合酚、酚型抗氧剂、硫磷丁辛基锌盐、硫磷双辛基锌盐或硫磷丁辛基锌盐中的一种或两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热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锈剂为苯并三氮唑或十七烯基咪唑啉烯基丁二酸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热油,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硼化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高分子量丁二酰亚胺、双烯基丁二酰亚胺、聚异丁烯双丁二酰亚胺或聚异丁烯多丁二酰亚胺无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丙青丁丙辉丁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沾化莱斯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