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 NMOS器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89052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4 0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ESD NMOS器件结构,包括:衬底、形成在衬底内的P阱和N阱、形成在P阱中的NMOS器件源极区域和NMOS器件漏极区域、形成在N阱上部的N型漏极区、形成在P阱区域上方的介于NMOS器件源极区域和NMOS器件漏极区域之间的栅极结构;其中,NMOS器件漏极区域和N型漏极区通过第一浅沟槽隔离隔开。P阱中形成有通过第二浅沟槽隔离与NMOS器件源极区域隔开的保护环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设计及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电释放(Electro Static Discharge,ESD)NMOS器件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半导体器件技术不断进入亚微米、深亚微米,静电释放保护器件可靠性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克服轻掺杂漏区(Lightly Doped Drain,LDD)结构带来的静电释放保护能力下降的问题,静电释放离子注入(ESD implant)技术配合硅化物挡板(Salicide blocking,SAB)工艺,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通常,ESD器件需要硅化物挡板SAB掩膜来提高NMOS的ESD保护能力,而减少掩膜可以显著降低成本,特别对于纳米级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尤其重要。此外,为提高ESD器件的电流泻放能力,ESD NMOS设计多采用多指状设计结构,但保证其均匀开启是ESD电路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在GGNMOS(grounded-gate NMOS,栅极接地的NMOS)ESD器件的多指状设计时,很难保证指条同时触发,为避免这种情况的方法,传统方法是使用硅化物挡板SAB技术来提高漏区压仓电阻,以保证各指条均匀的承担泄流任务,让电流均匀的在硅片体内流动,也需要对版图进行设计。在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些方案(例如,美国专利US7170726B2)采用电感耦合网络来提高ESD NMOS的多指状开启均匀性。但该方法电感面积较大。另外一个方案(例如,美国专利US6747501B2)采用控制电路技术来提高ESD NMOS器件结构的开启均匀性,但也存在电路复杂和面积大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不需要SAB掩膜的新结构的ESD NMOS器件结构,其采用N阱和新型版图技术来提高漏区的压仓电阻,从而同样可以提高NMOS的ESD保护能力,实现了NMOS器件的ESD保护,同时节省了硅化物挡板SAB掩膜,大大降低了成本。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ESD NMOS器件结构,包括:衬底、形成在衬底内的P阱和N阱、形成在P阱中的NMOS器件源极区域和NMOS器件漏极区域、形成在N阱上部的N型漏极区、形成在P阱区域上方的介于NMOS器件源极区域和NMOS器件漏极区域之间的栅极结构;其中,NMOS器件漏极区域和N型漏极区通过第一浅沟槽隔离隔开。优选地,P阱中形成有通过第二浅沟槽隔离与NMOS器件源极区域隔开的保护环区域。优选地,在ESD NMOS器件结构表面形成有多晶硅化物。优选地,保护环区域是P型掺杂。优选地,保护环区域的掺杂浓度大于P阱的掺杂浓度。优选地,衬底是P型掺杂的。优选地,保护环区域的掺杂浓度大于衬底的掺杂浓度。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不需要SAB掩膜的新结构,采用N阱和新型版图技术来提高漏区的压仓电阻,从而同样可以提高NMOS的ESD保护能力,实现了NMOS器件的ESD保护,同时节省了SAB掩膜,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N阱电阻比硅化物挡板后有源区N型重掺杂(N+)电阻大,多指状开启效果更明显,ESD性能更好。由此,本专利技术不仅在实现ESD保护功能的同时减少一道掩膜(SAB掩膜),而且增强了电流泻放能力和开启均匀性。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并通过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将会更容易地对本专利技术有更完整
的理解并且更容易地理解其伴随的优点和特征,其中: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ESD NMOS器件结构的俯视图。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ESD NMOS器件结构的截面图。需要说明的是,附图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注意,表示结构的附图可能并非按比例绘制。并且,附图中,相同或者类似的元件标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标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加清楚和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ESD NMOS器件结构的俯视图。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所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ESD NMOS器件结构沿线A-A截取的截面图。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ESD NMOS器件结构包括:衬底100、形成在衬底100内的P阱10和N阱20、形成在P阱10中的NMOS器件源极区域11和NMOS器件漏极区域12、形成在N阱20上部的N型漏极区30、形成在P阱10区域上方的介于NMOS器件源极区域11和NMOS器件漏极区域12之间的栅极结构40;其中,NMOS器件漏极区域12和N型漏极区30通过第一浅沟槽隔离51隔开(即,NMOS器件漏极区域和N型漏极区30为漏极,由同一次相同浓度注入工艺形成,只是被第一浅沟槽隔离51隔离开了)。而且,P阱10中还形成有通过第二浅沟槽隔离52与NMOS器件源极区域11隔开的保护环区域60。在ESD NMOS器件结构表面形成有多晶硅化物。其中,保护环区域60是P型掺杂。其中,保护环区域60的掺杂浓度大于P阱10的掺杂浓度。其中,N型漏极区30的掺杂浓度大于N阱20的掺杂浓度。优选地,衬底100是P型掺杂的。而且进一步优选地,保护环区域60的掺杂浓度大于衬底100的掺杂浓度。对于上述器件结构,漏极扩展区利用有源区掩膜及工艺形成不少于两个浅沟槽隔离结构,并利用N阱掩膜在此区域进行N阱离子注入,以改善NMOS器件的ESD保护性能。在所述结构中漏极扩展区形成浅沟槽隔离和N阱后,进行正常漏极重掺杂(N+)离子注入,其后不进行硅化物挡板,而进行正常的自对准多晶硅化物(SALICIDE)工艺。漏极扩展区形成浅沟槽隔离和N阱结构,该结构较传统结构具有更大的压仓电阻(ballast电阻),从而提高ESD NMOS器件结构的静电释放电流能力。进一步地,可对漏极扩展区形成STI和N阱结构进行优化,包括对称结构、环形结构,从而提高ESD NMOS器件结构的开启均匀性。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不需要SAB掩膜的新结构,采用N阱和新型版图技术来提高漏区的压仓电阻,从而同样可以提高NMOS的ESD保护能力,实现了NMOS器件的ESD保护,同时节省了SAB掩膜,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N阱电阻比硅化物挡板后有源区N型重掺杂(N+)电阻大,多指状开启效果更明显,ESD性能更好。由此,本专利技术不仅在实现ESD保护功能的同时减少一道掩膜(SAB掩膜),而且增强了电流泻放能力和开启均匀性。此外,需要说明的是,除非特别说明或者指出,否则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仅仅用于区分说明书中的各个组件、元素、步骤等,而不是用于表示各个组件、元素、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者顺序关系等。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对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出许多
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ESD NMOS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形成在衬底内的P阱和N阱、形成在P阱中的NMOS器件源极区域和NMOS器件漏极区域、形成在N阱上部的N型漏极区、形成在P阱区域上方的介于NMOS器件源极区域和NMOS器件漏极区域之间的栅极结构;其中,NMOS器件漏极区域和N型漏极区通过第一浅沟槽隔离隔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ESD NMOS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形成在衬底内的P阱和N阱、形成在P阱中的NMOS器件源极区域和NMOS器件漏极区域、形成在N阱上部的N型漏极区、形成在P阱区域上方的介于NMOS器件源极区域和NMOS器件漏极区域之间的栅极结构;其中,NMOS器件漏极区域和N型漏极区通过第一浅沟槽隔离隔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SD NMOS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P阱中形成有通过第二浅沟槽隔离与NMOS器件源极区域隔开的保护环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ESD NMOS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ESDN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丙勇杜宏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