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8778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4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照明灯,包括灯壳、安装在所述灯壳内的电源板、以及安装在所述灯壳上的灯板;所述灯板上设有第一导电弹片,所述电源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电弹片接触导电的第一触位,所述灯板通过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和所述第一触位与所述电源板导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导电弹片和触位的设置实现灯板和电源板的接触导电,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效率,提高产品一致性及降低不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具,具体涉及一种照明灯
技术介绍
现有照明灯在设计生产时,火线、零线都是采用普通线材,其与电源板的连接是通过灯头挤压线材来接触实现;电源板同铝基材灯板采用的是普通线材焊线的方式实现连接。上述两种连接方式因为线材的定位问题、人手焊接问题,在大批量生产时,人工不易掌控,产品一致性差且不良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自动化生产的照明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照明灯,包括灯壳、安装在所述灯壳内的电源板、以及安装在所述灯壳上的灯板;所述灯板上设有第一导电弹片,所述电源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电弹片接触导电的第一触位,所述灯板通过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和所述第一触位与所述电源板导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触位凸出在所述电源板朝向所述灯板的一侧上;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包括配合在所述灯板上的底部、以及在所述底部两侧相向弯折延伸的两个弹臂,所述底部中部设有贯通所述灯板的限位孔,所述第一触位插进两个所述弹臂之间并配合在所述限位孔内,两个所述弹臂贴合在所述第一触位两侧。优选地,所述电源板朝向所述灯板的一侧上还设有限位部,所述灯板对应设有限位孔,通过所述限位部配合到所述限位孔内引导所述第一触位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电弹片接触导电。优选地,所述第一触位包括相间隔的正极触位和负极触位,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包括分别与所述正极触位和负极触位接触导电的正极弹片和负极弹片。优选地,所述灯壳包括两端开放的绝缘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绝缘外壳内的散热体;所述灯板安装在所述绝缘外壳的一开放端并贴覆在所述散热体上;所述电源板插接在所述散热体中部。优选地,该照明灯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灯壳上的灯头、以及于所述电源板和灯头之间安装在所述灯壳上的第二导电弹片;所述电源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导电弹片接触导电的第二触位,所述灯头通过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和所述第二触位与所述电源板导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灯头包括灯头壳、以及设置在所述灯头壳一端的火线接触件;所述第二触位包括零线触位和火线触位;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灯头壳和零线触位接触导电的零线弹片、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火线接触件和火线触位接触导电的火线弹片。优选地,所述零线弹片包括配合在所述灯壳上的第一安装部、自所述第一安装部一端两侧向外延伸的两个第一弹臂、以及自所述第一安装部上向外弯折延伸的第二弹臂;所述零线触位插进两个所述第一弹臂之间,使得两个所述第一弹臂贴合在所述零线触位的两侧上;所述第二弹臂贴合在所述灯头壳的内表面上。优选地,所述火线弹片包括配合在所述灯壳上的第二安装部、自所述第二安装部一端两侧向外延伸的两个第三弹臂、以及自所述第二安装部另一端两侧向外延伸的两个第四弹臂;所述火线触位插进两个所述第三弹臂之间,使得两个所述第三弹臂贴合在所述火线触位的两侧上;所述火线接触件插进两个所述第四弹臂之间,使得两个所述第四弹臂贴合在所述火线接触件的两侧上。优选地,该照明灯还包括罩设在所述灯板外并安装在所述灯壳上的灯罩。本技术中,通过导电弹片和触位的设置实现灯板和电源板的接触导电,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效率,提高产品一致性及降低不良率。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照明灯的爆炸图;图2是图1所示照明灯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照明灯中灯板、电源板和第二导电弹片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照明灯,包括灯壳1、安装在灯壳1内的电源板2、安装在灯壳1上的灯板3;还可包括设置在灯板3背向灯壳1的表面上并与灯板3导电连接的光源4。灯板3上设有第一导电弹片5,电源板2上设有与第一导电弹片5接触导电的第一触位6,灯板3通过第一导电弹片5和第一触位6与电源板2导电连接,使得在生产时可通过自动化完成该灯板3和电源板2之间的装配,较于人工操作效率高且产品一致性好。其中,第一触位6凸出在电源板2朝向灯板3的一侧上。第一导电弹片5可设置在灯板3相对两表面的任一表面上,并与灯板3导电连接。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弹片5设置在灯板3远离灯壳1的表面上。第一导电弹片5的一个实施例结构中,包括配合在灯板3上的底部51、以及在底部51两侧相向弯折延伸的两个弹臂52。在自然状态下,两个弹臂52远离底部51的自由端相接触或以距离小于第一触位6厚度的间隔相离。两个弹臂52在外力撑开作用下可相背弯曲,外力撤去后可相向弯曲复位。底部51中部设有贯通灯板3的限位孔53,第一触位6插进两个弹臂52之间并配合在限位孔53内,两个弹臂52贴合在第一触位6的两侧,如图1、3所示。第一触位6主要通过其两侧上的导电片与第一导电弹片接触导电。当第一导电弹片5位于灯板3远离灯壳1的表面上时,第一触位6穿过灯板3及限位孔53后,撑开两个弹臂52,并定位在两个弹臂52之间,实现与第一导电弹片5的接触导电;当第一导电弹片5位于灯板3朝向灯壳1的表面上时,第一触位6撑开两个弹臂52后穿进限位孔53及灯板3中,并定位在两个弹臂52之间,实现与第一导电弹片5的接触导电。第一触位6和限位孔53的配合设置,有效防止第一触位6脱离第一导电触片5而断开两者间的接触。在照明灯中,第一触位6包括相间隔的正极触位和负极触位。对应地,第一导电弹片5包括正极弹片和负极弹片,分别与正极触位和负极触位接触导电。正极弹片和负极弹片在灯板3上相间隔且之间不导通;正极触位和负极触位在电源板2上也相间隔且之间不导通。另外,又如图1、3所示,电源板2朝向灯板3的一侧上还设有限位部21,灯板3对应设有限位孔31,通过限位部21配合到限位孔31内可引导第一触位6与对应的第一导电弹片5接触导电。限位孔31可开设在灯板3朝向灯壳1的表面上,也可贯通灯板3。限位部21在限位孔31内的配合设置,还可提高电源板2和灯板3之间的装配稳定性,两者之间不易脱离开来,以保证灯板3和电源板2的导电连接。光源4包括数个LED灯珠。本实施例中,如图1中所述,LED灯珠采用贴片式LED灯珠,间隔分布在灯板3远离灯壳1的表面上。电源板2、灯板3及光源4的具体设置等均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壳(1)、安装在所述灯壳(1)内的电源板(2)、以及安装在所述灯壳(1)上的灯板(3);所述灯板(3)上设有第一导电弹片(5),所述电源板(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电弹片(5)接触导电的第一触位(6),所述灯板(3)通过所述第一导电弹片(5)和所述第一触位(6)与所述电源板(2)导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壳(1)、安装在所述灯壳(1)内的电源板(2)、以及安装在所述灯壳(1)上的灯板(3);所述灯板(3)上设有第一导电弹片(5),所述电源板(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电弹片(5)接触导电的第一触位(6),所述灯板(3)通过所述第一导电弹片(5)和所述第一触位(6)与所述电源板(2)导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位(6)凸出在所述电源板(2)朝向所述灯板(3)的一侧上;
所述第一导电弹片(5)包括配合在所述灯板(3)上的底部(51)、以及在所述底部(51)两侧相向弯折延伸的两个弹臂(52),所述底部(51)中部设有贯通所述灯板(3)的限位孔(53),所述第一触位(6)插进两个所述弹臂(52)之间并配合在所述限位孔(53)内,两个所述弹臂(52)贴合在所述第一触位(6)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板(2)朝向所述灯板(3)的一侧上还设有限位部(21),所述灯板(3)对应设有限位孔(31),通过所述限位部(21)配合到所述限位孔(31)内引导所述第一触位(6)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电弹片(5)接触导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位(6)包括相间隔的正极触位和负极触位,所述第一导电弹片(5)包括分别与所述正极触位和负极触位接触导电的正极弹片和负极弹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包括两端开放的绝缘外壳(11)、以及设置在所述绝缘外壳(11)内的散热体(12);所述灯板(3)安装在所述绝缘外壳(11)的一开放端并贴覆在所述散热体(12)上;所述电源板(2)插接在所述散热体(12)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该照明灯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灯壳(1)上的灯头(7)、以及于所述电源板(2)和灯头(7)之间安装在所述灯壳(1)上的第二导电弹片(8);所述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焱清
申请(专利权)人: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