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门窗洞口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66021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9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墙体门窗洞口防护装置,包括设于门窗洞口两侧的防护翻板,包括铰接端以及相对于所述铰接端用于搭设于墙体以盖住所述门窗洞口的搭设端,所述铰接端铰接于顶升平台内的挂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在施工过程中,现有的门窗洞口处防护措施需要反复安装、拆除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墙体门窗洞口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施工一般采用爬模或顶模,竖向墙体结构领先水平结构先行施工,两者施工不同步导致了核心筒竖向与水平向的施工作业面存在一定高差。竖向结构施工时,墙体缝隙特别是门窗洞口部位易出现人员坠落,此外,后施工水平结构时,此部位存在高空坠物的安全隐患,对水平结构施工作业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墙体施工时,需要在门窗洞口部位采取防护措施,一来防止高空坠物,二来避免人员坠落。现行对于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竖向墙体结构施工期间门窗洞口处防护措施多为满铺脚手板,这种方法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但模架爬升时,此防护须拆除,爬升到位后再次安装,反复安装、拆除的作业人员有坠落危险,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反复的安拆,耗费大量的人工。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简便,易安拆的门窗洞口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墙体门窗洞口防护装置,以解决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在施工过程中,现有的门窗洞口处防护措施需要反复安装、拆除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墙体门窗洞口防护装置,包括设于门窗洞口两侧的防护翻板,包括铰接端以及相对于所述铰接端用于搭设于墙体以盖住所述门窗洞口的搭设端,所述铰接端铰接于顶升平台内的挂架。本技术墙体门窗洞口防护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护翻板的横向尺寸大于所述门窗洞口的横向尺寸。本技术墙体门窗洞口防护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护翻板包括一个矩形框架以及铺设于所述矩形框架的安全网,所述矩形框架的底端作为所述铰接端,所述矩形框架的顶端作为所述搭设端。本技术墙体门窗洞口防护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矩形框架内纵横交叉设有横梁和纵梁。本技术墙体门窗洞口防护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矩形框架两侧设有把手。本技术墙体门窗洞口防护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矩形框架铰接于所述挂架的走道板上。本技术墙体门窗洞口防护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走道板上设有耳板,所述矩形框架与所述耳板上设有对应的插销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当门窗洞口需要防护时,将防护翻板放下,让其紧贴所述门窗洞口处的墙体,遮盖住所述门窗洞口,实现防护;当模架需要向上提升时,可将所述防护翻板内收,使之能够随模架一起顺利提升,提升完毕后,将所述防护翻板再次放下,实现下一层的防护,从而解决了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在施工过程中,现有的门窗洞口处防护措施需要反复安装、拆除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墙体门窗洞口防护装置覆盖于门窗洞口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墙体门窗洞口防护装置覆盖于门窗洞口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墙体门窗洞口防护装置远离门窗洞口的剖视图。图4为图1中S1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
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请参照图1、图2和图3,图1为本技术墙体门窗洞口防护装置覆盖于门窗洞口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墙体门窗洞口防护装置覆盖于门窗洞口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墙体门窗洞口防护装置远离门窗洞口的剖视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墙体门窗洞口防护装置,包括设于门窗洞口10两侧的防护翻板3,包括铰接端以及相对的搭设端,所述铰接端铰接于顶升平台内的挂架2,所述搭设端用于搭设于墙体1以盖住所述门窗洞口10。本技术在使用时,当所述门窗洞口10需要防护时,将所述防护翻板3放下,让其紧贴所述门窗洞口10处的墙体1,遮盖住所述门窗洞口10,实现防护;当模架需要向上提升时,可将所述防护翻板3内收,使之能够随模架一起顺利提升,提升完毕后,将所述防护翻板3再次放下,实现下一层的防护,从而解决了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在施工过程中,现有的门窗洞口处防护措施需要反复安装、拆除等问题。以下对上述组件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起到对所述门窗洞口10的防护作用,将所述防护翻板3放下,让防护翻板3紧贴于所述门窗洞口10处的墙体1后,所述防护翻板3至少得部分覆盖于所述门窗洞口10,因此,如图2所示,所述防护翻板3的横向尺寸大于所述门窗洞口10的横向尺寸。更近一步地,所述防护翻板3在竖向尺寸上也大于所述门窗洞口10的横向尺寸,即所述防护翻板3完全覆盖于所述门窗洞口10。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防护翻板3包括一个矩形框架以及铺设于所述矩形框架的安全网,所述矩形框架的底端作为所述铰接端,所述矩形框架的顶端作为所述搭设端。所述矩形框架可以是型钢围焊而成,例如,四个方管首尾依次焊接形成所述矩形框架。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矩形框架也可以是由钢管、槽钢等型钢围焊而成,对此,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所述矩形框架铺设有安全网,该安全网可以是钢丝网也可以是密目网。更近一步地,为了增加防护翻板3的稳固性,所述矩形框架内纵横交叉设有横梁和纵梁。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了便于翻转所述防护翻板3,所述矩形框架两侧设有把手4。所述把手4可以是直接焊接于所述矩形框架两侧。当所述门窗洞口10需要防护时,操作人员只需站在所述挂架2的走道板20上往前推所述防护翻板3,直到所述防护翻板3所述防护翻板3。当模架需要向上提升时,为了方便拉住把手4,操作人员只需手拿一个带有挂钩的立杆,用户此时只需站在所述挂架2的走道板20上,使用所述立杆勾住所述所述把手4,然后向内拉所述防护翻板3,使之内收即可。如图1和图4所示,图4为图1中S1区域的放大示意图,所述矩形框架铰接于所述挂架2的走道板20上,所述走道板20上设有耳板5,所述矩形框架侧部与所述耳板5上设有对应的插销孔,通过将所述插销插设于所述矩形框架侧部与所述耳板5上对应的插销孔,使得所述矩形框架能够相对于所述走道板20进行翻转,即所述防护翻板3铰接于顶升平台内的所述挂架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当门窗洞口需要防护时,将防护翻板放下,让其紧贴所述门窗洞口处的墙体,遮盖住所述门窗洞口,实现防护;当模架需要向上提升时,可将所述防护翻板内收,使之能够随模架一起顺利提升,提升完毕后,将所述防护翻板再次放下,实现下一层的防护,从而解决了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在施工过程中,现有的门窗洞口处防护措施需要反复安装、拆除等问题。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技术做出种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墙体门窗洞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门窗洞口两侧的防护翻板,包括铰接端以及相对于所述铰接端用于搭设于墙体以盖住所述门窗洞口的搭设端,所述铰接端铰接于顶升平台内的挂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门窗洞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门窗洞口两侧的防护翻板,包括铰接端以及相对于所述铰接端用于搭设于墙体以盖住所述门窗洞口的搭设端,所述铰接端铰接于顶升平台内的挂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门窗洞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翻板的横向尺寸大于所述门窗洞口的横向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门窗洞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翻板包括一个矩形框架以及铺设于所述矩形框架的安全网,所述矩形框架的底端作为所述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可柏周申彬周洪涛苏亚武裴鸿斌刘鹏齐桂永李方智孟进龙鲍冠男黄联盟于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