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螺锁式防水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63178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9 13:22
一种非螺锁式防水外壳,包括:顶防水模块、设置于顶防水模块的防水垫圈及能分离地扣接于顶防水模块的底防水模块。顶防水模块包含顶壳体、透明板及弹性膜,上述顶壳体形成有一触控操作窗口及一指纹按压孔,透明板固定于顶壳体的内表面且完全覆盖触控操作窗口,而弹性膜周缘固定于壳体的内表面与透明板之间并覆盖指纹按压孔。在智能型手机安装于防水外壳内时,弹性膜能受压迫而产生形变并能无碍于指纹辨识功能。底防水模块具有一压抵面,并且顶防水模块与底防水模块相扣接,以使压抵面与顶壳体内表面夹持压迫防水垫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水外壳,尤指一种用以供设有指纹辨识按键的智能型手机安装的非螺锁式防水外壳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具有拍摄功能的电子装置越来越普及,例如:手机、相机、摄影机。人们可以通过这些电子装置以对于人物、美景进行拍摄纪录。有些智能型手机更是标榜着具有防水效果,但其防水效果极为有限,若将该智能型手机实际地在水中进行操作,往往容易产生进水的情况而造成故障损坏的问题。再者,为了保避免智能型手机进水损坏,一般会将智能型手机摆入于防水壳中,藉以经由防水壳达到防水保护的效果。然而,现有的防水壳常通过锁固的方式来达到固定与防水的效果,这对于使用者来说,安装上较为麻烦且易使防水壳的体积过大。再者,防水壳也需要跟着智能型手机的进步而加以改良,以使智能型手机的新功能(如:指纹辨识功能)不会受到防水壳的阻碍而难以使用。于是,本专利技术人有感上述缺陷的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非螺锁式防水外壳,其能有效地改善现有防水壳所产生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非螺锁式防水外壳,设有一指纹辨识按键的一智能型手机能安装于其内,该非螺锁式防水外壳包括:一顶防水模块,包含:一顶壳体,其具有一顶板及自该顶板的周缘大致垂直地延伸所形成的一顶侧板,该顶板形成有一触控操作窗口及一指纹按压孔;其中,该顶板内表面形成有一挡止部,该挡止部邻近于该顶侧板,并且该挡止部与该顶侧板之间定义有一环型沟槽,该顶壳体在该顶侧板的内表面则形成有一顶卡扣部;一透明板,其固定于该顶壳体的顶板内表面且位于该挡止部内侧,该透明板完全覆盖该触控操作窗口并且未覆盖该指纹按压孔;及一弹性膜,其周缘固定于该顶板的内表面与该透明板之间,并且该弹性膜覆盖该指纹按压孔;其中,在该智能型手机安装于该非螺锁式防水外壳内时,该弹性膜的对应于该指纹按压孔的该弹性膜的部分能受压迫而向远离该指纹按压孔的方向产生可恢复的形变,以抵接于该指纹辨识按键并能无碍于该指纹辨识按键的指纹辨识功能;一防水垫圈,其设置于该环型沟槽内,并且该防水垫圈部分地突伸出该环型沟槽;以及一底防水模块,可分离地扣接于该顶防水模块,该底防水模块包含:一底壳体,其具有一底板及自该底板的周缘大致垂直地延伸所形成的一底侧板;其中,该底侧板远离该底板的端面定义为一压抵面,该底壳体于该底侧板的外表面形成有一底卡扣部;其中,该顶防水模块与该底防水模块经由该顶卡扣部与该底卡扣部的配合而可分离地相互扣接,以使该防水垫圈受该底壳体的压抵面与该环型沟槽的槽底夹持压迫而变形,使该底壳体的压抵面与该环型沟槽的槽底分别与该防水垫圈形成无缝隙的连接。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非螺锁式防水外壳,其顶壳体与底壳体是以顶卡扣部与底卡扣部的相互配合而组接,进而使顶壳体与底壳体共同压迫防水垫圈,以达到防水的效果。据此,非螺锁式防水外壳并未通过螺锁的方式进行任何固定,藉以有效地提升非螺锁式防水外壳使用上的便利性及缩小整体体积。再者,所述非螺锁式防水外壳在智能型手机安装于其内时,通过设置可弹性变形的弹性膜,以使非螺锁式防水外壳能够无碍于智能型手机的指纹辨识功能的使用。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图式仅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作任何的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非螺锁式防水外壳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非螺锁式防水外壳的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非螺锁式防水外壳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非螺锁式防水外壳的另一视角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非螺锁式防水外壳的顶防水模块与防水垫圈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非螺锁式防水外壳的顶防水模块与防水垫圈的另一视角分解示意图。图7为图1中沿7-7剖线的剖视示意图。图8为图1中沿8-8剖线的剖视示意图。【符号说明】100非螺锁式防水外壳1顶防水模块11顶壳体111顶板1111容置槽1112安装槽1113触控操作窗口1114指纹按压孔1115挡止部112顶侧板1121限位部1122顶卡扣部(如:凸条)1123缺口113环型沟槽12透明板121主体部122延伸部1221圆孔13弹性膜2防水垫圈3底防水模块31底壳体311底板312底侧板312a内板312b功能区块3121压抵面3122底卡扣部(如:凹孔)3123按键孔3124连接器孔3125音孔32防水元件321防水软键322防水软塞3221结合部3222密合部323防水透气膜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8,其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需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应图式所提及的相关数量与外型仅用以具体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以便于了解其内容,而非用以局限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如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为一种非螺锁式防水外壳100,也即,本实施例所指的防水外壳100并未通过螺锁的方式进行任何固定,无须形成任何螺锁结构,藉以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及缩小整体体积。再者,所述非螺锁式防水外壳100在本实施例中是用以供设有一指纹辨识按键的一智能型手机(图略)安装于其内,并且本实施例的非螺锁式防水外壳100无碍于智能型手机的指纹辨识功能的使用。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非螺锁式防水外壳100包括一顶防水模块1、设置于上述顶防水模块1内的一防水垫圈2(如图7)及能与顶防水模块1可分离地相互扣接的一底防水模块3。并且上述顶防水模块1与底防水模块3能通过彼此相互扣接而共同压迫防水垫圈2,以使顶防水模块1与底防水模块3之间经由受压迫的防水垫圈2达到无缝隙连接的效果,进而避免水由所述顶防水模块1与底防水模块3两者的连接处流入非螺锁式防水外壳100内。为便于了解所述非螺锁式防水外壳100的具体构造,以下将分别就顶防水模块1、防水垫圈2及底防水模块3的构造做一介绍,而后再适时地说明彼此间的相互关系。请参阅图5和图6,所述顶防水模块1包含一顶壳体11、设置于上述顶壳体11内的一透明板12、夹持于上述顶壳体11与透明板12之间的一
弹性膜13。上述顶壳体11具有一大致呈矩形的顶板111及自顶板111周缘大致垂直地延伸所形成的一环形的顶侧板112。其中,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顶板111的内表面与顶侧板112相隔一特定距离处凹设形成有一容置槽1111(如图7),并且容置槽1111的轮廓适于使智能型手机嵌设于内。而所述容置槽1111的槽底凹设有一安装槽1112(如图7),并且安装槽1112形成有相互分离的一矩形的触控操作窗口1113及一圆形的指纹按压孔1114。而当智能型手机嵌设于容置槽1111时,上述触控操作窗口1113用以对应于智能型手机的触控操作的部位,而指纹按压孔1114则是对应于智能型手机的指纹辨识按键。再者,所述顶板111的内表面形成有一挡止部1115,上述挡止部1115邻近于顶侧板112且位于容置槽1111的外侧,换言之,相当于顶板111的内表面在挡止部1115的内侧凹设形成有上述容置槽1111。所述挡止部1115在本实施例中为多个突出状的柱体,且这些柱体大致围绕容置槽1111的外缘间隔排列。所述挡止部1115与顶侧板112之间定义有一环型沟槽113,进一步地说,相连于顶板111的顶侧板112的内缘部位形成有一限位部11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螺锁式防水外壳,设有一指纹辨识按键的一智能型手机能安装于所述非螺锁式防水外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螺锁式防水外壳包括:一顶防水模块,所述顶防水模块包含:一顶壳体,所述顶壳体具有一顶板及自所述顶板的周缘垂直地延伸而形成的一顶侧板,所述顶板形成有一触控操作窗口及一指纹按压孔;其中,所述顶板的内表面形成有一挡止部,所述挡止部邻近于所述顶侧板,并且所述挡止部与所述顶侧板之间定义有一环型沟槽,所述顶壳体在所述顶侧板的内表面形成有一顶卡扣部;一透明板,所述透明板固定于所述顶壳体的顶板的内表面且位于所述挡止部的内侧,所述透明板完全覆盖所述触控操作窗口并且未覆盖所述指纹按压孔;及一弹性膜,所述弹性膜的周缘固定于所述顶板的内表面与所述透明板之间,并且所述弹性膜覆盖所述指纹按压孔;其中,在所述智能型手机安装于所述非螺锁式防水外壳内时,所述弹性膜的对应于所述指纹按压孔的部分能受压迫而向远离所述指纹按压孔的方向产生能恢复的形变,以抵接于所述指纹辨识按键并能无碍于所述指纹辨识按键的指纹辨识功能;一防水垫圈,所述防水垫圈设置于所述环型沟槽内,并且所述防水垫圈部分地突伸出所述环型沟槽;以及一底防水模块,能分离地扣接于所述顶防水模块,所述底防水模块包含:一底壳体,所述底壳体具有一底板及自所述底板的周缘垂直地延伸所形成的一底侧板;其中,所述底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端面定义为一压抵面,所述底壳体于所述底侧板的外表面形成有一底卡扣部;其中,所述顶防水模块与所述底防水模块经由所述顶卡扣部与所述底卡扣部的配合而能分离地相互扣接,以使所述防水垫圈受所述底壳体的压抵面与所述环型沟槽的槽底夹持压迫而变形,使所述底壳体的压抵面与所述环型沟槽的槽底分别与所述防水垫圈形成无缝隙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螺锁式防水外壳,设有一指纹辨识按键的一智能型手机能安装于所述非螺锁式防水外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螺锁式防水外壳包括:一顶防水模块,所述顶防水模块包含:一顶壳体,所述顶壳体具有一顶板及自所述顶板的周缘垂直地延伸而形成的一顶侧板,所述顶板形成有一触控操作窗口及一指纹按压孔;其中,所述顶板的内表面形成有一挡止部,所述挡止部邻近于所述顶侧板,并且所述挡止部与所述顶侧板之间定义有一环型沟槽,所述顶壳体在所述顶侧板的内表面形成有一顶卡扣部;一透明板,所述透明板固定于所述顶壳体的顶板的内表面且位于所述挡止部的内侧,所述透明板完全覆盖所述触控操作窗口并且未覆盖所述指纹按压孔;及一弹性膜,所述弹性膜的周缘固定于所述顶板的内表面与所述透明板之间,并且所述弹性膜覆盖所述指纹按压孔;其中,在所述智能型手机安装于所述非螺锁式防水外壳内时,所述弹性膜的对应于所述指纹按压孔的部分能受压迫而向远离所述指纹按压孔的方向产生能恢复的形变,以抵接于所述指纹辨识按键并能无碍于所述指纹辨识按键的指纹辨识功能;一防水垫圈,所述防水垫圈设置于所述环型沟槽内,并且所述防水垫圈部分地突伸出所述环型沟槽;以及一底防水模块,能分离地扣接于所述顶防水模块,所述底防水模块包含:一底壳体,所述底壳体具有一底板及自所述底板的周缘垂直地延伸所形成的一底侧板;其中,所述底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端面定义为一压抵面,所述底壳体于所述底侧板的外表面形成有一底卡扣部;其中,所述顶防水模块与所述底防水模块经由所述顶卡扣部与所述底卡扣部的配合而能分离地相互扣接,以使所述防水垫圈受所述底壳体的压抵面与所述环型沟槽的槽底夹持压迫而变形,使所述底壳体的压抵面与所述环型沟槽的槽底分别与所述防水垫圈形成无缝隙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螺锁式防水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侧板包含有一内板及自所述内板的部分外表面延伸的多个功能区块,所述底卡扣部则形成于所述内板的未设有所述功能区块的其余部分的外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杉游世甫林志宾徐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毅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