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柜安装梁的插入式螺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52476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8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柜安装梁的插入式螺母结构,由底板及一对侧板一体连接形成带有开口的螺母本体,于螺母本体的开口内部、在底板上设置第一内凸台,于螺母本体的开口内部、在各块侧板的内侧分别设置第二内凸台;于各侧板及第二内凸台上贯穿开设第一机制螺纹孔,于底板及第一内凸台上开设第二机制螺纹孔。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成“C”型螺母本体可以实现与不同尺寸开口C型梁的装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开口C型梁的装配至少通过两个基准面、两个锁紧点锁紧固定,通过开设机制螺纹孔,其连接强度及提供的锁紧力大大提高。通过设置凸台总成,不仅增加了螺母本体的壁厚,还使螺母本体每个基准面上的机制螺纹孔的啮合扣数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气机柜紧固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机柜安装梁的插入式螺母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现有转接件1内部具有第一转接件凹槽101、第二转接件凹槽102、第三转接件凹槽103,其中第一转接件凹槽101、第三转接件凹槽103的开口方向相同,第一开口C型梁2与转接件1的安装方式为3种,第一种安装方式见图1、图2及图3中位于第一排的各第一开口C型梁2,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其为将第一开口C型梁背面201与转接件1的两个面相贴合并通过自攻螺钉104固定;第二种安装方式见图1、图2及图3中位于第二排的各第一开口C型梁2,第一开口C型梁开口面202插入转接件1的第二转接件凹槽102内,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该种安装情况下第一开口C型梁2无法固定于转接件1中。如图1、图2及图3所示,第三种安装方式中第一开口C型梁开口面202与第三转接件凹槽103的槽面相接触,在该种安装情况下开口C型梁仅有一处可以通过自攻螺钉104与转接件1连接,其连接不完备,无法为第一开口C型梁2提供足够的锁紧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用于机柜安装梁的插入式螺母结构,其实现了开口C型梁与转接件的全方位连接,无死角,本技术在预装配状态下可以防止转动,实现了开口C型量与转接件的可靠连接。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机柜安装梁的插入式螺母结构,由底板及一对侧板一体连接形成带有开口的螺母本体,于所述螺母本体的开口内部、在所述底板上设置第一内凸台,于所述螺母本体的开口内部、在各块侧板的 内侧分别设置第二内凸台,所述第一内凸台分别与各第二内凸台一体连接形成凸台总成;于各侧板及第二内凸台上贯穿开设第一机制螺纹孔,于底板及第一内凸台上开设第二机制螺纹孔。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螺母本体呈“C”型;各块侧板分别位于底板的两端,各块侧板均与底板互为垂直布置;各块侧板互为相对并平行布置,各块第二内凸台也互为相对并平行布置;于各侧板的内侧还设置与第二内凸台连接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半圆形,各加强筋均与第一内凸台呈垂直;所述凸台总成也呈“C”型;所述第一机制螺纹孔为两个,各第一机制螺纹孔均为同心布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本技术设置成“C”型螺母本体可以实现与不同尺寸开口C型梁的装配,本技术与开口C型梁的装配至少通过两个基准面、两个锁紧点锁紧固定,通过开设机制螺纹孔,使原有自攻螺钉改为机制螺钉,其连接强度及提供的锁紧力大大提高。通过在螺母本体内设置凸台总成,其不仅增加了螺母本体的壁厚,还使螺母本体每个基准面上的机制螺纹孔的啮合扣数增加,同时第一内凸台、第二内凸台的布置也提高了螺母本体本身的强度,螺母本体内设置的圆弧加强筋也增加了螺母本体的整体强度。本技术在预装配状态下可以防止转动,实现了开口C型量与转接件的可靠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第一开口C型梁与转接件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第一开口C型梁与转接件安装的主视图。图3为图2在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与第一开口C型梁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与第一开口C型梁装配的主视图。图8为本技术与第二开口C型梁装配的主视图。图9为本技术与第二开口C型梁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与第一开口C型梁之间基于转接件采用不同连接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与第一开口C型梁之间基于转接件采用不同连接方式的主视图。图12为图11在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与第一开口C型梁之间基于转接件采用的最经济连接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与第一开口C型梁之间基于转接件采用的最经济连接方式的主视图。图15为图14在C-C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与第一开口C型梁交叉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6在D-D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16在E-E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转接件;101、第一转接件凹槽;102、第二转接件凹槽;103、第三转接件凹槽;104、自攻螺钉;2、第一开口C型梁;201、第一开口C型梁背面;202、第一开口C型梁开口面;3、螺母本体;301、侧板;302、底板;303、第一基准面;304、第二基准面;305、第一内凸台;306、加强筋;307、第一机制螺纹通孔;308、第二机制螺纹通孔;309、第二内凸台;310、螺母本体开口面;4、第二开口C型梁;401、第二开口C型梁背面;402、第二开口C型梁开口面;5、内六角螺钉;6、平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图5所示,一种用于机柜安装梁的插入式螺母结构由底板302及一对侧板301一体连接形成带有开口的螺母本体3,螺母本体3呈“C”型。于螺母本体3的开口内部、在底板302上设置第一内凸台305,于螺母本体3的开口内部、在各块侧板301的内侧分别 设置第二内凸台309,第一内凸台305分别与各第二内凸台309一体连接形成凸台总成,凸台总成也呈“C”型。于各侧板301及第二内凸台309上贯穿开设第一机制螺纹孔307,第一机制螺纹孔307为两个,各第一机制螺纹孔307均为同心布置。于底板302及第一内凸台305上开设第二机制螺纹孔308。如图4、图5所示,各块侧板301分别位于底板302的两端,各块侧板301均与底板302互为垂直布置。上述各块侧板301互为相对并平行布置,各块第二内凸台309也互为相对并平行布置。图4、图5所示,于各侧板301的内侧还设置与第二内凸台309连接的加强筋306,加强筋306为半圆形,各加强筋306均与第一内凸台305呈垂直。本技术的具体安装过程如下:如图6、图7所示,本技术中螺母本体3与第一C型开口梁2的安装方式为两种,第一种安装方式为螺母本体开口面310与第一C型开口梁开口面202朝向相同的安装方式,第二种安装方式为螺母本体开口面310与第一C型开口梁开口面202朝向相反的安装方式。如图8、图9所示,本技术中螺母本体3与第二C型开口梁4的安装方式也为两种,第二C型开口梁4的截面加大,因此第二C型开口梁4的开口空间加大,如图8、图9所示,螺母本体3的螺母本体开口面310朝向下嵌入第二C型开口梁4内,第二种安装方式为螺母本体3的螺母本体开口面310与第二C型梁开口面402朝向相同的嵌入方式,由此可以看出该螺母本体3适应第一开口C型梁2、第二开口C型梁4。实施例1:如图10、图11及图12所示,螺母本体3与第一C型开口梁2基于转接件1具有3种不同的安装方式,图12中位于最上方的螺母本体3的螺母本体开口面310与第一开口C型梁开口面202相反,将上述螺母本体开口面310与第一开口C型梁开口面202相反的螺母本体3沿水平方向嵌入第一开口C型梁2内后,如图10、图11及图12可知,螺母本体3中第一内凸台305、第二机制螺纹孔308、转接件1的第一转接件凹槽101通过内六角螺钉5固接,如图12所示,转 接件1的顶部顺序与第一开口C型梁2的顶部、以及螺母本体3中的一块侧板301及第二内凸台309互为抵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柜安装梁的插入式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底板(302)及一对侧板(301)一体连接形成带有开口的螺母本体(3),于所述螺母本体(3)的开口内部、在所述底板(302)上设置第一内凸台(305),于所述螺母本体(3)的开口内部、在各块侧板(301)的内侧分别设置第二内凸台(309),所述第一内凸台(305)分别与各第二内凸台(309)一体连接形成凸台总成;于各侧板(301)及第二内凸台(309)上贯穿开设第一机制螺纹孔(307),于底板(302)及第一内凸台(305)上开设第二机制螺纹孔(30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柜安装梁的插入式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底板(302)及一对侧板(301)一体连接形成带有开口的螺母本体(3),于所述螺母本体(3)的开口内部、在所述底板(302)上设置第一内凸台(305),于所述螺母本体(3)的开口内部、在各块侧板(301)的内侧分别设置第二内凸台(309),所述第一内凸台(305)分别与各第二内凸台(309)一体连接形成凸台总成;于各侧板(301)及第二内凸台(309)上贯穿开设第一机制螺纹孔(307),于底板(302)及第一内凸台(305)上开设第二机制螺纹孔(30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柜安装梁的插入式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本体(3)呈“C”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柜安装梁的插入式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各块侧板(3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康贝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