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保护测控装置用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49573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7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机保护测控装置用报警装置,它涉及微机保护技术领域。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的IO20脚‑IO23脚分别接第一电阻‑第四电阻至第一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第一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接第一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的线圈至电源VCC端,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两端分别接至外接端子的1脚、3脚,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两端分别接至外接端子的1脚、4脚,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两端分别接至外接端子的5脚、6脚,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声音报警器至电源VCC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外部接入声音报警器即可达到报警功能,十分方便,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微机保护
,具体涉及微机保护测控装置用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微机保护是由高集成度、总线不出芯片单片机、高精度电流电压互感器、高绝缘强度出口中间继电器、高可靠开关电源模块等部件组成,目前国内微机保护装置主要报警回路由继电器出口组成,用户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继电器出口外接声光报警等设备,这就造成客户外引出线比较多,而且回路较多时还需要专用信号屏柜。如图1为现有技术的电路图,当发生保护动作后,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的IO23脚输出高电平,驱动三极管Q4,使三极管Q4处于导通状态,此时第四继电器K4线圈通过正电源流向负电源,继电器得电吸合,常开触点动作,输出至外接端子Y3的第7脚与第8脚,用户需要在外部接入声音报警器U1以达到报警功能,十分不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的微机保护测控装置用报警装还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微机保护测控装置用报警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无需外部接入声音报警器即可达到报警功能,十分方便,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微机保护测控装置用报警装置,包括声音报警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第一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一继电器-第三继电器,DSP数字信
号处理器的IO20脚-IO23脚分别接第一电阻-第四电阻至第一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第一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均接地,第一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接第一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的线圈至电源VCC端,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两端分别接至外接端子的1脚、3脚,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两端分别接至外接端子的1脚、4脚,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两端分别接至外接端子的5脚、6脚,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声音报警器至电源VCC端。作为优选,所述的声音报警器采用蜂鸣器QSX-12,第一三极管-第四三极管均采用NPN三极管S8050,第一继电器-第三继电器均采用继电器JQC33F。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连接方便,无需外部接入声音报警器即可达到报警功能,连接方式更灵活。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
技术介绍
的电路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2-3,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微机保护测控装置用报警装置,包括声音报警器U1、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第一三
极管Q1-第四三极管Q4、第一继电器K1-第三继电器K3,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的IO20脚-IO23脚分别接第一电阻R1-第四电阻R4至第一三极管Q1-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1-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均接地,第一三极管Q1-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接第一继电器K1-第三继电器K3的线圈至电源VCC端,第一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两端分别接至外接端子Y3的1脚、3脚,第二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两端分别接至外接端子Y3的1脚、4脚,第三继电器K3的常开触点两端分别接至外接端子Y3的5脚、6脚,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声音报警器U1至电源VCC端;所述的声音报警器U1采用蜂鸣器QSX-12,第一三极管Q1-第四三极管Q4均采用NPN三极管S8050,第一继电器K1-第三继电器K3均采用继电器JQC33F。本具体实施方式经过DSP信号处理后,通过数字信号放大,然后直接驱动内部5V有源蜂鸣器,从而使蜂鸣器发出高频声波,以提示用户,其工作原理为:当发生保护动作后,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的IO23脚输出高电平,驱动第四三极管Q4,使第四三极管Q4处于导通状态,此时与第四三极管Q4集电极连接的声音报警器U1通过正电源流向负电源,声音报警器U1接通电源,发出声音报警,相较于现有技术,输出端无需要再接至外接端子Y3的第7脚与第8脚,也无需要在外部接入声音报警器以达到报警功能,装置内部即可发出声音报警信号。本具体实施方式由硬件及软件部分组成,其中硬件部分基于常规微机保护装置保护功能,增加了报警回路,由DSP发出信号,通过驱动三极管放大处理,直接驱动蜂鸣器,最大功率可达到10W;软件部
分:报警回路有专门的设置选项,可选择报警方式,譬如:(1)脉冲,装置以1S为间隔持续报警;(2)保持,装置持续报警;(3)退出。功能更多样,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本具体实施方式集成内部声光报警,当装置发生故障时,不需要通过外接设备,既可实现实现报警功能,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稳定可靠,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微机保护测控装置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声音报警器(U1)、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第一三极管(Q1)‑第四三极管(Q4)、第一继电器(K1)‑第三继电器(K3),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的IO20脚‑IO23脚分别接第一电阻(R1)‑第四电阻(R4)至第一三极管(Q1)‑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1)‑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均接地,第一三极管(Q1)‑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接第一继电器(K1)‑第三继电器(K3)的线圈至电源VCC端,第一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两端分别接至外接端子(Y3)的1脚、3脚,第二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两端分别接至外接端子(Y3)的1脚、4脚,第三继电器(K3)的常开触点两端分别接至外接端子(Y3)的5脚、6脚,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声音报警器(U1)至电源VCC端。

【技术特征摘要】
1.微机保护测控装置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声音报警器(U1)、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第一三极管(Q1)-第四三极管(Q4)、第一继电器(K1)-第三继电器(K3),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的IO20脚-IO23脚分别接第一电阻(R1)-第四电阻(R4)至第一三极管(Q1)-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1)-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均接地,第一三极管(Q1)-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接第一继电器(K1)-第三继电器(K3)的线圈至电源VCC端,第一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两端分别接至外接端子(Y3)的1脚、3脚,第二继电器(K2)的常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军马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勃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