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润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3565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5 16:34
提供能够使滤油器的油路阻力变小并且不需要油过滤构件的支撑支柱的发动机的润滑装置。滤油器(2)具有外筒(5)与内筒(6),外筒(5)与内筒(6)全都具有笔直的中心轴线(5a、6a)且为内外双筒,在外筒(5)的下端具有过滤入口(4),内筒(6)的周壁为过滤部(6b),滤油器(2)从缸体(1)向油盘(3)的内底部向下倾斜地导出,外筒(5)的上端部(5b)固定在缸体(1),内筒(6)的上端开口部(6c)与缸体(1)的油路入口(1a)相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的润滑装置,详细地说,涉及能够使滤油器的油路阻力变小,并且能够不需要油过滤构件的支撑支柱的发动机的润滑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发动机的润滑装置,具有如下装置(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一种发动机的润滑装置,具有缸体、滤油器和油盘,滤油器安装在缸体的下部,滤油器的过滤入口在油盘的内底部开口。根据此种润滑装置,存在滤油器的高度尺寸短的优点。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装置中,出油管为垂直朝向,中间管为水平向后,进油管为水平横向,在进油管上安装有杯形的油过滤构件,滤油器比较长,并且滤油器的顶端因油过滤构件而重量变大,因此存在问题。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26533号公报(参照图1A、1D)
技术实现思路
《问题1》滤油器的油路阻力大。在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由于滤油器比较长,所以滤油器的油路阻力大。因此,因滤油器所引起的马力损失大。《问题2》需要油过滤构件的支撑支柱。由于滤油器比较长且滤油器的顶端因油过滤构件而重量变大,所以需要油过滤构件的支撑支柱。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滤油器的油路阻力变小,并且不需要油过滤构件的支撑支柱的发动机的润滑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若滤油器由笔直的内外双层筒构成,将内筒作为过滤部,将滤油器从缸体以向下倾斜状向油盘的内底中央部导出,则能够使滤油器的油路阻力变小,并且能够不需要油过滤构件的支撑支柱,从而基于该研究结果提出了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的特定技术特征如下。如图1A所示,一种发动机的润滑装置,具有缸体1、滤油器2和油盘3,滤油器2与油盘3安装在缸体1的下部,如图1A、图3所示,滤油器2的过滤入口4在油盘3的内底中央部开口,其特征在于,滤油器2具有外筒5与内筒6,外筒5与内筒6都具有笔直的中心轴线5a、6a,外筒5与内筒6为内外双层筒,外筒5的下端具有过滤入口4,内筒6的周壁为过滤部6b,如图1A所示,滤油器2从缸体1以向下倾斜状向油盘3的内底部导出,外筒5的上端部5b固定在缸体1上,内筒6的上端开口部6c与缸体1的油路入口1a连通。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效果。《效果1》能够使滤油器的油路阻力变小。如图1A所示,滤油器2具有外筒5与内筒6,外筒5与内筒6都具有笔直的中心轴线5a、6a,外筒5和内筒6为内外双层筒,在外筒5的下端具有过滤入口4,内筒6的周壁为过滤部6b,滤油器2从缸体1以向下倾斜状向油盘3的内底部导出,因此,能够使滤油器2的长度最短,从而能够使滤油器2的油路阻力变小。因此,能够使因滤油器2的油路阻力所引起的马力损失变小。《效果2》不需要油过滤构件的支撑支柱。如图1A所示,滤油器2具有外筒5与内筒6,外筒5与内筒6都具有笔直的中心轴线5a、6a,外筒5和内筒6为内外双层筒,在外筒5的下端具有过滤入口4,内筒6的周壁为过滤部6b,因此,滤油器2的顶端不会因油过滤构件而重量变大,不需要油过滤构件的支撑支柱。《效果3》发动机的倾斜性能高。如图1A所示,在外筒5的下端具有过滤入口4,内筒6的周壁为过滤部6b,因此,即使过滤入口4的开口面积小,也能够确保过滤部6b所需要的过滤面积大,即使油盘3的发动机油9的油面变低,在发动机倾斜时,也难以发生过滤入口4露出于油面而吸入空气的不良情况,发动机的倾斜性能高。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的发动机的润滑装置,外筒(5)具有外筒安装部(5c)
与密封凸缘座部(5d),内筒(6)具有密封凸缘(6d),通过外筒安装部(5c)固定在缸体(1)上,内筒(6)的密封凸缘(6d)被夹压在外筒(5)的密封凸缘座部(5d)与缸体(1)之间,并且密封圈(7)被夹压在内筒(6)的密封凸缘(6d)与缸体(1)之间。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不仅具有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的效果,还具有如下的效果。《效果》能够同时对滤油器的两个部位进行密封。如图2C~2E所示,通过外筒安装部5c固定在缸体1上,内筒6的密封凸缘6d被夹压在外筒5的密封凸缘座部5d与缸体1之间,并且密封圈7被夹压在内筒6的密封凸缘6d与缸体1之间,因此,能够同时对滤油器2的两个部位进行密封。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的发动机的润滑装置,外筒安装部(5c)以及密封凸缘座部(5d)以与外筒(5)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密封凸缘(6d)以与内筒(6)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不仅具有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的效果,还具有如下的效果。《效果》能够减少部件件数。如图2C~2E所示,外筒安装部5c以及密封凸缘座部5d以与外筒5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密封凸缘6d以与内筒6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因此,能够由外筒5与内筒6构成滤油器2,从而能够减少部件件数。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的发动机的润滑装置,内筒6具有堵塞板8与多个止摆突起8a,堵塞板8堵塞内筒6的下端,各止摆突起8a从堵塞板8的外周缘8b向外筒5的内周面5e呈放射状地突出,在堵塞板8的外周缘8b与外筒5的内周面5e之间设置有位于相邻的止摆突起8a、8a之间的油通过口8c,发动机油9经由油通过口8c被导入内筒6的过滤部6b的周围。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不仅具有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专利技术的效果,还具有如下的效果。《效果》能够防止因摆动引起的内筒的损伤。如图1A、1B所示,内筒6具有堵塞板8与多个止摆突起8a,堵塞板8堵塞内筒6的下端,各止摆突起8a从堵塞板8的外周缘8b向外筒5的内周
面5e呈放射状地突出,因此,因发动机的振动所引起的内筒6的摆动经由各止摆突起8a被外筒5的内周面5e阻挡,从而能够防止因摆动所引起的内筒6的损伤。《效果》促进过滤部的再生。如图1A、1B所示,因发动机的振动所引起的内筒6的摆动经由各止摆突起8a被外筒5的内周面5e阻挡,因此,利用阻挡的冲击剥离过滤部6b所捕捉的油泥等,从而促进过滤部6b的再生。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的发动机的润滑装置,油通过口8c的入口8d构成为,随着接近内筒6的过滤部6b的周围,开口截面积逐渐变小。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不仅具有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的效果,还具有如下的效果。《效果》促进过滤部的再生。如图1A、1B所示,油通过口8c的入口8d构成为,随着接近内筒6的过滤部6b的周围,开口截面积逐渐变小,因此,在油通过口8c的入口8d中流速变高的发动机油9流入过滤部6b的周围,借助发动机油9的碰撞剥离过滤部6b所捕捉的油泥等,从而促进过滤部6b的再生。技术方案6的专利技术的发动机的润滑装置,内筒6的过滤部6b为,随着从下端的堵塞板8接近上端开口部6c,外径逐渐变大的锥形状。技术方案6的专利技术不仅具有技术方案4或5的专利技术的效果,还具有如下的效果。《效果》促进过滤部的再生。如图1A所示,内筒6的过滤部6b为,随着从下端的堵塞板8接近上端开口部6c,外径逐渐变大的锥形状,因此,利用从油通过口8c流入内筒6的过滤部6b的周围的发动机油9,容易剥落锥形状的过滤部6b所捕捉的油泥,从而促进过滤部6b的再生。技术方案7的专利技术的发动机的润滑装置,堵塞板8以及止摆突起8a以与内筒6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技术方案7的专利技术不仅具有技术方案4~6中任一项专利技术的效果,还具有如下的效果。《效果》能够减少部件件数。如图1A、1B所示,堵塞板8以及止摆突起8a以与内筒6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从而能够减少部件件数。附图说明图1A、1B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的润滑装置,具有缸体(1)、滤油器(2)和油盘(3),滤油器(2)与油盘(3)安装在缸体(1)的下部,滤油器(2)的过滤入口(4)在油盘(3)的内底中央部开口,其特征在于,滤油器(2)具有外筒(5)与内筒(6),外筒(5)与内筒(6)都具有笔直的中心轴线(5a、6a),外筒(5)与内筒(6)为内外双层筒,外筒(5)的下端具有过滤入口(4),内筒(6)的周壁为过滤部(6b),滤油器(2)从缸体(1)以向下倾斜状向油盘(3)的内底部导出,外筒(5)的上端部(5b)固定在缸体(1)上,内筒(6)的上端开口部(6c)与缸体(1)的油路入口(1a)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3.27 JP 2015-0670361.一种发动机的润滑装置,具有缸体(1)、滤油器(2)和油盘(3),滤油器(2)与油盘(3)安装在缸体(1)的下部,滤油器(2)的过滤入口(4)在油盘(3)的内底中央部开口,其特征在于,滤油器(2)具有外筒(5)与内筒(6),外筒(5)与内筒(6)都具有笔直的中心轴线(5a、6a),外筒(5)与内筒(6)为内外双层筒,外筒(5)的下端具有过滤入口(4),内筒(6)的周壁为过滤部(6b),滤油器(2)从缸体(1)以向下倾斜状向油盘(3)的内底部导出,外筒(5)的上端部(5b)固定在缸体(1)上,内筒(6)的上端开口部(6c)与缸体(1)的油路入口(1a)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筒(5)具有外筒安装部(5c)与密封凸缘座部(5d),内筒(6)具有密封凸缘(6d),通过外筒安装部(5c)固定在缸体(1)上,内筒(6)的密封凸缘(6d)被夹压在外筒(5)的密封凸缘座部(5d)与缸体(1)之间,并且密封圈(7)被夹压在内筒(6)的密封凸缘(6d)与缸体(1)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井健太郎后藤英之山崎隆宽尾曾洋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