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志华专利>正文

一种设置有水下承重托网的单人漂游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2240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2 0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置有水下承重托网的单人漂游圈,涉及漂游(水上休闲活动)领域。该漂游圈包括中空的八边形漂游气囊;漂游气囊充气后的总长度和总宽度均为1000~1500mm;漂游气囊的外壁上分散设置有至少5个承重环;单人漂游圈还包括若干承重带,若干承重带交织缝制后与任意承重环固定,形成承重力不小于150公斤的承重托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用户的舒适感,增强用户体验、并使得用户能够在水中安全的进行活动的漂游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让用户既能随时在漂游圈外自由游泳,又能随时进入漂游圈内仓休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丰富了游泳等水上休闲的内容与方式,而且在发生水灾时还可以作为临时应急的救生救援工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漂游(水上休闲活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置有水下承重托网的单人漂游圈
技术介绍
漂游是水上休闲活动的一种,常用的游泳用具一般为游泳衣、游泳圈和浮排,但是上述用具使用时,分别存在以下缺点:(1)游泳衣和游泳圈使用时,均需要与人体形成“半固定状态”(即时刻贴合人体),进而使得用户穿上游泳衣或游泳圈后,舒适感较低,用户体验较差,活动内容与方式比较单一。(2)浮排使用时,用户位于浮排上面,用户难以在水中进行活动,不仅用户体验较差,而且若用户不慎脱离浮排,则安全存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用户的舒适感,增强用户体验,并使得用户能够在水中安全的进行活动的漂游圈。本技术让用户既能随时在漂游圈外自由游泳,又能随时进入漂游圈内仓休息。本技术丰富了游泳等水上休闲的内容与方式,而且在发生水灾时还可以作为临时应急的救生救援工具。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设置有水下承重托网的单人漂游圈,包括中空的八边形漂游气囊;漂游气囊充气后的总长度和总宽度均为1000~1500mm;漂游气囊的内部分为2个气室:左气室和右气
室;漂游气囊采用材质为PVC三层夹网布制成,PVC三层夹网布的总厚度为0.5~1.2mm;漂游气囊的外壁上分散设置有至少5个承重环;所述单人漂游圈还包括若干承重带,若干承重带交织缝制后与任意承重环固定,形成承重力不小于150公斤的承重托网。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承重环穿过漂游气囊的管壁后,在穿过处进行内外加层加厚热合焊接固定。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定义漂游气囊的长度方向为横向,宽度方向为纵向,所有承重环的数量为5个:B1~B5;其中B1、B4之间的连线与B5的垂直距离为250mm。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漂游气囊内的横向中心线或纵向中心线处设置气室隔膜,气室隔膜将漂游气囊平均分为2个独立的气室。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承重托网的中部设置有采用防水材料制成的丫形板。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单人漂游圈还包括与漂游气囊固定的防护绳和防晒伞。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漂游气囊的顶部和侧部各设置有2个长形把手。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漂游气囊充气后的总长度和总宽度均为1240mm;所述PVC三层夹网布的总厚度为0.9mm。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承重带采用宽度为25~70mm,厚度为2~3mm的尼龙扁带。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承重环采用不锈钢制成的D型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在漂游气囊内侧的仓室中,由若干承重带交织缝制后通过挂钩与任意承重环固定,形成承重托网。用户使用时,能够在承重托网上自由活动,在水中或坐或躺着小息戏水,也可使身体呈全浮状态练习游泳技巧。有鉴于此,与现有技术中将人体形成“半固定状态”的游泳衣或游泳圈相比,本技术未束缚人体,与现有技术中用户难以在水中进行活动的浮排相比,本技术能够使用户始终与水下保持接触,活动方式增多,舒适感较高,安全性增强。(2)本技术的承重环采用管壁内外加层加厚热合焊接,保证了承重环使用时所需的拉伸强度;本技术配置有防护绳,与现有技术中安全存在隐患的游泳圈、浮排相比,防护绳能够保证用户脱离漂游气囊时的安全。(3)本技术可适用于江河湖海边、大型泳浴场等泳浴场所,适用范围比较广泛,而且安装比较容易,使用比较方便,增强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设置有水下承重托网的单人漂游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漂游气囊上承重环分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漂游气囊,2-承重托网,3-丫形板,A-门型螺栓,B-承重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设置有水下承重托网的单
人漂游圈,包括中空的八边形漂游气囊1;为了保证漂游气囊1的浮力,漂游气囊1充气后的总长度和总宽度均为1000~1500mm,漂游气囊1内气管的直径为200~350mm。漂游气囊1在充入自然空气后,内侧形成环形空间仓,可供单人在仓内活动。漂游气囊1的总承压不小于200公斤,浮力不小于150公斤;漂游气囊1以大于人体重量的浮力承载用户,保障人体不至沉入水下。参见图1所示,漂游气囊1的内部平均分为2个独立的气室:左气室和右气室;设置2个独立的气室的目的在于:当1个气室漏气时,另1个气室仍旧可以正常使用。设置2个独立的气室的方案可以为:在漂游气囊1内的横向中心线或纵向中心线处设置气室隔膜,气室隔膜将漂游气囊1平均分为2个独立的气室。漂游气囊1采用材质为PVC三层夹网布制成,PVC三层夹网布的总厚度为0.5~1.2mm,其拉伸强度为经度至少2000N/5cm,纬度至少1900N/5cm,拉伸强度大,承重力强。参见图1所示,漂游气囊1的外壁(上半环的中心线)上分散设置有至少5个承重环B(承重环B为D型环);为了保证承重环B的使用质量,承重环B在安装时在漂游气囊1外壁上开口,将承重环B穿过漂游气囊1后,对承重环B进行管壁内外加层加厚热合焊接,进而使得夹网布经纬线直接受力,保证了承重环B使用时所需的拉伸强度。漂游气囊1顶部和侧部各设置有2个长形把手。参见图1所示,单人漂游圈还包括若干承重带,承重带可以采用宽度为25~70mm(优选为38mm),厚度为2~3mm(优选为2.3mm)的尼龙扁带。每根承重带的端部均设置有挂钩,若干承重带交织缝制后通过挂钩与任意承重环B固定,形成承重力不小于150公斤的承
重托网2。单人漂游圈还包括与漂游气囊1的承重环B连接的防护绳,参见图1所示,单人漂游圈还包括与漂游气囊1上门型螺栓A(门型螺栓A采用不锈钢制成)固定的防晒伞。防护绳用于:未与漂游气囊1连接的一头系在用户腰部,在人体离开气囊后始终保持2.5米内的距离,使漂游气囊1随时与人同步移动,确保游泳者既能在圈体外自由游泳,又能随时在圈外抓住气囊以得到安全保障。防晒伞用于:当用户在承重托网2上休憩时,将伞撑开,避免烈日曝晒,特别适宜于不喜欢日晒的女性和儿童。本实施例中漂游气囊1充气后的总长度和总宽度均为1240mm,气管直径为270mm。PVC三层夹网布的总厚度为0.9mm,其拉伸强度为经度2650N/5cm,纬度2540N/5cm。参见图2所示,定义漂游气囊1的长度方向为横向,宽度方向为纵向,所有承重环B的数量为5个:B1~B5。其中B1、B4之间的连线与B5的垂直距离为250mm。参见图1所示,承重托网的承重带包括:1根前丫带,1根横丫带,2根后丫带,前丫带、横丫带和2根后丫带呈“大”字型分布,“大”字型的中心处设置有承重力不小于150公斤的丫形板3;丫形板3可采用防水材料(例如工程塑料)的自行车坐板成品。本技术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置有水下承重托网的单人漂游圈,包括中空的八边形漂游气囊(1);其特征在于:漂游气囊(1)充气后的总长度和总宽度均为1000~1500mm;漂游气囊(1)的内部分为2个气室:左气室和右气室;漂游气囊(1)采用材质为PVC三层夹网布制成,PVC三层夹网布的总厚度为0.5~1.2mm;漂游气囊(1)的外壁上分散设置有至少5个承重环(B);所述单人漂游圈还包括若干承重带,若干承重带交织缝制后与任意承重环(B)固定,形成承重力不小于150公斤的承重托网(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有水下承重托网的单人漂游圈,包括中空的八边形漂游气囊(1);其特征在于:漂游气囊(1)充气后的总长度和总宽度均为1000~1500mm;漂游气囊(1)的内部分为2个气室:左气室和右气室;漂游气囊(1)采用材质为PVC三层夹网布制成,PVC三层夹网布的总厚度为0.5~1.2mm;漂游气囊(1)的外壁上分散设置有至少5个承重环(B);所述单人漂游圈还包括若干承重带,若干承重带交织缝制后与任意承重环(B)固定,形成承重力不小于150公斤的承重托网(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水下承重托网的单人漂游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环(B)穿过漂游气囊(1)的管壁后,在穿过处进行内外加层加厚热合焊接固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水下承重托网的单人漂游圈,其特征在于:定义漂游气囊(1)的长度方向为横向,宽度方向为纵向,所有承重环(B)的数量为5个:B1~B5;其中B1、B4之间的连线与B5的垂直距离为25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水下承重托网的单人漂游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游气囊(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刘志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